我与陈麻婆豆腐的那些趣事

Lak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与老伴在广东阳江海陵岛过冬时,海陵岛高登斯考特度假公寓的小孟和小彭吃了我烧的麻婆豆腐,说是很好吃,味道不错。小彭还要跟我学习烧麻婆豆腐的技术。我知道她们的溢美之词不过就是对我的鼓励而已,与我年青时燒的麻婆豆腐相比,我自已都感到差的不是一点点!令人意外的是,过不多久,小彭还真烧了一碗麻婆豆腐,我一看还象那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那晚,思绪连篇,不由得想起我与陈麻婆豆腐这几十年的趣事来。</p><p class="ql-block"> 我与陈麻婆豆腐之缘可以追述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记得那是50多年前的1969年1月,我们学校的几届毕业生均统一被分配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大厂——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别看现在不怎么样,当年可是顶顶有名的国宝级大企业!</p><p class="ql-block"> 到厂报到之后,家在外地的同学纷纷请假探亲。那个年代,厂里的领导还是比较通情达理,不象现在的私人老板,除准假外,还额外预支半个月的工资,让我们回家探亲!当时我们中专生的待遇是定的一级工。正工资32元五毛,粮食补贴1元五毛,合起来34元整。厂里为了照顾我们新职工,一天班还没上就给预支20元!让我们回家过一个好年!从那天起我们就是国家的正式职工,是吃国家口粮的人了。也就是说,从那天起我们就是国家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手上有这么多錢,当时的感觉不亚于后来的万元户!仿佛天空也晴朗了许多!从此后我就是每个月都有收入,是有钱人了!这么多錢,不知道怎么用。想起这半年来因分配不确定,一会说我们全部下农村,一会说我们全部分配到雅安的军垦农场,搞得我们人心惶惶!现在,终于尘埃落定,全部分配到国营特大型企业——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这是当年我们最好的归属!我们得好好犒劳犒劳自已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在重庆的同学,一共6人,乘火车到了成都,我提议大家在成都玩半天,好好品偿一下成都小吃,什么担担面,钟水饺,夫妻肺片,三大炮,……凡是我们过去想吃而不得吃的,都来它一份!反正钱用不完!我们要把成都的名小吃吃个遍!好好慰劳慰劳一下自已! 我的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我们从成都火车北站出来之后,沿着人民北路一直往人民南路方向走去。走到人民北路中部,看见路旁边有一小饭店,白底黑字的店名写在小饭店的上方墙壁上。上书,陈麻婆豆腐饭店。我一见又向他们提议,我说,听说成都的陈麻婆豆腐是成都一绝,麻,辣,鲜,香。色香味具全。干脆我们先去品尝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是成都一绝!</p><p class="ql-block"> 我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我们全体进了陈麻婆豆腐饭店。50年前的陈麻婆豆腐店不过就是成都极为普通的街边小店。店门不大,也就两开门。里面黑黢黢的,满地都是油污,店堂里也就七,八张方桌,每个方桌配有4条长条橙。桌面油光水滑,橙子也有些年头了,脏兮兮的,实在不能登大雅之堂!我们进去时,大约离正餐时间还早,里面没人,就我们六个人。坐了一桌,其余的桌子都空无一人。</p><p class="ql-block"> 待人一坐定,跑堂的过来问怎么点菜,我见刚出锅的麻婆豆腐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装在一个个小土碗里,份量不多,才三毛钱一份。于是,我就提议干脆一人来二份,吃就吃个痛快!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大家的同意,他们说,在这吃饱了,后面的担担面,钟水饺,三大炮还怎么吃?我一听,也有道理。我就对跑堂的说,先给我们一人来一份陈麻婆豆腐,再来一碗"帽儿坨''。若豆腐好吃,我们一人再来一份。</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帽儿坨"就是大碗白米干飯。先用碗在飯桶里挖一碗饭,然后扣在另一碗里,这样,碗里就呈现一个园园的饭坨。俗称"帽儿坨"!</p><p class="ql-block"> 跑堂的汉子一边给我们盛饭,一边给我们端上已盛好的麻婆豆腐。大约那阵生意不是太好,跑堂的汉子一见我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显得十分高兴,对我们也分外热情!</p><p class="ql-block"> 六碗麻婆豆腐一上桌,那真是香气四溢!我见摆在我面前的那碗麻婆豆腐,酱紫色的小土碗,碗中最外面的一圈是鲜红的晶莹透亮的红油,中间的一圈是红白相间的豆腐,翠绿色的蒜苗镶嵌其中,最里面的是细细的花椒粉末,隔一尺远就能闻到花椒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花椒的麻味,豆腐的清香味,蒜苗的蒜香味,直浸肺府!真是色香味具全!食欲一下子就打开了!我不等饭上桌,就从中间舀了一瓢,急忙放入口中,这一口下去,舌头立马被麻得木了!半天回不过神来。先是麻,后是辣,再是鲜,最后是香!那个麻,辣,鲜,香,正宗陈麻婆豆腐的绝味,几十年过去了,依然记忆尤新!</p><p class="ql-block"> 由于陈麻婆豆腐实在太好吃,太下飯,我三下二下就吃完一碗"帽儿坨",我又叫跑堂的汉子给我端一碗"帽儿坨"来!不等我的同学吃完第一碗,我的二碗"帽儿坨"已进肚家坝了!我一时吃的大汗淋漓,直叫痛快!</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们去吃担担面,钟水饺时,我已吃不下了,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几十年,我多次上成都,也多次吃过麻婆豆腐,但再也找不到那个感觉了。不过,只要上成都,有时间的话我都要想方设法找到陈麻婆豆腐店,别的菜极少点,专点麻婆豆腐来品尝。</p><p class="ql-block"> 说起我吃麻婆豆腐的趣事,也真是有趣。记得有一次到东北齐齐哈尔出差,见路边有一小店,店中菜牌上写有麻婆豆腐,甚觉奇怪,这中国最北边的小城市居然有成都的麻婆豆腐。我立马驻脚,进店,要了一份麻婆豆腐。等端上来一看,一盘白花花的豆腐,上面飘着几粒花椒棵粒,其余什么也没有。我问老板,你这做的是麻婆豆腐吗?他说,是呀。我们这里麻婆豆腐就是这样的。我一吃,既不麻,又不辣,还没什么味!心里那个气呀,不打一处来!</p><p class="ql-block"> 我问老板,你吃过麻婆豆腐吗?他说没吃过,我说你没吃过,你就把你做的豆腐敢取名为麻婆豆腐,你这不是糟贱麻婆豆腐的名字吗。老板哈哈一笑说,我们这里麻婆豆腐就是这样做的。无语!</p><p class="ql-block"> 由于儿子工作的关系,我们老俩口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市生活了一年多。有一次逛超市,看到有日本出品的麻婆豆腐袋装调料,一时好奇心起,心想,这小曰夲还能生产出麻婆豆腐调料?莫非这土里八叽的麻婆豆腐还走出了国门?名扬世界?于是决定买回来试烧一回曰式麻婆豆腐。将日夲的麻婆豆腐调料烧开后,再下菲律宾的豆腐,一尝,我晕,这是什么麻婆豆腐啊,既不辣,又不麻!全无香味,这改良的曰式麻婆豆腐实在是不敢恭维!完全没有陈麻婆豆腐的味道。怪不得只敢取名麻婆豆腐而不敢取名陈麻婆豆腐!</p><p class="ql-block"> 这几十年来,走南闯北,也到过国内不少城市,也吃过不少各地做的红燒豆腐,再没吃到过正宗的麻婆豆腐。吃正宗的陈麻婆豆腐还得到成都陈麻婆豆腐店去吃!</p><p class="ql-block"> 自第一次在路边小店,也就是现在的年青人所谓的苍蝇馆子吃过陈麻婆豆腐后,一直念念不忘。记得有一次到成都出差,又想去吃陈麻婆豆腐。路边小店早已不在了,也不知搬到什么地方去了。经过一翻打听,才知道陈麻婆豆腐饭店早已搬到西玉龙街去了。现在叫陈麻婆豆腐饭庄了。</p><p class="ql-block"> 找到陈麻婆豆腐饭庄后,进店点了一份陈麻婆豆腐,那时,一份豆腐已是7元了。那时的陈麻婆豆腐饭庄装修还是一般化,没有后来那么豪华。吃客们大多是普通市民,而附近上班的回头客居多。他们中午懒得回家做饭,就在食堂打一份白米饭,在陈麻婆豆腐饭庄买一份麻婆豆腐,把饭庄免费提供的菜汤再舀一碗,嫌麻婆豆腐的麻味还不够,特地再加上一瓢或二瓢花椒面,就坐在店里大吃起来。</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侯,陈麻婆豆腐饭庄的花椒面还是放在桌子上,兔费让食客自行添加,不限量。只是有些食客太过分,一份麻婆豆腐,他添加花椒面不是一瓢二瓢,而是好几瓢,不到一两,也有5钱!而且端出店堂之外,可見成都小市民太精明了!再以后,我去吃陈麻婆豆腐时,再也没看到可以自行添加花椒面的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带母亲到成都去耍,我特地绕道带她去陈麻婆豆腐饭庄,除了点她爱吃的菜外还特地点了一份麻婆豆腐让她品尝成都的名菜!我母亲看着红亮亮的麻婆豆腐,一直不敢动筷子,她说太辣了,不敢吃!</p><p class="ql-block"> 那时,一份麻婆豆腐已是12元了。店铺的装修提高了好几个档次,除了堂座外,还有楼座,小包间。食客们除了普通小市民之外,还多了一些衣冠楚楚的,手拿大哥大的老板之类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富人也好,穷人也好除了其它的菜有所区别之外,大都还是要点一份麻婆豆腐。可见,麻婆豆腐依然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p><p class="ql-block"> 去年,从菲律宾回来,在菲律宾待了一年多,太想回国,太想吃可口的家乡莱了。首先想到的是要到成都西玉龙街陈麻婆豆腐饭庄,来一份朝思暮想的陈麻婆豆腐,过一下咀瘾!</p><p class="ql-block"> 到成都后,立马乘车到西玉龙街。到原先陈麻婆豆腐饭庄原址一看,饭庄被围墙围起来了。一打听,陈麻婆豆腐饭庄又搬迁了。好不容易打听到陈麻婆豆腐饭庄的新址。原来,饭庄早已搬到一条背街上。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啊。</p><p class="ql-block"> 七拐八拐才找到陈麻婆豆腐饭庄的新店,还没走拢就见店门前热闹非凡!饭店前的停车场停满了高,中,低档的各式轿车!陈麻婆豆腐饭庄又一次换装!这次可真是高大上了。格调档次又比以前的那个陈麻婆豆腐饭庄又提高了一大截!我犹豫不决,有些迟疑起来。不知象我这样的下岗退休职工还能不能吃得起麻婆豆腐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来都来了,好歪进去瞧一瞧,只要不是太离谱,我还是想来一份麻婆豆腐。待我坐定,服务员小姐先是递过来一杯清茶,摆上碗筷,送上菜谱。麻婆豆腐还是饭店的首选传统菜。大份40元,小份26元。谢天谢地,我还能吃的起。我就来个小份的吧。其它的菜我看也不看,我知道看也白看,那都是我这个阶层吃不起的高价菜。我对服务员小姐说,就来个小份的麻婆豆腐,一份饭,其它的什么都不要。服务员小姐一臉不屑!到这么高档的飯庄只点一小份豆腐,她可能很少见到我这么寒酸的人!我自已也感到有些汗颜!</p><p class="ql-block"> 等了好久,没人搭理我,我见到周围比我后来的食客的菜都到齐了,都开始吃起来了,当然,他们的菜比我点的多,但也不能太过分呀!于是,见服务员小姐又一次过来时,我小心翼翼地问她,我的麻婆豆腐什么时侯才上得来,她一脸不耐烦,说,等着。</p><p class="ql-block"> 我无语,又等了一会,麻婆豆腐终于端上来了。这次的麻婆豆腐又变了花样。豆腐是盛在瓦盆里,端上来时,瓦盆里的豆腐还在翻滚冒泡,热气腾腾,依然是香气四溢!除了一小份麻婆豆腐外,还有一大盆饭。也许走了不少冤枉路,真的是饿了。也许是我一开始就决定海吃海喝一顿,管它娘的三高不三高,今天吃就吃个痛快。周围先吃的食客还没吃完,我的三碗饭已下了肚家埧!盆内还剩一点点,最后还是将饭泡在豆腐汤里,一下吃个盆光,碗光!这一顿吃的我大汗淋漓!感到十分痛快!早先服务员小姐的待慢早已抛之脑后了!</p><p class="ql-block"> 再下一次吃陈麻婆豆腐,估计得要30元一小份了!50年前,陈麻婆豆腐3毛钱一份,其分量也就是现在26元一小份的量。50年前,我工资30几元,50年后,我工资3千多。工资涨了一百倍,麻婆豆腐也涨了一百倍。从这个角度来看,物价与工资相辅相成。工资稳定,物价也稳定!但说实话,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比50年前那不知好了多少倍。这50年来,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通过不断的努力,建设,苦干加实干,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个人感觉是幸福滿满!</p><p class="ql-block"> 陈麻婆豆腐吃的次数多了,个人又偏好这一口,有时侯想吃而不得吃,于是就想着自已学着试做。甚至我还买了一夲有关豆腐菜肴的书,学着做麻婆豆腐。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慢慢地我做的麻婆豆腐得到家人的认可。他们认为我做的麻婆豆腐虽不能做到色香味具全,但口感还可以。然而,我深知我做的豆腐只不过是红燒豆腐,而不是麻婆豆腐,更不是陈麻婆豆腐!麻,辣,鲜,香。麻,辣,香都比较容易办到,唯独那个鲜字,却极难办到!恐怕只有意会,不可言传!千人千味,一个鲜字了得!就好比吃海鲜,别人都吃出了鲜,我吃出的是没味。也不知道真的是没味,还是年龄大了,味觉退化,再鲜美的美味也感觉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50年就过去了!陈麻婆豆腐饭店从一街边小苍蝇馆子发展成现在的豪华高档的饭庄。一是坚持了陈麻婆豆腐的传统,二是不断地创新,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一个街边并不起眼的小饭店,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也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坚持下去,总能取得不凡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海陵岛高登司考特度假公寓的小孟和小彭的事业刚刚起步,凭着她们的执着,热情周到,真正把顾客当作上帝,当作她们的衣食父毋,不忘初心,我想她们的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彭学燒的麻婆豆腐。</p> <p class="ql-block">  高,大,上!古色古香的成都陈麻婆豆腐饭庄!</p> <p class="ql-block">  正宗的陈麻婆豆腐,色,香,味具全!麻,辣,鲜,香!成都美食一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