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杂陈的“过年”

细水长流

<h3>  到商场买东西,商场门口挂满了大红的春联和“福”字,货架上摆满了大红包装的货品,不同字体的“年”字充斥了整个商场,川流不息的人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这才意识到,“年”又来了!心里顿时五味杂陈……</h3><h3> 记得很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h3><h3> 妈妈给我买了一双嫩黄色的尼龙袜子,告诉我过年才可以穿,这可是我的第一双尼龙袜子,拿在手里滑溜溜的,喜欢得不得了!压在箱底,就开始盼着过年了,那个年因为一双袜子而变得格外漫长!每天一进门就打开箱子摸摸袜子,再拿出来在脚上比划半天,才依依不舍地叠好,放在箱子的最下边。“年”终于来了,年三十晚上,我早早就把袜子压在枕头底下,想象着明天就能穿上心心念着的新袜子,兴奋得半夜都没有睡着!</h3><h3> 文革期间,爸爸因为家庭成分(富农)和写了《西吉滩》“大毒草”等原因,被“下放”到了单位农场。有好几年,爸爸过年都不能回家,一个人呆在农场里。爸爸的单位是秦腔剧团,只有农忙的时候,团里才会组织人去农场劳动,平时只有爸爸和一个农民整日在农场里忙碌着。爸爸是一个知识分子,从小只会读书学习,哪能应付得了从春到冬的诸多农活!</h3><h3> 但那是特殊时期……</h3><h3> 爸爸不但要干繁重的农活,还要养猪。过年了,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猪宰了,全剧团的人都分到了猪肉,只有爸爸分不到!</h3><h3> 记得一年的大年初一,妈妈早早就包好了饺子,一大早就让我、哥哥、弟弟趁黑(不敢让别人知道是去看爸爸)去赶第一趟公交车,到农场给爸爸拜年。</h3><h3> 农场在宁夏军区西边,得坐二路公交车然后到终点站下车再走很远的路,待见到爸爸时天已经大亮了。</h3><h3> 爸爸站在农场通往大路的地方等着我们,空旷的农场里只有爸爸一个人。看见我们拿出好吃的东西,爸爸显得特别高兴!赶忙去厨房煮饺子。清楚地记得,一大间厨房乱糟糟的:一口大铁锅,一个大案板,案板旁有半袋面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还有一些农具,地上有一些胡萝卜和几颗干巴巴的大白菜。</h3><h3> 爸爸从外面提进来一桶水,舀了一些倒进锅里,我们又冷又饿,眼巴巴等着吃饺子。锅冒热气了,饺子的香味飘满了屋子,我不知咽了多少口水!终于,爸爸揭开了锅盖,我们都傻眼了!</h3><h3> 哪里有饺子!!</h3><h3> 分明只是一大锅面片!爸爸用勺子舀了舀,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对我们也像是对自己说:“唉,饺子变成片儿汤了……”</h3><h3> 我们四个人将那一大锅“饺子”吃了个锅底朝天。或许是为了安慰我们,或许是自嘲,在吃“饺子”的时候,爸爸给我们三个孩子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汉,挑着一担柿子去卖,路上碰到一个奔跑的人,慌里慌张跌倒了,不偏不倚正好坐在了柿子筐里,待他站了起来,筐里的柿子已经全被他压烂了。刚才还在吆喝着“卖柿子,卖柿子!”的老汉,一跺脚,马上换了吆喝:“卖柿子酱啦,卖柿子酱啦!”听到爸爸讲的故事,我们三个孩子笑得前仰后合。</h3><h3> 在农场里陪爸爸过了大年初一,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爸爸依依不舍地送我们上了回家的公交车。车快要开动的时候,爸爸大声对我们说:“回去千万不要告诉你们妈吃了片儿汤,就说饺子好吃得很!”</h3><h3> 车开动了,我坐在座位上,回头看看,爸爸一直站着大路上朝我们挥手,风吹乱了爸爸的头发,车越开越远,一转弯,爸爸的身影看不见了,我的眼泪不知怎么就控制不住了……</h3><h3> 过了几年,又快要过年了,妈妈悄悄告诉我们:“你们爸爸今年回家过年!”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妈妈天天要上班,家里的活没时间干,我们三个孩子就全包了:哥哥从工地提来两桶石灰,我们开始刷房子,用了一天的时间,两间小平房就雪白雪白的了!我们擦了玻璃,洗了被褥,买了凭票供应的肉和豆腐,就等爸爸回家过年了。盼呀等呀,大年三十下午天快黑的时候,爸爸终于回来了!</h3><h3> 可是,爸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兴,反倒是满脸愁容。怎么回事,我们三个孩子也不敢问,心里可是忐忐忑忑的。晚上,妈妈回来了,我让弟弟去“侦查侦查”,不一会,弟弟悄悄告诉我和哥哥:“爸爸说,剧团人说,要想在家过年,就得先交两筐粪,说是要改造思想。”</h3><h3> 爸爸愁得不行,住在银川市,哪里弄这些东西去!还是妈妈有办法,她让我们三个孩子大年初一早上天不亮起来,分三路到街上巷子里转转,看看哪里有记下来,赶紧回家用簸箕拦回家,趁天还没亮,邻居们还没起来,集好两筐送到剧团里就行了。</h3><h3> 于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三个孩子拿着手电筒,在路边的犄角旮旯里寻觅着,一旦发现便如获至宝……天亮前,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哥哥陪爸爸去剧团交了任务。</h3><h3>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给爸爸这个任务的不是什么单位领导,而是剧团看门的一个姓李的家伙。他仗着自己出身好,就要想尽办法羞辱爸爸。真是小人得志便猖狂!</h3><h3>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爸爸早已离开了我们,最小的弟弟也不在人世了。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妈妈都让我和哥哥到街上的十字路口,烧几张纸,点三支香,呼唤爸爸和弟弟回家过年!</h3><h3> 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弟弟,你们听到我们的呼唤了吧,跟我们回家过年吧,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饺子也包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欺负了……</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