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民间传说三则

伍伯聪 泉州市一

伍伯聪 撰稿 福建晋江安海古镇,历史悠久,经济文化较为厚重,也有不少民间传说,今整理三则,以飨读者。<div><br><br> 刻薄的婆婆<br><br> 传说古时候,一普通人家,刚过门不久的儿媳妇,第一次在婆家过年,婆家包了一些元宵丸,儿媳很想煮着吃,但因婆婆管教比较严,几次欲言还休,此状况被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找个机会考验一下这位新来儿媳妇的忠诚度。于是第二天,婆婆便对儿媳说道,她准备出去看场戏,让儿媳妇好生看家,就出门而去了。此时,儿媳觉得时机已到,便立马开火烧水,拿出元宵丸下锅,只见煮熟的元宵丸一个接一个地浮上来,这位急不可待的儿媳妇,每见到浮上来一粒元宵丸就立刻捞出来吃掉。 而此时的婆婆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屋外的厨房窗口偷窥,观察其所作所为,直到儿媳妇吃完,心满意足地收拾好锅盆后,婆婆方才回来。此时,只见儿媳妇笑脸相迎,关心地问候婆婆道:啊娘,回来了,看什么戏啊,好看吗?,而此时的婆婆却板着一个脸,恶狠狠地答道:看“李广”(戏名),一粒浮就一粒爽。<div><br><br><br> “白丁”的小吏<br><br> 安海地处闽南沿海。传说在清末,有一天,上级官员视察福建沿海一带的海防情况。安海也是其视察的一个点,那天到达安海时正值初三中午,天文大潮,一众官员登上安海当时最高处圣殿(地方名)“奎光阁的齐云殿”。放眼望去,只见沿海一片汪洋,天水相连。上级长官知道安海并无军队驻防(其实安海仅是内陆港),便问随行的地方小吏,如此宽阔的洋面,为什么沿岸没有军队驻扎守护,要求马上派兵驻守。陪同的地方小吏虽然识字,却完全听不懂官话(普通话),所以对北方下来视察的官员,只是唯唯偌偌,对上级的发话,只能点头哈腰,一味称“是”。视察完毕后,上级便马上调来一支“勇”字军驻扎安海。彼时,正值安海鼠疫大流行,这支驻防的军队不久也染上鼠疫,死亡过半,而只能草草撤守。由于这位地方小吏听不懂官话,视察官员也未做好实际调查,造成不少“勇”字军付出了生命代价。这也成了一段地方的历史故事。<div><br><br><br><br> 蹩脚的普通话<br><br> 普通话是中国的通用语言,但在早期,由于交流比较闭塞,信息不发达,标准的汉语拼音尚未出台之前,各地基本按方言交流。安海本地长期习惯讲闽南话,懂普通话的人并不多,即便会讲,也多数讲不好,夹杂有地方腔调甚至土话,例如:将“车”按照“车(ju),马,炮”的说法,结合本地腔,说成“估”(gu)。因此也留下了一段有意思的传说。<br> 话说早年福建省第一家汽车运输公司,是由安海人士陈清机等人创办于1922年的泉安汽车公司,经理由吴警予担任。直至40年代,经过多年的修路建桥,添置汽车,公司发展已成规模。有一天,公司的一辆货车停在安海车站准备装货运往泉州,此时来了一位外地的国军小兵,不打招呼就跳上去蹭车了。吴警予见状,心里很是不爽,前去驱赶,便用“普通话”喊道: 去 去 去,赶快下估(车)去,估(车)是钱买的,估(车)油不是海水挑来的,人家驶估(车)的(驾驶员)一月(一个月)也要请(雇)他三担米。<br> 吴经理的意思表达很明确:我是花血本在经营的,岂有免费蹭车的道理,遂将这小兵赶了下去。但到底这位小兵能否完全听明白吴总经理的这番话,则就不得而知了。<br><br> (2021.2.13 正月初二)</div></div></div> 取自于网络的图片 始建于1922年的安海泉安汽车公司 安海“奎光阁”山门 安海“奎光阁”始建于五代,重修于1835年道光年间,1991年定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重修,修葺一新的奎光阁全貌 ,右侧为“齐云殿” 齐云殿,早年是安海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