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黑麂(学名:Muntiacus crinifrons),别称乌金麂、蓬头麂、红头麂、麂子、青麂,属于鹿科、麂属,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体重21~26千克。冬毛上体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白尾十分醒目。眼后的额项部有簇状鲜棕、浅褐或淡黄色的长毛,有时能把两只短角遮得看不出来“蓬头麂”之名就是从此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 黑麂全年都能繁殖,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雌麂8个月龄性成熟,妊娠期6~7个月。每胎1仔。产后就可以发情和怀孕,估计每4年内能产3胎。哺乳期内少数雌麂又开始怀孕,但大多数雌麂在断奶后才发情,寿命10~11年。黑麂是中国的特产动物,没有亚种分化,分布范围十分狭小,分布于中国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部的怀远和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栖息于海拔为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灌木丛。</p> <p class="ql-block">北京动物园拍摄</p> <p class="ql-block"> 黑麂为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濒危等级列为易危。</p> <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 黑麂胆小怯懦,恐惧感强,大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常在大树根下或在石洞中休息,稍有响动立刻跑入灌木丛中隐藏起来,其在陡峭的地方活动时有较为固定的路线,常踩踏出16~20厘米宽的小道,但在平缓处则没有固定的路线。一般雄雌成对在一起,活动比较隐蔽,有领域性,一般在领域范围内活动,还具有惊人的游泳本领 。黑麂早春时常在茅草丛中寻找嫩草;夏季生活于地势较高的林间,常在阴坡或水源附近,偶尔也到高山草甸;冬季则向下迁移,在积雪的时候被迫下迁到山坡下的农田附近,大多在阳坡活动。</p> <p class="ql-block"> 黑麂有游走觅食的习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觅食,直到吃饱为止。主要以草本植物的叶和嫩枝等为食,种类多达近百种,包括伞菌、三尖杉、矩圆叶鼠刺、杜鹃、南五味子、爬岩红等。曾在它的胃内发现过一些碎肉块,表明它能偶尔也吃动物性食物,这在鹿类动物中还是绝无仅有的 。</p> <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p><p class="ql-block"> 黑麂是中国的特产动物,没有亚种分化,分布范围十分狭小,局限于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部的怀远和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地区,为中国特有种。整个分布区濒及4省39个县,面积约7.65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古人写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古之奇《秦人谣》:</p><p class="ql-block"> 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p><p class="ql-block"> 中国既板荡,骨肉安可保。</p><p class="ql-block"> 人生贵年寿,吾恨死不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陆游《和陈鲁山十诗》:</p><p class="ql-block"> 匆匆过三十,梦境日已蹙.</p><p class="ql-block"> 谁知叹亡羊,但有喜得鹿。</p><p class="ql-block"> 本来作何面,认此逆旅屋。</p><p class="ql-block"> 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3日 星期六</p><p class="ql-block">农历二零二一年 正月(小)初二</p><p class="ql-block">辛丑牛年 庚寅月 壬辰日</p><p class="ql-block">宜:</p><p class="ql-block"> 结婚 领证 订婚 作灶 求嗣 牧养 </p><p class="ql-block"> 裁衣 嫁娶 纳采 经络 栽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