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伍豪之剑15

笑倒老翁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十五)将功折罪兴舆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菊村被捕后经不住严刑拷打,招供出《北斗》编辑部所在地。特务在这里抓住了正在工作的丁玲、潘梓年等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抓捕现场,被拉来指认的菊村趁乱把叛徒、原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光亚踢倒,得以逃脱。之后,菊村找到组织,对自己的变节行为表示深深忏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克韧去码头给老潘送行时说:“我打算争取一下菊村,让他把抓丁玲的事情经过在报界披露,以引起社会关注。”老潘认为这个想法很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久后,上海《申报》重要版面刊出“著名作家丁玲和著名评论家潘梓年日前在昆山花园路7号被来历不明的人绑架,租界巡捕房和政府警方均称不明此事,目击者亲述经历,称为党务人员所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宋庆龄、鲁迅等发表联名信,呼吁政府调查此践踏民主、人权之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报道的后面,是菊村写的揭露国民党特务丑恶行径的见闻录。菊村的将功折罪之举起了大作用,社会舆论哗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躲避舆论,徐恩曾把丁玲转移到南京郊区看管起来,经党组织多方营救,丁玲等人最终被释放并去了延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