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飞架广济桥 七隘之一神口堂》

建设沈阳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井陉县辛庄乡凉沟桥村很神秘,很遥远。在地图上寻找凉沟桥村也是寻寻觅觅,七拐八转的。不止一次在地图上勾选一条相对近的路线,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既不是省道也不是市道,也许是县道,我的印象中县道基本不好走,于是,拖拖拉拉迟迟没敢前往,这主要是因为我不会开车,坐长途客车,要倒很多次车,费时费力要一天时间才能到,住宿又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有没有住的地方?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于是也就耽搁下来。<br> 一直到我买了雅迪电摩以后才下定决心去一次这个偏僻的小村。<br> 2020年10月16日下午我骑着电摩从石家庄经土门关、上安镇、微水镇、北横口村、庄旺村、经两个小时到达天长镇,然后找了一家旅馆住下。<br> 2020年10月17日早上经蔡庄、乏驴岭村、北峪村、台头村、石瓮村、在天黑之前到达辛庄村。这个村还真有一家私人旅店,住一宿四十元管吃饭。<br> 2020年10月18日上午去了洪河漕村,参观了百团大战纪念馆。艰难爬坡登上了山顶达柯村。十一点多到达凉沟桥村。<br> 准确的说凉沟桥村是在井陉县偏西北方向,与山西平定县杨树庄村搭界,两村距离仅500米,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贫瘠,全村32户,94口人,耕地229亩。<div> 凉沟桥村距离井陉县城47公里,距石家庄约90公里,隶属辛庄乡,古称神堂口。<br></div> 据《井陉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许氏自本县小切村迁此。”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村旁山沟处建一“广济桥”。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因桥建于“良沟”故名“良沟桥”。该桥总长20米、桥宽近8米、桥高15米,依托深涧两侧自然突出的崖石修建,两头崖上坐落着四个小桥墩,仿赵州桥形式建有四个小石穹,上有“建于清光绪年间”字样。<br> 小桥如虹,凌空飞架于断崖之间,桥下,泉水汩汩,游鳞可数,崖间,凌空石屋,炊烟袅袅,一副大自然的绝妙图画。这就是广济桥,现在改名凉沟桥。史称古神堂口,为冀晋通衡要塞。登上桥顶,举目远眺,古长城绵延起伏,烽火台仿佛仍燃着告急浓烟。<br> 据当地村民介绍,600年前他们的祖先为了耕种河对面的地,在涸水期,用木柴和树枝在河道上堆积建桥胎,然后在桥胎上用青石建桥。以前凉沟桥下是水流湍急的河道,过往的商贾和行人只能走城门。后来在干涸的河道修建了现在的桥。<br> 明代前部北京之后,井陉地连九寨,势控燕秦成为“畿右内边”。洪武至万历年,前后修筑长城十八次。出著名的“九外边”在宣化,大同两镇之南,直隸山西、河北两省届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之为次边,井陉长城为内长城。井陉境内长城从河北平山清风口入境,西北部王母窑向南,经白土岭、冀南沟、小寺、凉沟桥、达柯村、松树岭、岸底村、地都村入山西娘子关、固关后又折回井陉境内至杨村口。(约250公里)<div> 在井陉有口七处,由北到南分别是:达滴岩口、武功口、神堂口、险隘口、驴桥口、黄龙口和杨庄口。在口门两边分别设有附属设施。<br> 井陉关(即固关、娘子关)和阜平县龙泉关、唐县倒马关、易县紫荆关,共为畿辅咽喉。<br></div> 村里人介绍,良沟为十里峡谷,两旁百丈断崖似刀削斧劈,到了冬日,站在沟底,只能看到阳光挂在山尖,于是当地人将“良”字换做了更为切意的“凉”字。凉沟桥为沟通井陉西北与山西平定东北的必经之桥,清《平定州志》称之为“东北要津,无逾于此”。<br> 连接村庄南北的石桥凌空飞架,村内房屋依山而建,石楼、石路、石街错落有致。村西山梁上尚存的长城、御敌战台和烽火台,虽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仍不失当年的气势。<br> 凉沟桥村唯一的农家院,院落不大,最近几年山西的、河北的,自驾的,骑行的都是慕名而来。客人来了可以在此吃饭小歇。 凉沟桥村的古院落有近20余家,较为完整的有卢计英古宅、卢家家谱堂、许连元古宅、卢发庭古宅、卢密锁古宅、卢桃元古宅等,散落在村里各处,建筑形式各异且各具特色。有的古院落至今保存完好,老村民多年来仍居于此。 由于改革开放,村里根本见不到十八岁到五十岁的青壮年男女,基本都在阳泉、石家庄等地打工。转了转村里十户倒有九户大门落锁,家里没人。好多院落杂草丛生,惨不忍睹。 这是我在井陉县见过的最大家户佛龛。虽然人去楼空,但依然有人在此烧香供佛。 今凉沟桥西南山巅上尚存有314米长城,其随山就势,连绵起伏,陡峭险绝。当年建造时就地取材,用块石垒砌,内填土石,泥土封顶。现在残留的不过一米有余。 凉沟桥西南山巅上尚存有314米长城,其随山就势,连绵起伏,陡峭险绝。当年建造时就地取材,用块石垒砌,内填土石,泥土封顶。现在残留的不过一米有余。 这是秦皇古道在凉沟桥村建的隘口“神堂口”, 以御匪患,至清末废除。 寨门右上方门楣“金汤巩固”四个大字清晰可见。<div> 顺着路向下走就是村民所说的“西关”。西关不高,大约有3米,石头垒砌而成。这个“西关”看起来比较新,据说前几年村里有意开发旅游,曾经对它进行过修缮。而在西关的另一侧,则写有“金汤巩固”四个大字,这是保留下来的旧门额,一旁还模模糊糊留有“光绪十二年”的字样。古代这里属于山西平定府。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井陉县志》记载,清朝山西平定州知事周志浩曾称赞古神堂口关隘“金汤巩固”。<br></div> 凉沟桥人工修了一道坝,在太行深处形成了一个小湖,据说每逢雨季到来,凉沟桥下的山沟里就会有数十眼泉水喷涌出来,颇为壮观,成为了这条小河的源头,村口的那道大坝或许就是由此而生。<br> 这里山清水秀、天蓝水清、山水倒映、波澜不惊,顿时让人感觉到了仙境一般。<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