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温州又被称为北斗之城。中代表中子城,东南西北都有它的功能,东为庙,指的是东瓯王庙等,南为市,是指热闹的集市,西为居,适合居住的地方,北为埠,是指繁忙的货运。而今天讲的鼓楼街,就是中子成。</i></p> <p class="ql-block"><i> 鼓楼街以民国风建筑风格为主,有木结构和砖木结构,这些木头见证了鼓楼街的历史,同时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潮湿、白蚁、台风、火……但都被聪明的居民一一化解,在木头表面刷油漆,用来防潮,木头比较招白蚁,人们就用白蚁药治它,温州是个多台风的城市,为防止台风危害,人们就对木房子进行加固,然而木头房比较怕火,于是修筑了防火墙。以前的窗户不是用玻璃做的,富裕点的人家有用羊皮纸做,普通人家就用油纸做。</i></p> <p class="ql-block"><i> 鼓楼街最有名的就是谯楼了,它也是有一番历史的,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瓘建造子城,谯楼即为子城的南门楼,元至元十三年(1276),拆除温州子城,仅存谯楼及护城河,其后元延祐年间、至正二十五年(1365)修缮。清顺治年间毁于兵燹,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雍正元年(1723)、乾隆二十二年(1757)、道光十九年(1839)对谯楼均有维修。1993-1994年间落架大修,现保存完好。谯楼占地面积约有200平方米。铺砖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比如错缝砌筑法、一丁一顺、一丁两顺等。在谯楼内有一个鼓,它可以叫做更鼓,也可以叫做战鼓。因为它有两个功能,说它更鼓是因为它能报时,谯楼内有个水钟,原理有点像沙漏,通过水滴来计时,在准时用鼓声告诉城民准确的时间;说它战鼓,是因为如有敌军来犯,它可以及时告知人们开战了。</i></p> <p class="ql-block"><i> 江南经济发达、风景如画,中子城也同样是个经济富裕、风景名胜之地,因此有了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温州也是个出名人的地方,比如谢灵运、王十朋等,它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中子城的一砖一瓦留下了历史痕迹,见证了悠久历史,故有了东瓯名镇之称。</i></p><p class="ql-block"><i> 正因为有了繁荣昌盛的经济,古老及博大精深的文化,辉煌及悠久的历史,鼓楼街才保存至今。</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五四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朱知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