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少年(5)参观“李范五花园”

雪压冬雲

参观“李范五花园”<div><br> <div> 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学校通知我们放假听消息。经过了煎熬的等待,终于接到了中学分班的通知,对于没经过初中的升学统考;没有小学毕业证书;没留下一张老师和全体同学的合影照片,成了“三无产品”的我们,稀里糊涂地从小学跨入了中学的校门。</div><div> 1966年10月,学校革委会组织各班的“革命小将”到哈尔滨参观“李范五花园”。因限定是“革命小将”,当然不包括我们“黑五类”了。那时,红卫兵的权力大呀,只要和工厂一说,工厂立刻派出四辆卡车支持,谁敢不支持呀,不支持就造你的反啦。<br> 李范五系黑龙江省省长,自1958年起已连任八年。据史料记:1966年6月底被揪斗,他的住处被称为“李范五花园”作为反面教材对外开放,供革命群众参观。开放时间自1966年7月至10月底,长达四个月,接待了全省各地和部分外省的革命群众。</div><div> 在“李范五花园”开放期间的8月18日毛主席身着草绿色军装,左臂上也带着红卫兵袖标,首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首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表示支持他们的“造反”。而后至11月期间,又先后八次接见红卫兵达一千三百万人次。此期间,学校的红卫兵和全国各地的红卫兵都纷纷涌向北京。随后又开始了全国的革命“大串联”,当年的大串联,全国各地政府都设有接待站,红卫兵乘坐交通工具和食宿全部免费,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特殊的一道风景。。</div><div><h3> 通过档案查询,我还看到了当年哈军工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红色造反团总团李范五专案组出版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李范五的罪行》一书,书中开板前言中写到<b>“<i><font color="#ff8a00">李范五这个混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十几年来,利用省长职权,大搞资本主义复辟活动,妄图把黑龙江省变成他的独立王国……</font></i>”</b></h3> 早上八点半,厂派的四辆卡车驶入校内,革委会的头目让大家上车,各班没人组织编队,革命小将们你推我搡,犹如苍蝇见血般地扑向汽车,一时间场面大乱。</div><div> 我乘机也上了一辆卡车,因为是偷着爬上来的,我躲在车厢尾部一角。为了隐蔽自己,临来前我还特意借了一顶红卫兵戴的那种草绿色的仿军帽,我把帽檐压得很低,不抬头不知声,也没人注意到我。</div><div> 乘坐的四辆专车于十点半左右抵达了参观地。现场人山人海,大多来自哈尔滨周边和外地,人们按现场组织者要求排队等候,从大院里一直排到大街。。<div> 听说昨天有通知带饭,临近中午,带饭的人边排队边吃饭。我是编外也不知道通知,只能省了一顿午饭,不过我偷看了几眼,不光我,也有几人没带饭。直到过了中午饭时才轮到我们参观。<br> 李范五花园位于哈尔滨文昌街与文府街交叉口的一处俄式小二楼里,周围的围墙上粘有碎玻璃碴子,院内用花岗岩碎石铺设的弯曲甬道,空地长满了人工栽植的绿草和鲜花。</div><div> 进入大门,左边的平房是李范五的厨房、饭厅;右边是俄式小二楼,室内有会客厅和书房。</div><div> 解说员看上去也是一位火气方刚的热血红卫兵,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手拿红宝书,撸着胳膊挽着袖,说:“李范五的书架上摆有马、恩、列、斯的著作,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就是没有毛主席著作。可以看出李范五就是我省反对毛主席,追随刘少奇的最大走资派。”</div><div> 在紧邻窗户橱柜里,摆放一些进口药,解说员说:“这就是李范五贪生怕死,挥霍劳动人民血汗,保自己命的罪证。” </div><div> 在楼上参观李范五和夫人黎侠的卧室,一张欧式双人床,床上一个铁杆挂满了各式衣裤,床下摆放黎侠穿的高跟鞋,解说员说:“这是他们追求资产阶级糜烂的生活方式。”</div><div> 走出小楼,讲解员指着前面一个地下通道说:“这是李范五为保命修的‘防空洞’。”并带我们下去参观。现在回想起来,那也就是一个地下车库。<br> 差不多到了下午两三点钟,我们才登车返回,到家时天色已晚。<br></div></div><div> 参观“李范五花园”回来后,“造反团”和“战斗队”的一些人,各个就像打了鸡血,更是变本加厉,肆无忌惮。</div> 过去打仗斗殴、惹事生非的人成了那个年代的“英雄”;调皮捣蛋、不务学业的人成了那个时期的“功臣”。尽管他们年龄仅比我们大几岁,却很有“心机”,参观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砸抢档案室,借机盗走或毁掉了他们的劣迹学籍档案。<br> 李范五都照样被揪斗,你们校长、主任又算得了什么?我亲眼看到“造反团”如此残忍和无情,他们以一种疯狂的手段凶恶地殴打温文尔雅的王皋校长,摧残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哪来那么大的仇呢?实际上,这些造反人是伺机报复、宣泄私愤:当年我让你处分我,现在机会来了,我要整你个身残志也残。<br> 我们初中时代的少年生活和这场“文革”的帷幕同时拉开,开始经历这场空前的浩劫。那些“造反人”的兴风作浪,把“文革”书写成了一段灾难、荒唐的历史。今天,我们过来人有责任把“文革”中这些人的丑陋和邪恶记录下来,留给后代,接受教训。</div><div> 由于我们是刚进中学分班,尚属“年幼无知”的小字辈,没有资格参加“大串联”、“大革命”,好长时间连管都没人管我们,成天是瞎玩乱闹无法无天。而能跳跳“忠字舞”,参加大我们几岁的红卫兵组建的战地演出,那就算是最正经的事了........ (待续)<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