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的“蛤蟆节”

华心韵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u> 原创:华心韵</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川南充的民间习俗有:蛤蟆节。</p> <p class="ql-block">“蛤蟆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大量病菌开始繁衍,免疫能力较低的儿童容易染上疾病。与此同时,自然界万物复苏,作为两栖动物的青蛙交配繁殖异常活跃,正月十四后蛙声一片。</p> <p class="ql-block">在科技知识匮乏的年代,先辈们将疾病与呱呱乱叫的青蛙联系起来,希望能赶走青蛙,驱除疾病,让孩子健康成长。蛴蟆节的活动都由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一年年保留下来。如今这一民俗已经被当地的村民代代相传,在2011年时,该民俗活动被列为了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蛴蟆节,作为诞生在川北地区的一个独特的农耕文明节日,自从清朝初期以来,在300多年里,历经世事沧桑而始终扎根活跃在民间,显示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蛤蟆节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民间对“蛤蟆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尽管不知孰真孰假,但蛴蟆节代表的都是人们赶走邪恶,带来美好的祈愿。相传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屯兵川北时,遭官兵围剿,死伤无数。不少将卒埋葬在五洞桥后,因此当地有了“张官坟”的得名。</p><p class="ql-block">然而常年的战乱,导致瘟疫横行,尽管百姓纷纷供奉猪头三畜到附近的寺庙烧钱化纸,却无济于事,后来,在一得到高僧的点化,当地村民才度过这场浩劫。后来人们每逢正月十四便会举着自制的蛴蟆灯,舞着龙等以这种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河神庇佑,赶走蛴蟆瘟。</p><p class="ql-block">使用这样的方式后,不再瘟疫横行,而这样的风俗被延续了下来,这就是蛤蟆节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四,南充周围的乡村场镇都热闹非凡!镇上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正忙着扎“蛤蟆灯”,“咪娃娃(小孩子)”们则成群结队爬上山“摇嫩竹”。</p><p class="ql-block">  由于临近传统的正月十五“闹花灯”,蛴蟆节也带有非常浓“闹”的成分,“蛴蟆灯”是瘟疫的象征,大家一起举蛴蟆灯,大念俚语歌谣,在水边猛插蛴蟆灯,让其烧毁预示厄运驱走,好运转来。</p><p class="ql-block">  “蛴蟆节”当天,“咪娃娃”送完后,还要成群结队上山,找一根尚未断尖的嫩竹,一边摇一边唱:“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嫩竹长,我也长。我跟嫩竹一起长……”</p><p class="ql-block">  “这样‘咪娃娃’才能长得高,长得壮,不得病。</p> <p class="ql-block">砍下一根嫩竹子,在细竹筒上编织成灯笼状,将棉花捻成细条插入竹筒,灌上煤油,做成灯芯。在灯笼竹骨架的下端竹节里塞入稀泥,将做好的灯芯插在稀泥里,再在外面糊上一层纸,开一个小口供空气进入,一盏“蛴蟆儿灯”便大功告成。</p> <p class="ql-block">在这天夜晚,最隆重的活动便是送蛤蟆灯,它意味着送“蛤蟆瘟”。正如文章开头那首歌谣的歌词一样:“送蛤蟆”的队伍中有一群孩子,他们个个都手持蛤蟆灯,送往河边;当队伍行进到河边时,鼓乐齐鸣,鞭炮炸响;有的孩子像抛标枪一样,奋力将蛤蟆灯抛进小河里,象征“蛴蟆送下河”;有的孩子则将蛤蟆灯插入松软的土中,让灯芯继续燃烧以驱蛴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