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趣事——小时候的记忆(三)

米瑞蓉

年味——久远的味道,也从未忘记 年味 说到初一那就是孩子们一年中最为快乐的日子,当然不同年代的初一过法是不一样的。五六十年代的初一自然是穿上新棉袄,踏上新棉鞋,吃罢汤圆就跟着哥哥姐姐冲出街上去。<br><br>那时候民风纯正,从未听说过什么偷孩子抢孩子的,哥哥们喜欢放鞭炮,其实也就是简单的小火炮,好一点就是二踢脚,所谓二踢脚就是一种双响爆竹。其实二踢脚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早在清朝就有记载,清 富察敦崇 在《燕京岁时记·灯节》写道:“花炮棚子製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二踢脚。” <br><br>杨沫 《青春之歌》也写道:“二踢脚和小挂鞭响的正欢, 白莉苹 的小洋炉也正旺。”<br><br>二踢脚对于男孩子来讲最开心的是听到第二炸响起是女孩子们的尖叫声。<br><br>男孩子喜欢放鞭炮,女孩子们就喜欢去路边卖各种小玩意的架子上去选喜欢的小玩意,架子是在竹竿或木棍上绑上稻草扎紧,上面插着各种小玩意,有小风车、小泥人、小彩灯什么的,也都便宜,总之过年就图个热闹,大家都要去买上一件拿在手里。 六十年代的成都灯会 成都的春节最好玩的莫过于灯会,成都灯会素来享有盛誉。据传成都灯会西汉萌芽,东汉有形,唐代炽盛,近代成会,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br><br>也许正是因为安史之乱,便有了唐人的《放灯日记》中的记录:唐明皇在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时逃到成都,与道家大法师叶清善上街观灯的记载。"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有《观灯诗》云:"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这首诗道出了当时成都灯会的盛况。<br><br>前蜀皇帝王建常"出游浣花溪,自夜达旦",当时"问亦放灯,率无定日"。后蜀皇帝孟昶曾"上元观灯于露台。"历史再往后走关于成都灯会的记载就更多了。可惜在解放前后这灯会也停办多年。 成都灯会票 到了1962年,成都灯会这才又重新开市,每到初二在成都青羊宫就是灯会的开灯的日子,一般是一个月的时间。<br><br>那些年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所以灯会上总是人山人海。那时我们除了观灯以外就是要去猜灯谜,猜对了还会有些小奖品,哪怕是一根铅笔也是自己智慧劳动所得。<br><br>当然小朋友最喜欢的还有就是可以买各种小吃,最为熟悉的就是三大炮、油炸果子,洞子口凉粉.....<br><br>父亲每年都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去观灯,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我的女儿出生以后,父亲那时身体不好不能去了,他一定要叮嘱我带着孩子去看灯会。 父亲1936年大学毕业时直接去了山西参加抗日牺牲同盟会,离开北京是随身带着的两件宝贝,一件中国国立大学1936年的毕业纪念画册,另一件就是他心爱的京胡。49年打下太原后又跟着部队一直南下,这两件宝贝都没有离过身,一有空还不忘拉上一把京胡,再哼上两句京剧。后来在山西待久了又开始唱上了山西棒子,最爱唱的就是山西梆子《打金枝》。最后还生生的把我也教会了,高兴了我们俩就哼上一段《打金枝》,“走上前来扯龙衣,口尊声父王你听仔细,你打他骂他都可以,就是千万不要斩了他的首级……” 1936年父亲和他的同学的毕业照 中国国立大学校史 女孩子们有了压岁钱也会去到百货公司,买点喜欢的糖果和头绳什么的。那时买糖果可不是一斤半斤的买,也就几颗便是了不起了。去百货公司未必就是买东西,其实哪怕不买东西去看看热闹也好,最喜欢就是看别人买东西,拿出商品时蹭着瞧一瞧、摸一摸也是高兴得很。 排队凭票买糖 那时候老人们也经常串门,家里曾姨也常带着我走东家串西家去拜年,不过那时拜年可没有红包,也许就是几颗花生,两三个糖果,但是拜年的声音可是络绎不绝,曾姨每次都说一句话:年在你那里!年在你那里!<br><br>原来不懂,现在想来不过是曾姨她们这些老人的一种客套话,也就是你们会更好吧! 丰子恺的过年画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过年》里这样写道:“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br><br>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br><br>再看看他的这幅过年画作,何不是那个年代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新阿大,久阿二,补阿三”。<br><br>在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过年就是这样有意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