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陈济生先生,祖籍河北省唐山市,生于1904年,卒于1988年年末,他生长在武术世家,师从多位名师,均得其精要,经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遂为一代宗师。</h3> <h3> 静功缠丝太极拳不属于某一门派之太极拳,它是济南著名武术家陈济生先生在多年研练各式太极拳和深研太极球的基础上,结合早年练习八盘掌、游身八卦掌、迷魂掌和形意拳的体会,在实践中创编出来的,“为余毕生技法之精”(陈济生先生自序语),是太极武学系列中最年轻的一支。</h3> <h3> 陈济生老先生的静功缠丝太极拳拳照</h3> <h3> 青年时期的陈济生先生</h3> <h3> 陈济生老先生(中)与陈盛甫老教授(右)及他们的研究生弟子李有甫先生在山西大学合影</h3> <h3> 陈济生老先生八十岁以上高龄时演练的静功缠丝太极拳简化24式小套路</h3> <h3> 静功缠丝太极拳简化24式动作名称: 预备(无极)式 1、起势 2、捧球 3、撵球 4、大履 5、揽雀尾 6、十字 单鞭 7、左右展翅 8、白鹤亮翅 9、左搂膝拗步 10、左手挥琵琶 11、右搂膝拗步 12、右手挥琵琶 13、左搂膝拗步 14、搬拦捶 15、如封似闭 16、左右揉球 17、倒撵肱 18、顺步单鞭 19、云劈手 20、玉女穿梭 21、野马分鬃 22、上步挫掌揽雀尾 23、如封似闭 24、收势(合太极)完</h3> <h3> 预备(无极)式,1.起势 2.捧球 3.撵球 4.大捋 5.揽雀尾</h3> <h3> 5.揽雀尾 6.十字单鞭 7.左右展翅 8.白鹤亮翅 9.左搂膝拗步 10.左手挥琵琶</h3> <h3> 10.左手挥琵琶 11.右搂膝拗步 12.右手挥琵琶 13.左搂膝拗步 14.搬拦捶 15.如封似闭 16.揉球 17.倒撵肱</h3> <h3> 17.倒撵肱 18.顺步单鞭 19.云劈手 20.玉女穿梭 21.野马分鬃 22.上步挫掌揽雀尾 23.如封似闭 24.合太极 完</h3> <h3>此视频是本人用手机拍摄于电脑屏幕,故效果不佳,但却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h3> <h3>附:陈济生老先生自述之 前言</h3> <h3> 前 言</h3> <h3> 本人在七十余年的武术生涯中,经过对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结,深感各家太极拳都独具特点和优点。例如陈式的缠丝;郝式的如踩薄冰、如履深渊之功法;杨式的舒展大方、适应性强;吴式的引进落空;孙式的开合等,以及许多本人尚未体会到的奥妙。应用到技击推手当中,各有专门功夫,但都必须进行精细的研练,方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因此有花费时间长、见效年代久的不足。<br></h3> <h3> 这套静功缠丝太极拳,不属于某一门派,它是我在多年研练陈式、郝式、杨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和太极球的基础上,结合早年练的八盘掌、游身八卦掌、迷魂掌和形意拳的体会,在实践中创编出来的。解放前我曾与一些武术名家共同切磋、实践,证实这套太极拳确有其难得之长处。解放后,我在济南、南京、上海等地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相信它的价值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br> </h3> <h3> 静功缠丝太极拳具有静功和缠丝相结合的特点。静功即静站放松(做到全身肌肉无多余紧张),大脑入静持续五分钟,然后依次放松无名指、小指、食指、大指、中指各五分钟。五指分别属金、水、木、火、土,可以治疗肺、肾、肝、心、脾的疾病,无病者则可练内。无动,即是无极,无圈,无圈是上乘练法。同时亦可将书中所述抱球动作与五行配合,每一动作持续五分钟。大脑入静,姿势正确,动作熟练以后,即可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动似无动,无动似有动,似有意,似无意,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这是健身和提高技击价值的关键。<br></h3> <h3> 缠丝即要求全身和四肢密切配合,做到无有不缠。缠丝为螺旋式运动,犹如枪膛之来复线,它是推手中的关键,包括大圈、中圈、小圈、以至无圈的缠丝。用法上包括上、下、左、右、顺、逆、内、外、的缠法,各种缠丝均无一定方向,上中有下,左中有右,顺中有逆,逆即是粘。何为大、中、小圈呢?以大捋为例,两臂随躯体转动的同时,根节(肩)、中节(肘)、梢节(腕)也随之内外旋转,其中梢节随身体的转动为小圈;中节随身体的转动为中圈,根节随身体的转动为大圈。躯干和下肢的转动亦如此。最终要练至无圈,即不显露出转动,能运用各种缠丝于无形之中,方为上乘。以上论述,只有在实践中方能体会深刻,理解透彻。<br></h3> <h3> 这套静功太极拳在步法上,要求举足轻灵,足腿上的劲力要有“如踩薄冰”,“如履深渊”的轻顶吸拔之力,做到寓虚于实,寓实于虚,虚实分明而又随机转换。用法上兼蓄转、钻、粘、缠、化、发和引进落空,做到不顶、不丢、和柔化。<br></h3> <h3> 这套太极拳全部套路为一百零八式,初学者感到冗长枯燥,兴趣索然,因而难以提高。为便于广大群众练习,本人于一九五四年在南京部分高校教学时,编成这套简单、易学、初学者感兴趣的简易静功缠丝太极拳,同时还增编了单练推手、对练推手、对练缠手和拓手(三节)、推手(四正、四斜、起落、开合)。此外创编了四十八手单、双推法,及拦手、散手、化手和闪手。此拳发展到高级阶段可练成活步太极。如用器悈则有单、双剑、对剑、活步剑、散剑、闪剑、太极棒、太极刀、枪、棍等运动,都属于柔化运动的一种。<br></h3> <h3> 解放前,我曾接待过许多高手来”访”,在比武中,均赖此拳术应付自如,柔化为主,游刃有余。但我从未公开此拳的内容。<br> 陈济生<br> <br> 一九八四年五月于济南</h3> <h3> 请继续欣赏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中)之静功缠丝太极拳简化四十八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