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难看吴头

<h3>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时间飞逝如流水,一年复一年,每当要过年了。人们就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张灯结彩,中国大地处处呈现喜庆的气氛。</h3> <h3>  关于过年的来历,其实来源于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那就是相传在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人类的聚集地来一次,吞食牲畜伤害人们。人们把年每来一次称为一年,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亮光和响声,于是人们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之后这个风俗就广泛流传,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h3> <h3>  在我看来,不管传说如何,过年只不过是广大人民群众,忙碌辛苦一年,利用农忙清闲时节,自我调节,短暂休整,庆祝与祈祷来年丰收愿景的一种方式而已。</h3> <h3>  现在的过年和我小时候的过年有着很多的不同。但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想起小时候的过年往事,那时虽然清贫,但是孩子们最为快乐与幸福的事情,年仿佛就是为童年的孩子们而过的一般。</h3> <h3>  说老实话,我小时候是最盼望过年的,因为辞旧迎新,从内到外,有新衣裤,新鞋穿。那时受条件限制,人们的生活想当简陋,衣服布料是要凭票供应的,每到过年妈妈会用平时节省的布票给我与妹妹添新衣裤,而我最希望的是外婆用旧布料、桨糊粘贴纳鞋底,并手工缝制的“松紧鞋”,穿上舒适、透气又好看。初一清晨穿上新行当,最快活的就是去长辈家拜年,绝对是盼望已久的开心事,不但有平常少有的荤食,还有花生、瓜子、糖果和冬瓜糖之类等罕见的零食吃,另外大红包收入确实是关键因素。</h3> <h3>  为了迎新年,平时辛苦一年的人们开始筹备如何过年欢庆享受了。早早的准备就是做米酒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杜做酒”,那时大伯家有口大缸,大伯就把洗净糯米,篜好、拌匀酒曲,加上水后,再用草绳扎起来的盖头捂上一段时间,等米粒浮上水面,有酒香溢出时,美酒就酿成了。据说做米酒有许多讲究,酒曲多了会有苦味,反之清淡乏味,而关键必须立春季节前酿造,否则米酒就会“馊”而报废。当然酒精度的高低完全取决于“酒曲”的调节。年小的我,特别爱喝甜味十足的“甜白酒”。</h3> <h3>  也就在与酿酒的差不多时刻,年轻力壮的小表哥绸莲就与他的同龄伙伴们一起打年糕了,具体怎么个做法,我已淡忘了,但蒸熟的米饭放在石臼里甩打的景象,至今还略有记忆,反正是个体力活,几个青年轮番上阵打粉,糯米与木杵黏在石臼中,提起来相当吃力。同时又是个技术活,好的年糕打出来糯而细腻,存放时间久,还不易开裂。打好后大家各自拿回家储存于水缸之中,吃上一阵子,图个“年年高”的寓意,祈祷第二年生活节节攀升。</h3> <h3>  我会跟着年龄稍大的邻居哥哥姐姐们一起,拿着洗净凉干的糯米与粳米,去三水湾或平家弄轧粉,回家在外婆的辅导下,与妹妹抢着用揉好的米粉团,嵌入木模子中做糖糕了,模子基本上雕刻些鱼、寿桃和富贵牡丹之类,预示年年有“余”和长命百岁等好口彩。掺和些义乌红糖或者点个红色,希望生活红红火火。而蒸笼出锅马上用蒲扇冷却的力气活,那是我的必修功课,这样的糖糕油光发亮,有看相。</h3> <h3>  当然,爆炒米是必须的,因为那时在嘉兴,新年都要泡“炒米糖水茶”招待亲朋好友,祝愿新年从甜蜜开始,据说客人吃这个糖茶也有讲究,是不能吃完的,叫留有余地。稍讲究点的,还会爆点年糕片,做点蕃薯干,另外就是炒点南瓜籽、西瓜籽和葵花籽,还有硬的吃了要掉牙的发芽豆。</h3> <h3>  除了上述置办年货之外,那就是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准备年夜饭了,鸡鸭鱼肉传统的4大件必备,那时我的最大爱好,拿手好戏就是做蛋卷,划鳝丝,做的有模有样,有时还乐意去为邻居家献艺帮忙呢。</h3> <h3>  另外我们都要赶在年前,理发与洗澡了。这个时候,所有的浴室与理发店,生意最为旺盛,顾客要排队,职员得加班,而且往往延长至半夜。人们争着在节前完成,无非就是想除去往年的一切烦恼与悔气,干干净净开始新的一年。</h3> <h3>  空余,小伙伴们就在一起玩耍游戏了,用平时节省的零花钱,买点鞭炮、火药纸之类,说来有趣,那时比较节俭,100响的一串小鞭炮,分拆单个鸣放,胆小的用脚踩火药纸听取响声取乐,最高兴的是放3分一只的小炮仗,特别响亮,威力又巨大,而小女孩们会放点小烟火,在喧嚣中迎接新年的到来。</h3> <h3>  最兴奋的时刻,到了年卅晚上,一连串爆竹声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始咪小酒,品尝过年才吃的大餐。那年代没有电视,更谈不上春晚节目了,大家边聊边吃,谈笑嬉闹,时间被拉的很长,有种恨不得从今年吃到来年的感觉,而鱼肉米饭肯定要留点,寓意年年有余,希望明天更美好。让人激动的是,长辈们的红包发放了,讲真心话,我还是属于节俭乖巧的孩子,除了买点喜欢的东西外,基本积攒起来,藏入储蓄罐,一直到高中去买了块手表,也算是增添了“大件”家产。</h3> <h3>  过了除夕,初一开门第一件是放高升,以示开门红。我们就穿着新衣裤,逛街走亲去,不像现在。那时,“破四旧,立四新”,不兴烧香拜佛,大家喜欢走街串巷,街上有点北方赶集的味道,各式各样的展销等,人山人海的,政府也会在公园和工人文化宫组织游园活动,真的是热闹非凡,玩好吃好,开心舒适。</h3> <h3>  说来也可笑,那时虽然生活条件艰辛,亲朋好友之间,非常注重往来的,人情世故也比较简单,喜欢赶东走西的,人来客往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了年。我还记得有次春运,我们一家子坐由货车改装的火车叫“棚车”的,去七星做客,在这个大铁厢内,车上没座位,乘客都是席地而坐,在车上,父亲特意关照,到亲戚家吃饭,只能吃蔬菜、粉丝和豆制品之类,鸡鸭鱼肉是绝对不能动筷的,因为条件差,在农村,这些菜一般都是摆设,撑门面的,吃掉了,又没钱添新的,必须要过了元宵才能下饭桌,算是完成招待使命了,这时年也结束,周而复始,人们又要忙碌起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但年味的快乐、热闹从不缺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