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书海 “读”具匠心——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英语教研组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

👒齐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捧一卷经典,浸一身书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读专业著作,品教育智慧。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阅读,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于教师而言,最好的备课即读书。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构成了一名好教师的知识结构。一个教师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他站在讲台上的高度。为促进每一位六十八中教师的职业成长,使学生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校教研室发起“读一本好书”活动,这个寒假,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开启了自己的阅读时光,书香致远,悦读迎春。</span></p> <p class="ql-block">  高三年级刘芳丽、聂洁英、梁举龙、李弋、许明虎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被作者深深打动。她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热爱着她度过的每一天,作者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她的爱恋。海伦·凯勒在幼年时因突发疾病失去了视觉和听觉,但是对于她,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在她虚构的“三天”里所集中表现的,乃是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它赞美了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的大自然,称颂了人类往昔的历程与现代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沸腾的生活。我们身边从不缺乏励志的故事,那些逆境中努力改变人生的人,或是大自然中生生不息永不妥协的传承,都能给我们力量和希望,每当我失落,每当我怀疑自己,每当我筋疲力尽,每当我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们就是我生命中的太阳,给我阳光,给我温暖,给我能量。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我最近读过的最富有爱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高二年级英语组教师周万斌、邓银华、吴爱萍、张丽梅、王媛近段时间读了尹刚、陈静波主编的《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用非常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些我们每天都经历的事情,分享了许多让我们恍然大悟却又浅显易懂的道理。书中给教师提出了101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在厚厚的书页里,作者娓娓道来让你觉察不出教育专著的干涩和乏味。理论与案例的有机结合,让我们每次读完都会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这些建议主要围绕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英语教学理念与策略的渗透,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法与教法、文化意识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全景式地勾勒出英语教学的新视野。&nbsp;就像一道绚丽的七彩光,这本书带着她特有的魅力,刺穿了重重迷雾,让我们发现:原来,教师的生活可以如此精彩,教育的方式可以如此多姿!</p> <p class="ql-block">  寒假以来,高一英语备课组成员汤红燕、程燕、孟俊雅在备课组长董晓红的带领下,再次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完美与完善,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从新课标来看,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所以,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是老师在台上自说自演,而是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研读新课标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课标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一双英语的眼睛,让他们以英语的意识,主动地从英语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这样,英语就不再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文字段落,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我们要提高自己和学生的英语素养,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让学生用英语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展。我们要研读贯彻新课程标准,&nbsp;不断努力与尝试,争取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全新的面貌、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必要保证。那么,如何设计?其具体步骤是什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哪些因素?取得何种效果的课堂设计可以称之为成功?初三年级杨惠、齐瑶根据平时上课需求,选择了《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这本书,它以外语教学法为理论依据,对上述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辅以具体实例详细说明,不论是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章节标题基本全是用问题的形式命名,事实上也是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疑问,之后书中再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众多案例都是以任务教学法的形式来设计的,强调了“用语言做事情”和“在用中学”的理念。这本书是全英文编写,里面的语言简单实践操作性强,符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我们英语教师上好课。通过阅读和运用这本书我们希望能够切实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和课堂用语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寒假以来,初二英语备课组成员陈彩英、陆丽莎在备课组长曹晶的带领下,认真研读了《新课标中学生使用英语口语话题》一书。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英语教育改革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英语口语话题表达能力依然亟待提高,对教师而言课堂交流用语也显得格外重要。为了适应目前改革的形势,本书针对目前中学生英语口语实际,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功能意念项目表》和《话题项目表》为依据,适当增减而编著的,在体例上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体现了口语话题的特点。本书包含了大量的英语句型和话题表达,作为教师可以利用该书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领悟其语言文化差异,训练学生常用表达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初一英语教师王莹、姬泽林、李慧颖、苏俊明,读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不知不觉中,就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作者让我们这些老师感受到了师爱的力量。正如老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的:“&nbsp;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础之上的爱,不同于那种保姆式的爱,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或施恩式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份爱一直在我们生命中延续。让我们一起努力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 1, 1);">诗和远方,相伴而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书香致远,浸润人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读一本书,走十里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感受思想的力量,做智慧教师!</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图片:六十八中英语教研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文字:六十八中英语教研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编辑:董晓红 齐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审核:六十八中教研室</span></p>

英语

学生

教师

本书

我们

教育

新课标

英语口语

教研组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