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十二载,止于医健心管

中医创新与运动疗法张静

<p class="ql-block">  一位32岁的患者,因一次小意外造成了双膝关节疼痛不适,且功能轻微受限,上下楼梯或者走路时症状加重……持续约12年之久。MR提示双膝关节髌骨软化症、关节腔积液、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患者不希望任何手术,想寻求保守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假如您是医生,您会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关节腔注射、常规理疗康复……假如,这些治疗方案不仅无效,更加重了疼痛,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假如您是康复师或者是运动康复教练,您会怎么考虑和处理?如果当下和一周后缓解了疼痛,您觉得就此结束了吗?</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我年前刚经历的一个纯粹双膝关节疼痛的案例。开头的很多疑问也正是我刚开始接触这位患者时考虑的。随着对患者接触越多,了解越多,我思路也在逐渐转变,最终达到了患者比较理想效果!具体过程与大家简单分享一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首诊于2021年1月18日周一</span></p><p class="ql-block">基本资料:</p><p class="ql-block"> 患者女性,32岁,暖通设计师,本科学历。躯体化症状障碍自评量表40分,属中度,自律神经检测严重偏向副交感。</p><p class="ql-block">主诉:</p><p class="ql-block"> 双膝关节疼痛不适约12年,走路、上下楼梯症状加重。</p><p class="ql-block">关节MR主要提示:</p><p class="ql-block"> 双膝关节髌骨软化症、关节腔积液、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p><p class="ql-block">VAS评分: 5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顾病史:</p><p class="ql-block"> 12年前,(大概2009年),患者高中时代的一次体育课上,半蹲着背女同学起身时,可能因同伴体重过重导致患者双膝直接跪地上,顿时出现剧烈疼痛和完全无力的症状后,及时就医后常规处理……至此,双膝关节总是疼痛不适,时轻时重,轻的时候可以忍受,疼痛难忍时各种医院常规治疗且不理想,慢慢造成了活动功能轻度受限。</p><p class="ql-block"> 在来我院前,最后一次治疗在某三甲医院行关节腔注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因注射后一次比一次疼痛加重,于是自行中断治疗。</span>后经人推荐找到柳院长求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患者无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无其他疾病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诊及触诊检查(仰卧位)</span>:</p><p class="ql-block"> 双膝关节直径有轻微变化,出现轻微肿胀;双侧髌骨及髌下脂肪垫无明显异常,膝关节伸直角度时存在轻微屈曲状态。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动屈曲轻微受限;髋关节和膝关节被动屈曲正常;伸膝位髌骨被动内外移活动度正常,但微屈膝位髌骨被动上下滚动滑动轻微受限且疼痛。</p><p class="ql-block">前抽屉试验(-) </p><p class="ql-block"> 后抽屉试验(-) </p><p class="ql-block">Lachman试验(-)</p><p class="ql-block">膝关节侧方应力试验(-)</p><p class="ql-block">半月板研磨试验(-)</p><p class="ql-block">伸膝抗阻试验(+)</p><p class="ql-block">屈膝抗阻试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膝关节周围明显压痛点主要集中在:</span></p><p class="ql-block"> 髌下脂肪垫、鹅足腱、腘肌和胫骨外侧髁四个区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站立位评估:</span></p><p class="ql-block"> 髋关节外旋,膝外翻,足背屈受限,臀肌离心控制不足,下蹲过程运动模式也是错误的。膝关节主动屈曲约120度左右膝关节出现疼痛,外侧疼痛明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运动评估:</span></p><p class="ql-block">a.呼吸模式浅且急;</p><p class="ql-block">b.足背屈受限,前足蹬地能力不足;</p><p class="ql-block">c.骨盆稳定性差,骨盆右倾左回旋;</p><p class="ql-block">d.核心紧而无力;</p><p class="ql-block">e.股四头肌有明显压痛点,且启动顺序错误,内侧头不能优先募集;</p><p class="ql-block">f.耻骨肌、腘绳肌、腘肌、小腿三头肌等有异常压痛点。</p><p class="ql-block">g.阔筋膜髂胫束张力过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综合以上评估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 患者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问题和侧副韧带问题不严重,主要表现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问题上,这一点与影像MR检查比较相符,同时也与远红外热像检测:双膝关节前侧和腘肌处温度高(红色)比较吻合,还是提示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有炎症。所以,我们排除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副韧带严重损伤,重点先关注患者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问题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首诊处理:</p><p class="ql-block"> 主要是压痛点的手法松解、骨盆稳定性训练和腘绳肌的强化训练。</p><p class="ql-block">运动评估后VAS: 2分</p><p class="ql-block">首诊当时患者反馈:</p><p class="ql-block">疼痛减轻比较明显,感受到微微发热,(平时双膝总感觉发凉),头一次治疗效果患者比较满意。</p><p class="ql-block">药物辅助:</p><p class="ql-block">膏药、氟体吨美利曲辛、维生素C片、甲钻胺胶囊、盐酸乙立松片、舒肝解郁胶囊。</p><p class="ql-block">医嘱:</p><p class="ql-block">按时用药,坚持训练。一周后复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诊于2021年1月25日周一</span></p><p class="ql-block">反馈第一周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患者自述处理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持续缓解,第三天开始逐渐反弹,大概又回到就诊前状态。对药物无过敏反应,在家期间未重视训练且未坚持训练。</p> <p class="ql-block">二诊时运动评估:</p><p class="ql-block"> 在首诊评估的基础上,发现耻骨肌、髂腰肌、髂股韧带、内收肌、左侧缝匠肌过紧且压痛异常。</p><p class="ql-block">二诊处理内容:</p><p class="ql-block">1.心理情绪方面重视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次处理时,就刻意与患者主动交流沟通。聊患者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亲子关系、原生家庭等等。通过“话聊”了解到,患者在原生家庭受非常强势的妈妈影响,从小到大性格都很敏感,多思多虑,沉闷、不擅表达,也不自信。再加上膝关节疼痛多年,多次治疗效果不理想有些焦虑和抑郁。于是,我在处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情绪疏导,思想方面的正确引导以及积极鼓励。</p><p class="ql-block">2.运动康复训练方面</p><p class="ql-block"> 这次更注重调整呼吸模式,其次手法松解过紧肌肉起止点和膝关节周围明显压痛点,最后进行核心稳定训练、腘绳肌、股四头肌强化训练等。</p><p class="ql-block">二诊处理后当时反馈:</p><p class="ql-block"> 患者自述比上一次处理后减轻稍明显一些,但没有发热感,有很轻快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运动评估后VAS: 2分(因首诊处理4天左右又回到刚开始5分状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诊于2021年2月1日周一</span></p><p class="ql-block"> 第二周的反馈信息:</p><p class="ql-block">患者自述与第一周改善稍微明显,但也是前几天改善明显,后两天又不能持续缓解。但总体效果比刚来时有所减轻。因<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周</span>开始对膏药过敏,所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未用膏药</span>。运动训练虽然开始注重,但自觉练习不到位,<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也未持续性的自我坚持训练</span>。</p><p class="ql-block">三诊主要处理内容:</p><p class="ql-block"> 针对患者反馈信息,三诊我继续着重关注患者情绪状态和训练正确步态模式。</p><p class="ql-block">a.调足踝结构。(足内翻)</p><p class="ql-block">调整过程中后来才发现横弓有塌陷,因为患者经常修剪,所以一开始我几乎看不出什么痕迹。</p><p class="ql-block">b.针对前足蹬地能力不足,足踝调整后进行正确的步态模式训练。</p><p class="ql-block">c.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进行关节松动,调整下肢力线。</p><p class="ql-block">d.骨盆稳定性训练。</p><p class="ql-block"> 在c环节操作过程中时,还没完全调整完下肢力线,患者自述双膝关节前侧发痒,忍不住用手快速的轻轻的去抓挠。患者不放心的问我为何第三次处理的感觉跟前两次不同?我大概简单解释下肢力线调整后,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的好转反应。此时,我心里已经有数了。</p><p class="ql-block"> 训练完,患者自述:双脚踩地更稳了,之前总觉得自己脚是歪着的,现在脚趾能发上力,膝关节突然有种前所未有过的轻松感。</p> <p class="ql-block">  在运动康复处理后,柳院长建议重新做一次远红外热像和神经自律检测(神经自律检测三诊1),严重偏向副交感,且各项指数比上周还高。</p><p class="ql-block"> 柳院长建议安静状态下练习腹式呼吸后,再次检测,发现各项指数达到最高。(神经自律检测三诊2)</p><p class="ql-block"> 为了调整和打破患者惯有的多思多虑、小心敏感的性格特点,让患者真正意识到情绪(交感神经)对疼痛的影响,这时,柳院长故意让患者在医院大厅跑步。患者当时非常惊讶:因双膝关节疼痛多年,几乎没有跑过步,怕剧烈运动加重疼痛。在柳院长认真解释和消除顾虑后,患者开始跑步约20多分钟后,连做第三次神经自律检测(神经自律检测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严重偏向交感神经</span>类型。</p><p class="ql-block"> 而此时,<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患者再没出现膝关节疼痛,反而觉得双膝关节很舒服</span>。柳院长再次与患者解释交感神经的作用。最后总结:“这些检测都是疾病诊断的一种参考而已。交感神经会随着心情、呼吸、洗个热水澡、喝杯奶茶、喝杯咖啡等发生改变。”</p><p class="ql-block"> “刚才我跑步口渴,就跑到对面商场喝了杯奶……”患者轻轻地打断道。旁边患者们哈哈大笑:“柳院长不仅看病还看心,还会算,神医呀……”。</p><p class="ql-block"> 这次,患者终于放下心来,真正意识到心态对健康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四诊于2021年2月8日周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反馈第三周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患者自述第三周双膝关节基本不疼了,偶尔还有有微微发痒的感觉。膏药因过敏暂时没贴,其他药物继续在服用,也在坚持自我训练,心态也有意识的在调整,觉得心情比之前都好很多。</span></p><p class="ql-block">四诊处理内容:</p><p class="ql-block">a.加强核心训练;</p><p class="ql-block">b.再一次加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下肢力线调整和稳定训练;</p><p class="ql-block">c.骨盆调整和稳定性训练;</p><p class="ql-block">d.步态模式强化训练。</p><p class="ql-block">因患者病情基本稳定,除了最基础的检测以外,其他项目不需要重做。<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首次躯体化症状障碍自评量表40分,第四诊已降到22分。</span>患者已将训练方案完整录下,在家坚持训练以巩固疗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患者双膝疼痛时间较长,虽然当时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但我更关注她后期的自我管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平时,我们以为慢性疼痛运动处方教给患者后,他们应该是认真对待,好好坚持训练的……</p> <p class="ql-block">  而实际情况呢,可能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写在最后的个人总结:</p><p class="ql-block"> 1. 这是一个跟踪的比较完整的案例,因篇幅原因,很多内容我不能详尽叙述。针对这个案例触动我最多的是:我们应该能认识和感受到,人性复杂,疾病复杂,必须多角度多维度去考虑问题,也必须是多学科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2.医生不能做影像的奴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时,一定不能光看片子下结论。甚至其他检查资料都是参考而已。比如本案例中,自律神经多次检测的变化,这说明没有什么仪器是万能的,医生不能过于依赖现有的东西,一定要多方位考虑疾病因素。如果不认清一个人,就没法找到这个人病痛的“根”。否则就是在“除草”,只是缓解而已,而不是“暂草除根”。更何况,慢性病是多因素造成的,一定要多维度去考虑。前段时间我门诊531例慢性颈肩腰腿痛数据统计,再次证明了这个观点,在此不再详细赘述。</p><p class="ql-block">3.这是一例典型的因交感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双膝关节疼痛久治不愈案例。门诊上确实少见。第二次复诊时,根据患者反馈情况,我才更注重关注患者情绪问题,而且连续3次的自律神经检测报告,给我们提示患者心率波动非常大,说明患者平时情绪极不稳定,且容易低沉。性格及情绪的紧张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会影响血管舒缩异常🔜血管紧张会导致肌肉缺血变得僵硬无力🔜关节紧张致使间盘突出或关节疼痛。慢性疼痛又会导致情绪紧张🔄形成恶性循环链,时间久了,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慢性疼痛随着心情或者天气变化时轻时重,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有针对性处理后,疗效才有大的改变!</p><p class="ql-block">4.根据每次评估和训练内容,我都有不断的变化和调整,总体思路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效果才能更好。所以,对待慢性疼痛问题,我们必须要牢记整体观核心思想,局部问题一定要回归到整体来看!</p><p class="ql-block"> 那什么是整体观,怎么看?除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掌握外,我们首先看局部问题的疼痛源在哪里,找不到疼痛源,效果只是暂时的,甚至没效果。怎么来看呢?光看片子或者检查资料吗?肯定不行,那只是参考;光看姿势评估或者运动评估吗?还不够!为何有的人姿势或者运动模式看起来怪异,从评估角度来说那是各种的“异常”和“问题”,但是你问他他说没感到哪里不舒服呀;或者还有一些病人尤其年轻人,检查资料都正常问题,姿势或者运动评估都没多大正常呀,可是他就是不舒服或者疼来看病,你怎么看?你有没有考虑到他处于什么状态下工作和生活呢?也就是他的社会角色,能反应出他的身体情况、精神压力;或者还有患者原生家庭的心理影响、患者一生的经历等等因素,有时跟慢性疼痛都是有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慢性疼痛因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人是一个辩证的整体,其基因、性格、原生家庭、教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社会角色、生活事件、行为习惯、病史等等诸多因素错综复杂,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或康复训练师,其核心竞争力是识别,要能够从整体观出发,在“六知晓五吻合”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帮助患者寻找真正的疼痛源,通过“医、健、心”将患者治好,更要通过“管”将患者管理好,防止复发。</p><p class="ql-block"> 对于慢性颈肩腰腿痛患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医-健-心-管非侵入治疗手段非常有必要!但是,这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配合!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减轻疼痛,降低复发,重新回归正常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有问题,欢迎关注,一起交流探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