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琦 (1918年1月4日~2016年12月7日)</p><p class="ql-block">王琦,四川重庆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其后在国统区从事革命文艺活动。曾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又在陶行知主持的育才学校任教,并先后当选为重庆中国木刻研究会及上海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的常务理事。解放后,历任上海行知艺术学校美术组主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h3>山间木 48cm × 35cm 凸版 1973年</h3></br><h3>担任《版画》、《美术》杂志主编等,曾率领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访德国、荷兰、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中国美术金彩奖和终身成就奖”、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荣誉奖、法国金质十字奖章等。</h3></br><h3>王琦与古元,李桦,力群,彦涵并称中国现当代版画界的五岳,他们前承新兴木刻的激情,后携当代版画的旗旌,以自身饱滿的精神力量,拓展了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维度,让版画这一古老的文明载体,不断承担着时代的鼓与呼。</h3></br> <h3><strong>山岳与大树</strong></h3></br><h3>自新兴木刻运动为中国版画招来创造的魂魄,在版画艺术的大地上能看见的五岳三山就像擎天巨柱,为中国现当代版画撑出发展的天地,王琦先生与古元,李桦,力群,彦涵并称五岳,他们前承新兴木刻的激情,后携当代版画的旗旌,以自身饱滿的精神力量,拓展了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维度,让版画这一古老的文明载体,不断承担着时代的鼓与呼,这其中王琦先生以自已生命的韧性,承受了更多的劳苦与责任,担负了更久的重托和使命!</h3></br><h3> <br></br>天堑变通途</h3></br><h3>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凸显在版画乃至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多个关健节点上,新兴木刻运动在国难当头时兵分两路,一路赴西北成就了边区版画,探索着版画与民众相依的路径,一路便是在王琦先生的直接参与和领导下在大后方继续着版画与时代互动的努力,与民众,与时代的关系,通过相依互动,达到水乳交融,这是哪怕版画的后来者再边缘再弱势也不会灭绝的真理,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王琦先生早早就囑托了的,掸掸灰尘,还是宝贝!<br></br></h3></br><h3> <br></br>柴市 13×16.5cm 凸版 1939年</h3></br><h3>建国伊始,万象更新,又是王琦先生用新的创作,新的面貌,引领中国版画步入新的时代,正是因《长白山的早晨》《北方农家》《古墙老藤》《玉带桥》《莆公英》《春潮》等一大批版画佳作的问世,让新中国的表情充满朝阳之气,更让新中国的版画散发出迷人的芬芳。</h3></br><h3> <br></br>长白山的早晨 65.2×45.8cm 凸版 1963年</h3></br><h3>文革的国难甫定,百疾待医,又是王琦先生挺身而出,不仅是版画,而是整个国家的美术都成为他的努力与责任,中国当代版画也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在王琦先生事无巨细,百计千方的操持下,成功的拓展了表现的疆域,极大丰润了想像的空间,才有魏谦,周胜华,吴长江,魏启聪,徐冰,聂昌硕等一大批青年才俊的横空出世。</h3></br><h3> 运河码头 50×26.5cm 凸版 1991年</h3></br><h3>王琦先生的版画创作,像他一生中唯一的亲爱,无论是在困顿的青年,还是辛苦的中年,仰或退而未休的晚年都与他如影相伴,他创作语言的风格,表现意境的塑造和主题选判的方向,即是他艺术造诣的体现,也是他文化情怀的抒展,更是他精神力量的凝结,他即是中国美术的一面大旗,又是旗下普通一兵,他己在现实中留下密密匝匝的汗渍,更会在历史上留下扎扎实实的足迹!</h3></br><h3> <br></br>古墙老藤 27× 40cm 凸版 1988年</h3></br><h3>王琦先生以望百之年辞生而去,为我们留下无尽的期许,也只有真真切切的努力才对的起山岳的价值,他为历史留下深深的刀刻痕迹,也只有踏踏实实的承继才对的起大树的意义!。</h3></br><h3><strong>代大权</strong></h3></br><h3><strong>2016年12月7日</strong></h3></br> <h3>▼</h3></br><h3><strong>版画作品欣赏</strong></h3></br><h3> <br></br>找到真理 黑白木刻 47×25cm 1973年</h3></br><h3> <br></br> 永生 黑白木刻 55cm×42cm 1980年</h3></br><h3> <br></br>北伐时期的周恩来 黑白木刻 22cm×29.5cm 1977年</h3></br><h3> <br></br>陈毅同志在莱芜战役 黑白木刻 30cm×23cm 1977年</h3></br><h3> <br></br>贺龙同志在长征途中 黑白木刻 30cm×23cm 1977年</h3></br><h3> <br></br>战斗的旗帜 36×48cm 凸版 1973年</h3></br><h3> <br></br>不忘过去 30.5×34cm 凸版 1964年</h3></br><h3> <br></br>上学去 19×11cm 凸版 1964年</h3></br><h3> <br></br>《日本风暴》(木刻组画之二) 28×23cm 凸版 1960年</h3></br><h3> <br></br>北海之春 30×30cm 凸版 1959年</h3></br><h3> <br></br>街头读报 10×13cm 凸版 1959年</h3></br><h3> <br></br>森林的财富 38×54cm 凸版 1963年</h3></br><h3> <br></br>古榕道上 27×40cm 凸版 1987年</h3></br><h3> <br></br>重庆大轰炸 黑白木刻 19×14cm 1940年</h3></br><h3> <br></br>售余粮 26×37cm 凸版 1942年</h3></br><h3> <br></br>僻巷 黑白木刻 14.5×19cm 1943年</h3></br><h3> <br></br>重庆街头 黑白木刻 21×16.5cm 1945年</h3></br><h3> <br></br>洪流 黑白木刻 17×25cm 1948年</h3></br><h3> <br></br>牧归 黑白木刻 35×26cm 1954年</h3></br><h3> <br></br>晚归 套色木刻 24×16cm 1955年</h3></br><h3> <br></br>在建设中的汽车厂 套色木刻 27.5×35.5cm 1955年</h3></br><h3> <br></br>炉前大战 33cm×45cm 凸版 1960 年</h3></br><h3> <br></br>在熔化炉旁 套色木刻 52×37.5cm 1957年</h3></br><h3> <br></br>村景 15×11.5cm 凸版 1945年</h3></br><h3> <br></br>工地速写 套色石版画 1960年</h3></br><h3> <br></br>朝霞映船台 黑白木刻 55×40cm 1975年</h3></br><h3> <br></br>北方农家 黑白木刻 17.4×23.8cm 1979年</h3></br><h3> <br></br>雪松 黑白木刻 30×19.5cm 1986年</h3></br><h3> <br></br><br></br>农舍门前 黑白木刻 18.6×11.3cm 1987年</h3></br><h3> <br></br></h3></br><h3>农家后院 黑白木刻 21.2×14.5cm 1988年</h3></br><h3> <br></br>千年古刹 黑白木刻 九十年代</h3></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缅怀:</p><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艺术家、美术理论家,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王琦先生不幸于2016年12月7日上午11:48分因呼吸衰竭在北京惠兰医院抢救无效离世,享年99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strong>艺术年表大记事</strong></h3></br><h3><strong>1918年</strong>,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次年,随父母去重庆市定居。</h3></br><h3><strong>1924年</strong>,在家庭私塾念小学,喜爱美术、音乐、文学。</h3></br><h3><strong>1928-1933年</strong>,在江北县治平中学念书。</h3></br><h3><strong>1934-1937年</strong>,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h3></br><h3><strong>1938年</strong>,在武汉政治部第三厅艺术部美术科工作。同年,进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回到重庆与友人合办《战斗美术》杂志,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开始木刻创作活动。 </h3></br><h3><strong>1939年2月</strong>,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首幅木刻作品《在冰天雪地中的我游击队》。<strong>3月</strong>,首次参加“木协”在重庆举办的"抗战木刻作品展览会”。<strong>9月</strong>,一部分木刻作品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抗战美术作品展览会。</h3></br><h3><strong>1940年</strong>,连续为党创办的《战时青年》杂志每期制作封面木刻,作品深得周恩来同志的赞赏。此后,即常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木刻作品。</h3></br><h3><strong>1941年3月</strong>,因“皖南事变”爆发,在党的帮助下,离开重庆去昆明、滇缅路一带。同年,回到重庆参加文化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并撰文《新的收获、新的努力》在《新华日报》发表。</h3></br><h3><strong>1942年1月3日</strong>,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成立,当选为常务理事,负责出版组工作。并先后担任《新蜀报》的“半月木刻”、《新华日报》的“木刻阵线”、《国民公报》的“木刻研究”三种副刊的主编。<strong>10月</strong>,参加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二组工作,同时参加筹备并主持第一届双十全国木刻展工作,撰文《漫谈全国木刻展》在《新华日报》发表。</h3></br><h3><strong>1943年3-5月</strong>,参加第二次苏联版画展筹备工作并参加中国木刻作品送苏展览预展。9月,在陶行知主持的育才学校绘画组任教。与国际宣传处联系,筹划中国木刻作品送英、美、印三国展出工作。</h3></br><h3><strong>1948年</strong>,在香港创作《难民一群》《渔民生涯》等木刻作品。</h3></br><h3><strong>1952年</strong>,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参加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构图创作。</h3></br><h3><strong>1954-1959年</strong>,创作《售余粮》《晚归》《树里人家》《煤气站》《古柏树下》《假日》等木刻作品。</h3></br><h3><strong>1979年</strong>,担任《美术研究》《世界美术》杂志副主编,创作《人民万岁》《山间木筏》等作品。</h3></br><h3><strong>1980年</strong>,担任《美术》《版画》杂志主编,当选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h3></br><h3><strong>1989年</strong>,创作封刀之作《运河码头》,开始水墨画与书法的创作。</h3></br><h3><strong>1990年</strong>,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总书记,增选为中国美协副主席。</h3></br><h3><strong>1991年</strong>,获中国美协、中国版协联合颁发的“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h3></br><h3><strong>1995年</strong>,当选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获法国敬业与成就协会颁发的金质十字奖章。</h3></br><h3><strong>1996年</strong>,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琦、王炜水墨画艺术展”。</h3></br><h3><strong>1998年</strong>,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王琦从艺60周年暨80诞辰美术作品回顾展”。</h3></br><h3><strong>1999年</strong>,大英博物馆收藏木刻作品《滨海之夏》《古榕道上》《古墙老藤》。</h3></br><h3><strong>2006年</strong>,中国美术馆举办“王琦捐赠美术作品展”,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个人版画、素描、水墨画、书法及收藏的中外版画共816件。</h3></br><h3><strong>2007年</strong>,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王琦从艺70周年暨90华涎--王琦新画新作展暨《王琦美术作品集》《王琦美术文集》首发式”。</h3></br><h3><strong>2013年</strong>,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琦水墨新旅程书画展--王琦从艺75周年暨95华诞”展:展出90-95岁5年来创作的新作。</h3></br><h3><strong>2013年</strong>,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名誉院长。</h3></br><h3><strong>2014年2月</strong>,韩国版画艺术博物馆出版“2014年台历”刊载王琦木刻作品12幅。 </h3></br><h3><strong>2014年5月</strong>,重庆市启动新建“王琦美术博物馆”。</h3></br><h3><strong>2015年11月8日</strong>,王琦美术博物馆在重庆正式开馆。</h3></br><h3><strong>2016年12月7日</strong> 11时48分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8Ca_XhLa-maDovqGiEiJ1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