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的年味-鸡泽县实验小学年味大搜索教师篇

李大燕

<p class="ql-block">回忆中的年味</p><p class="ql-block">鸡泽县实验小学年味大搜索教师篇-李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是极其诚心的。说得高大上点,简直就是沐浴更衣,一心过年。那份虔诚劲啊,傻的可爱可敬。过年,是必定要盼望的。盼望着,盼望着,就要过年啦!盼望着,盼望着,就要过年啦!从腊月中旬就开始盼,一直到三十。盼得很急切,反正也不大清楚盼什么,就是盼。那时候,不存在什么别离,过年就是好玩、热闹,就是跟往常不一样。就是这种盼劲,把年味就渲染得无比温馨浪漫。年味,就是在这种盼劲中,开始浓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年味是从腊月十七赶第一个集开始日渐浓郁的。腊月里一共要赶三个集,到了赶集的那天,吃过早饭以后,就会跟着大人一起去赶集置办年货,集市上摆的东西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赶集的人把集市挤得水泄不通,非常热闹。我们小孩来到集市并不是为着买东西,就是在各个摊位前面看看,就是看看满大街的人也是快乐的。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快乐真是纯粹。</p><p class="ql-block"> 到了腊月二十几,妈妈便盘算着哪天蒸花馍,哪天蒸包子,蒸馒头……,记忆里蒸馍馍就得好几天,妈妈会给我们蒸各式各样的馍馍,如豆包、糖包、花馍、还有家家必不可少的贡品等。煎豆腐和炸丝糕饼自然是爸爸干的活儿,小时候只是看过爸爸做过并不给我上手的机会,今年腊月在家在老妈的指导下炸了一回丝糕饼,金黄软糯真是非常好吃。</p><p class="ql-block"> 到了腊月三十,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挂灯笼。贴对联是我和弟弟的事情。贴好自家的对联后还要跑到街上看看别人家有没有贴好,看着红红的对联和灯笼感觉真是喜庆,真的要过年了!到了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过团圆饭,早早的就等着重头戏——春晚的开始,那时候只有一个电视,也只有那么几个频道,春晚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节目是格外的精彩,不看完是不睡觉的。如今的春晚,有几个人能坚持看完呢?</p><p class="ql-block">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盼望着,盼望着,大年初一终于来了。小时候的大年初一,我们是绝不睡懒觉的,天还没亮就起床了,爸爸开始点旺火,妈妈开始祭拜各路神仙。吃完饭,我们满怀喜悦的穿上了新衣服去拜年。小时候的拜年是真的要跪下磕头的,心中带着一份对长辈的尊重,然后得到压岁钱和糖果。小伙伴们也是走街串巷去拜年,最后还要总结谁谁家给的糖好吃,而且吃过的糖纸势必是要保留下来压在书本里的。</p><p class="ql-block"> 回忆起儿时过年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踩高跷、扭秧歌等等,这些都是留存在记忆里的,增添了儿时过年的多种滋味,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