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德寻访“只有芸知道”

观海听潮

  2020年的最后一次旅行,是同朋友一起去奥马拉马(Omarama),回程路上,顺便去寻访了电影《只有芸知道》外景地克莱德(Clyde)。<br>  克莱德是新西兰南岛中南部奥塔哥(Otago)地区的一个小镇,人口只有千人左右,克鲁萨河(Clutha River)从小镇中央穿过,河上的克莱德大桥(Clyde Bridge)把两岸社区又连在一起。小镇依山傍水,绿树芳草,河水清清,恬静迷人。<br>  克莱德距离全球闻名的新西兰皇后镇(Queenstown)景区不算太远,位于交通要道上,人们路过小镇时,一般都在这里停车歇脚,喝杯咖啡,或者吃顿中饭。随着冯小刚拍摄的电影《只有芸知道》的放映,这里游人逐渐多起来,尤其是华人,会专程到这里游览观光。因为这里是《只有芸知道》的外景地,是男女主人公经营中餐馆的地方,影片还特别注明,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也是影片的诱人之处。也许是受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浪漫爱情所感动,人们到这个主人公生活15年的地方,来追寻他(她)们的影子。<br>  《只有芸知道》根据冯小刚战友兼助理张述与妻子罗洋的真实爱情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原型发生在加拿大温哥华,编剧张翎,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也是主人公的邻居和朋友。影片由冯小刚执导,黄轩、杨采钰、徐帆、莉迪亚·佩克汉主演。影片讲述了北京老乡隋东风和罗芸在异国相识、相知、相爱,婚后定居在新西兰的克莱德小镇,共同经营一家中餐馆。当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妻子罗芸却患骨癌离世。十几年相濡以沫的爱情,让随东风痛彻心扉,为完成亡妻遗愿,抱着她的骨灰安葬,并一路回忆妻子对他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据导演冯小刚介绍,影片的情节百分之八十是张述真实的生活经历。也正因如此,才引起观众的共鸣,纷纷前往取景地去寻找影片主人公生活的足迹。<br>  之所以将影片拍摄地选在新西兰,一是符合这一对年轻的华人情侣在异国生活的故事情节。二是因为新西兰除了美景,还有它的纯净和安宁,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美感,无论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雪白高耸的大雪山,还是碧波荡漾的湖泊和温暖宜人的海岸,都无时无刻不在让你感受到这里的美丽。<br>  摄制组在克莱德小镇足足拍摄了10天,并在这里杀青。主人公经营了15年的中餐馆芸餐厅(Yun's chopsticks)也就在这个小镇上,为了拍摄需要,剧组还把小镇非常有名的奥利弗餐馆(Oliver's)重新装饰,让整个房子的色彩充满上世纪70-80年代的风格。小镇标志性的克莱德大桥,还为了电影拍摄关闭了大约5个小时。<br>  2020年年末,我们一行五人也追逐了一次时髦,游览完迪士尼公司拍摄《花木兰》在奥马拉马的取景地黏土悬崖石林后,沿8号公路直奔克莱德。在影片主人公经营的中餐馆小坐,在主人公谈情说爱的克莱德大桥上漫步,在他们每天往返中餐馆的小镇街上徘徊,在回忆影片情节的同时,体会主人公在克莱德的生活,以旁观者的身分欣赏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大家一边议论一边摄影,仿佛也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br>  大家感慨,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主人公这样的爱,没有大风大浪,没有轰轰烈烈。每天生活在平淡如水的爱情里,伴以柴米油盐,勺子碰锅。但这样的爱往往都与不离不弃、刻骨铭心连在一起。恰恰是这种普通、平凡的爱,让人心情平复、依恋,让生活充满快乐,有滋有味,<br>  在这里也把摄入镜头的克莱德小镇风光分享给朋友们。如果哪个朋友看过电影《只有芸知道》,并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实景与影片有何区别。不仅只有芸知道克莱德,您也了解克莱德。<br>   新西兰南岛的8号公路,不时穿行在山谷之中,一路风光旖旎。 从奥马拉马沿着8号公路前往克莱德,途经新西兰著名的水果小镇克伦威尔。这里盛产葡萄、苹果、樱桃、桃、杏等十几种水果,不仅供应全国,还远销世界,包括出口中国。   克莱德常住人口只有1000人左右,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恬静迷人。这是克莱德小镇街景。   建于1874年的英式旅馆,现在还在被一家银行使用着。   克莱德街上的店铺。   南岛最长的克鲁萨河在克莱德小镇中间流过。   建在克鲁萨河上的发电站就在克莱德小镇旁边。   这就是《只有芸知道》主人公罗芸和隋东风经营15年的“芸餐厅”。这里本来是Kiwi开办的奥利弗餐馆,拍摄《只有芸知道》时,摄制组租下来,把黑灰色的墙壁装饰成黄色,以符合剧情需要。  奥利弗餐馆的吧台。    奥利弗餐馆的内部,《只有芸知道》里的芸餐厅。   奥利弗餐馆的隔壁是Kiwi的一家酒吧,当时摄制组租下来作为演员的更衣室。现在酒吧的内部。   酒吧的外景。   克莱德大桥,架在克鲁萨河上。隋东风与罗芸无数次地漫步在克莱行大桥上,为了拍摄这一情节,大桥曾封闭5个小时。   19世纪末小镇建的宾馆。   小镇非常有特色的院墙,用当地盛产的千层岩垒成。   建在小镇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这样的纪念碑每个城镇都建有,以纪念新西兰的参战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