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热情而勤奋,喜爱摄影和音乐。<br>他将全部热情,倾注于泥土和大理石,怀着敬畏之心,用生命雕琢。<br><br>他从未去过希腊,却感慨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与神话,创作了大批杰出的作品。<br><br>他是联结古典与现代的桥梁,力量、建筑感、理性地创作思维,融入炽烈的情感,构成了他作品的灵魂。 他师承于罗丹,他授业于贾科梅蒂,他是安托万·布德尔(1861-1929),是法国雕塑家、画家和教育家。<div><br></div><div>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1861-1929),是法国表现主义雕塑家,1861年出生,其父是细木工,而母亲出身上等世家。布德尔继承了父母的天赋素质,在今后的艺术事业中,得到新的统一。15岁由市政府资助到图鲁兹美术学校学习。八年后,继续获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巴黎国立美术学校。优异的成绩并非是深造的理由,特立独行有着独立精神的他——退学了。布德尔通过雕塑家达卢介绍,认识了当时已经成名的雕塑大师罗丹,并进入其工作室,成为他的学生和助手。<div>罗丹的美学思想对布德尔的艺术可以说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布德尔也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道路,提到布德尔的艺术风格,就不得不提古希腊文化在他创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古希腊文化对他的影响。<br></div></div> 布德尔的经典之作《弓箭手赫拉克勒斯》,这部作品巧妙的将古希腊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到一起,雕塑的人物形式和空间张力平衡又和谐,突破了古典的空间观念。<div><br></div><div>传说赫克利斯是主神宙斯和人间女子阿尔墨涅所生,是半人半神的英雄,因为偶然吸吮了天后赫拉的乳汁,所以具有超凡的神力。他凭借举世无双的力量,在人间惩奸除恶,做了许多好事。他所拿的弓是无往不胜的武器。布德尔通过赫克利斯拉弓的动作,赞美这位英雄的力量之美。<br></div> 布德尔工作室被两个小花园分割为几个部分,主体工作室令人惊讶地保持其原始状态,自然界的冷光线通过高高的夹层玻璃屋顶照向屋内,让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在“时间的颜色”中观察作品,甚至连墙壁都没有丝毫的改变。古董风格的模具,盔甲和中世纪的展台,都是艺术家工作室环境的一部分。<div><br></div><div>此外,在另一个小工作室中,还保持布德尔生前工作的模样,各种草稿,未完成的模型,雕塑工具,在这里体现艺术家工作和生活的小细节,为了追寻完美的造型艺术,以及他的想法是如何一点点修改成熟的。<br></div> <div><br></div><div><br></div> 2017年11月20日,“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分七个单元,展出作品包括38件青铜雕塑作品,2件油画作品,8件水彩作品,素描及珍贵历史图片等,所有展品均来自法国布德尔博物馆的馆藏。 良好的师生友谊,经常的艺术争论,那是艺术创作观点的碰撞。罗丹坚持追求严格的真实,从真实中激发灵感。布德尔注重构成因素,强调自然与环境的相互衬补,呈现立体感的特色,力求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紧密融合。这些艺术分歧,表现着各自的独立精神,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光辉。 布德尔从艺以来一直模仿学习古希腊的雕塑,这些具有古典美的雕塑给予了他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追求古典美的同时,也尝试着冲破古典艺术的束缚,雕塑中的现代性清晰可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垂死的半人马(Centaure mourant)</h3> 艺术家处于两个崇高世界、两个无限之间:一边是自然界中的人,另 一边是自然界中的物。<div>那他应该创造的,如果不是第三个无限,他也应该创造出另一个永恒。<br> 人应该创造艺术......<br></div> 在布德尔眼里,古希腊人民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是使古希腊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div>布德尔曾经居住在比利牛斯山东部的丘陵地带,是一个美丽富饶的牧人山区,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他始终以一个劳动者的姿态,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究拼搏,这一点和古希腊文化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div><div>古希腊半岛多山,航海业发达,希腊人在征服大海的过程中铸就了乐于求索、敢于拼搏的民族性格。这种对生活的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也是布德尔对创作的追求,还有布德尔创作的和古希腊神话有关的作品,每一件佳作都代表着他对古希腊神话的热爱,那是他在深刻研究后的感悟和创新。</div> 艺术不在和平中绽放;艺术是一场永恒的战争;艺术,这是无日不在的激情;艺术,这是坚持不懈的争斗 只有在激战中,灵魂遍体鳞伤并且死过千百次之后活了下来,艺术家才能迫使世人去听他的声音 最受人喜爱的,从来不是一个时代最高雅的艺术。等而下之的艺术,是的,才会获得殊荣,赢得喝彩,因为它迎合一个民族的蠢行,而不是颂扬他的品德。<br> 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时,勾画了多种多样的草图,制作了各种各样裸体的和穿睡衣的小稿,却无一中意,深感苦恼。有一天,布德尔见老师那副着急的样子,不由动手画了一幅穿睡衣的巴尔扎克立像素描,拿给罗丹看。罗丹即刻惊叫起来:“就是这个!就是这个!这就是我要做的巴尔扎克!”就这样,留存在美术史上、颇具影响的罗丹的《巴尔扎克像》诞生了。应该说,布德尔灵感奇迹般画出的巴尔扎克草图,是在罗丹各种各样的草图和雕塑小稿的启示下产生的,而罗丹最终完成的巴尔扎克塑像,则是在布德尔的草图启发下创作出来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流的艺术总是逆时而动;它是一个民族精神中更坚强、更积极、更生动的东西。</h3> 在动手之前,你们要长时间注视你们的模特儿;经过分析和综合,在你们的头脑里形成你们要用手去雕塑或绘画的形象。 布德尔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天资聪慧笨拙与否,在我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懂得为真实而激动、而心怀热忱,为宝贵的自然造化而忘情。从它们那里,你们将学会去爱。请你们学着做一个有趣味的野蛮人,像野蛮人一样有能力去热爱,去做一个心灵透彻的人。”这正是他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感恩自然的造化,敢于创造。 <p class="ql-block">布德尔为他的老师罗丹塑像</p> 就像《带有正方体基座的战神阿波罗头像》中的太阳神阿波罗,就和古典主义雕塑中的英雄相差甚远。从阿波罗眉头紧锁的样子中不难看出他的神情焦虑,但这也是一种源自生活的悲怆之美,布德尔虽然灵感源自古希腊神话,但是却没有赋予古典雕塑天神般的造型,这也是布德尔脱离古典美的大胆尝试。 单凭人眼无法判断。你们要发扬的,是你们的内在心智和观念。好好干。手工劳作,物质的,全然要取决于心的劳作。<br> 要在你们的心里,确定什么是模特儿或作为你们研究基础的对象的主要品格、内在品格。要在同时研究作品所有侧面的过程中,逐步进行你们的雕塑作品,去做好它们。你们要当建筑师,要对你们要临摹的对象的体积、重量、尺寸作出精确计算……<br><br>找到自然界的样式,找到它的各个斜面、各个角、各个圆、各个卷、各个坡,找到它的构造方法。这一切,需要我们付出终身努力。<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必须怀疑一切公式</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切止步不前的真实,不再是真实。</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是,你们要相信我,当我对你们说:要热爱真实的精神。</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惟有真实之物的粗糙才包含着莫大的魅力。“</div> 把人的形状或各种生灵和有生命的东西的形状,转移到石头或其他材料的伟大语言中之后,还必须在这些材料中做到:从人的形状出发,达到他固有命运的高级象征程度,而丝毫也不丧失其种种内涵。<br> <br>然而,还要付出一个更其重要的努力,即在达到人的这一自身象征之后,我们要通过卓绝的计算,直至做到使它与整个宇宙和谐一致。<br> <br>这样一件雕塑作品,这样一场精神与灵魂的无穷思辨,实属罕见 艺术就是要层层剥掉人与物的外壳;艺术就是要看到决定其外貌的内心。<br> 艺术家越是敏感,他的激情就越是多方面的,他的追求就越是丰富多采成为这样的艺术家,是大幸;然而,当我们感到自己在变成他时,才激动人......<br>模仿他人的行为,决不,因为对我来说那都是虚假的!你有你自己的声音,它是你灵魂的反映;你要让它唱,让它喊,让它哭,让它为你的骄傲和为你的真实而祈祷...... 我们只能饮我们自己源头的水。我们的水会是苦涩的,想一想吧……它的味道是眼泪的味道。那又怎么呢?这股浑浊的水至少是活水,它会因我们心灵的碰撞而激起波澜,会因为我们全新的、闻所未闻的愿望的击打而澎湃向前,它会在我们转移了的灵魂发出微笑的隐匿着的神圣源头,沉静下来,变得清澈...... 你们,在座的所有的人,我要是对你们说“你们都要追随着我”,那是对你们的出卖。我的道,我的路,我的灯,我的亮,都不是你们的知识,爱情,幸福,人人都能得到;但是,必须想要去看到它们。<br> 你们在这里听一个看到它们的人讲,这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个当过羊倌的工人,他毕生都在驱赶思想的羊群。这就是我的艺术的基础。<br> <br>对于所有纯净而勇敢的灵魂,我的艺匠的声音,始终是非常柔和的;而对于所有虚假的心灵,它则是可怕的。我用眼睛去数纯洁的人。我用思想去从美中看到那些肮脏的东西。 永远不要让一星半点的骄傲去拖累你们的灵魂!<br> <br>单纯,无所畏惧,胸膛里是一颗英雄的心……那么,在你们的有生之年,就会有明明白白的一大群崇高真理的羊来聚集到身边;你们,朋友们,会问我是不是知道,为了你们,什么是在古代的种种小麦中,能够将集合如许之多的艺术的整个面包发起来的酵母。而我,面对每一个工作日,用我这盏普通的灯照亮你们寻找它的路。 那你们会对我说:“石匠,请告诉我们您带的是什么酵母。”我在此答复你们:“酵母就是每个人的天资,它因人而异;我们要从内心的深处和各人的身世中,学会只有在我们的艰难痛苦变成花朵时,才去揭示人与人的斗争。 世上的生灵万物啊,我们已经耐心地,久久地,执着地追寻过你们个别的真实。可是,有朝一日我们的灵魂更坚强了,我们的额头被勇气照亮,而且双手因此劳作起来,则我们还要得到你们普遍的真实。 那么,艺术家们,去寻求真实,寻求清晰,寻求意识。让你们缪斯的每只手都握着圆规的一只脚…让最大胆的灵感也可以测量:没有科学便没有真正的自由。<br> <br>但凡你们不洞彻你们自己的思想,你们即使眼睛看到却不理解。要使梦存在,须由你们去赋予它形体!要使生命甜美,须由你们去使它这样。要使对作品的爱不死,须由你们去不停地创造。要想让作品一直是美的,就让我们坚持不懈地工作吧...... 布德尔经自己的朋友,阿根廷的一位出身名门的画家兼收藏家鲁道沃·阿尔柯塔的推荐,接收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设计订件: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广场设计阿根廷共和国奠基者阿尔维尔将军的纪念碑。纪念碑于1913年完成,总高33米。四边有分别象征“力量”、“胜利”、“自由”和“雄辩”的高6米的人像。这四个人姿态几乎一样,像四根立柱,增加了纪念碑的稳定感。纪念碑顶部是阿尔维尔将军的骑马像,高5.45米,他身体强壮,充满活力,骑在马上昂着头,威风凛凛,神采风扬,一只手高高举起,好像在向阿根廷人致敬,十分有英雄气概。他骑的马肌肉健美,一只前蹄抬起,似乎要向前奔去。作者强调了纪念碑的整体感和象征意义,使纪念碑具有很好的远观效果。这座气宇非凡的纪念碑雕塑,在艺术史上也在屈指可数之列。 布德尔的创作规律是:“感动-科学-创造”,力求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紧密融合。特别注重把建筑的构成因素运用到雕塑中去。在这一点上,布德尔研究并汲取了古代东方和哥特时期的雕塑的特点,使其作品在空间上显示出体积和真感实的曲线之美,并以此震动人心。它们和环境、大自然互相衬补,构成一首响彻空间的立体交响乐。布德尔的创作,往往经过反复的揣摩,不断的分析和综合,把特定艺术形式的造型美保留下来,构成一种比现实更升华的美。所以,他的作品中亦体现出与本质密切联系的变形。 艺术家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壮举未来迦太基将军的叙述福楼拜在Salammbo酒店(1862年):没想到年轻的汉尼拔抓住他哽咽靠在他的胸前一只老鹰的年数经过残酷的斗争。虽然他很快会改变形式,布德尔在这里代表认真插曲,试图忠实地再现鹰作为男孩的胜利手势的解剖结构,走向自然演奏家,努力通过一个荣誉奖迎接在这个房间。 布德尔的早期雕塑作品《贝多芬》铜像,由于创作这件作品时,他仍在罗丹工作室工作,所以风格上与罗丹有相似之处。整体雕塑充满激情,线条粗犷,富于浪漫主义情调。雕像中的贝多芬似低头冥想,又像是专心演奏。作者抓住最能体现音乐家个性的外形特色加以详细刻画。比如,贝多芬那乱蓬蓬如雄狮般的头发,紧闭的嘴唇,微簇的眉头和下垂的眼睑,甚至还有他不太美的大鼻子,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内心巨大的热情和即将爆发的力量。在雕像底座,作者还刻了一句话:“为人类酿造美酒的酒神”,以表达他对贝多芬的景仰之情。布德尔在不同时期共为贝多芬创作了12件不同的雕塑作品,其中这一件是最为出色的。 布德尔喜欢贝多芬雄壮悲怆的乐曲,所以在他的这件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史诗般的交响旋律,雕塑的中间镂空,非常有动感和张力,没有古希腊S形优雅体态和黄金分割比,只有硕大的不成比例的强弓与精瘦紧张的人体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悲怆与英雄的结合。这种造型在当时是非常大的创新,也引起了很大轰动,这件西方雕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被认为是年轻的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甚至出现在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被摆放在奥运场馆的门口,以象征着力量、阳刚的美。 当思想精确而心灵毫不犹疑的时候,手永远也不会笨拙。<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帕拉斯面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尺寸:34.3 x 23 x 22cm 材质:青铜</div> 布德尔如此沉醉于贝多芬的肖像创作,说明他还不断地探求在雕塑中如何表现音乐感这个课题。他于1898年创作的《蒙托邦的伟大战士》就是充满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的。它像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序章,其动势如音乐中的强音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由于作品的构思别出心裁,语言非同一般,因而遭到纪念碑委员会的强烈反对。布德尔没有让步和妥协,坚持不作任何改动。罗丹出面致函委员会主席,表示支持布德尔的设计稿,赞赏这件纪念碑的宏大气魄和整体精神,要求委员会予以通过。罗丹对自己的学生和助手的革新精神,不仅表现出一种学者和专家风度,而且也意识到青年人确有超越自己的地方,他说:“布德尔是未来的先驱。 布德尔一生勤劳创作,每天早晨四点开始工作,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并且在音乐上有着较高的修养。布德尔对20世纪的影响很大,贾科梅蒂和里希埃均出自他的门下,从他的风格化的表现写实艺术中颇有领悟。<br> 布德尔的作品突破自然主义理念的桎梏,创作充满理性、低调、朴实,也摒弃了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形成了一种理性的艺术风格。他在艺术方面执着的追求,最终使他和罗丹两人分道扬镳,而这种探索不止的精神,或许正源于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艺术是永久的精神与物质的战争,艺术是每天痛楚与狂喜的激动情感,艺术是一场永无终了的搏斗。” 布德尔一生画过几千幅素描。他的素描,回响着和他的雕塑同样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感人色彩。如今,在巴黎蒙帕纳斯,离罗丹博物馆不远的安托万·布德尔的故居博物馆已经成为法国首都主要的艺术遗迹。在这里珍藏着数以千计的圆雕、浮雕、陶瓷、素描、速写和画稿。<br> 1929年,布德尔这位伟大的雕塑艺术家与世长辞,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