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她的文字

南子十七

<p class="ql-block">  随着年岁的增长,不说爱,至少是喜欢上了读书。曾经年少时,却是总也坐不住的。片刻钟都是奢侈。现在却是沉稳不少,甚至带点雅致起来。当然,这中间也有我先生近乎一半的功劳,毕竟他才是真正静得下心的。</p><p class="ql-block"> 翻阅了不算太多的书籍,整理下来竟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作者,文风也已大致清楚明白。甚至无意间还挖掘出一点点隐藏起来的文学天赋,真真是意想不到了。也许,这就是读书带给我们无言的惊喜吧……</p><p class="ql-block"> 说到作者,我想谈谈张爱玲。她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不论其他,只谈文字,是我尤其欣赏的。她的作品,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个性特征却分外突出。让人一看就能即刻辨识出来的,独属于她的文字。通透,率真,随性,灵动,很有自己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刚开始接触她的文字始于《流言》这本随笔散文集。也实在记不清是从哪里开始的了,只晓得才触碰一点儿便愈发不可收拾起来。如罂粟一般带着某种致命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流言》中排版的第一篇是她写的《天才梦》,标题一看就是能吸引人的,新颖独特,让人很有继续下去的渴望。像篇中出现的“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一字一句,看似简单,实则透出不一般的哲理,耐人寻味,让人爱不释手。也许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至少我已沦陷。尤其最后一句更是成为了金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随性得有点过分,却把生命的美丽和苦恼突显得淋漓尽致。华美和蚤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竟有了意外的表达效果。华美源于她对生命的热爱,而蚤子更是体现出她内心的敏感和细腻。要怎样一个有趣的人才能想到用蚤子来比拟生命呢?所以,读她的文章就像在欣赏一门艺术,容易让人享受其中,着迷到无法自拔。</p> <p class="ql-block">  她的文字表达及其灵动。在《诗与胡说》中开头第一句:“夏天的日子一连串烧下去”如此这般,平常人说的不过是夏日炎炎,时光流逝罢。但她却把夏天的炎热通过“一连串烧下去”给灵活地展现出来,既生动又形象。使得文字瞬间就有了张力和生命力,欣欣然跃于纸上了,甚至带点活泼的味道。还有她在追《明日天涯》连载的时候,一面骂一面还要往下看,这就有了“纯粹它是一天一天分载的,有一种最不耐烦的吸引力”又是语言反差,不耐烦了还有吸引力?这就是张爱玲惯用的独属于她的“反高潮”叙事手法了。用强烈的文字反差达到更为突出的表达效果。“反高潮”艺术手法的运用,是张爱玲对中国文学的一大出色贡献。</p> <p class="ql-block">  文中让人津津乐道的句子还有太多。我甚至忍不住一一列出,但明显是不大可能的。有些文字甚至笼罩了一层神秘面纱,须得要多读几遍,细致品味,才能理解得通透的。就像她描写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书中随意翻阅,皆是金典。有意思的话太多,只为等待每一个有趣的人,亦是那有趣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她写文章还惯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这是她文章中有提及过的。这也许还跟她所受的西方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对别国的文化也是颇有研究的,甚至谈“被窝”都能罗列出好几个国家,字里行间细细品读皆有体会。</p> <p class="ql-block">  她总能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她的内心,巧妙而灵动。她所写的每一个字犹如一个个跳跃着的音符,充满着五颜六色的乖张气息,总能随心所欲地排列,行云流水般组合成各种美妙的旋律。就像文字游戏一样游刃有余,引人无限遐想,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特别的文字必定源于一颗特别的心。就如同她的传奇人生一般,必定会留下不朽的文字。她就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字:南子十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