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觉道 ,——画家弘瑞的艺海道心

冯琎艺术工作室

<p class="ql-block">弘瑞(刘俊杰)</p><p class="ql-block">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文化协会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中国地名学会国际艺术委员会理事</p><p class="ql-block">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作品被厦门美术馆、美术报、阜阳博物馆、阜阳名人馆、阜阳文史委、世纪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p><p class="ql-block">现居北京,专业从事山水画创作和中国山水审美文化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山居图》138cmX69cm</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20年</p> <p class="ql-block">《人闲气味和》138cmx69cm</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20年</p> <p class="ql-block">《溪山却在白云间》138cmx69cm</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20年</p> <p class="ql-block">《江山助磅礴 烟月资清真》274cmx120cm</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20年</p> <p class="ql-block">《山水空流山自闲》274cmx120cm</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20年</p> <p class="ql-block">《山居图》138cmX69cm</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20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澄心觉道&nbsp;</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家弘瑞的艺海道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与弘瑞老师相识,是于2010年北京宋庄友人的一次小聚,当时我还在一家企业工作,因机缘结识了一些从事文化的朋友和一些艺术家。那天,被相邀去宋庄一位老师的工作室喝茶,我一同前往,当天到场的大多是以往见过比较熟悉的朋友,弘瑞老师也在,那次我与弘瑞老师是初见。那时老师的体格不似今天这般健硕,面部轮廓与五官棱角分明,但他的笑容却一如现在这般憨直可亲。</p><p class="ql-block">记得第一次走进弘瑞老师的画室,房间简单整洁,餐厅靠边角一张小餐桌,餐桌旁的墙壁上挂了一幅精致的印刷品,马远的《踏歌图》,客厅靠窗处是一个木制茶桌,桌上摆放着整齐的茶具和几盒考究的茶盒。桌旁一个花架上有盆兰花,茶台边摆放了一小盆文竹,一个玻璃瓶里插了一棵涨势茂盛的绿萝,房间中一片生机盎然,让人感觉温馨、舒适。厅里的墙面上挂了几张大幅的传统山水印刷品,右边是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左边是李成的《晴峦萧寺图》。中间则是一幅他自己创作近于完成的作品,这幅山水画以水墨为主,略用了小青绿点缀,画面诗情氤氲,古意盎然。我在这幅作品前如临其境, 恍若自己已在画中,远观近赏,徜徉小桥,流水,茅屋,竹篱之间,仿佛是一个“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游走于纵横的丘壑、繁密的树林和虚白的云水之间,深感意境苍润幽邃,超旷空灵。交流中得知弘瑞老师自九十年代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后又求师北京画院谢永增工作室,名校熔铸,名师亲炙,识山水之理,得笔墨之妙,不同寻常的训练素质和自性根器,都为他以后的创作之路 打下坚实基础。弘瑞老师将深藏若虚、不事张扬的品性都融进他的作品中,正如他自己随笔《山游有感》中写到:山逾高,谷逾深;山逾广,谷逾闊。唯山高广,则谷深闊;谷深且闊,容纳则大。山如此,人亦如此,故人之能容,则‘虚怀若谷’也。弘瑞老师怀着一颗朴厚心和平常心作画,在当今这样一个浮躁和取巧成风的文化背景里,这种品格显得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作为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兼具的安徽籍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弘瑞老师的学养本身就很厚重,这一切都体现在他的笔墨之中。并且从传统文化的‘自性本然清静’的角度探索艺术,故而他的作品很少表现人性中小我的主观情感世界,用“无为“的创作心态,尽显自然神韵之美。弘瑞老师经常讲:中国艺术非常强调心性、心相,换个名词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与魏晋时的佛学、哲学思想有很大关系,我们平常在这种哲学思想的训练之前,看到的山河大地是实实在的山河大地,后来佛学般若学讲一切皆空,所以我们受此思路熏陶之后,看诸相就是非相,后来法相唯识学把这个否定了,大千世界归结为人的心性的产物,所以中国绘画从它自觉的源头开始就走向这样一个方向。</p><p class="ql-block">在当下传统文化被不断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弘瑞老师却把传统文化中最闪光、最优秀的点挖掘出来,他经常谈《金刚经》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禅学道理,正是在这样一种心无挂碍的意境中,他的创作才能做到无目的而合自然之神韵,这样一个最高境界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弘瑞老师一直遵循着弘道养正的艺术创作思想。老子讲道法自然;庄子讲为道集虚,道是存在一个虚的状态,什么是虚?虚也者,心斋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去感应道的存在。易学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诠释大道运用之规律,在艺术技巧方面的运用也遵循易学讲的阴阳之道。所以,我们再来看弘瑞老师表现线条与墨象为主的画面,运笔当中的速度快慢、构图疏密的关系,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对易经阴阳之道的理解,他始终保持着一种静的内美状态,不为外物所扰地感受着万物的律动。这一点作为一个艺术家是必须要做的功夫,这也是弘瑞老师创作过程中的最大特点。他的作品构图雄浑质朴,线条及色彩又不失热情灵动,欣赏他的作品使人久读不厌、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随着这些年与弘瑞老师交往的深入,对他的经历和人品了解越来越多,也愈加懂得了他内心的慈悲宽厚,还有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弘瑞老师怀的是一颗朴厚心和平常心作画,这种品格弥足珍贵,很多朋友也都为他的质朴心性而感怀感动。同道好友们所共同坚信,以弘瑞老师的天分和执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其艺术造诣定会向大成之境步步推进,最终光明圆满。</p><p class="ql-block">作者 静惠(北京慧泽瑞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一年二月八号&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村小景》69cmx69cm</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2019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