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之乡 美丽德宏

文曲书苑

<p class="ql-block">全国都知道在彩云之南有—个孔雀之乡,而孔雀之乡到底在哪里?“孔雀之乡”就在云南德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我国的云南西部边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德宏,她跨越千年文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自然风景、民俗风情以及特色美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德宏是个自治州,全称叫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那里集边境、口岸、民族、热区于一体,自然环境优美,坝子平坦,土壤肥沃,物产富饶,边贸活跃,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歌舞之乡”.美丽德宏, 风情万种.她孕育了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缅边境的异国风情.这里有看不完的景、观不完的舞、听不完的歌、采不完的花、赏不尽的玉、舍不得的情,有流淌着金子的大盈江、瑞丽江.这里凤尾竹婀娜多姿、大榕树神奇壮观、金孔雀开屏、白鹭鸶飞翔,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傣家水乡狂欢湿透的泼水节、景颇山寨盛大壮观的目瑙纵歌节、一寨两国跨国联欢的中缅胞波节,更是让人如痴如醉……</span></p> <p class="ql-block"> 德宏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芳草终年吐翠,鲜花四季飘香,山川秀丽,风光旖旎,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实在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德宏之美,确实难用语言来形容,只能用孔雀的形象来概括.若问德宏到底有多美,那就看开屏的孔雀吧!开屏的孔雀,展开了德宏的全部美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川秀丽的德宏,最适合美丽的孔雀繁衍生息.20 世纪50 年代到过德宏的人还经常在山脚、水边看到一群群的孔雀翩翩起舞.改革开放以后,养孔雀之风渐渐兴起.畹町生态90 年代养了300 多只孔雀,绿孔雀、蓝孔雀、白孔雀都有.在德宏,傣家论文范文孔雀融为一体,孔雀成为了傣家的一员.在瑞丽姐相乡在等罕寨子,村道里、房顶上、奘房边、树枝头到处是孔雀.傣家人对孔雀只有爱怜,绝不惊扰;孔雀对人也很友善,与人和谐相处.傣家人,把孔雀视为吉祥美丽的象征,爱孔雀爱到心灵深处,爱到骨髓里.这种爱已经超出了一般的保护鸟类的生态意义,更有一层深厚的文化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德宏是天生的“孔雀之乡”.这不仅因为德宏盛产孔雀,德宏各族人民爱孔雀,而且因为德宏的地形酷似孔雀.德宏地处云南西部,是横断山脉西南部、高黎贡山以西的一块向西南倾斜和切割山原.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表为高黎贡山山脉组成的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几条梁状山地与宽谷相间的中山宽谷地貌.东南至东北较宽而西南部稍窄,西面顶端的瑞丽又特别向外突出.打开地图一看,活脱脱一只开屏的孔雀:向外突出的瑞丽,恰似昂扬的孔雀头;无数的山脉就像一根根开屏的雀羽毛撒向东北;数十个金色的山间盆地,就像一颗颗镶嵌在翠屏上的雀丹.要讲“孔雀之乡”,那只能专指德宏.德宏人民爱孔雀,德宏地貌像孔雀,只有孔雀能够概括德宏之美,只有德宏能够称为“孔雀之乡”.</p> <p class="ql-block">德宏旅游资源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 奇特的自然景观, 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奇特的风土人情,使德宏成为美丽而神秘的宝地.德宏人愿把大自然创造的和祖先留下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奉献给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们.在德宏风光、佛光的庇佑下,人们居住在傣家竹楼、景颇山寨、平坝院落,穿着各具神韵的民族服饰,跳着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脸上挂满美丽的笑容,他们的美丽人生似乎自然巧成,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不自觉感染他们的步调.在德宏还能品尝到风味独特的美食小米辣、涮涮辣、酸木瓜、西番莲、德宏咖啡、盈江火烧乳猪、陇川过手米线、瑞丽景颇山竹笋、梁河桃花浪起花鱼、潞西牛肉干、撒苤、傣家泼水粑粑等;在全国最大的珠宝玉石交易集散地,购买到心仪的翡翠、论文范文、红宝石、蓝宝石、珍珠、玛瑙、水晶、黄龙玉、树化玉等丰富多彩的珠宝,享受悠闲、惬意的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德宏,夜宿芒市.拿着相机就可拍到如诗如画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倩影,从翠林深处的傣家竹楼传来“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啊,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心中的爱慕……”的歌声,如天籁之音回荡在瑞丽江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宏州州府所在地芒市,是气候宜人的边境花果之城.芒市高层建筑鳞次栉比,街道整洁、绿树环抱、市场繁荣、风光绮丽、风情迷人.独具特色的菠萝蜜树一条街,棕树王一条街、油棕树一条街、桂圆树一条街、榕树一条街,无处不散发出热带风光的迷人气息、宜人芳香.芒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勐焕大金塔”、“树包塔”、菩提寺、五云寺、佛光寺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还有中缅友谊馆、中缅友谊树、勐巴娜西珍奇园、孔雀湖、滇西抗战纪念碑.踏进勐巴娜西珍奇园,一排一排横竖景观论文范文两侧的数百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树化石跃入眼帘,令人叹为观止.勐巴娜西珍奇园还创造了不少全国之最,即:园内的古树名木数量之多、树龄之长,为全国之最;园内大树移植数量之多、成活率之高,为全国之最;珍藏的二亿年的树化石和罕见的树化玉规格之大、精品之多,为全国之最;珍藏的大型根雕造型之美、品味之高,为全国之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树包塔与大金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芒市是一座佛教城市,我当然少不了到就近的寺庙走走看看拍拍,听说菩提寺和树包塔塔包树就在附近,我便直奔过去.芒市的街道很干净,行人较少,有的路上大树都压得很低.菩提寺很小,位于芒市南路中段西侧,因寺前有一株古菩提树而得名,大殿集傣式、汉式、梵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构思别致,制作精巧.我漫步于寺内,只见装饰典雅、富有异域风情,和汉族寺庙一样质朴而洁净,站在菩提树下我想起那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不知这个世界上有谁已经参透?“ 树包塔”的真名叫铁城佛塔,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人们常说藤缠树,却从未听说树缠塔.然而在芒市就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树塔相缠的自然景象.铁城佛塔,距今两百多年.此塔系砖石砌成,高十余米,呈八角形,神龛内竖着佛像.如今塔顶上的树已高达30 余米,树冠覆盖近1000 平方米.据说,这个砖砌的塔身天长日久出现了裂缝,风中渐渐积满了尘土,一粒榕树种子被风或鸟带到了塔缝中,春雨浇下,种子便生根发芽,榕树慢慢长大,而塔还是原来的塔,于是古塔就渐渐被榕树包了起来,塔包着树,树包着塔,结成了一个坚强的实体,塔就是树,树也就是塔,数百年后便形成了今天树包塔的奇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德宏,无处不美;迷人的德宏,青山绿水;美丽的德宏,花香果醉!在美丽边疆,漫游美丽城市,漫步美丽乡村,体验美丽风情,品位美丽人生,或许就是德宏——这个美丽的地方想要带给我们的美丽感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民族聚居令德宏充满着美丽的少数民族风情,德宏州内目前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民居建筑、歌舞、服饰、风味饮食、节庆活动、风俗习惯及手工艺品等构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在这里,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会说话的就会唱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德宏傣族泼水节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举行,为期三至四天。</span></p> <p class="ql-block">景颇族居住在云南德宏陇川、盈江、瑞丽、芒市等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云南德宏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只要有场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进行目瑙纵歌,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span></p> <p class="ql-block">德昂族旧称崩龙族。中 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5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临沧、思茅等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兼通傣语。多信奉小乘佛教。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p> <p class="ql-block">德宏州境内的傈僳族主要居住在盈江县支那、苏典一带,苏典是州内唯一的傈僳族自治乡。同时还散居于陇川、梁河、芒市、瑞丽各县市山区。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white;">时间: 2020-04-14</span></p><p class="ql-block">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有阔时节、新米节、刀秆节、火把节、收获节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当于汉族的新年,节前人们就要宰猪杀羊,酿制水酒,节日当天人们都会盛装打扮,还要举行射弩、跳舞、对歌等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傈僳族人在收获节这天,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村寨广场,高烧篝火,老人弹琵琶、月琴,青年男女则围成圆圈跳集体舞,边跳边饮水酒,歌舞达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刀秆节是傈僳族人为了纪念明朝时期体察边民疾苦的兵部尚书王骥而形成的节日,这天人们会盛装打扮,聚集在“刀杆节”会场,观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芒市是德宏州政府所在地,相传释迦牟尼弘法来到这里时,天蒙蒙亮,晨曦就要普照在这翠绿的坝子上,便为它取名“勐焕”,意思是“黎明的城市”德宏芒市,是气候宜人的边境花果之城.芒市高层建筑鳞次栉比,街道整洁、绿树环抱、市场繁荣、风光绮丽、风情迷人.独具特色的菠萝蜜树一条街,棕树王一条街、油棕树一条街、桂圆树一条街、榕树一条街,无处不散发出热带风光的迷人气息、宜人芳香.芒市是一座现代与传统并存的城市,市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德宏唯一的机场,在这里可以观赏到芒市民族文化宫、勐巴那西珍奇园 、勐焕大金塔、银塔、孔雀谷、树包塔奇观、芒市镇南传上座部佛寺、菩提寺、五云寺、三仙洞、中缅友谊馆、中缅友谊树、孔雀湖、滇西抗战纪念碑.等著名景点,整个芒市如同一座大花园,漫步于此是一种亲近自然的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8, 18, 18);">芒市民族文化宫占地154亩,于1988年建成。步入文化宫,只见大门造型为三角尖塔式,门洞为葫芦形,系傣族宫殿式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内有傣族泼水节的标志“白龙亭”,景颇族目脑纵歌的标志“目脑示栋”。宫内的“周恩来总理纪念亭”,为叠阁形,上覆金色陶瓷瓦顶,基座为四面八方形,栏杆用大理石镶砌,共有20个门户。芒市民族文化宫的开放时间是从早上的7点到下午的5点,</span></p> <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城东南,是国家AAAA级景区,现已建成具有古朴、自然、珍奇特色的高品位景点,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p> <p class="ql-block">踏进勐巴娜西珍奇园,一排一排横竖景观论文范文两侧的数百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树化石跃入眼帘,令人叹为观止.勐巴娜西珍奇园还创造了不少全国之最,即:园内的古树名木数量之多、树龄之长,为全国之最;园内大树移植数量之多、成活率之高,为全国之最;珍藏的二亿年的树化石和罕见的树化玉规格之大、精品之多,为全国之最;珍藏的大型根雕造型之美、品味之高,为全国之最.</p><p class="ql-block"> </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勐焕大金塔座落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东南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山顶。金光灿灿、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大金塔在青山绿水间显得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是芒市标志性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德宏州的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高塔,也是亚洲的第一大塔.在勐焕大金塔的景区大门前,我被玉象、景颇族特色的目瑙纵歌柱以及吉祥物四不像所吸引,远处山顶上的大金塔发着金光,它坐落在德宏州芒市东南郊区海拔1079.6 米的雷崖让山上,塔高73 米,基座直径50 米,总体结构为八角形空心佛塔,开有四道大门.大殿论文范文的顶天柱周边塑有四尊天然汉白玉大佛像,东面是释迦牟尼佛像,西面是药师佛像,南面是观音菩萨像,北面是弥勒佛像.大殿内的二楼、三楼展示反映佛祖生平及教义的壁画和器物,第二、三层外平台分别建有16 座造型别致的群塔,第四层外平台建有8 个具有佛教艺术创意、精美的花瓶塔.基座之上的主心柱以佛教专用物大钟和13 个钵上垒砌而成,最高点有重达2.3 吨的大金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勐焕银塔塔高66米、直径46米,塔身整体小于金塔,但由于银塔所在山峰高于金塔约20米,因此最终从视觉上两塔高度相当。银塔建筑以纯白为基调,与勐焕大金塔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两塔屹立在雷崖山之巅、孔雀湖之畔,一个雍容华丽,一个典雅素静,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树包塔位于芒市步行街中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树包塔”的真名叫铁城佛塔,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人们常说藤缠树,却从未听说树缠塔.然而在芒市就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树塔相缠的自然景象.铁城佛塔,距今两百多年.此塔系砖石砌成,高十余米,呈八角形,神龛内竖着佛像.如今塔顶上的树已高达30 余米,树冠覆盖近1000 平方米.据说,这个砖砌的塔身天长日久出现了裂缝,风中渐渐积满了尘土,一粒榕树种子被风或鸟带到了塔缝中,春雨浇下,种子便生根发芽,榕树慢慢长大,而塔还是原来的塔,于是古塔就渐渐被榕树包了起来,塔包着树,树包着塔,结成了一个坚强的实体,塔就是树,树也就是塔,数百年后便形成了今天树包塔的奇观.</span></p> <p class="ql-block">树中的传奇,德宏芒市树包塔,坚贞的爱情之塔!</p> <p class="ql-block">德宏芒市孔雀谷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15003亩,总投资5亿,是按国家森林公园标准投资打造的一个高端旅游景区。这里景色宜人,空气好,集生态、养生、休闲、娱乐、体验、民族风情为一体。主要生活着蓝孔雀,是世界最大的孔雀养殖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芒市孔雀谷森林公园由滇西抗战遗址观景台、傣族文化园、景颇文化园、景颇山官府、傈僳文化园、德昂文化园、阿昌文化园、生态茶园、大型孔雀谷花海八大核心景区构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芒市仙佛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61, 65, 69);">景区内有1.4亿多年历史形成的溶洞景观,有百年历史的德昂族寨子,惊险刺激的7D玻璃桥游玩项目,美不胜收的600余亩紫荆花。洞内游览线长2.8公里,垂直高差200多米,共有4个组团,26个景点,5大奇观。洞外极目远眺群山环抱、绿树叠嶂、丛林密布、茶香氤氲,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仙佛洞从地层形成年代来看,属于中生代侏罗系中统勐戛组石灰岩,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滇西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漫长的历史沉淀,为仙佛洞带来非同寻常的“梦幻景致”。星罗密布的钟乳石,或气势宏大,或小巧精致,有的如振翅高飞的雄鹰,有的像灿烂绽放的白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仙佛洞内还采用声、光、电等技术,精心布景,五彩斑斓的色调让造型各异的钟乳石变得神秘多彩,为游客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置身洞内,顺着蜿蜒的道路前进,一步一景,如临仙境。</p> <p class="ql-block">仙佛洞从地层形成年代来看,属于中生代侏罗系中统勐戛组石灰岩,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漫长的历史沉淀,为仙佛洞带来非同寻常的“梦幻景致”。星罗密布的钟乳石,或气势宏大,或小巧精致,有的如振翅高飞的雄鹰,有的像灿烂绽放的白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仙佛洞内还采用声、光、电等技术,精心布景,五彩斑斓的色调让造型各异的钟乳石变得神秘多彩,为游客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置身洞内,顺着蜿蜒的道路前进,一步一景,如临仙境。洞内包括了莲花谷、千层肚、乾坤仗、许愿池、翡翠瑶池、生命之源、时空隧道、锁情桥、太阳门、天籁之音等小景点。</p> <p class="ql-block">翡翠瑶池</p><p class="ql-block">翡翠瑶池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天上的仙人羡慕人间,便偷偷下凡开垦田园,体验凡人生活。早朝时,玉皇大帝时候发现有人缺席,便差二郎神把下凡的神仙押回。仙人返回天上,农事才进行了一半,只留下一片翠绿水田,如同翡翠一般。</p><p class="ql-block">从传说故事中回过神来,近距离观察翡翠瑶池,一抹抹绿光投射在散落的钟乳石上,泛出幽幽绿意,如同一块块圆润剔透的翡翠。踩在钟乳石上,令人心生恍惚,真切地以为脚下便是昂贵的翡翠,踏出的每一步都格外小心。</p><p class="ql-block">时空隧道</p><p class="ql-block">据介绍,仙佛洞分为上下两个溶洞,游客可以欣赏溶洞全貌,踏在时光的隧道里,幽幽隧道一眼望不到头,慢慢前进,前路充满着未知的可能性,神秘刺激。走到隧道尽头,再回头来看,来时路已经模糊,仿佛穿越了千万年时空</p><p class="ql-block">太平景象</p><p class="ql-block">造型各异的钟乳石在灯光映照下,如一朵朵礼花,灿烂绽放。娇艳的粉红,耀眼的金黄,热烈的鲜红,五彩斑斓,传递着美好的祝福与期盼,寓意天下太平,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莲花谷</p><p class="ql-block">莲花谷,是一处十分罕见的洞窟钟乳石群,数不清的钟乳石“肆意疯长”,纵横交错,充满野趣。石钟乳、石笋、石柱、边石堤,坚硬的石块在灯光映照下变得温柔多情,每一块钟乳石都在诉说着自己的秘密,等你聆听。</p><p class="ql-block">千层肚</p><p class="ql-block">听到“千层肚”的名号,作为一名吃货,脑中首先想到的便是热气腾腾的火锅中,那一口鲜嫩的千层肚。在仙佛洞中,一块块钟乳石高悬洞顶,自然垂落,密集排列在一起,犹如千层肚,形象生动,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p><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梦幻奇妙的溶洞,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着不同的景致,这也是游览溶洞的较大乐</p> <p class="ql-block">仙佛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芒市是一座佛教城市,我当然少不了到就近的寺庙走走看看拍拍,听说菩提寺和树包塔塔包树就在附近,我便直奔过去.芒市的街道很干净,行人较少,有的路上大树都压得很低.菩提寺很小,位于芒市南路中段西侧,因寺前有一株古菩提树而得名,大殿集傣式、汉式、梵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构思别致,制作精巧.我漫步于寺内,只见装饰典雅、富有异域风情,和汉族寺庙一样质朴而洁净,站在菩提树下我想起那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不知这个世界上有谁已经参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孔雀湖位于芒市城东5.2公里处,这是一个集原始生态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水上乐园,因历史上就是绿孔雀栖息地和湖面酷似一只开屏的孔雀而得名。湖区呈南北宽,东西窄的不规则长条形,南北最长3.5公里,东西最宽2.1公里,湖区面积7120.5亩。湖面长2.8公里,宽0.8公里,湖水面积1403.5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font-size: 18px;">三仙洞位于德宏芒市东南41公里的勐嘎镇,在半山悬崖绝壁上有一天生的溶洞,洞中有三个貌似狐仙的岩石而得名。洞分上、下两层,游路曲折,景观独特,内空高达30米,横跨50米,共有16个厅堂。洞中分布有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花等景观,似玉树琼花、动物形状,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洞前建有亭台楼阁,凿有游廊相通,风光优美,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仙池路雷牙山山麓北侧,青山为衬,绿树环卫,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这就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德宏各族人民、南洋华侨机工队员及盟军阵亡将士而建的“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p><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瑞丽,</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0, 20, 20);">即“祥瑞美丽”之意。光听名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让人浮想联翩,瑞丽是首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之一,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是德宏州乃至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金大门” 、“桥头堡”。瑞丽市拥有“东方珠宝城”、“口岸明珠”、“孔雀之乡”、“绿色宝地”等美称,是我国傣族文化的发祥地和景颇族的主要聚居区,被誉为“中国傣族、景颇族文化的摇篮”。</span>瑞丽花开四季,到处是凤尾竹、大榕树,一派美丽的亚热带风光.</p><p class="ql-block"> 走进德宏美丽的乡村, 淳朴的村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建筑和习俗.瑞丽的银井村(一寨两国)位于中缅边境71 号界碑旁,国境线穿寨而过,形成了特殊的边境地理奇观和民族风情,两国人民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世代和睦相处,胞波情谊浓,充满典型的傣民族特色民居和宜人的田园风光;姐勒金塔享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泼水节及佛事活动场所;勐垅沙村是一个傣族聚居的村寨,至今还保留着古朴的民俗风貌,这里的五云寺、佛光寺、傣家水井、土司遗址等,展示着当地宗教美丽和傣家历史,每一个乡村都是旅人梦里的故乡.大等罕孔雀公主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瑞丽江畔山清水秀,竹茂林幽,风光十分秀丽迷人。一幢幢干栏式的傣家小竹楼点缀在凤尾竹林深处,四周流水潺潺,稻麦金黄,或秧苗青青,胶林遍野,风光如诗如画。瑞丽江已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span></p> <p class="ql-block"> 姐勒金塔,傣语称“广母贺卯”,意为在坝子马头的塔,它距云南瑞丽市东北5公里,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 姐勒大金塔姐勒金塔始建于17世纪,由17座塔组成的群塔,塔身贴满金色磁砖,除主塔外,四周环绕着16座小塔,塔身均涂金粉,金碧辉煌,如众星拱月,雄伟壮丽。塔基用长方青石建成,塔群为钢混结构,主塔高39.5米,塔身为正八棱形,呈圆锥体,贴满金色瓷砖,顶尖轩有电化铝制成的宝伞、风标,系着上百只风铃。金塔是周边的信仰中心,每当有佛事,四周村落甚至是缅甸的傣族都会相聚在这里,赤着脚礼佛参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莫里热带雨林景区(扎朵热带雨林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位于瑞丽市东北20公里瑞丽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景区总面积7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景观。</p><p class="ql-block"> 据佛经故事,佛祖曾避世修行于此,与大象、猴子等生灵演绎出多少动人故事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生长着1540种植物种类,479种花卉及香料,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达十几种。这里温暖湿润,日照充沛充足,全年基本静风,莫里河从北向南,穿过盆地流入瑞丽江,河流蜿蜒而过,溪水清澈透明,溪流两畔异石奇树,景观清幽秀雅。沿河谷步行约4公里,可欣赏到“佛脚印”、“植物化石”、“树包石”、“扎朵瀑布”等奇特景观以及各种珍惜的植物与花草。景区负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69000个,森林中产生的芬多精对人体的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p><p class="ql-block">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是到瑞丽必游之地。是属于善男信女的心灵之旅,是上天馈赠的深呼吸秘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瑞丽边寨喊沙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喊沙村是荣获2015年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的一个美丽傣家村落,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喊沙”是傣语,意为“黄金休憩地”,据傣文史籍记载,在勐卯古国时曾一度为其京都,也传闻它最早是鸳鸯栖歇之地。</p><p class="ql-block"> 喊沙奘寺、泼水广场及大部分民居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建筑,集中展示了傣家民族建筑之精华,与村寨浓厚的民族文化、周围秀丽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辉。《孔雀公主》、《西游记》、《天下第一剑》,《舞乐传奇》等影视剧曾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 喊沙奘寺建于清末,香火鼎盛,已逝住持伍并亚·温沙,更是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界享有盛名。喊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舞的传承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雀王子”约相,在村里创办了传承基地,至今,已培养出孔雀舞传承人一千余人。喊沙村里的农民画创作颇丰,瑞丽是“中国农民画之乡,“喊沙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村寨里许多墙上都是傣族农民绘画的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画,体现生活方方面面,反映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1年,瑞丽市建立的农民画展室,就设立在喊沙村民吞也的家里。</p><p class="ql-block"> 寨心泼水广场还可以让每一位来到喊沙特色村的游客,感受到傣族人民最为隆重和神圣的“泼水节”气氛,可零距离的与傣家小卜哨一起感受泼水节的欢快,感受那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和源远流长的傣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银井“一寨两国”(一寨两国水井)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瑞丽市西南约11公里,有一个世界少有的边境人文地理景观小寨--银井。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矗立寨中,国界线从该寨中央蜿蜒划过,是个典型的“一寨两国”边境地区。</p><p class="ql-block"> 从瑞丽至弄岛的公路将同一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棚、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神圣的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芒令独树成林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独树成林位于瑞丽市芒令的一棵大榕树,苍髯虬枝,气根垂地者不下百根,独树成林,蔚为壮观。它紧靠“320”国道,伸开的秀臂似在迎接远方的来客,故瑞丽人称其为迎客榕。此树树形奇特,姿势多变,为众多影视专家所青睐,《边寨烽火》、《孔雀公主》、《西游记》等十多部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迎客榕旁建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傣族乐器——葫芦丝雕塑,能吹奏瑞丽市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游客驻足饱餐秀色之地。</p><p class="ql-block"> 独树成林是国家AA级景区。位于瑞丽市芒令村,距瑞丽市区15公里。景区主景为一棵大榕树,苍髯虬枝,气根垂地上百根,独树成林,蔚为壮观。它紧靠“320”国道,伸开的秀臂似在迎接远方的来客,故瑞丽人称其为迎客榕。此树树形奇特,姿势多变,为众多影视家所青睐,《边寨烽火》、《孔雀公主》、《西游记》等十多部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p><p class="ql-block"> 独树成林,它仅是一株大榕树,因母株树干向四周发展,又从枝干生出气根,气根入土又长成粗干,再向更远的地方发展,组成了这一片榕树林,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独树成林奇景。据考证,这株大榕树树龄已超过百年,母树主干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枝繁叶茂,四季长青,气根发达,覆盖面宽达4亩多,成为德宏亚热带风光代表性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畹町边关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畹町边关文化园“一街十三馆”</p><p class="ql-block"> 所谓“十三馆”,指的是这条街道上现已建成对外开放的十三个展馆,包括中缅友好纪念馆、国际邮票展览馆(国际邮件互换站旧址)、世界钱币收藏馆(民国中央银行旧址)、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馆、勐拱珍奇木艺馆、民族古兵器馆、世界古董车收藏馆、中缅民族民俗文化馆、世界珠宝博物馆等。每个博物馆内都按照各自主题收藏有大量罕见文物,具有很强的参观、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畹町边关文化园中的每一个场馆,都有一段往事,一路走来,好似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馆中展出的15000件藏品,不禁让人想起几十万远征军将士浴血奋战,与日寇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置身其中,缅怀与追忆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瑞丽淘宝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瑞丽与世界著名的缅甸宝石出产地同处一条矿藏带。</p><p class="ql-block"> 当地居民采淘到价值极高宝石的佳话广为流传。1998年在这一矿藏带中国瑞丽一侧新发现了宝石富集矿场。经云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普查组踏勘和矿点普查,实证有红、兰色刚玉及红色尖晶石、子牙乌等宝石。所取样品经中国地质博物馆宝石研究室和地矿部宝石研究鉴定室加工鉴定。从已评价矿区1KM2范围内,洪水冲积型矿床规模较大,砾石层中均可见到宝石矿物,尤其在河流中段(现淘宝场所在地)一带最为富集,各类宝石矿物含量最高。根据这一发现,经有关部门批准,瑞丽市推出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具有幸运性和参与性的特殊旅游新项目——旅游淘宝。</p><p class="ql-block"> 南菇河旅游淘宝场建于宝石成矿带原矿最富集的区段——弄岛南姑河,占地60万平方米。沿南姑河岸边,建有一排排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设施,其中有集餐饮、宝石鉴定加工、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楼,休闲娱乐中心、客房等设施。游客参加淘宝,使用规定的工具采淘,淘到的宝石原矿可交特聘的缅甸宝石加工师鉴定、现场加工成戒指、项链、手链等宝石制品。淘宝中潜藏的机遇,使参与者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幸运者,其乐无穷。参与的欢愉,获得的惊喜,使这一旅游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各界的关注和欢迎。</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南姑河淘宝</p> <p class="ql-block"> 大等喊傣族村</p><p class="ql-block"> 到德宏想体验最古朴的傣族文化,就从瑞丽市往南行,去寻找美丽的大等喊傣家村寨吧!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农村天然公园”,保存着最完好的傣族风土人情。村头寨尾,飘香的柚花、婆娑的竹林、繁荣的榕树、挺拔的董棕、青青的小草,隐约的傣家竹楼,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孔雀王宫”大等喊奘寺,是《孔雀公主》的外景地,风景如画,游人如织。</p><p class="ql-block"> 大等喊寨位于德宏州瑞丽市区以南20公里处,寨里风景如画,果树成林,柚花飘香,凤尾竹轻摇点翠,万绿丛中的竹楼与之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妙的画卷。座落在这里的等喊弄奘寺,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的傣族祖先为纪念传经路上夜宿瑞丽的佛祖释迦牟尼的恩泽而修建的,是瑞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观看,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到此参观,《孔雀公主》、《西游记》、《相约凤尾竹下》等数部影视都以其为背景进行过拍摄,是驰名中外的“孔雀王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大等喊傣家村寨是瑞丽南边的一个傣家村寨,傣语意为“大金水塘”或“大金湖”。村内种满了柚子树、凤尾竹、董棕等,在万绿丛中,是一座座干栏式的傣家竹楼,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天然画卷,被誉为“农村天然公园”,是瑞丽农村最大、最美的寨子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大等喊”是个风情万种的傣家村寨,遍地花木扶疏,一蓬蓬婀娜多姿的凤尾竹、青葱蓊郁的宽叶芭蕉。这里又是柚子产地,到处有浓绿的柚树叶散发出淡淡的清苦味道。绿树环抱的傣家竹楼与田园交错。竹楼前有小孩在嬉戏,田边有悠闲吃草的黄牛,一条弯弯的小路从村寨中穿过,伸延到远处的天边。“大等喊”奘房就坐落在村寨中。这是一座典型的傣式建筑寺庙,寺前方形亭阁有木廊连接正殿,殿顶刻有傣族生肖浮雕,红底麍金、造型生动,富有鲜明的地方的民俗风格和建筑艺术趣味。这里人称“天然公园”,《孔雀公主》、《相约在凤尾竹下》等电影曾在这里拍过外景。在这恬静幽雅的氛围中,小路那头一位穿筒裙、挑着担的傣族老大娘,在夕阳下姗姗而来,俨然是一幅让人情怡神迷的南国风情画。</span></p> <p class="ql-block">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座落于畹町森林公园,该纪念碑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德宏州各族、各界人民为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赤子功勋、彰显海外侨胞历史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原滇缅公路中国段之终点----畹町,于2005年12月20日兴建。纪念碑高悬云空,直指高天,气势雄伟。纪念碑俯瞰滇缅公路,对面是邻邦缅甸。</p><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至四方平台,是由海外陈嘉庚后裔所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塑像。用汉白玉雕刻的花环下方两台7级台阶,寓意“七七事变”。</p><p class="ql-block"> 碑体总高16米,上端四条金色横带,代表抗战时期四万万同胞。南洋机工荣誉证章镶嵌期其间,标志着海内外同胞同心抗战。宽6米高3米共3层的黑色底座寓意九三抗战胜利。</p><p class="ql-block"> 碑后是记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浮雕长廊。右侧为纪念碑碑记。中间浮雕分别为:召唤篇、送别篇、筑路篇、铁流篇、蹈火篇、胜利篇。左侧是南侨机工英名录。浮雕下方《百雀图》,寓意美丽孔雀之乡德宏。浮雕廊正面六根柱子,代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建筑、雕刻所有材料,全部采用享誉世界的福建花岗岩石。红色雄伟的纪念碑体直冲云霄,象征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一时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神州危在旦夕。当时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余万民众自备干粮工具,风餐露宿,肩挑锄刨,劈山开路,过水架桥,日夜奋战,以血肉之躯,于一九三八年八月筑就一条起自昆明,贯通滇西连接缅甸,近千公里被称之为“道路史上的奇迹”的滇缅公路。滇缅公路成为了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交通要道,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沿此路运往国内抗日前线。随着战事的发展,滇缅公路运量陡增,一时驾驶、维修人员奇缺,前线后方纷纷告急。</p><p class="ql-block"> 1938年广州沦陷,昆明西南运输总处致电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提出国际援华抗战物资从滇缅公路转运回国,需聘请华侨机工承担运输任务,陈嘉庚先生欣然答应。华侨机工是抗战时期从南洋等地回国支援抗战的3200多名华侨司机和修车师傅的总称。一九三九年,在“南洋华侨总会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号召下,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三千两百多名南洋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九批回国。</p><p class="ql-block"> 国难当头,三千壮士赴国难,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华侨机工凭借熟练的技术加上机智、勇敢,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 他们展转于滇、黔、川、桂、湘以及缅甸、印度等地,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滇、缅一线地处边沿,经济落后,山高路险,环境十分艰苦,但机工们不畏艰险,出生入死,夜以继日,风雨无阻,抢运军需,维护车辆。有力支援了人民抗战。期间,在日军战机的反复轰炸中,在热带疾病的肆虐中,在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中,南桥机工有一千余人为了祖国的抗战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长眠于备受战争蹂躏的祖国西南边陲的土地上;有一千余人抗战胜利后返回了侨居国;有一千余人留居祖国自谋生路。</p><p class="ql-block"> 从1939年滇缅公路通车到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后滇缅公路被-,盟国支援中国的抗日物资(枪枝、弹药、汽油等)主要通过华侨机工由滇缅公路运回祖国支援前线,数量达45万吨,中国支援盟国的物资,也经南洋机工运往缅甸再转运给盟国。南洋华侨机工为祖国的抗战立下了卓著功勋。</p><p class="ql-block"> 1940年陈嘉庚先生率团回国慰劳抗敌军民期间曾两次视察滇缅公路,来到畹町,与畹町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 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嘉庚从爪哇安全回到新加坡,重庆10个团体于11月18日举行“陈嘉庚先生安全庆祝大会”。</p><p class="ql-block"> 为此毛泽东亲笔题词,高度赞扬陈嘉庚先生的无私壮举,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先锋”!</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海外侨胞“爱国无悔,报国无怨”,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报国情怀感天地,泣鬼神,为我们民族精神之宝贵财富。饮水思源,慎终道远,而华侨机工后代,恒昌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昌先生为继承发扬父亲爱国精神,捐资三百五十万人民币兴建此纪念碑,以表心志。德宏州人民政府特立一碑以记之,以告慰先烈,昭示来者。今华夏崛起,边疆稳定,经济繁荣,而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任重道远,海内外中华儿女尚须倍加努力。纪念碑的兴建,为和平的畹町、边关名镇畹町、抗战名镇畹町、文化名镇畹町和英雄的畹町小城注入了一道新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为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题写碑名的为清雍正皇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一系的后裔皇族、我国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法家和文物鉴定家启功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青山仰止英雄志,翠柏常慰忠骨魂,华之魂,侨之光,留下陈嘉庚永远的丰碑。为了抗日战争胜利,在滇西,南洋华侨机工作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这是一种博大的精神丰碑,一座耸立于畹町人民的精神丰碑。“南洋华侨回国抗日纪念碑”将与畹町常在,与青山同在,与中国同在,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没有到过盈江不算到过德宏。如果说瑞丽是德宏的门户,盈江就是德宏的后花园。还有人把盈江比喻成为中国地图云南版块中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从上到下,蓝天白云、雪山森林、草甸湖泊、牛羊牧人、古道河流……云南许多的美丽在盈江都能找到,盈江集中了云南许多多元之美。</p><p class="ql-block">五月初夏,我们的体验从大盈江漂流开始。大盈江发源于腾冲,穿过盈江进入缅甸,汇于伊洛瓦底江。咆哮的江水在峡谷中翻山越岭,一路狂奔,到了盈江突然两山退让,一个美丽的坝子显露出来。从此,大盈江变得一平如镜,万般柔情。我们从县城东边拉洪渡口乘筏而下,只见沿江两岸、远山隐约、林阴染黛,一棵棵大青树如伞如盖,郁郁葱葱,一幢幢傣家竹楼掩映在凤尾竹中,一群群牛羊悠闲自得地在吃草,一座座青山迎我们而来,又离我们而去。不知不觉中,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三三两两的小卜哨弯着腰在水里洗浣的美丽剪影,被多少摄影家定格收藏。夜幕降临,我们弃筏走在河堤上,河堤两旁被茂密的凤尾竹包裹着,弯弯的小路沉浸在银色的月光之中。随风摇曳的凤尾竹斑驳迷离,咕呱……咕呱……的蛙叫蝉鸣把夜空变得更加寂静。 </p><p class="ql-block">在盈江县西北40公里处,绵绵数百里铜璧关自然保护区的茫茫云海中有一个面积约8平方公里碧玉般的凯亚邦湖。传说观音菩萨特别厚爱这里,拿出一把珍珠向空中一洒,这些珍珠落在湖中变成了近百座小岛。凯邦亚湖是我省目前岛屿最多的湖泊。走进湖区,只见蓝天白云、远山近树清晰的映在水面上。几只野鸭在岸边嬉戏,一条条小鱼不时跃出水面,一行白鹭鸶拍打着水面。岸边正盛开的大树杜鹃如火如荼,染红了岸边的湖水。我们慢慢往回走,弯弯小径的远方,景颇人家的炊烟正袅袅升起。</p><p class="ql-block">盈江县以北的大娘山海拔3300米,是德宏州最高峰。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年迈的猎人在山中狩猎,迷迷糊糊中看见两位漂亮的仙娘,在一旁窃窃私语,老人翻山越岭一路艰辛,眼看日色偏西,还是一无所获,怪可怜的,何不把那秃尾猪送他一头。老人醒来,突然看见一头黑熊摇头摆尾的而来,当即拉开弩飞出一镖,黑熊应声倒地。老猎人喜获黑熊之后,两仙娘赐黑秃猪的奇闻就广为流传 。大娘山、二娘山的美名就源于此。其实,大娘山、二娘山真正的美不在于它的传奇故事,而在于它可东览高黎贡山,南俯大盈江流,西瞰缅甸密支那城廓,北眺印度青山。在冬季这里还可饱览烟波浩淼的支那云海。</p><p class="ql-block">盈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造就了盈江的秀美山川,也孕育了可歌可泣的人文历史。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粗犷奔放的槟榔江,雄奇险峻的虎跳石,中国第一株橡胶母树,神州最大的榕树王,虎踞龙盘的明代四关。历史上这里曾是采象国的“万象城”,震惊中外的马嘉里事件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盈江的美不是一次能品尝完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别称象城,中国翡翠毛料城,中国坚果之乡,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与缅甸相邻,当地特产火烧乳猪,撒撇,稀豆粉,旅游景点包括凯邦亚湖,诗蜜娃底,大盈江国家湿地公园,勐弄风吹坡万亩杜鹃花、龙门古寨 、下勐撇、大娘山、橡胶母树、允燕山,榕树王,旧城香额湖、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等,凯邦亚湖</span></p> <p class="ql-block">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p><p class="ql-block"> 香额湖生态游览区位于盈江县旧城镇,距盈江县城19公里,整个香额湖景区的规划面积为75.97公顷(合1140亩),香额湖景区以水为主体构架,以较好的自然植被、水资源、农田、果林及野生飞禽为构成要素,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农业生态、果林生态及畜牧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游览区。水由湖面东北岸一带流出,大的泉眼有十二个,水量大,常年不枯,水质好,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湖内有十多种野生江鱼,还有白鹭,黄鸭、野鸭等鸟类以及荷花、芦苇、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堪称“大盈江畔的白洋淀”。</p><p class="ql-block"> 香额湖,古谓龙塘,傣语谓之“弄姐告”,湖泊坐落在旧城镇西南面。它经历了几千处历史长河的风风雨雨,始终不衰,生气勃勃,源头来自姐告村边的“喃幕西双”(十二眼井),因而汇聚成这汪汪一碧。</p><p class="ql-block"> 但凡美丽的地方,常有讲不完的神奇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姐告村边只有一条小沟流淌着,不能灌溉周围的农田。有一天,一对仙龙夫妇携12个龙女准备前去缅甸的哪啾湖游玩,路过此地,看到农田严重缺水、无法栽种、一片荒芜。仙龙夫妇痛心万分,经商量决定留下来为百姓排忧解难。于是龙宫址选在姐告村旁,仙龙吐出龙珠,12龙女每人吐出一股清泉注入龙宫,便形成了“喃幕西双”和水晶龙宫---香额湖。龙塘分为大龙塘和小龙塘两部分。传说大龙塘是仙龙夫妇的行宫;小龙塘系龙女们的闺阁,水质特别清冽。</p><p class="ql-block"> 当你站在东山顶上远眺,依稀可见当时仙龙吐珠的幻景——两根长长的龙须(姐告路、下拉相路)舒展,龙眼(姐告自然村)圆鼓,龙嘴(小旧城、沙坡一带)大张,龙抓(姐告巷道)起伏,龙身(旧城街主干路)蜿蜒,龙尾(镇政府现址)微翘。</p><p class="ql-block"> 按照历史沿革,龙塘码头在原遗址上进行重建。新修的龙塘码头成三个梯式平台,围着用腾冲火山石打磨的栏杆,古朴典雅,风韵依然。站在码头上,凭栏极目千里,清波荡漾,无边无际,竹筏扁舟来回穿行,渔歌“罕嘛”(傣语山歌),互相对唱。旅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大做强生态绿于产业,打造“魅力”品牌,在“喃幕西双”上面的坡头平地处,新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文艺戏台一座。采用傣式建筑风格,金葫芦立于屋顶中间,两旁分别是个一对孔雀和大象的造型。金葫芦是傣家男女爱的信物,孔雀和大象则是傣民族崇敬的图腾。既古色古香,又带有浓郁的现代气息。</p><p class="ql-block"> 纵观香额湖景区,一位教师感慨万千,现赋五言律诗一首以赞之:</p><p class="ql-block"> 香额湖诰渺,迈木力中间。</p><p class="ql-block"> 白鹭翩翩舞,荷花朵朵鲜。</p><p class="ql-block"> 码头迎万客,碧水过千帆。</p><p class="ql-block"> 文艺戏台秀,风情异彩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香额湖</p> <p class="ql-block">香额湖</p> <p class="ql-block"> 允燕塔位于盈江县城平原镇东2公里处的允燕山二台坡。海拔857米,东经97°57′,北纬24°42′。属横断山脉高黎贡山延支脉西南余脉。大盈江经允燕山脚从东往南向西绕过。塔东北是傈僳族阔时节标志《木多依》,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标志《目瑙示栋》和中波台。塔东南有傣族泼水节标志《浴佛塔》。正北方为马鹿场,西北方是勐町村和县城平原,正西为棒腮寨。</p><p class="ql-block"> 允燕塔始建于1947年。因1946年盈江发生特大水灾,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瘟疫蔓延,为求佛保佑,由盏达(今盈江县)土司后裔思鸿升的弟媳线云宵女士主持筹资修建。由于国内局势动荡,各种流言蜚语传来,工程时建时停,直到1952年才完工。文革期间虽遭局部损坏,但塔基、主塔和小塔主体尚存。1982年、1993年两次维修。</p><p class="ql-block"> 允燕塔为土基结构。是滇西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标志性建筑,属于覆钵形金刚座式群塔,由1座主塔和40座模型塔组成。</p><p class="ql-block"> 塔基(金刚宝座)由5层叠加而成,底层呈正方形,底边长(宽)约为19.3米,高1.1米,第一层28个模型塔内设有佛龛。第二至四层基座均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四角各置模型塔1座,共12座,不再设有佛龛。第五层塔基为八角形束腰须弥座,顶端筑成圆台,周边雕有一仰莲瓣,呈一莲座,主塔立于莲花座之上,塔下身是一巨钟,中间一周有形态各异的手拉108个佛珠串的“七护卫”浮雕,分别是虎、狮、白象、鼠、羊、龙、鹰之化身,传说还有一隐身黑象在塔下巡逻。浮雕上面为刺绣袈裟纹饰。塔身上部筑一串扁圆形连珠相轮,相轮上置一仰覆莲座聚宝瓶,构成塔刹。刹顶冠以金属宝伞和风标。塔身及塔刹通体涂饰金粉,朝晖夕阳之下,金光闪烁,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 允燕塔坐南朝北,方向偏东5°左右。由允燕山北麓进入塔区筑有一条水泥通道,两侧为茂密的林木,通道全长93米,宽4.5米。起端与终端高差约10米。在通道进入塔基四周地坪入口处,置有二尊“嘎朵”(缅语,意为怪兽),造型奇特,相当于汉族地区的麒麟或狮座。</p><p class="ql-block"> 滇西现在6座方基座塔中,以允燕塔规模最大、塔身造型最为精致,保持了佛塔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其文物价值与上世纪90年代重建的佛塔相比要高出一筹。</p><p class="ql-block"> 允燕塔与缅甸曼德勒省瓦城的“罗伽骠塔”塔身浮雕图案及塔基造型相同。塔身结构,塔刹结构及图案与曼德勒省实皆市的“烦鸟帕耶信塔”相同。正是中缅两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物证。</p><p class="ql-block"> 1992年,缅甸曼德勒省掸族佛教协会主席吴宰妙旺来访,并提出要赠送盈江允燕塔玉佛一尊。1993年4月由吴宰妙旺率领85名僧侣护送玉佛至允燕塔,佛像高11.8英尺,重10吨,盈江县佛教协会在允燕塔南山坡建寺,是中缅两国友好交往历史的延续,允燕塔成为中缅两国人民“胞波”(亲戚)友谊的纽带。</p><p class="ql-block"> 1983年1月13日云南省政府公布允燕塔为云南省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盈江凯邦亚湖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凯邦亚”乃景颇语,意为美丽的地方。凯邦亚湖水面迂回曲折,近百个岛屿及无数半岛,看似岛岛相连,其实岛后有岛,岛水相间,仿佛蓬莱仙境。明镜般的湖面,时有水鸟飞行,或是栖于水中林木之上,更显出宁静和高雅。</p><p class="ql-block"> 凯邦亚湖位于盈江县城西南48公里处,介于国家二类口岸盈江县城至口岸通道那邦途中,是户宋河电站的蓄水库,属水域类自然旅游资源。该景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水面8平方公里,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4.2℃,是一座难得的“凉库”,为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湖中有近百个岛屿及无数半岛。岛上有牛群,安祥地在草坡上吃草或懒洋洋地躺着享受阳光;不时有水牛在泅渡,向其它美好的岛屿转移,晃眼看去,疑为蛟龙戏水;竹筏上搭了凉棚,有人在悠闲垂钓;不时有几叶竹筏漂在湖面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是第一代景颇族渔民;登上最高的北岛,极目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湖边均为景颇族村寨,多彩的山地民族风情更增添了该景区的民族文化内涵。山地自然风光和山地民族风情,使该景区成为一处难得的山地民族文化生态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凯邦亚湖这个景区分为自然景观游览区和自然游乐区两大部分。自然景观游览区主要由野生飞禽生态游览区、岛屿光光游览区、亚热带果园游览区、水源自然观光游览区组成。自然游乐趣由水上游乐区、山林业区游乐区和野营活动区组成。水上的游乐有渡筏、游艇、水上跳伞、水上空中滑索等活动;山林野趣游乐区有弓努射猎场、镖鱼、驮铃马帮等。野营活动区内有野炊、篝火、露宿等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盈江虎跳石</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南端,有一个被人们誉为云南四大瀑布之一的“虎跳石”。作家艾鞠在《南行记》中这样写道:“这小山谷位在滇缅交界的克钦山中,四面都是密生绿树的山岭,只是北面和南面,裂有窄狭的缺口,宛如山谷里的两道门户,从那里便露出明媚的天空,由云南流入缅甸的伊洛瓦底江的大盈江,就在这两个缺口下流过,波涛冲碰着峡谷嶙峋的山石,成天成夜生气所似的吼着。”这段描写可能是描述虎跳石最早的文字吧!</p><p class="ql-block"> 举目望去,两山相距不到20米,矗立在江中的两座巨石。几乎要把大盈江截断,巨石宛如两扇大门,石门半掩,中间留着一条缝隙,宽仅7.3</p><p class="ql-block"> 米。更有意思的,距这里不太远的江中,还有另一块巨石横卧江心,这又多么像过去大户人家宅门前的大照壁。这江中的三座巨石正像一个“</p><p class="ql-block"> 品</p><p class="ql-block"> ”字,把人们带入神话般的世界。仰望着两岸的悬崖峭壁,谁也不会再怀疑,老虎是真的可一跃而过江呢!逼仄的虎跳石,激怒了大盈江,温柔的江水来到峡谷后,突然变成了一条矫健的巨龙奔腾起来,它迫不及待地夺门而出;咆哮的江水又似一群受惊、发怒的脱缰野马,激发出撼山动地的力量,排浪直向石照壁冲去,骤然间,</p><p class="ql-block"> 惊涛凌空高达十余米!</p><p class="ql-block"> 浪花水珠在空中飞舞、追逐,水星如雨,徐徐人空中飘落下来,形成幽谷奇观!虎跳石的奇景已令人赞叹,然而落水洞又是奇中之奇。它地形更为险峻,特别在涨水季节,人们几乎无法到它的身边,只能站在山顶上望江兴叹了。只有在枯水季节,才能顺着河床,从一块岩石跳向另一块岩石。或者像爬天梯一样,手足并用拉着大树上垂下的野藤,一步步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盈江虎跳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全国最大野生马缨杜鹃林一一盈江勐弄乡风吹坡杜鹃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盈江县勐弄风吹坡万亩杜鹃林位于盈江县西北的勐弄乡境内的风吹坡上,距县城约30公里,占地约1万多亩,海拔2000多米,多是上了年纪的枯树,树形奇形怪状,树径粗的须3人合抱,身材魁梧的则参天入云,有的则弯腰鞠躬,任您想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月亮石</p> <p class="ql-block">勐弄杜鹃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为省级自然保护区。</b></p><p class="ql-block">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以盈江县铜壁关林区为主,还包括陇川县和瑞丽市部分林区,总面积40多万亩。</p><p class="ql-block"> 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区,北部有高原屏障,南部受印度洋季风和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的干旱气团交替影响,日照长,积温高,干湿季明显,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年均气温19.5℃。这种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形成了其独特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雨林和温凉带阔叶林混交的林带。</p><p class="ql-block"> 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云南省林业厅资源处调查,区内高等植物有63科,103属,195种。象云南石梓、山白兰、-木、合果含笑、高大含笑等珍贵植物有数十种。其中龙脑香(含毛芽龙脑香、盈江龙脑香、东京龙脑香)连片成林,面积之大,世界罕见。</p><p class="ql-block"> 婆罗双(含阿萨罗双、羯婆罗双、落叶婆罗双)的分布也很广泛。保护区内的珍贵动物很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有10种(亚洲象、野牛、印支虎、白眉长臂猿、蜂猴、熊猴、黑麂、金钱豹,云豹)二级保护的有二十种。属一级保护的鸟类有2种(绿孔雀、孔雀鸟),二级保护的有36种之多。在那邦还发现了红腿小隼、竹啄木鸟、木京鸟、树鹊等一批鸟类新种。</p><p class="ql-block"> 因此,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到目前为止,能够保留如此众多物种的国土还没有发现第二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云南龙脑香</p> <p class="ql-block">铜壁关保护区云猫</p> <p class="ql-block"> 诗蜜娃底”是傈僳语,意为美丽的黄草坝,被誉为德宏香格里拉的“诗蜜娃底”位于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它在县城以北40公里,距苏典乡13公里的山谷中,海拔约一千余米,冬季气候寒冷,面积约2平方公里,坝中长满茂密的野草,整个坝子地势和缓起伏,线条优美,牛马成群,一条小河从中穿过,两岸多百年奇树,冬季白霜铺地,黄草戚戚,春天梨花如雪,红花漫野,夏天绿草没膝,凉风习习,被称为德宏州的“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 踏青“诗蜜娃底”是本县人常有的户外活动。由于独有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美丽奇特的高山草原风光,是人们神往的“天然森林公园”。它依山傍水,古树环抱,放眼望去到处都树龄不相上下且实属少见的剌麻栗古树群,遮天蔽日,游人可饱览古树风采。这些古树,由于人行磨砺和雨水的冲刷,裸露的根系,犹如一条条静伏的黑色巨蟒,让人敬畏。这些茂密的树林引来大批的野生动物,如麂子、野狐、山兔、松鼠、穿山甲,还有竹鸡、喜鹊、乌鸦、康鸡、斑鸠、燕子、冬麻雀、飞禽等40多个鸟类品种。在那里鸟与人类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傈僳山寨各族群众提供了无穷的乐趣,也为外来游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你心旷神怡,让你一回回梦游黄草坝。</p><p class="ql-block"> 该项目位于苏典乡的途中,黄草坝由于独有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美丽奇特的高山草原风光,清澈的泉水静静流淌在古树丛林之中,满山遍野的杜鹃开放在碧绿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悠闲自在地在草地上玩耍繁衍,浓郁的傈僳风情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黄草坝素有“滇西香格里拉”的美称。项目建设包括:游路建设、小型购物点建设、综合服务接待设施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等。整个景区规划面积2000多亩。该景区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属于正待开发景区。</p> <p class="ql-block">诗密瓦底早晨</p> <p class="ql-block">晚霞中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诗密瓦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盈江勐弄洒水河瀑布源于深山,藏于深山,更美于深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95, 95, 95);">从盈江勐弄乡龙门古寨前往洒水河瀑布路途中一路都是风景,最美的是从有水处至洒水河瀑布的攀岩之旅,只见枯藤缠古树,古树缠奇石,滕为树而生,树依石而活。四周如大雨倾盆在耳边隆隆作响。到瀑布处,只见绝壁千丈,森然可危,飞流的瀑布如卧壁的巨龙甚为壮观。洒水河瀑布的攀岩之行,值得您为之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3, 243, 243); color: rgb(51, 51, 51);">洒水河瀑布位于勐弄龙门古寨以南7公里处,沿米苏河上游有条山路向南而行至洒水山,洒水河瀑布30米高倾泻而下,叠水如棉、雾雨湿眉,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盈江勐弄马鹿街</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马鹿街位于云南省盈江县勐弄乡松园村南部,解放以前此地为原始森林,人烟稀少、水草丰美,是马鹿的栖息地。成群结队的</span> <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马鹿</span> <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就像来赶街的人群一样熙熙攘攘,所以因此得名马鹿街。解放后各类野生动物逐渐稀少,目前主要是松园村牛马的放养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马鹿街不是一条街,而是中缅边境盈江县勐弄乡新发现的一个美丽草甸。</span></p><p class="ql-block">马鹿街在<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很多年以前,马鹿非常多,像人赶街一样热闹,马鹿街就是这样得名的</span></p> <p class="ql-block">马鹿街报春花</p> <p class="ql-block">奇特的自然景观, 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奇特的风土人情,使德宏成为美丽而神秘的宝地.德宏人愿把大自然创造的和祖先留下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奉献给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们.在德宏风光、佛光的庇佑下,人们居住在傣家竹楼、景颇山寨、平坝院落,穿着各具神韵的民族服饰,跳着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脸上挂满美丽的笑容,他们的美丽人生似乎自然巧成,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不自觉感染他们的步调.在德宏还能品尝到风味独特的美食小米辣、涮涮辣、酸木瓜、西番莲、德宏咖啡、盈江火烧乳猪、陇川过手米线、瑞丽景颇山竹笋、梁河桃花浪起花鱼、潞西牛肉干、撒苤、傣家泼水粑粑等;在全国最大的珠宝玉石交易集散地,购买到心仪的翡翠、论文范文、红宝石、蓝宝石、珍珠、玛瑙、水晶、黄龙玉、树化玉等丰富多彩的珠宝,享受悠闲、惬意的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 来到德宏,夜宿芒市.拿着相机就可拍到如诗如画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倩影,从翠林深处的傣家竹楼传来“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啊,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心中的爱慕……”的歌声,如天籁之音回荡在瑞丽江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老的德宏,无处不美;迷人的德宏,青山绿水;美丽的德宏,花香果醉!在美丽边疆,漫游美丽城市,漫步美丽乡村,体验美丽风情,品位美丽人生,或许就是德宏——这个美丽的地方想要带给我们的美丽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德宏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德宏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大盈江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盈江湿地公园花海</p> <p class="ql-block">盈江犀鸟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