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没有鱼

<font color="#ff8a00"><b>卷首:</b></font><div>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产生了伟大的中国精神。<br><div>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匆匆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条游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还孕育出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 </div></div> <font color="#333333"><b>1902 庞舒月</b></font><br><b>红船</b><br>复兴的巨轮正乘风破浪<br>中国梦的实现就在前方<br>海浪翻涌,江鸥飞翔<br>一如当年的南湖之上<br><br>革命的声音传出画舫<br>五千年的历史就改变了方向<br>一条小船,一个大党<br>绿棹红船从此扬帆起航<br><br>弄潮儿手把红旗立向涛头<br>不进则退,逆水行舟<br>三十年风雨如磐信念不朽<br>不惧身死不惜血汗交流<br><br>历史中的英雄开天辟地<br>后继者无言奋斗顶天立地<br>红船依旧,精神永恒<br>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航程<br><br>而今巨轮穿雾民心所望<br>船桨交到新一代手上<br>传承红船精神,初心不忘<br>伟大复兴的航程中贡献力量<br> <b><font color="#333333">1902 穆宇凡</font><br>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红船初心到民族复兴</b><br> “来凝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div> 红船精神”概括为三条: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抚今追昔,探寻红船初心。乘风破浪,实现伟大复兴。今日成事,因子初心不悔,半世蹉跎,孜孜以求身入红尘烟海,聚毕生所悟所感。纵览古今,阅尽天下,看千载人杰,不忘初心,孜孜以求,以至造极之境,以达辉煌之巅。</div><div> 孔子有云“居之无倦,学之以忠”。不忘初心,方可指点苍穹,亦登天云梯。</div><div> 不忘初心,孜孜以求,可令人至成功之顶,辉煌塔尖,而忘却初心,令人前功尽弃,前路渺茫终不得善始善终。</div><div>不忘初心,孜孜以求,胸怀鸿鹄之志,梦在四海,志在四海,可振奋精神,寻心之所向,方抵制彼岸。</div><div> 不忘初心,秉持一颗坚毅之心,耐住寂寞,化单调为多元,处寂寥而不惊,居独所而面不改,日拱一卒,聚沙成塔,方入化境。</div><div> 若想担起“不忘初心,孜孜以求”,八字,须身兼意之勇,,不惧荆棘,不畏苦难,些许挫折,不过砺剑之石,风霜雨雪,无非过眼云烟,如此可叹。</div><div> “不忘初心,孜孜以求”更应葆有一果。身处现世,我们亦应不忘初心,追逐梦想。世间的名利场,充满诱惑的浮世绘易不能使我们的内心动摇分毫。布满上文化气息的青年,亦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拒绝佛系,矢志不渝,眸光坚毅,孜孜以求,脚踏实地追求理想彼岸,锲而不舍。</div><div> 不忘初心,孜孜以求,不是莽撞盲目奔寻,而是目标明确的不懈奋斗,他不是固执的钻牛角尖,而是对梦想成功的坚信坚守,他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意气,而是持之以恒的跋涉,心湖平静,上下求索。</div><div> 甘为“爬行者”行于尘世间,初心不忘,孜孜以求,终成鲲鹏展翅之势,天地任我翱翔。</div> <b>1902 朱信泽</b><div><b>神州共望</b><br>揽风华兮舞琅琊, 历千载还看我中华。</div><div>悠悠湖水载红船, 君砥砺兮铸广厦。</div><div>五四风雷英姿飒, 济元元兮拥高牙。</div><div>朋党奸兮卒擅天下, 拯黎民兮誓北伐。</div><div>举兵戈兮不为叱咤, 凛秋霜兮如柏桦。<br>赿天险兮飞渡峡, 四海翻倾兮身纵马。<br> </div><div> 尽天埑兮一川江, 军勇毅兮乘风破浪。<br> 八年苦味兮成栋梁,无负云霓之望。<br> 旻天忽降兮甘霖, 实乃彻曙之光。<br> 下西洋以图富强, 酬沧海兮振我邦。<br> 涛涛逝水兮国运旺, 巍巍长青兮力擎苍。<br> 凤翥鸾翔兮万古流芳,栉风沐成我炎黄之大党。<br></div> <b>1902 张健庭<br>红船颂</b><br>驶过急流险滩<br>驶过巨浪滔天<br>那一艘小小红船<br>承载党的初心,渡过百年风雨<br>驻在每个国人心间<br><br>无惧迷途凶险<br>宁死不为瓦全<br>那一艘小小红船<br>斩破狂风逆浪,照亮革命方向<br>开天辟地敢为人先<br><br>而今时代变迁<br>又是峥嵘百年<br>那一艘小小红船<br>怀惴初心使命,唤醒中国梦想<br>永恒精神千秋凛然<br> <b>1902 周楚涵<br>红船碧水承江山</b><br>百年前,在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了最初的共产党。星星点点的火苗由南湖红船开始,蔓延至整个华夏。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燃尽一切魑魅魍魉,唯有伊始的那条红船,依旧于碧波青山间荡漾。 <br><br>坚定理想,为梦想开天地;百折不挠,为万民辟生机。党贯彻的一直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是无畏牺牲的红色精神。<br><br>在许多人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威胁”奉为金科玉律的战场上,中国共产党却从不滥杀俘虏,甚至给予他们优待。胜利固然重要,但假如获得胜利的是一支不义之师,残忍凶恶,草菅人命,必然会迎来覆灭的结局。不抛弃,不放弃,每一条生命都被党以这样的形式守护着,怎能不叫人心生皈依之意?百年后的今天,党依旧在贯彻着独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新冠疫情固然可怕,却有千千万万个白衣逆行者,为了病床上的一条条生命奔赴一线。疫情逐渐稳定后,忽然爆发的疫情引起了人民的慌乱。国家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当机立断为全省人民免费进行核酸检测,纵然耗资巨大,但人民安好,便是党心之所向。<br><br>在流弹硝烟中,我们无从得知战士们的恶劣处境,无从得知弹片划过血肉的痛楚,无从感受失去战友的他们的悲哀,我们所能得知的只是党的战士没有逃兵。面对枪口的火光,黄继光毅然以身堵住枪口,以生命换来队友的战机,面对烈火的灼烧,邱少云忍受着焚身之苦,用鲜血换来部队的安平。金刚川上,河流湍急,面对上空盘旋的飞机,无人退缩,无人奔逃,他们争分夺秒,用性命争取时间,用身躯搭建长桥。时至今日,疫情当前,在疫苗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医护人员纵然知晓前线等同于死神在侧,却依旧奔赴前线,就好像是战争年代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去为人民搏那一线生天。<br><br>红船荡漾于碧水之上,全因红船为碧水提供遮挡,党之所以得民心,皆因党之所思所想,尽为民心之所向,党之所航,亦伤,亦损,而愈加刚强。故万里河山重担,皆交付于党,华夏儿女定将在党的领导下走向荣光。<br> <b>1902 刘佳铄</b><div><b>红船颂</b><br>红旗飘飘,红船摇摇,<br>它从烟雨迷蒙的嘉兴南湖驶来<br>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br>划出惊天动地的第一桨<br><br>从八一起义的枪声到黄洋界的炮火<br>从遵义会议的晨曦到雪山草地的豪情<br>从延安窑洞的春色到长江的急流<br>红船经过一个个暗礁,始终屹立不倒<br><br>秀水泱泱,时代变迁<br>穿越峥嵘岁月的风雨,穿越沧桑历史的悲壮<br>红船上有红旗飘<br>中国复兴有共党<br><br>击楫于远方,<br>破浪向光明,<br>在七月的鲜红中<br>是百年的慷慨激昂<br></div> <b>1902 李尚鸿</b><div><b>红船赋</b><br> 楼观烟雨,亭访旧踪,歌吟秀水,党聚红船。决初心而明纲领,怀使命以领航程,立共党而当为公,谨决策以诚为民。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未有舟可脱水而进,亦无船能背水而航。故舟之所向需循水道,而党之所奋应顺民心。</div><div><br> 执一船之舵,当观水势晓风向;执一党之舵,当察民情知众望。党守初心而为民,民既从党而奋进,红船以水之为载,以浪之助推,虽激流险滩在前,亦能往矣。金沙江畔,云崖奋楫仍觉暖;大渡桥头,强渡天堑铁索寒。四度赤水,饮马长江,虽战而有所败,而其神终不倒也,其赤旗未曾落也。党之得民意,其势不绝,其势必生生不息。</div><div><br> 党之执政为民,党之政亦归于民。革命歌声既响,压迫之大山移而阶级之冰雪消,民为国家之主,民亦为共党中坚。党之血液源于民,党之思想方皆从于百姓,党者方坚守方向,忠诚始终,而至使民者爱党敬党,辈出英雄。英雄之气,千秋凛然,革命矢志,永垂不朽,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英雄之功业泽及百年千秋,而诚忱之热泪挥洒千载万代。</div><div><br> 自红船立党已有百年,百年风华,其所成皆源于万万之民也,而前路征途漫漫,仍待党之所指定航向也。观此红船之精神,方知党之初心,方知时代之使命。<br></div> <b>1902 刘睿霖</b><div><b>红船精神之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感悟</b><br> 1921年7月,在资本家严格的排查与巡逻之下,在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严峻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一条毫不起眼的红船上拉开了序幕。在无数文人墨客登临远望的南湖之中,虽有游人奢靡之风在侧,虽坐于华丽精致的红船画舫之中,13名代表们所谈论的确实真正关乎国家命运,关乎贫苦百姓生活的讨论与决策。南湖振波,卷起的是革命的浪潮;画舫悠悠,载的是中华人民之希望。断壁残垣之上的文明古国,终究会在心怀救国救民之壮志的青年领导之下,走向一个不可复制,不可比拟的光明未来。</div><div><br> 然而,在数十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仪式之上,前来观礼的中共一大代表却仅有两名——国家主席毛泽东和他身后的董必武。13人中竟仅有2人留存,数人为救国救民而身死外敌之手,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因为无法坚持自身救国之新年,退党投敌,甚至勾连外国,虽身怀见证历史之重任,却因不堪“重负”而退缩,“伟人”与“罪人”,仅在一念之间。</div><div><br>“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泱泱华夏之大国,在外强内敌的监视打压之下,尚能奋起直追,百年之内便立足于世界之巅,所凭靠的不就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么?百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刚刚在嘉兴红船中诞生,宛如新生的婴儿一般,脆弱而又充满着希望。那些被救国为民之伟大梦想吸引而来,而又被劈风斩浪之困难形式吓退的代表们,难道就不会因为自己言而无信、心若浮萍的懦弱、软弱而不齿么?</div><div><br> 坚定的理想,离不开百折不挠的奋斗和斗争。象征着奋斗与希望的红船精神,并不仅仅是由建党立业之众多伟人铸就而成,更多的是由千千万万无名英雄铸就而成。他们甘愿岌岌无名,用自己的一生甚至鲜活的生命来哺育这如初生之婴孩的红船精神。正是因为无名,所以才能够名誉天下;正式因为奉献自我甚至牺牲自我,才能以小我换大我,以血肉筑家国。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div><div><br> 从小小红船到一国之党,从八国分食之“蛋糕”到引领时代之大国,红船精神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引领着这片广阔土地上的数亿人民,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四渡赤水到饮马长江,从引领改革潮到领航中国梦,红船精神改变了民族的走向,唯一不变的是为国为民的初心。<br></div> <b>1902 陈杰</b><div><b>红船精神</b><br>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除了强大雄厚的物质保障,更需要历久弥新的精神烛照未来。九二年承载着共产主义微光的嘉兴游船,已成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旗舰。</div><div><br> 红船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6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这一文章首次提出“红船精神”,指出“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是党的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人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div><div><br> 弘扬“红船精神”,可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不渝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学习和发扬红船精神,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党的领导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就一定能够完成, 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br> 但是,学习弘扬红船精神,不能只是就学习而学习。因为任何一种精神在继承与弘扬时,必须结合时代特征与实际情况去努力践行,否则,不践行落实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意味着消亡。所以离开了践行落实再好的精神也只是空中楼阁,“红船精神”也不例外。我们要牢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将红船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新时代的角度去理解和践行红船精神。<br>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告诉我:要信念坚定,认准目标,一往无前。成功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别人的成功只能给你启迪,无法拿来给自己照搬照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都是始终不忘初心,敢于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踏实走好每一段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让我懂得,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人生的道路上,路途事坎坷曲折的,但未来是光明的。因此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稳固自己的思想之基,认识到现在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未来青春是用来纪念的。发扬奋斗精神,不负韶华。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我指明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清晰的认识到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更要努力地弘扬和践行自我奉献精神,以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始终坚持慎独,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个样,不容许自私自利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道德品质纯净高尚。通过对红船精神的学习,我懂得了要把践行“红船精神”变成个人日常生活的行动。更要回顾并加深党的历史,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党性觉悟,提高服务意识。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诚信务实,将“红船精神”铭刻在心、贯彻在行,努力学习,奉献自己的力量!</div><div><br> 今后,我将进一步学习红船精神,领会具体内涵和实质。结合自身实际,把“红船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之钙,永远内化为前行的思想动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br></div> <b>1902齐泊淞</b><div><b>中华文化根</b><br>“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于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文化力量的借喻和文化品格的自我认知。</div><div>文化是文明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一个团家,一个民族的灵魂。<br>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r>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新活力。<br>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泉。<br>“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r>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的蓬勃生机,来自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梦的光明前景。<br>中华优系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br>“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完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面对当今世界的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共同守望精神家园。<br>然而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续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明新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创造性,创新性发展。<br>以文化为根,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不但要夯实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还要展示文化魅力,在互鉴中发展。<br>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文化根的水之源,木之本。<br></div> <b>1902李昊洋<br>我爱我的国</b><br>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br>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br>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br>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br> 燃起爱国之火童年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br> 殊不知,生命是残疾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为向上爬绞尽多少脑汁?为挣大钱煞费多少心血?其实,与其说你赚了大钱,倒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生命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样的韧性,其实我们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们更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试失败,晋升受挫,邻居失和,家庭矛盾,恋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许多鸡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乱而导致生命危机:自杀或杀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叹说生命何其脆弱。<br> 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话“船板下面是地狱。”只是一板之隔,生死两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灾难的可能。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心中存着“现在是生命最后的一刻”,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也不会惊慌失措。<br><br> <b><font color="#ff8a00">卷尾</font></b><div>新时代,我们,尤其是广大青年,应该怎样理解和传承红船精神呢?与大革命时代的救亡图存不同,“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拥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但是中国梦不能靠做梦来实现,实现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航程,我们在赞美艰苦卓绝的一代人时,更不能忘了自己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如今的复兴号巨轮,船桨已经交到我们手上。我们要将“红船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勇立潮头,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