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与卢沟桥、萧太后桥并称为京南交通咽喉的古桥

李钧

<p class="ql-block">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有一座美丽的石拱桥。它的名字叫作----单桥,没有什么名气,也很少有人知道。</p> <p class="ql-block">单桥位于献县城南6公里处南河头乡南单桥村与北单桥村之间,是一座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的五孔四券石拱桥,为青石结构,桥身长69米,宽9.6米,高8米,桥孔跨径、拱顶高程各不相同,南北桥头高差1.785米,呈南北不对称形态,呈马鞍型;最高处距地面15米,中孔高大开阔,矢高12米,跨径10.5米,自中孔向两侧各孔径依次减小;因河弯处流水湍急,为便于宣泄,故将桥南面两孔相对加大;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p> <p class="ql-block">桥面青石铺砌,至今仍留有20厘米深的车辙,见证了单桥曾经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两侧桥栏由64根望柱和68块石栏组成,望柱上雕刻着狮、猴、神兽,形态各异,有的仰 天长 吼,有的腆然而嘻。有的憨态可掬,有的舔犊情深, 玲珑活现,栩栩如生,实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栏板上的浮雕十分精美,有火狮、 云龙 、飞凤、麒麟和神仙故事,其内容主要倾向于道教。</p> <p class="ql-block">桥两端各有一双骑狮的男女善人石像,像高2米,善人年龄五十左右,为修桥捐资人的代表形象。</p> <p class="ql-block">9个大小拱券上方雕刻着18个俯视河面的螭头。</p> <p class="ql-block">全桥上下有270处雕刻。当地至今对单桥还有:三千狮子 ,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传颂。</p><p class="ql-block">单桥的石雕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风格,共有浮雕110幅,其中以雕刻人物故事为主的是47幅,以动物花卉为主的61幅,几何图案2幅;雕刻纹样自然、形象生动、格调简朴,均具有北方文化的刚健之风。</p> <p class="ql-block">单桥因地处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汇点上,自古即为南北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1441年)开始建木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复,耗费了大量人力财物。 河间知府王逢元等,为长久之计,提议修建石桥。 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尚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经过8年的努力,于崇祯十三年(1570年)落成,与卢沟桥、萧太后桥并称为京南的交通咽喉。</p><p class="ql-block">单桥耗资巨大,但是没有花用国库一文钱。上至官绅,下至平民,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出工出力。由于单桥建桥资金全部由募化而来,故又称“善人桥”。</p> <p class="ql-block">关于单桥的建造还有一个鲁班显圣的传说。据传说,单桥造到一半,工程遇到难题,由于中孔太高,石材难以运送到顶端。此时,有一老者前来观桥,刘尚用向他求教,老者说:“你我都是土囤到脖子的人了,这事好不好办吗?”一句话提醒了刘尚用,他让人将半截桥用土囤起,只留下顶部中孔,桥面自然形成土坡,石料直接运上了桥的顶端,人们称老者为“鲁班显圣”。</p> <p class="ql-block">此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12年3月23日单桥成功创下世界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的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前不久,献县政府投资5800万元把这里打造成了“单桥旅游度假小镇”,依托单桥建设了单桥历史名胜风景区。景区沿滹沱河故道进行打造,纵深2.3公里。目前有19个历史人文景点,这些景点坚持尊重历史文化、保留自然生态、恢复人文景观、宜居宜游古镇的原则,按照乐、礼、孝、善的顺序,展现历史、自然和生态相辅相成的生动画卷。有燕京广场、如意广场、如意码头、莲心桥、鹿鸣园、抚琴亭、七星园、枕钓斋、成趣园、缘园广场、耿橘纪念馆、孝子洞、乐寿山、玉皇阁遗址、鹿角古柳、元昌楼大钟等。</p> <p class="ql-block">单桥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着一身汉服行走在那铺满青石的古桥上,感受那前世今生也悟不懂的神韵,追寻梦里那依稀停止的脚步,依山傍水之间,体味那古桥流水的轻快,漫步田园村舍,那熏染的景色如诗如画,那弯延的河道九曲回肠,那绵绵垂柳随风飘荡,宛若置身仙境,独有一番韵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