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b><font color="#333333">赵一曼英雄歌(叙事诗)</font></b></h1> 作者 王青松<br> ——谨以此诗纪念民族英雄赵一曼<br>并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br>下篇:甘将热血洒中华 <h1><b>1、</b><br>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br>128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全部沦陷,<br>中国共产党派出一大批干部<br>奔赴抗日第一线。<br>赵一曼挺身而出主动请战。<br><br>赵一曼担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br>久经锻炼的她更加成熟干练,<br>参与组织著名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br>扔下一颗唤醒民族觉醒的炸弹。<br><br>她走上讲台揭露敌人的骗局,<br>告诉工人不要听信敌人的谎言,<br>那带有巴蜀乡音的普通话,<br>在工人们的心头激情地回旋。<br><br>电车工人停工两天,<br>市内交通陷于瘫痪。<br>电业局总办不得不向工人道歉,<br>答应复工条件。<br>电车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br>东北抗日史册上<br>记下了赵一曼的智勇双全。</h1> <h1><b>2、</b><br>她曾两次巡视龙江省海伦县,<br>受党指派给《国际协报》<br>编辑方未艾辅导理论课显露才华,<br>也正是赵一曼和方未艾的故事,<br>把《滨江抒怀》给我们留下:<br><br>“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br>男儿岂是全部好,女子缘何分外差。<br>未惜头颅兴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br>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br>巴蜀女儿赵一曼,壮志豪情写年华。<br><br>今天,当我们读起这首诗,<br>怎么能不感慨赵一曼的志向远大!<br>她用年仅31岁的生命,<br>对这首诗做了当之无愧的解答!</h1> <h1><b>3、</b><br>到抗日游击区打敌人,<br>是赵一曼最大的心愿,<br>她向党组织请求,<br>被派到珠河,后改为尚志县。<br><br>担任中共珠河县委常委,<br>后兼任东北抗日联军一师二团政委。<br>抗联名将赵尚志是一师师长,<br>他们驰骋在“红地盘”抗日疆场。<br><br>一个红装白马、手使双枪的奇女子,<br>让敌人闻风丧胆,惊呼“女匪首出现”,<br>赵一曼的名字就是从这里叫响,<br>有人问:“李坤泰”为什么改成“赵一曼”?<br><br>赵一曼说:<br>“我喜欢一字,所以给自己起名时都带个一字,<br>一字代表一生革命、一心一意,<br>都说我是赵尚志师长的妹子,<br>那我就姓一回赵吧,<br>百家姓里“赵”字也排在第一位。”<br><br>这回答,是何等的英雄情怀!<br>这回答,又是何等的英雄气概!<br>赵一曼啊,“一”字,就是你的快马长鞭,<br>你驰骋疆场,扬名抗联,把自己置之度外。</h1> <h1><b>4、</b><br>难忘的五常堡战斗,<br>赵一曼组织一支担架队去支援。<br>一夜端掉敌人四个岗哨,<br>她战斗在战士们中间。<br><br>买枪支,她设计用粪车来运,<br>巧妙冲破敌人的封锁线。<br>敌人疯狂大扫荡,<br>她指挥伤员转移机智勇敢。<br><br>粮食吃完,她和战士们吃野菜充饥,<br>夜宿山林,抱团取暖,<br>病倒了发高烧几天不退,<br>战士们担忧地守在身边。<br><br>通讯员给她盛一碗伤员吃的高粱米饭,<br>赵一曼没有吃,和大家一起吃青菜粥,<br>那个盛饭的粗瓷大碗,<br>至今保留在军事博物馆。<br><br>冰天雪地里,赵一曼教战士们唱歌,<br>鼓舞衣着单薄的战士们同饥寒作战,<br>《牙根咬恨》和《露营之歌》,<br>响彻在茫茫林海雪原。<br><br>美丽柔弱的巴蜀女儿赵一曼,<br>坚不可催的革命意志传为美谈。<br>战士们称赵一曼为“我们的女政委”,<br>声音里,满是对赵一曼的称赞。</h1> <h1><b>5、</b><br>1935年11月15日清晨,北风凄凄,<br>抗联二团转移中被围困在安山屯,情况危急,<br>三百多日伪军扑了上来,打着膏药旗,<br>赵一曼坚决要求做掩护,留下来阻击。<br><br>左臂受伤的她同几个伤员转移到村里,<br>汉奸告密,包围了藏身的小窝棚,<br>突围时,子弹射中她的左腿,<br>赵一曼昏了过去,不幸落到敌人手中。<br><br>敌人用马鞭抽打受伤的左手,<br>又用鞭杆戳她受了重伤的左腿,<br>特务大野泰治连夜突审,刑具用尽,<br>赵一曼啊,一次次疼的昏死过去。</h1> <h1>6、<br>敌人把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br>一个要收买她的阴谋在酝酿,<br>想医治好赵一曼的腿让她投降,<br>实现他们这些魔鬼的幻想。<br><br>可是敌人没有料到,<br>那取出24块碎骨的骨头仍比钢还硬,<br>从那里发出抗日救国的光,<br>把年轻警官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的心照亮。<br><br>星星在黑夜里闪烁着光明<br>1936年6月28日风雨交加的夜晚,<br>赵一曼在董宪勋、韩勇义的帮助下,<br>逃离被关押的哈尔滨市立医院。<br><br>可是,那五名轿夫啊,<br>你们为什么说出赵一曼逃离的方向!<br>不结实的万缘桥啊,<br>你为什么被冲断,把赵一曼一行人阻挡!<br><br>可是,雨啊,你为什么下得那么大,<br>让道路满是稀泥浆!<br>大车啊,你为什么走的那么慢,<br>耽误了多么宝贵的时光!<br><br>再有20里地就到游击区了,<br>赵一曼一行却被敌人的马队追上,<br>苍天啊,你为什么不让英雄实现她的愿望?<br>为什么不让英雄之花继续在茫茫雪原绽放!<br></h1> <h1><b>7、</b><br>狡猾的敌人不甘心,<br>魔鬼般的刑法期望赵一曼开腔,<br>他们把赵一曼赤裸地吊起,<br>木楔子钉入她柔弱的胸膛。<br><br>粗钢针刺穿她的全身,<br>燃红的烙铁在她身上恶狠狠的烫,<br>辣椒水和凉汽油轮番往喉管里灌,<br>带血的皮鞭抽打在她的身上。<br><br>赵一曼一次次昏死过去,<br>但醒来之后,<br>回答敌人的仍是坚定的信仰,<br>“我的目的,我的主义,<br>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br>怒目圆睁,<br>射出鄙视敌人和坚定信念的光!</h1> <h1><b>8、</b><br>为了撬开赵一曼的嘴,<br>敌人从日本运来一台电刑椅,<br>日本鬼子警佐林宽亲自审讯,<br>他的嚎叫歇斯底里。<br><br>虚弱的赵一曼被折磨的奄奄一息,<br>即使白骨外露,<br>身体炭化只剩下了一口气,<br>英雄的眼睛里仍能射出两团火焰,<br>让敌人失望战栗。<br><br>难道赵一曼的身体不是肉长的,<br>什么刑具都无用武之地?<br>你们这些魔鬼,<br>怎么能理解赵一曼对党的忠诚!<br>你们能摧毁她的身体,<br>却无法摧毁她的意志!<br><br>群山向敌人发出怒吼,<br>松花江水啊,泛着悲伤的波浪,<br>狱中的战友为赵一曼下跪致敬,<br>赵一曼啊不朽英雄顶天立地!<br></h1> <h1>9、<br>1936年8月1日夜,大地悲戚,<br>恼羞成怒的敌人,决定杀害英雄赵一曼,<br>他们想用她的死来恐吓抗日军民,<br>押解赵一曼,坐火车前往珠河县。<br><br>赵一曼看着漆黑的窗外,<br>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终点,<br>她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br>不足惜生命的短暂,<br>为革命甘愿捐躯,大义凛然!<br><br>天渐渐亮了,此时此刻,<br>作为母亲,宁儿是她最长的思念,<br>她向押送的宪兵要来笔和纸,<br>写下了和儿子诀别的遗言:<br><br>“宁儿:<br>----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br>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br>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br>就用实行来教育你,<br>在你长大之后,<br>希望不要忘记<br>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br><br>赵一曼,你知道吗?由于你改了名字,<br>你的二姐、丈夫、宁儿找得你好难,<br>当得知赵一曼就是<br>要寻找的李坤泰、李一超时,<br>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br><br>你没有留下遗骨,<br>也没有留下任何遗物,<br>只有放在展柜里的144个文字,<br>隔着玻璃与宁儿相见!<br><br>宁儿在手臂上刻下“赵一曼”三个字,<br>放声大哭在你的遗像前,<br>母亲所受到的悲惨折磨,<br>成了儿子无法承受的黑暗。<br><br>饱受煎熬的宁儿,<br>终于也选择了一个秋天,<br>去和美丽的母亲团圆,<br>那是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法驱散!<br></h1> <h1>10、<br>在狱中,敌人用了令人发指的刑法,<br>已经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br>长达七个月的折磨也没有使赵一曼屈服,<br>巾帼英雄赵一曼让敌人心惊胆战!<br><br>一排罪恶的子弹,<br>让赵一曼倒在血泊中,<br>鲜血染红了珠河满山的兴安杜鹃。<br>伟大的民族英雄赵一曼牺牲了,<br>《红旗歌》的歌声,<br>“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呐喊,<br>仍回荡在群山之巅!<br><br>高山仰止,大海和声,<br>歌唱宁死不屈的赵一曼,<br>赵一曼,你只活了31年,<br>但年轻的生命<br>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间!</h1> <h1><b>作者王青松</b>:女,1948年生人,哈尔滨人。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下乡在北大荒红色边疆农场,退休后开始写作,先后出版过《记忆的唤醒》、《黑土地走出的爱情》、《北大荒走出的孩子》、《岁月留声》等四部纪实文学、随笔和散文诗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