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段尘封久远的记忆

惠占元

<p class="ql-block">  今天闲来无事打开抽屉🗃 ,把收藏过的物品归拢归拢,一个显得非常陈旧并且发黄儿的纸盒映入了我的眼帘。</p> <p class="ql-block">  打开盒子一看,是一个略显年代相对久远一点的老式放大镜🔍 ,在我的记忆中已有十多年没有使用过了。</p> <p class="ql-block">  盒子里还放着当年购买放大镜🔍 的发货票,购买日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的1984年1月31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距离今天已有整整三十七年了,尤其是发货票上的名称是《国营企业发货票》几个字,它对于今天的我来讲,既是非常的熟悉而又显着非常的陌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熟悉,因为它凸显着当年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烙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陌生,如今在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上,很难再见到标有"国营"字样的物品了,这张发货票在今天也算是一个比较稀罕物件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话说回来,当年为何要买这个放大镜呢?这段故事还要听我慢慢的道来。</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对着世界全图若有所思</p><p class="ql-block"> 这个集邮故事还得从三线建设讲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毛泽东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三线建设思路,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p><p class="ql-block"> 在核威胁情况下中国作出的新思路。</p><p class="ql-block">1964年,中国的国际环境很不好,可以说,中国已经处在五方面的威胁当中。</p><p class="ql-block">首先威胁中国的是苏联。60年代初,中苏两党之间的矛盾扩大到了国家关系的领域,两国的边界争端也不断发生。当时毛泽东就已经预见到中苏之间的矛盾将要发展到武装对抗的程度。果然不出毛泽东的预料,1964年勃列日涅夫当政后,强化了赫鲁晓夫在台上就奉行的中苏关系政策。他不仅继续与中国为敌,而且变本加厉,向中苏边界大量派兵。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不久,就把苏联驻中苏边界的军队增至100万人,苏联的一部分战略导弹也指向了我国几个大城市和重要军事设施。苏联还派兵进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并且试图对我国正在搞的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威胁中国的是美国。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失败后,仍然把中国当作它在亚洲的主要敌人。从6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对我国实行了紧缩包围圈的政策。从60年到64年,美国和我国周边不少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条约,结成了反华同盟。美国还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数十个军事基地,对我国形成了“半月形”包围圈,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1964年8月,美国开始轰炸越南北方,把战火烧到了我国南大门。</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威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当局。60年代初,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叫嚣要“反攻大陆”。蒋介石加紧派遣武装特务对我东南和其他沿海地区进行袭击,妄图在我东南地区建立大规模进攻大陆的“游击战走廊”。</p><p class="ql-block">第四个威胁来自印度。当时,中印边境也很紧张,印度军队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向我发动武装进攻。</p><p class="ql-block">第五个威胁来自日本和H国。日本与美国结盟,其国内有美国的驻军,日本本国也加紧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日本并不反省其侵略罪行;H国也与美国结盟,其国内也有美国驻军。H国政府同样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面临五方面威胁的中国,真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而在这五方面的威胁当中,手中握有核武器的苏联和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最大。中国当时没有核武器,在遇到核打击时,是没有任何回击能力的。核武器毕竟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中国受到核打击,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会遇到巨大损失。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鉴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面对于这么多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以毛译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在"准备打仗","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思想影响下,作出了"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决策,由此在中国中西部十三个省区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序幕。据统计国家从1964年到1980年期间,中央向三线建设累计投入2052亿人民币,通过三线建设,建成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业交通企业,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基本形成了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为此,进行了中国经济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三线建设。</p><p class="ql-block"> 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辽宁省沈阳市3505工厂三车间和吉林省长春市3504工厂二车间数百名职工,根据中央军委及总后勤部的命令,按照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指示,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讲条件放弃舒适的大都市生活环境,从1970年7月至9月份,毅然决然地携家带口分批来到了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远离城市、生活艰苦的河北省承德县甲山脚下的3540工厂,从此将风华正茂的一生,伴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辉煌,默默地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诺言。</p> <p class="ql-block"> 承德甲山脚下的三五四O工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0年7月跟随着父母从沈阳搬迁到承德后,少不了与东北老家的亲戚朋友通信📮 ,介绍搬迁到承德山沟里新厂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说实话在沈阳时,家里在外地的亲戚非常的少,一年也收不到几封信,当我们家入承后彼此往来的信件就多了起来,当时就被这非常漂亮的小小邮票所吸引,同时也萌发起我对邮票的收藏兴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日积月累亲戚朋友家彼此往来的信件多了,闲时儿把信封上的邮票揭下来,由于没有邮册,只能是把揭下来的邮票放在看过的旧书本里📘 保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当时还不知道这叫做集邮,只能说叫做启蒙,它为后来的集邮入门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枚被揭下邮票的旧信封💌,每封家书中📜都承载着对彼此间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头你在那头,展笺捧读,熟悉的笔迹📃,交流着彼此间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这是枚当年与亲戚朋友之间往来的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  邮票上残留着亲人、朋友的手印,承载着他们的挂念,那上面还散发着他们的气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枚贴有邮票和盖有日期及落地戳的实寄封📨</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侯每每收到亲戚家的来信后,首先不是要看信里的内容,而是要先看信封上的邮票是否有新颖的,一旦发现有未见过的邮票后,有如获珍宝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几年的功夫所积攒的信销票,就被好几本旧书📚 所夹满。</p> <p class="ql-block">  翻看着每一枚邮票,方寸之间能感受到天地之宽,邮票能领你走进知识的海洋,小小的邮票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的部分信销票</p> <p class="ql-block"> 这是 当年从信封上揭下来的部分信销票,这些邮票在当时看似极其普通,但它包括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革命圣地、祖国风光、珍贵的动物植物、以及工、农、兵模范人物等众多题材,在五十年后的今天来欣赏,仍让人们倍感亲切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中国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纪念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国际集邮联合会于1983年7日27日至2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五十二届代表大会,接纳我国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为正式会员。</p> <p class="ql-block">《中华全国集邮展览1983.北京》纪念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后,全国各地相继恢复了集邮业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地处承德山沟里面的军工三线企业3540工厂也不例外,集邮是一项集知识性、趣味性、史料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高雅活动,它可以使人们在方寸之间,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领略地理风貌的壮美,所以它深受大众人的欢迎。</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由于在70年代有过集攒信销票的经历,所以很快的加入到单位的集邮行列之中,从此走上了正规的集邮之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5年加入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一一会员证。</p> <p class="ql-block"> 为了获取更多的集邮知识,为此订阅多年的《集邮》等多种集邮杂志 。</p> <p class="ql-block">  订阅的《集邮博览》杂志</p> <p class="ql-block">订阅《上海集邮》</p> <p class="ql-block">《天津集邮》杂志</p> <p class="ql-block">《北京集邮》杂志</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92年7月1日订阅的《中国集邮报》,当年订阅的《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等刊物收藏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收藏的《中国集邮报》创刊一周年纪念封,并有该报所有记者的签名,它是一枚名符其实的签名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新邮预告</p> <p class="ql-block">  收藏的首轮生肖邮票纪念封</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早期使用过的集邮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集邮册逐渐被高档的活页定位册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 首日封插册</p> <p class="ql-block"> 小型张插册</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的好,干啥就得吆喝啥,先后配齐了集邮活动中所必备的集邮册📓,放大镜🔍还有自己动手制作的镊子等工具。</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84年的春节,利用春节放假回沈阳老家探亲,也就是1月31日那天,上街购物走到太原街附近的大明钟表眼镜店🕰👓,没错就是这家商店,它在沈阳也算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老牌商店了,在此花了3元3角8分钱买了这款放大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五天的假期结束后从沈阳返回承德🚂 途中,在锦州火车站换车时利用空闲时间,来到锦州站前的一个邮局🏫 ,邮局里有很多人在此买卖和交换邮票,并在此购买了不少在承德当地买不到的邮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特别一提的是在此遇到了T.46猴票,当时由于没有投资意识只讲收藏,最后花了3元钱,只买了一枚今天增值📈 过万元的T.46庚申猴票。</p> <p class="ql-block"> 2002年由于工厂处于下岗待业状态,2005年最终破产倒闭,为了生计只能四处外出打工,加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 微信的普及,邮票在通信领域的功能日益缩小,造成新邮大量的沉淀,同时也失去最重要的增值保值的功能,再加上邮票在设计上缺乏美感,缺少艺术上的精彩如同花纸头,失去了收藏价值,只好放弃心爱多年的集邮。</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37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抚摸着曾经使用过的放大镜🔍 浮想翩翩……👼 🙇 。</p><p class="ql-block"> 当时放大镜🔍 价格为3块3角8分钱,一枚T.46猴票为3元钱,两物品的价格放大镜比猴票还略贵一些,可37年后的今天这两个物品的价值却无法相提并论,放大镜的价值放在今天恐怕是一文不值,可猴票却涨到了万元,但是功能是不同的,一种是有使用价值另一种是有欣赏价值,二者缺一不可的,所以不能简单的用价值来评说,这也只能成为茶余饭后🍵 ☕️ 的一种笑谈😂 🤪 😀</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的三线建设,竟让我与邮票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一枚小小的邮票,它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乡愁,就是一张邮票,思念家乡之情,思念亲人之情都浓缩在一枚小小的邮票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很喜欢过去用手书写的方式,去记录生活中的感悟,比起电脑键盘敲出来的冷冰冰的印刷体,也是一种难得的温馨与关怀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靠鸿雁传书的年代基本过去了,邮票正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已成了人们的收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三线建设,为了今天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及中国的制造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多数企业告别了曾经的辉煌并淡出人们的视线,并已成为一段不可磨灭的佳话和所有参加三线建设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起三线厂,殊不知有多少军工厂迁进了深山老林,又有多少人们离开了故土家园</p><p class="ql-block"> 起床号的军号声贯穿着每一天的早晨,一年又一年,从少年到青年再到……。</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个说城不是城,说乡也不是乡的地方生活了二三十年</p><p class="ql-block"> “你是哪里人?”</p><p class="ql-block"> 呵呵[憨笑] ,既不是沈阳人,也不是长春人;既不是农村人,也不是城里人</p><p class="ql-block"> 哼哼[憨笑] ,“里里外外都不是个人”</p><p class="ql-block"> “夜生活”很丰富,“社会主义”气息也展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边享受着美丽的大自然的恩赐,也边体验着工业科技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不用“锄禾日当午”的忙忙碌碌,也不用早出晚归卖命工作,一切的一切都在享受中度过</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世界都开始和平相处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乎,数以万计的军需工人,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p><p class="ql-block"> 三线经历了三代人,这三代人是最不平凡,最伟大,也是最最 不幸的一个群体</p><p class="ql-block"> 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来到这个交通闭塞的大山沟,奉献了热血,也奉献了青春,为军工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也为强大的国防工业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曾花费毕生的心血,建立起来的事业,全线衰败</p><p class="ql-block"> 如今,不堪回首,日渐荒芜,不论它曾经多么辉煌,也不论它如今多么破败,美好的童年,幸福温暖的家,是三线人舍不得忘记的地方,往事只能回味。</p><p class="ql-block"> 三线子弟,不同的是军工代码,相同的是乡愁记忆!</p><p class="ql-block">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文:惠占元✍</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