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双喜临门 文/邓治平</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5日清晨,当我看到两只喜鹊在我家院子里欢快地对语时,突然想起了南宋大诗人、大文学家、大史学家陆游《赠鹊》的那首诗。从诗的名字上不难看出,诗人与喜鹊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地亲密。这首诗共四句,我只记得后面的那两句了,不用解释,前两句一定是被酒水冲走了。不过,有后面的两句就够用了:“知我斋余尝施食,翩然飞下北窗前。”诗人斋余施食,喜鹊翩然飞下,二者友好相处,感情甚深,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呀!只可惜,我与我家院中的喜鹊还有那么一点儿距离,尚未达到此呼彼应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陆放翁的诗,他的诗以气为主,不求奇险。他曾说:“工夫深处却平夷。”我在诗歌方面,当然也包括在绘画方面,多少受到了一些他的影响。我以为,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最有创意的,最能证明自己个性的,最能体现自己情感的,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也许正是在这“平夷”之处。</p><p class="ql-block"> 那日晚饭后,我突发灵感,非要把我在早上看到的那两只喜鹊画下来不可。由于晚上又没少喝酒,接连画坏了两个扇面。虽然这些扇面都是朋友送的,并非自己花钱所买,但是我依然很心疼。没办法,好节俭是祖上遗留下来的家风,已经深入到我的骨子里,不是想改就能改的。再说了,我根本就不想改。与其说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如说是中国地主文化的一部分,在他们后辈的身上体现的最透彻,这一点我是深有感受的。</p><p class="ql-block"> 画坏的两个扇面,一个是弄脏了,没法要了;另一个是画好了,在题诗时却少题了一个字,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即“相交贵在两无猜”中的“无”字。结果变成“相交贵在两猜”了。倘若真是如此,在人们的交往中彼此总是相互猜疑,又怎么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呢?我不知道喜鹊之间的友情是否是建立在彼此真爱的基础上,但是人要想得到真挚的友情必须是这样的,所以说“无”字不能少,看来只有重画。</p><p class="ql-block"> 马上就到午夜12点了,这幅扇面画总算是画好了。我在扇面画上题的那首诗,让人看了也许会有些不明不白的。不管怎么说,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了我心中最最真实的情感:“情若久长须互爱,相交贵在两无猜。临家有树君不落,偏到平翁箑上来。”有点意思,大家慢慢琢磨吧,别忘了陆放翁的那句话:“工夫深处却平夷。”</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6日清晨于半笏园</p> <p class="ql-block">邓治平艺 术 简 历</p><p class="ql-block"> 邓治平,1957年1月21日生于北京。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职业画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扇子艺术协会艺术顾问、荣宝斋天津分店艺术顾问、北京半笏园美术馆馆长。师承娄师白、崔子范二位先生。</p><p class="ql-block"> 1991年2月在北京墨西哥大使馆举办《张明、邓治平中国画展》。</p><p class="ql-block">1992年5月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邓治平近作展》。</p><p class="ql-block"> 1995年6月在新加坡举办《邓治平花鸟画展》。</p><p class="ql-block"> 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邓治平迎春画展》。</p><p class="ql-block"> 2000年1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邓治平画展》。</p><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在加拿大维多利亚举办《邓治平国画精品展》并讲学。</p><p class="ql-block"> 2007年9月《中国艺术家国画作品鉴藏——邓治平》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在北京798正仁美术馆举办《融·遇2015邓治平、朝鸿、陆春莉三人展。</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邓治平美术馆》在北京市房山区盛威德商务酒店开馆。</p><p class="ql-block"> 邓治平的艺术素养极为全面,除画花鸟画外,亦画山水、人物。他的作品笔墨浑厚、色彩明快、气势磅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成家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