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赋伟业 共襄盛世且欢歌

张鲲

<p class="ql-block"> 2021年,当疫情卷土重来,宁江区政府牢牢把握党中央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联防,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精心布置,统筹安排 集结各方面力量,共筑抗疫堡垒。宁江区实验小学170名教师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从杏坛耕者化身城市守护,一袭“白衣”为甲,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战歌。</p> <p class="ql-block">  孙静,宁江区实验小学校长,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从1月16日半夜接到第一个防疫工作任务起,她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次区政府连夜开会研究工作方案,她就紧盯着手机等待命令。半夜十一、二点钟来任务了,已经五十多岁的她立刻打开电脑,对170多名教师进行调度安排。实验小学每次承接的任务都是最重要的、需要人数最多的,孙校长既要考虑到每个人对岗位的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教师老龄化问题,每一次安排任务,都是一次殚精竭虑。</p> <p class="ql-block">  1月17日,我校160名教师分成10个小组,负责班芙社区、青年社区、青松社区和新世纪社区挨家挨户进行排查,自12月27日以来入松人员和3月1日前计划返松人员,共走访了15361户,白天爬楼梯腰酸腿疼,晚上又不顾疲惫录入电子信息。</p> <p class="ql-block">  8日下午1点到6点,近40名老师到建设小学协助宁江区疾控中心做流调工作,17日晚,近40名教师在宁江区疾控中心做流调工作,从21点一直工作到凌晨4:30,彻夜未眠,却不叫苦喊累。18日早上7:30,又有21名教师继续这项工作,一直到晚上21点,圆满完成了任务,那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上才露出满意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主城区共计三天的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每天都有我校教师忙碌的身影。20日,172名教师奔赴建设社区和商贸社区入户分发核酸检测宣传单,然后分别到建设小学、二幼、一中、实验小学、一幼等维持秩序、引导、登记,协助核酸检测。21日,122名教师到新百北社区协助核酸检测。22日, 80名教师分成8个小组到城中央小区协助核酸检测,连续三天的工作,虽身心俱疲,但能为家乡人付出一己之力,实验人虽苦犹荣。</p> <p class="ql-block">  25日,92名教师,备用27人,共119名到善友镇、毛都镇、大洼镇等进行第一天的农村全员核酸检测的扫码工作,由于第一次用手机进行扫码,老师们前一天晚上进行反复练习,唯恐出现差错影响整盘棋。而且未雨绸缪,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了然于胸,24日晚九点多,又有部分教师到教育局粘贴试管条形码,确保<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天的工作顺利进行。</span></p> <p class="ql-block"> 27和28日,全校教师加班两天,学校没有微机室,大家就把自家的笔记本电脑拿到学校,进行全市第一次核酸检测后4.3万居民的电子信息录入,没有网络,就开热点,走自己的手机流量。晚上,已是万家灯火通明,实验小学的办公室亦人影攒动。</p> <p class="ql-block">  2月2日,92名扫码员,备用6人,共98名教师进行重点地区人员核酸普查,分别去了民主街的海联小区、工农街的华侨农场、滨江中心的D区和E区、伯都乡5个村13个屯18个采样组、善友镇10个村15个屯31个采样组、大洼镇12个村16个屯23个采样组,进行核酸检测扫码工作,大家熟悉流程,礼貌认真,耐心解答,各级领导和老百姓都很满意。在此期间,对电脑操作熟练的刘渺主任和梁爽老师除完成学校正常分配的工作,还有两天到中医院进行箱码和瓶码的打印工作,以及老师们扫码前期的培训和后期的问题解答,更为辛苦。</p> <p class="ql-block"> 防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孙静校长总是首当其冲,率先垂范,入户爬楼梯有她的身影,居民检测的等候队伍里有她嘶哑的声音,信息录入的电脑前有她吃力眯起来的双眼,流调的单子中有她紧握的笔尖……在这样的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宁江区实验小学由7名党员、3名积极分子、1名非党人员组成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合理分工、互相协作,带动抗击疫情工作的质量和速度。孙校长宏观调控,各副校长、主任分别带领一支团队,独立工作又相互协调帮助,使得多项工作齐头并进,成为宁江教育防疫工作中的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  “我是党员,累的重的任务先分给我。”这是老党员李志成副校长每天都要说的一句话。患有严重痛风的李志成,今年54岁了,平时教学工作和学校日常管理就事事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抗疫工作更是如此。他的痛风病犯了,肿大的双脚连鞋都穿不进去,他还是一腐一拐地组织老师们引导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从车上往下搬运装信息表的袋子,他那忍不住颤抖的腿和紧皱的眉头,让一起工作的人不禁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感人的事迹一件件,心动的画面一幅幅。张爱辉老师心脏病很严重,但入户排查、录入信息、核酸扫码,每一项防疫工作都少不了她积极认真的身影。而心脏一直不舒服,每天都吃药坚持着,她却闭口不言。2月2日一大早去善友乡后官村进行核酸检测扫码,中午完成任务回来之后,她没来得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直接到寒风凛冽的岗位上站岗值守,确保外地人员进入小区无一漏掉,这份责任和担当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是我的心是红色的。”梁红老师患有严重的心肌劳损,在伯都乡永清村核酸检测扫码工作时,因心脏病发作晕倒在地,同组的工作人员劝她休息,她却摇摇头说:“我还可以。”吃了几粒救心丸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张丽萍老师在核酸检测维持秩序时脚趾冻伤了,因为放不下工作,疏于治疗,两个脚趾烂到辨认不出形状,疼得袖口都抓破了。即便这样,她仍然坚持参加文化街道的劝返点站岗工作,同组的老师要替她值班,她坚决不同意,说:“大家的工作任务都很重,我这点伤比起那些革命先烈算得了什么?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党需要我的时候,我怎么能把自己的义务推给别人呢?”</p> <p class="ql-block">  刘航老师利用假期进行了右手腱鞘炎手术,伤口未痊愈,一直包扎着,医生告诉不能动,恢复期很关键。可是,抗疫期间,她从未向领导提及需要休养,每次接到任务,她都欣然应允,从不推脱,并认真执行;录入信息时,右手不能触摸键盘,她就用左手打字;道滑路远需要开车时,她仍用左手,别人劝她注意休息,她却说:“抗击疫情,人人有责,那么多年龄大我很多的老同志都在坚守,我这点小毛病又算得了什么。”是啊,那么多老同志:许殿君老师入户排查累得气喘吁吁、刘长友老师组织核酸检测队伍细致有法、岳英宇老师在寒风瑟瑟中扫码、赵心芳和李凤娟老师唯恐自己距离另一侧楼门远而漏扫一人,让家人同来帮忙工作……</p> <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包思宇黑暗工作中,忙碌奔跑摔倒在地、擦破膝盖的瞬间;忘不了,杨晓东入户检测因护目镜上霜遮挡视线,不慎掉入深坑,拖着受伤的双腿继续工作的身影;忘不了,高振波刚做完鼻窦炎手术,脸部还红肿着,就坚守在岗位上,赵易冰和尹亚辉身体患病,自己实在不能站岗就让家人代替;忘不了,有那么多老师,怕错过工作通知,整夜把手机抱在怀里,合衣而眠;有的老师求人照顾患病的父母,自己来站岗;有的老师狠心给几个月的孩子断了奶;有的老师,夫妻都在抗疫一线,孩子独自在家啃了几天面包;有的老师,忍着病痛,偷偷吃几片药,面对居民扬起笑脸;有的老师,回到家中,袜子和脚被血沾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实验小学只是宁江区抗击疫情工作洪流中的一支队伍,但是这些无论何时何地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师,在党的领导下,坚守初心,召之即来,能之能战,战之必胜,用自己的热血铸就盛世繁华,用别样的方式刷新了全社会对教师的认知,成为了学生心目中不朽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撰稿:林怡 旺彩慧</p><p class="ql-block">图片:全体防疫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