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悬疑《戴笠死亡之谜》

长顺

<p class="ql-block">戴笠死亡之谜</p><p class="ql-block"> 周雪华</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日,经过四十三天的艰苦谈判,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一定妥协,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给多灾多难的中国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中国人民迎来了修养生息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在八年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事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以戴笠为副局长实际掌控大权。在抗战时期,军统在除奸、情报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没少干残害中共及其他政治异见人士的事。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军统已发展到拥有十万在册特工,十几万外围人员的庞大组织。《双十协定》后,中共、民主党派及国民党其他派系强烈要求取消或改组军统。在蒋介石暗示戴笠要改组军统后,戴笠提出要主政全国警政系统,蒋不置可否,戴由于在抗战时期与美国海军有情报合作关系,就通过美国人向蒋提出干海军司令的意向。戴通过老美向蒋要权,令蒋心生不悦。</p><p class="ql-block"> 此后,因此事没有下文,戴笠一方面多次向蒋表忠心,一方面也忐忑不安,处处小心谨慎。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三日,戴笠带属下一行十余人由重庆飞抵北平(现北京),时任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拿出了九龙宝剑送还戴笠。九龙宝剑系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所得,当时就说送给戴笠,一直由马汉三代为保管。当晚马汉三给戴笠一行接风洗尘不表。</p><p class="ql-block"> 次日戴笠审问川岛芳子,戴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全盘掌握日本人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情报网,为即将爆发的国共内战作准备。川岛芳子无意中就将马汉三在抗战时期被捕投日一事全盘托出,并言及九龙宝剑被她所得一事。原来马汉三抗战时,马汉三有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日寇逮捕,为保命表示愿与日本人合作, 就做了双面间谍,九龙宝剑遂被川岛芳子所得,此事因马汉三仅被日寇关押一晚,加上马守口如瓶,军统内部并未知晓。所以日寇一投降马汉三马上就逮捕了川岛芳子,并把日寇特高科关于他被捕变节的相关资料全部销毁,并从川岛芳子处取回了九龙宝剑。而马汉三昨天交还宝剑时只字未提,戴笠对背叛之人向来是零容忍,便有意处置马汉三。</p><p class="ql-block"> 然而北平是马汉三的地盘,马汉三自抗战开始在北平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所以戴笠在随后主持会议时,主要肯定马汉三在抗战时期及日寇投降后的贡献,意图稳住马汉三。戴笠好色在军统内部不是秘密。马汉三察觉戴笠审迅川岛芳子后的细微变化,觉得大事不秒,就与下属刘玉珠商量,刘玉珠不满卅岁,颇有姿色,与马汉三早就暗通款曲,马提出让刘玉珠色贿戴笠。三月十四日晚宴马刻意安排刘玉珠坐在戴笠旁边,席间頻送秋波,然而戴心中有事,虽对刘的美色心有所动,但为人谨慎的戴笠草草就餐后在手下簇拥下离开,根本就不给刘玉珠丝毫机会。</p><p class="ql-block"> 三月十五日戴笠计划离开北平去青岛,马汉三又安排刘玉珠同往,戴笠为了稳住马汉三,想到青岛又不是马汉三的一亩三分地,也就带刘玉珠同往青岛。而在三月十五日晨,马汉三就安排一个小组驾车先期赶往青岛。三月十五日晚,戴笠心安理得地拥刘上床,但一番云雨后就独自就寝。刘玉珠在离开戴笠房间后,觉得此事无解,就连夜与北平赶来的小组取得联系,然后回住处休息。三月十六日得知戴笠计划三月十七日上午11:00离开青岛飞上海,与美国军人柯克会面。就在三月十七日上午九时许先期赶到机场,要求上机安检,而守在机场的随行人员对刘前晚陪睡心知肚明,还以为戴笠安排她来的,于是未加阻拦。于是刘玉珠有惊无险地在戴笠座机上安放了定时炸弹。然后在候机室静候戴笠一行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当时刘玉珠得知戴笠计划三月十七日11:00飞上海,就估计实际起飞时间应该在11:30~12:00之间。直到近11:00点,戴笠一行才来到机场。戴笠等登机时,刘玉珠假意随行,见戴笠不置可否,就顺势告别,三月十七日上午11:45飞机顺利起飞。但飞行一个多小时后与上海机场联系,得知上海正下滂沱大雨,军民两个机场均无法降落,经联系知南京雨小,遂改飞南京,戴笠的专机在到达南京近郊上空时,突然发生爆炸,一头栽到了板桥镇以南一座不到200米的小土山———贷山。机上含机组人员在内的十余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p><p class="ql-block"> 后在一九四八年,军统已改名为保密局,保密局上海站站长刘方雄在查阅日寇特高课在上海的相关资料时发现马汉三投日的蛛丝马迹,遂向蒋介石呈上的报告中明确指控:马汉三在抗战期间曾投日变节。一九四六年伙同刘玉珠谋杀戴笠以求自保,当时在保密局已被边缘化的马汉三、刘玉珠被逮捕,押解南京秘密审讯后,马、刘二人被秘密处决。</p><p class="ql-block">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考取黄埔军校时自己改名戴笠。而戴笠机毁人亡的贷山脚下一条小山沟,春夏多雨季节汇雨成沟,冬季少雨季节则干涸见底,自古以来当地人就叫困雨沟,故认为戴笠合该毕命于此。</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名士章士钊,在戴笠的葬礼上为戴笠挥毫泼墨:“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