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裏的鄉村-宏村

Lily King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步踏石橋近古村,南湖風定水微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舉頭漢瓦徽式鋪,俯看洗芹搗衣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題記</b></p> <p><b>【宏村】</b></p><p>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廣發達之意。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從聰明的智慧,開《仿生學》之先河,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古水系牛形村落,成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宏村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故有“中國畫裏的鄉村”之稱。</p> <p><b>【南湖】</b></p><p>進入宏村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泓寧靜的湖水襯托著隔岸的粉牆黛瓦,這在圖片中不知看到多少回的那個湖即是南湖,建於明萬歷丁未年(1607年)。湖面寬闊,水天一色,它將江南特有的韻味一下子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p> <p>湖水平整如鏡,鏡中是那鱗次櫛比的小灰瓦、馬頭牆。由於年代久遠,原本純白的牆面被雨水衝刷出斑駁水漬,大自然彷彿是一位無形的畫家,用它那日月風霜的巨筆,蘸著江南柔柔的風,秀秀的水,濕濕的空氣,精心地在上面渲染、勾勒了一番,便顯現出一種獨特的美…</p> <p>遠處山嵐正起,近旁綠樹欲滴,小橋流水,曲徑小巷,好一幅江南煙雨圖。所以,宏村的南湖也被稱之為“黃山腳下的小西湖”。</p> <p>一條筆直的河堤將湖面劃分為兩半,一座造型小巧的單孔石橋橫臥其上,恰如江南女子使用的髮簪,精致而又充滿詩情畫意地插在雲山疊起的少婦頭上…</p> <p>不禁使人想起了汪彤雯的詩作《南湖春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小鳥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楊柳含顰桃帶笑,一邊吟過畫橋西。</p> <p><b>【畫橋】</b></p><p>畫橋位於南湖中間的河堤之上,它將南湖分為兩部分,南湖形狀似弓,畫橋似箭,箭頭朝外,寓意時時刻刻保衛著村莊。</p> <p>斜倚橋上,環顧四周,但見遠山含黛,近水微瀾,風撫岸柳,花簇古居,襯托得小山村十分寧靜。遠處有幾只無憂無慮的鴨子正在湖中歡快的嘻戲著,彷彿在向人們顯示這裏是人間仙境,世外桃源…</p> <p>整個湖面恰如一張彎弓,弓背處綠樹圍岸,曲徑相環,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甬路沿湖一直向前。堤岸上坐滿了許多來此寫生作畫的學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地描繪著眼前的美景…</p> <p>在這裏,是畫家和學生們的寫生、拍攝、創作的絕美之地;在這裏,他們全神貫注,旁若無人;在這裏,很多名人留下了精彩的墨寶佳作…</p> <p>弓弦處則是依湖而建的徽派建築,高低錯落,張馳有度。那些老屋就像是黒白相間的琴弦,正在演奏著一曲歷史小夜曲。</p> <p>特別是那略略退色的粉牆,更是與周圍的景物構成了一幅靜美的中國畫卷。在柳樹下,學生們架起畫板,畫遠處的房子,畫近處的碧水,畫水中的倒影;他們想將這些美景,都細細的勾勒到自己的畫圖中…</p> <p>不知道為什麼古時的徽派建築顏色會選擇單調的灰白兩色,僅這白色的粉牆便不很耐髒,風吹雨淋後就會變得斑斑駁駁。可也就是因為這一變化,帶給人們的並不是髒不可奈,而是一種厚重的歷史滄桑感,與另一種古老的歲月沉澱味…</p> <p>清浙江錢塘(今杭州)名士吳錫麟遊宏村南湖後,曾撰文“宏村南湖遊跡之盛堪比浙江西湖”。事實上,南湖建時仿的就是西湖裏“平湖秋月”的景致——以石砌堤築岸,岸邊遍植樹木。按這個高標準,建成後的南湖綠樹成蔭,湖光山色,成了宏村一大美景。</p> <p>早在南宋紹興元年,生活在皖南黟縣的汪氏家族還在“篳路籃縷,以啟山林”之中。其居住的村莊屢次遭火災之患,於是汪彥濟舉家從黟縣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幾經搬遷,他們終於在雷岡山下,找到了一處與祖先遺言中相似的安居樂業之地:一汪永不幹涸的清泉,東西兩條河流環抱左右。</p> <p>於是,汪氏族人在雷岡山一帶先築建了十三間房間為宅,這便是宏村之始…</p> <p>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作為程朱理學發祥地的徽州也達到了極盛時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營商者大增,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財富、為光宗耀祖,紛紛在家鄉購田置屋,修橋鋪路…</p> <p>從汪彥濟在村口興建睢陽亭,作為入村標誌性的建築;到了明神宗萬歷二十四年,這裏逐漸營建了【樂敘堂、太子廟、正義堂】等祠堂、廟宇,形成了以血緣、地緣關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村落。</p> <p>得益於多年來族人對宏村的建設和保護,截至2014年,全鎮完好保存的明清民居有140餘幢,其中以【南湖春曉、月沼風荷、牛腸水圳】等為主要景點,並被譽為是“畫裏的鄉村”。</p> <p>宏村,已於2000年11月30日作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更是中國第一批被列入此名錄的“古村落”遺產。</p> <p>穿過南湖上的長堤,迎面便是南湖書院,這裏是當年汪氏子弟讀書學習的地方。</p> <p><b>【南湖書院】</b></p><p>南湖書院位於南湖北畔,遠遠看去,前臨一湖碧水,後依連棟樓舍,整個建築布局嚴謹,大氣宏闊,寬敞明亮,粉牆黛瓦;雖然,它巳被歲月雕刻顯斑駁,但古老的南湖書院至今仍保存完好,已成為徽州古書院代表建築之一。</p> <p>在清康熙年間,古徽州人四處修建學堂,當時書院多達54所。宏村汪氏是徽州旺族,自然也是如此跟風,他們在南湖這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共建了6所私塾,稱為“依湖六院”。</p> <p>到了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宏村汪以文、富商汪授甲等邀浙江閩道學政使羅文聘到南湖遊覽。敘談中,羅公道:南湖秀色,湖波如鏡,環境實在優雅;如將倚湖六院合併,建成規模宏敝之學堂,村人將受福無窮。</p> <p>汪授甲等認為此主意不錯,於是鼎力倡導,村人紛紛響應,富者捐資,貧者出力,經四年努力,終於將“依湖六院”擴大規模,合併重建。為表彰汪以文在書院建設的功績,村人把這座書院命名為“以文家塾”,又稱“南湖書院”。</p> <p>書院首進為木柵欄門樓,氣勢不凡,面闊三間,額枋雕花;門前有廊,八字影壁,門上懸有兩匾,上為“南湖書院”,下為“以文家塾”。此“以文家塾”的匾額是嘉慶十九年,93歲高齡的清代翰林院侍講、大書法家梁同書親題。</p> <p><b>【志道堂】</b></p><p>整個書院分東西二路,東路前進為書院的正廳志道堂,為塾師講學的場所。</p><p>志道堂寬敞明亮,雄偉華麗。梁柱精選整根的白果、香樟樹實木制成,香味可驅蚊蟲,數百年無蟲害,至今甚至連一蜘蛛網也難找到。梁枋皆為月梁,枋下雀替、枋間陀墩皆雕花。</p> <p>花崗岩半圓形雕紋柱石分佈兩邊牆下面</p> <p>有很多人知道“十年寒窗”、“寒窗苦讀”等,卻很少有人見過“寒窗”。在志道堂去文昌閣的兩個邊門上方,就有兩扇“寒窗”。長方形木框內用木條拼成若幹不規則的形狀,有如碎裂的冰塊,冰豈不寒?也有人說裏面木條組成無數個“人”字,意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都是告誡書院學子,欲求功名、光宗耀祖必須刻苦為學。</p> <p>遊畢南湖書院,穿過小巷,步行十多分鐘不遠處就可來到被稱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p> <p><b>【承志堂】</b></p><p>承志堂,是村中最大的建築群,建於清末鹹豐五年(1855年),是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佔地約2100平方米,有房60餘間、九個天井、136根木柱。木柱和額枋間均有雕刻,造型富麗,工藝精湛,題材有“漁樵耕讀、三國演義戲文、百子鬧元宵、郭子儀拜壽、唐肅宗宴客圖”等。</p><p>承志堂的院門並不大,從外面看不出與別的古宅有什麼不同,不走進去不會知道它內宅的恢宏氣勢和金碧輝煌。</p> <p>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是黟縣保護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廳橫梁、鬥拱、花門、窗欞上的木雕,工藝精細,層次繁復,精雕細鏤,飛金重彩,人物眾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稱是徽派“三雕”藝術中的木雕精品。</p> <p><b>【唐肅宗宴官圖】</b></p><p>走進承志堂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前廳橫梁上的一幅木雕,叫“唐肅宗宴官圖”。內容是官員們參加唐肅宗宴請時娛樂的場景,官員們圍著四張方桌,有站有坐,或彈琴下棋,或吟詩作畫,連燒水、僕人給主人掏耳朵等活動盡收其中,構圖飽滿,線條清晰,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木雕長約2米,高約0.3米,厚50多釐米,竟然有8個層次和36個人物,場面壯觀。</p> <p>人物眾多,並且木雕表面均塗有金粉,使其看上去富麗堂皇,連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專家也不免為之細節贊嘆,稱這些木雕瑰寶,在古代建築精華的故宮也看不到,所以,承志堂也被專家們譽為“民間故宮”了。</p> <p><b>【百子鬧元宵】</b></p><p>大門後面的中門上懸掛著一個“福”字,上方是木雕“百子鬧元宵”。雕刻的是小孩歡鬧元宵的喜慶場面,一百個小孩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既體現了儒家文化中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思想觀念,又充滿了民俗色彩。</p> <p>順便說一下,平常人家大門後面是不能建中門的,中門是官府的儀門,要做官人家才能有的。和許多徽商成功後要捐個官一樣,汪定貴也捐了五品同知的官銜,所以他家才能建了個中門。</p> <p>建個中門還不行,他還建了兩個商字門,即把左右邊門上方的構件雕成“商”字形。中門除了重大節慶或貴賓光臨外是不開的,來人只能走商字門。古代商人地位很低,再有錢也提高不了多少身份,所以汪定貴建商字門,誰要進他家,卻要從商字底下走過,反映了他既忿忿不平又深深自卑的心態。</p> <p><b>【三國演義戲文】</b></p><p>至於汪氏建商字門出於什麽心態不好說,但上面的木雕一點不含糊,商字斗拱上雕刻了董卓進京、三英戰呂布、定軍山、長坂坡等四出三國演義的戲文,再上面一點雕刻的是南北財神…</p> <p><b>【漁樵耕讀】</b></p><p>承志堂最精華的木雕部分全在前廳。中門上面上方閣樓護板上是四根木雕立柱,分別雕刻著“漁、樵、耕、讀”四個作品。</p> <p>承志堂的後廳主要是長輩們居住的地方,柱石上有壽字,橫梁上雕的是“郭子儀上壽圖”。這是極具徽州特色的木雕,大凡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月梁上使用圓雕較多,既考慮美觀,又重視實用。</p> <p><b>【郭子儀上壽】</b></p><p>“郭子儀上壽”雕刻的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祝壽故事。富貴而長壽的郭子儀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被封為汾陽王,做壽之日,皆為朝庭高官的七子八婿前來拜壽,熱鬧非常。</p> <p>在後廳可見雕有壽字的花崗岩方形柱石,寓意富貴長壽。</p> <p>“九世同堂”描述的是唐化張公義一家九世同堂的故事。史書記載,張公義是個修身齊家的典範,他以和、忍二字持家,全家900餘人和睦相處,唐高宗、武則天曾登門造訪並予以褒獎和賞賜。</p><p><br></p><p>這兩幅木雕,都是希望子孫滿堂且富貴長壽,也是告誡後人要孝敬長輩、友愛和諧。</p> <p>“承志堂”裏還有很多木雕,梁枋、斗拱、雀替、欄板、門窗等,上面雕刻著神話戲曲人物、博古四芒、瑞獸祥禽、花卉植物和吉祥圖紋。</p> <p>承志堂的前廳和後廳天井上方四周有“錫制”水梘溝,下雨天接著瓦片簷口的雨水,然後通過東南和西南兩個稍低的角,先流入水梘筒,再進入下水道。天溝和落水管均採用金屬鍚製作。</p> <p>這些在天井上的天溝四角都有一塊高於天溝的金屬鍚板,形狀似盾牌,有花邊紋飾,前廳與後廳的天井上分別凸刻四個字“天鍚純嘏”和“百天受祿”的吉祥字句,寓意對美好生活的期盼。</p> <p><b>【錫雕-魁星點鬥】</b></p><p>在承志堂的古民居內,水梘鍚雕最精彩的當屬“魁星點鬥”,它安裝在前廳天井中間位置,雕刻魁星單腳站立,右手執朱筆,圓臉鼓目,動態栩栩如生。歷經歲月的洗禮,鬥的位置現在還有朱紅色。整體精雕細琢,工藝精湛繁復,實在難能可貴。</p> <p>據說建造此宅當時花了白銀60萬兩。古徽州深宅豪院很多,如此規模的還是不多;但是,令承志堂亨譽天下的不是它的宏大規模,而是宅內眾多精美的木雕,據說它們由20個工匠整整雕刻了六年才完成,鍍在上面的黃金就達100兩。</p> <p>前廳的西側,由南向北第一間是賬房,承志堂的建造連此賬房前的小廳都不疏忽,門簾漏雕精緻,賬房不大,呈梯形,裏面有臥室、外有小廳。</p> <p>小廳南面有一小魚塘,魚塘分兩部分,引屋外水圳水入魚塘,除了養魚,還有洗滌之便,風水上把水引入家中說成“引水入屋,掘井家中,以示聚財和人丁興旺”。水塘有臺階上下,邊上有護欄,古稱“西施靠”,閑暇之餘,可“憑欄觀魚躍,倚窗聽水聲”很是愜意…</p> <p>在賬房前南面牆上有一塊長方形的“雙面圖案”鏤空石雕窗。採用的是黟縣青石材,雕刻內容是“喜上眉梢”又稱“四喜登梅”圖。四只喜鵲各具神態,頗有情趣;梅花樹幹遒勁有力,梅花朵朵布滿畫面;雕刻喜鵲上梅梢,寓意喜來報。</p> <p>承志堂的石雕與磚雕雖不算多,但都屬精品;以下的這是一幅凸顯磚雕——柳樹駿馬圖。</p> <p>號稱民間故宮的承志堂,不僅僅是規模宏大,功能齊全,佈局合理而聞名於世;而是有著精美的徽州三雕非遺技藝的歷史遺存,特別是徽州木雕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雕梁畫棟的同時,從另一側面反映了徽商的“文化修養”和“為人處世之道”。</p> <p><b>【樂彼園】</b></p><p>樂彼園所在位置是原宏村小學,在南湖書院旁邊。清末,由於年久失修和太平天國的戰亂,樂彼院內的建築幾乎不存在;於2011年2月20日正式動工修建,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二層木結構,造價不菲,共化費了1100萬元。</p> <p>樂彼園名取自佛教故事,《阿彌陀經》描繪“極樂園土,七重欄楯,七層羅網,七層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園名為極樂”。</p> <p>“樂彼園”有樂彼堂、凝雪齋、片玉一枝廊、傍雲樓、椿和堂、寬和堂等組成。其園內建築均按徽州清中、晚期的園林設計,其型制、結構、材料、工藝均保持傳統。建築所選木料均為馬來西亞進口山樟木。所以,這些是宏村內最新組合的建築群。</p> <p>住宅型制基本取花園式住宅,結構為框架結構,主體建築結構為明或暗三間,亦有前後進式,附設別廳、花園、廊亭、廚房等。院內還有百年香樟和二百年樹齡的龍柏木各一株。</p> <p>園中的長廊連接著各個廳堂,在長廊中掛有許多介紹宏村美景與歷史的畫幅…</p> <p>穿過民居小巷,前面就是宏村最精彩的景點“月沼”…</p> <p><b>【月沼】</b></p><p>月沼,當地百姓稱“月塘”,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p><p><br></p><p>當時宏村出了個汪思齊,發現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湧不息。他三次聘請海陽縣風水先生何可達,與族內高輩能人,“遍閱山川,詳審脈絡”,制訂擴大宏村基址及進行村落全面規劃牛形水系藍圖;準備引西溪水繞經村屋,其中牛腸水圳九曲十灣,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處,開拓建月沼池塘蓄水,以防火,可飲用的建造藍圖…</p> <p>在祖先的遺夢中,牛是富裕的象徵,水是福澤子孫的。為此,家族的女頭領胡重娘依據對祖先遺願藍圖的解讀,把新建的村莊規劃為一個“牛”形村落:</p><p><br></p><p>鑿清泉水為池塘,引西溪水為補充,擴大為“月沼”,成為想象中的“牛胃”;牛胃通過兩個出水口,建成縱橫交織,長共1300餘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裏的家家戶戶,作為生活用水;這樣蜿蜒的水圳被稱為是“牛腸”,其中的水經過使用之後,全部匯聚到村南被看作“牛肚”的南湖。這就是她對牛腹內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在外型上,宏村就以雷岡山為牛頭,村口兩株古樹為牛角,民居建築為牛身,四座古橋為牛腳來定論。</p> <p>後裔汪升平等人投資萬餘金,繼續鑿圳、挖掘池塘,經過了廿餘年,終於實現了祖先的遺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池塘水平如鏡,池水清徹透綠,倒影著粉牆黛瓦;在此,月沼雖不能呈現圓滿,但它的不完整卻展現著超凡脫俗的完美…</p> <p>也就這樣,宏村被稱為“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的牛形村就誕生了。</p> <p>據說開挖月塘時,很多人主張挖成一個圓月形,而胡重娘當時卻堅決不同意,她認為“花開則落,月盈則虧”,只可挖成半月形,才能保村中居民平安富貴源源不斷;也正因為她當年有了如此的決策,才有了如今畫裏的鄉村-宏村…</p> <p>“月沼”是村中一處極具幻彩的水潭,也是宏村最美的地方;月沼水常年碧綠,塘面水平如鏡,塘沼四周青石鋪展,粉牆黛瓦清晰有序倒影塘邊;在這裏是水中有天,天中有水,徽派建築與水中倒影,輝映成趣…</p> <p>穿街過巷在小村中,隨處可見民居前被稱為“牛腸”的水圳。</p> <p><b>【汪氏宗祠】</b></p><p>宏村月塘北畔正中,有一座建於明代萬歷年間的汪氏祠堂,名樂敘堂,又名眾家廳。這也是宏村唯一的祠堂,因為這裏的人幾乎都是汪家的子孫。</p> <p><b>【汪氏宗祠門樓】</b></p><p>汪氏宗祠正堂門樓的磚雕上豎著有朱紅色的“思榮”兩字,字旁是“雙龍戲珠”磚雕圖案,下面刻著四個大字《世德發祥》的吉祥字句…</p> <p>宏村汪氏76世祖汪辛,即汪思齊,在山西任運粟主簿。建祠時,汪辛不在家鄉,但出資過半,德高望重,村人推崇其妻胡重娘及子仕和、仕隆主事興建。歷時四年完成。</p> <p>“汪氏宗祠”是宗族祭禮聚會的地方,是聽取祖訓宗規的地方;是子子孫孫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的祠堂,有人建議可取堂堂名為樂敘,意為“秩敘敦倫,永履和樂”。族人同意,汪辛並寫下《樂敘堂記》。</p> <p><b>【樂敘堂】</b></p><p>樂敘堂的櫻花枋上懸掛著樂敘堂的橫匾,橫匾下方的牆上掛著祖先的畫像,在四周的楹柱上懸掛古聯文:“基開雷岡綿世澤,緒承越國萃簪纓。” “水繞宏村,一渠碧玉千家分;花擁南湖,兩岸濃華萬樹發。”</p><p>這裏是汪氏家族祭拜祖先,家族意事場所,也是全村的中心,是宏村精氣神的所在。</p> <p><b>【宗祠畫像】</b></p><p>在樂敘堂中間懸掛三幅畫像分別是汪氏初祖,徽州宏村的汪氏先祖,邊上一女子畫像為胡重娘,她從西遞嫁來了宏村,是她設計了宏村的牛形仿生學水系;一女子能在男性祠堂中間佔一席之地,她是唯一的一個,這是多麽的了不起,可見她對宏村作出的貢獻有多大。</p> <p>沿“月沼”而建的那些高牆闊門的大宅是專供族中輩分最高、地位最顯赫的人居住的。</p> <p>村中數百幢古民居鱗次櫛比,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閑庭興步其間,悠然之情濃烈得讓人心醉…</p> <p>漫步宏村,我不但為這裏的古民居保存得如此完好而驚歎,也漸漸地明白到了為什麼要把宏村比喻成“牛型村”的說法了…</p> <p>在宏村,能看到祖先的大智慧;在幾百年前已掌握了充分利用自然水流的原理,利用天然的地勢落差,使水流保持一定的流速。水流通過曲曲彎彎的水道流經各家各戶時,為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p> <p>並且村中有規定,每天早上8點之前村中水渠的水為飲用水,8點之後村民才能在水中浣洗。由於水是流動的,使得水質可以一直保持清潔。</p> <p>不過現如今的村民已喝上了更加衛生的自來水,渠中的水僅供浣洗之用了。</p> <p><b>【樹人堂】</b></p><p>樹人堂是宏村唯一的官宅,由清敕授奉政大夫誥贈朝儀大夫汪星聚不滿官場腐敗而辭官歸隱於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建造。名字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意。</p> <p>外門為八字門樓,象徵官家的威嚴與排場,代表了曾經的顯赫地位。門樓磚雕寶瓶、瑞獸、祥雲。大宅不設後門,客人都由大門進出,象徵建造者清官的品質。</p> <p>門樓內懸枋亭閣,製作精細,別具一格。</p> <p>樹人堂系二樓三間結構,花園水池,獨具匠心。宅基呈六邊形,取六和大順之意。正廳偏廳背靠水圳,座北朝南,內樓層欄板和柱栱間的華板美觀大方。廳堂的天花上至今還可清晰望到畫有牡丹鳳凰的富貴圖案…</p> <p>廳堂前院內東側還建有雅緻的小書房與小池塘。</p> <p>東西廂房扇門上都雕有福祿壽喜人物圖與漁樵耕讀圖,手工精細。</p> <p>樹人堂現也稱為“民藝收藏館”,是房主汪星聚五代孫汪森強的私人收藏館。</p> <p>為弘揚徽州的歷史文化,主人多年來從民間及博物館收集了明清民間時期老作坊機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畫、民俗用品、徽商書信用具、宏村族譜等,再現了當年徽州社會生活的一些側面。</p> <p>宏村,因為它絕美的畫面讓它成為藝術的聖地,無論是攝影或是繪畫,又或者是詩歌,先行者那些大師級的作品,巳經如同一個不可企及不可逾越的高度,讓後來者只有仰望。</p><p><br></p><p>宏村,它不僅僅是一個村,它更像是掩映在群山中的“世外桃源”,如果用水墨丹青將它描繪出來,那它就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p> <p>圖片拍攝/lily(手機隨拍)</p><p>文字編輯/lily(歷史資料來自綱絡)</p> <p>謝謝您的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