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阿难碑》清代道光咸丰左右精拓本

安雅堂

<p class="ql-block">唐人。宦官。隋文帝仁寿间已任事。唐高祖武德间,参秦王李世民幕府,从平诸雄,勋居第一。太宗贞观间,历任谒者监、内给事,封汶江县侯,累左监门将军。</p> <p class="ql-block">昭陵近200多座陪葬墓,墓主不是皇亲国戚便是国之栋梁。但是,目前发现的昭陵陪葬墓中却有一座宦官墓葬,这就是张阿难墓。张阿难究竟何许人也?以何种身份陪葬昭陵?值得我们深究,这还得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p><p class="ql-block">唐太宗虽然制定了不许宦官干政的诏命,却并未严格遵守,他自己就很信任宦官。贞观时,张阿难官至监门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封汶江县开国侯,食邑七百户。而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侯均为从三品官,官阶崇重。早已突破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是长官,阶四品”(《旧唐书.宦官传》)的限制。</p> <p class="ql-block">张阿难碑</p><p class="ql-block">唐朝的宦官之所以权势显赫,其原因:一是他们可以掌握一定军权,二是宦官可担任监门卫将军。监门卫职责共有两项:第一是守卫宫廷诸门,第二是在皇帝出宫时,负责护卫。由此可见,监门卫的职权非常重要。那么,担任监门卫将军的人一定是皇帝最为信赖或是皇帝宠信之人。《礼泉县志》记载,张阿难官做到了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内侍省内侍、汶江县开国侯、右监门将军。《文献通考》中记载了陪葬昭陵的功臣名录,其中就有宦官张阿难的名字。可见,张阿难授予右监门卫的时间或应该在贞观年间,监门卫将军是从三品的职事官。张阿难担任监门卫将军,陪葬昭陵亦合乎情理。</p> <p class="ql-block">张阿难碑头</p><p class="ql-block">张阿难墓位于礼泉县烟霞镇马寨村,墓碑现存昭陵博物馆,碑高204厘米,宽75厘米,厚20厘米,碑面文字保存较少。张阿难的墓志收入王昶所编的《金石萃编》和董诰所编《全唐文》中,此墓志写于永徽二年,有可能张阿难在永徽二年去世,墓志已残缺不全。</p> <p class="ql-block">张阿难碑(局部)</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唐朝中后期由宦官担任监门卫将军已经成为一项不成文的制度,宦官不但是北衙禁军(神策军)的首脑,而且还担任飞龙使、监门卫将军等要职,当时的几支主要军事力量基本都掌握在宦官的手里。以致后来,宦官可以操纵皇帝废立。宦官专权对当时的朝廷乃至国家确实危害不小,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宦官统领禁军对皇权的稳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