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就在那么不经意间,就在盼望已久的假期刚刚来临之际,还来不及安享假期,反扑的疫情如猛虎般袭来,让人猝不及防。瞬息之间,全员进入战备状态。</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2日晚,也许当人们还在懵懂时,单位的工作群就如开锅般进入了防疫阶段。一条条流调信息充斥着每一个人紧张的神经,大量的流调信息让我们有了某种预感。虽然身在家中,手机却不能离手。作为班主任,班级群就是我们要守护的阵地,各种排查信息,防疫宣传实时进行着。</p><p class="ql-block"> 短短两天的时间,形势急转直下。1月14日午夜时分,后勤主任仍在单位配合防疫指挥部拆帐篷,拉活动板房,为第二天的全民核酸检测做着先期准备。与此同时,校长在单位群中布置着刚刚接到的教育局紧急通知:抽调人员配合各社区和街道完成即将开展的全民核酸检测工作。虽是午夜,但大家报名却是异常踊跃,转眼间人员配齐。</p><p class="ql-block"> 如今想来,那一夜全市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在忙碌着。40万人的核酸检测该是一项多么庞大的工程?又有多少人在那一夜未眠?</p> <p class="ql-block"> 正当人们争分夺秒的忙碌时,天公也“恰逢其时”地下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更衬显了人们的忙碌。</p><p class="ql-block"> 1月15日早上,逆行的同事们顶着纷飞的雪花,踏着没脚深的雪赶赴执勤点,协助社区、街道完成第一次全民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我实在坐不住了,看着窗外飘飞的大雪,我决定去慰问一下执勤的同事。烧上热水,带上奶茶与刚出锅的煎饼果子,驱车赶到执勤点。当大家用冻得通红的双手捧着热乎乎的奶茶时,笑着说,这才真正体会到了雪中送炭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晚上休息时翻看微信朋友圈才发现,原来居家的同事们也没有闲着,都自发的在帮助本小区的检测点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内心不觉得一阵温热,原来这就是身为教育人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 随着第一波核酸检测的结束,疫情也在迅速发酵。又是两天的时间,18号的封城让我们再次预感到了疫情的严峻。接着便是一拨一拨地接到同事们因各种原因被居家隔离的消息。疫情的阴霾迅速笼罩在了每个人的心头。此时,原本不大的单位就只剩下几位领导依然坚守在一线了:纪校、孙校、宋主任,还有我们可爱的老封大姐 。此时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各自的称呼,他们已全身心投入到日夜不息的抗疫洪流,这时的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大白”。</p> <p class="ql-block"> 21日,又一个炸雷般的消息传来——全市封户。这一声不亚于春雷的消息,让我们彻底意识到了疫情的严峻。封户的日子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武汉人民曾经的坚毅与果敢。各种充满正能量的消息、照片、视频铺满了各大网站和各种社交平台,全市人民在用自己的方式互相加油、鼓励、砥砺前行,表达着对防疫必胜的决心。曾经的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五线边陲小城,因一场疫情走进了央视,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作为被居家隔离却又身为教育人的我们,虽不能冲锋到防疫一线,却能发挥教育的职能。全体班主任利用微信群的强大覆盖面,尽最大努力从多方面、无死角地对学生及家长们做好疫情期间的宣传和心理疏导,为这场全民战役尽一份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立春,虽然窗外仍是冰天雪地,但在这座已经封户14天的城市中生活的40万人心中,春的信息已盎然溢出。</p><p class="ql-block"> 各种利好的消息,让这座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深信寒冬终有尽。寒风中孕育的花蕾,在春来之时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在浩瀚的抗疫洪流中,我们就如星辰大海中的一缕微光,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却秉承着一个信念:既为红烛,纵使再微弱,也要闪耀着。</p><p class="ql-block"> 我们坚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顽强不屈的人民在坚守,我们必将战胜疫魔!让我们携起手来,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