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党员之手,传黄河之文脉—经十一路小学六(1)寒假实践活动侧记(二)

侯娟

<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立春时节,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六(1)中队的雏鹰假日小队如约而至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在黄河岸堤上展开了一场独开生面的美丽约会。队员们胸着红领巾,井然有序的跟随在天桥南岸支部党员们身边,从百里黄河龙墙启程,一路徒步西行,成为了黄河边一条流动的风景线。途中,老党员朋友张毅向队员们讲述了黄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黄河岸边日复一日的坚守、看党员亲身示范平凡工作中的伟大。大家惊讶地发现身边的黄河,居然为济南市提供了接近九成的城市供水,真正是泉城的“动脉”!与此同时,张毅还穿插讲授了黄河水资源的保护知识, 让队员们了解到是母亲河给予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引导队员从小树立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漫步在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少先队员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假日内的防火宣传。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队员们兴致勃勃地议论着防火的重要性,并向公园游客分发志愿者提前备好的防火宣传单,耐心向几位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讲解防火内容,不自觉间提升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心。在泺口九烈士纪念广场,泺口管理段的青年党员杜昭翰为队员们讲解泺口就烈士的故事,在1933年8月18日,国民党反动派在泺口堤下的马家道口枪杀了九名中共党员干部,史称“泺口九烈士”。他们分别是:曾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的李春亭,牺牲时年仅32岁;曾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的李伟仁,牺牲时还不到30岁;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孙善帅和孙善师,弟弟孙善帅曾任共青团山东特委代理书记,哥哥孙善师曾任中共郯城县委组织委员;还有中共益都两任县委书记段亦民和郑心亭、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的张福林、中共鲁南特派员唐东华以及中共青岛市委秘书王常怡。九位烈士当中,李春亭是安徽宣城人、李伟仁是四川岳池人、唐东华是江苏邳县人,其他六位都是我们山东人,1933年牺牲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其中张福林同志年仅22岁。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慷慨就义英勇赴死,在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坚守了党的秘密,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气节!聆听时孩子们列队凝望,深深鞠躬,感怀英雄的革命史,体悟共产党人的浩然气节,心中默默植下了红色的种子。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那么黄河的汛期又是怎么的呢?泺口管理段经验丰富的职工张昕以小课堂的形式,身穿防护服,手拿摸水杆和安全绳,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在大水来临之际怎样下到根石台探摸根石,查看是否有走石头的情况。在寒冬腊月河面冰封的情况下如何凿冰取样勘察凌情。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感叹于黄河人的智慧,同时体恤到治黄人的艰辛,更加深刻理解了父母的工作的辛苦。随后,大家加入到净滩行动中。队员们井然有序,两人一小组,手拿垃圾夹和垃圾袋,穿梭在黄河岸边,大家仿佛忘记了冬日的寒冷,为了黄河母亲的光彩形象而努力的找寻、捡拾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与黄河上的党员交朋友是小雏鹰们的美好心愿,引领小雏鹰翱翔黄河天地是黄河党员的殷切期盼。心与心的交流、黄河文脉的传承与传递,恍惚中大大小小的身影铸就了黄河梦。在这次“大手拉小手”的约会中,队员们意识到要进一步恪守公民责任,要呼吁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使身边环境更洁净、让生活更加美好。</p>

黄河

队员

党员

中共

雏鹰

防火

讲解

烈士

青岛

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