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那点事儿(3)鸣镝殒命

滍水闲人

<p class="ql-block">匈奴骑兵</p> <p class="ql-block">  鸣镝,箭矢之一种,飞时有声。矢镝飞则鸣,铁制而饰以兽骨、象牙,亦有用水牛角为鸣具者。镞多作小枣形,胡人多用之。后称响箭。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佳兵》文载:“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p><p class="ql-block"> 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冒顿乃鸣镝的发明者,至于史记记载是否正确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秦汉时期鸣镝已经广泛用于作战,马上民族对鸣镝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 话说冒顿冒死逃回匈奴,见到父亲头曼单于,头曼单于大吃一惊,他认为冒顿能够逃回来一定得到上天的护佑,在崇尚英雄的草原,头曼也就打消了杀掉冒顿的念头,还当即决定让冒顿领兵两万去守卫一个地方。头曼可能认为,冒顿不会记恨他,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此举是头曼单于犯下不可饶恕的政治错误,为后来头曼殒命埋下伏笔。试想,你可以认为儿子不会去记恨自己,但是,你儿子能不记恨你吗?那可是差一点命丧他乡啊,何况你知道你的儿子是怎么想的吗?</p><p class="ql-block"> 自从头曼进攻大月氏的那一天开始,头曼的形象在冒顿心目中就轰然崩塌。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会借刀杀人,而且杀的还是自己,他的长子。</p><p class="ql-block"> 他复仇的火焰开始在心底点燃,</p><p class="ql-block">冒顿领着两万精兵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冒顿清楚,要想实现自己的计划,就要有一支效忠自己的部队,他还清楚,头曼不是一个人,他背后还有一群支持者,如果不做精心准备即便杀死头曼,也难实现自己称霸草原的宏伟计划。</p><p class="ql-block"> 冒顿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令已出口,当立即执行。</p><p class="ql-block">一次围猎时,冒顿将鸣镝射向野兽,有几位士兵没有执行他的命令,他毫不犹豫将不听命令的士兵斩首。还有一次,他将鸣镝射向自己心爱的战马,有士兵不忍心射杀,冒顿就立即将他们斩首。后来有一天,冒顿又将鸣镝射向自己的爱妻,左右见状不敢射击,结果又被冒顿斩首。这之后,就没有士兵再敢违抗冒顿的命令了,两万部队从此绝对忠于冒顿。冒顿知道,他实施报复的条件成熟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头曼率领部队去打猎,冒顿率领手下士兵一同前往,冒顿突然把鸣镝射向头曼,手下士兵见状,毫不犹豫对准头曼万箭齐发,头曼当场殒命。冒顿立即返回单于庭,诛杀了他的后母和弟弟以及反对他的贵族和将领,自立为单于。这一年,头曼刚刚21岁。</p><p class="ql-block"> 东胡王听说冒顿射杀头曼的消息,非常兴奋,认为他的机会来了,他要趁匈奴内乱的机会吞并匈奴,实现称霸草原的目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冒顿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谈吐间将东胡一举歼灭,早于汉武帝刘彻称雄草原,成为千古一帝。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匈奴那点事儿(4)冒顿灭东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