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官之谜

满筱晴

<p class="ql-block">  身兼三振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掌握着东北、华北广大地区的军政大权,统领的兵力的总数达到十八万余人,超过了唐朝当时边镇总兵力的1/3,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串通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重大的打击和它的危害,远远超过这八年的时间,这不是个时间的概念。还有一个数字,就是在天宝年间没有爆发安史之乱的时候,是5200多万人口,其中长安的人口达到百万,那是很大的城市了,一千多年以前,可是安史之乱结束以后的公元764年,全国的人口普查结果只有1700多万,也就是说有三千多万人在战乱当中失去了性命,所以这个危害是非常大的,杜甫就是在这整个的安史之乱的苦难的进行当中,他随着老百姓一起颠沛流离,随着老百姓一起吃苦受难,随着老百姓一起跋山涉水,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苦难,所以才说他写的这个诗叫“诗史”,才说他是个诗圣,至于他为什么是诗圣,后面我们会进一步的讲到。</p><p class="ql-block"> 安史之乱爆发了,我们刚才不是说他回家探亲吗,在奉先县,现在就跟着大溜逃难,往北逃,因为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它那个兵是从范阳南下,然后向西攻洛阳,攻长安,这么过来的。那么,杜甫他们现在是什么呢?往北边走,在逃的过程当中真是狼狈不堪,这在杜甫的诗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体现,它自己本来有一匹马,结果兵荒马乱的,马被别人抢走了,他自己步行带着家人往前逃,还有一个他的重表侄子,叫王砅,这个人很仗义,杜甫没有马骑,一不小心栽在一个乱草坑里面,半天爬不出来,结果呢,家里人还不知道往前走,人又多,等到发现的时候,发现这个掌柜的怎么人不见了?这个王砅骑了一匹马赶回去十多里坑,把杜甫从这坑里头救上来,把自己的马换给杜甫,然后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一把大刀保护着杜甫赶了十多里路,这才又把家里人赶上,就狼狈不堪。</p><p class="ql-block"> 走到一个地方叫彭衙,是个古城,小县城,下了大雨,一家人简直是没有办法走路,又饿又累,他有一首诗里面写道说:“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p><p class="ql-block"> 他那小女儿太小了,饿了以后不懂事,闹着要吃的,没吃的又咬他的手,又害怕听到那个虎狼的声音,躲到他的怀里头,他把小女儿的口遮住,不要喊叫,女儿也不懂事,跟他发脾气,他那小儿子稍微大一点懂事,也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两个苦梨子,给他这妹妹吃,到了晚上的时候下大雷雨一家人就没处躲去。</p><p class="ql-block"> 他写这个诗是给谁写的?是给一个彭衙县的小县尉叫孙宰,多亏碰上你这个孙宰,把我们一家人迎到你们家里头,给烫脚的水,把睡熟的孩子叫起来,给他饭吃,这一家人才感觉到一点点人世间的温暖,所以就这么连滚带爬的,跑到哪儿呢?一路走过华源,就现在陕西省的耀县,走过三川,最后到达了鄜州,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富县,快到延安了。</p><p class="ql-block"> 他把家里人刚安顿好,杜甫就听说,我们前面讲过这个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继承了皇位,在现在的宁夏省中卫县,所以他把家人安顿好之后,他的心里还惦记着谁呢?惦记着自己还到朝廷去,我们说他以前不是请假回家的吗?他身上还带着官职呢,京兆府兵曹参军嘛,虽然是个八品官,但人家也是个官呀,家里人安排好了就应点卯去报到,但是呢,这会儿不能到长安去报到了,得到北边去报到,所以他途经延安,途经现在的陕西省的衡山县去投奔皇帝,结果呢,没有投奔成。</p><p class="ql-block"> 半路上让叛军给抓住了,抓住以后就押回长安,这一关就是整整一年,你现在想想看杜甫真的是够倒霉的,好不容易把家里人从战乱当中带出去,走了那么多的路,结果现在呢?自己又回到了这个虎狼穴,所以我说这个陷贼,就指的是这一年,这一年来讲对于杜甫的情感上,思想上的影响很大,他写了好多的诗,通过这些诗我们就知道,杜甫这个诗人在陷贼时期,在贼寇控制下的长安,他在想什么?他的情感有什么变化?他写了一首很美的诗叫《月夜》,有月亮的晚上,很有诗意,他怎么写的呢?说:“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阑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