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期:读书笔记】如何写好核心素养目标

童曦

<p class="ql-block">———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陕西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童曦</span></p> <p class="ql-block">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有言: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航行需要航标,才不会迷失方向。教学效果如何,目标确定是关键。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紧跟国家政策的变化,要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聚焦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步。</p> 一、从三维目标到素养目标转变 <p class="ql-block">习惯了三维目标的撰写,而在核心素养目标的确立之前,二者之间的过渡需要非常清楚。两者不是完全孤立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就是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综合体。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社会责任就是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到底,核心素养目标就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的提升和有机整合。而目前的养成教育强调科学素养的形成。素养的形成恰是通过教育所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三维目标是一种将学习目标外显的表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达到目标,是素质的外在要求,而核心素养则是人的一种内在表现,是个体素质的内在秉承。教育的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引领人的发展,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表现,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紧扣生物学核心素养来设计。</p> 二、核心素养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 <p class="ql-block">考虑到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复杂性和可检测行,任然采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行为动词,以此来表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程度。①</p><p class="ql-block">知识性目标方面:</p><p class="ql-block">1、了解水平: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举例说出。</p><p class="ql-block">2、理解水平: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 阐 明、比较。</p><p class="ql-block">3、应用水平: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总结。</p><p class="ql-block">技能性目标方面:</p><p class="ql-block">尝试、模仿、运用、使用、制作。情感性目标方面:</p><p class="ql-block">体验、参加、参与、交流、讨论、关注、认同、拒绝、确立,形成、养成。</p><p class="ql-block">核心素养目标应该是一个可以达成的,并且可以检测的结果。因此,在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常用“能够”或者“能”来表示。但是,不是所有的素养目标都要达到能获得能够的程度。我们的教学所形成的是一个过程性目标,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更是有限,它只能表示一个小阶段的任务。同时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切实的来应用这些行为动词来准确地表达我们每一节课的小目标。</p> 三、写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p class="ql-block">在教学目标的撰写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目标的实施过程与可行性,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一定要具备:素养目标的行为主体是什么?通过哪些行为活动来达成目标?所能达到的行为结果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每项工作的依据,所以教学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行为活动指的是学生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行为和活动来达到或者完成最终的学习任务。行为结果就是学生通过行为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学习效果。在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目标设计的主体活动和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些同时具备,我们的目标设计才是有效的,合理的。</p> 四、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比较 <p class="ql-block">例如:《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三维目标</p><p class="ql-block">知识与技能</p><p class="ql-block"> 阐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阐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p><p class="ql-block"> (目标分析:没有目标中的行为过程,只有行为结果,通过什么教学活动来阐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表述不清。达到怎样的生命观念未能体现。)</p><p class="ql-block">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阅读、归纳等能力。</p><p class="ql-block">(目标分析:没有目标中的行为过程,如何培养各种能力?表述有些模糊。)</p><p class="ql-block">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p><p class="ql-block">(目标分析:没有目标中的行为过程,如何认同?通过什么现象来体验?表述有些模糊。)</p><p class="ql-block">例如:《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心素养目标</p><p class="ql-block">1.通过比较不同氨基酸的结构,求同归纳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与特点。</p><p class="ql-block">(目标分析:目标中的学生是行为主体,比较、求同归纳是行为活动,行为活动就是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如: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与特点。)</p><p class="ql-block">2.通过模拟活动和模型建构等活动,说明肽键的形成过程,阐明在大多数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p><p class="ql-block">(目标分析:目标中的学生是行为主体,模拟活动、模拟建构是行为活动,行为结果是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如:肽键的形成过程,阐明在大多数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p><p class="ql-block">3.通过讨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尝试解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认同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p><p class="ql-block">(目标分析:目标中的学生是行为主体,讨论、尝试、解释是行为活动,认同就是行为结果)</p><p class="ql-block">4.通过讨论“节食减肥”,“组织水肿”、“大头娃娃”等议题,认同蛋白质与人体的营养健康等存在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目标分析:目标中的学生是行为主体,讨论是行为活动,认同就是行为结果)</p><p class="ql-block">通过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核心素养目标其实包含了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内容,核心素养目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也更准确,而核心素养目标能指明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指明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教学更加精确,让学习更加有效。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把“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改成“知道怎么做”,让每一项表述以学生角度去设置,只有具体、可行、清晰、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教学真会真正的体现有效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