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长沙历史悠久,素有“楚汉名城”之称。历经“文夕大火”之后,地面建筑所剩无几。太平街作为幸存的几条历史老街,也是千疮百孔,劫后重生的太平街是长沙仅有的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p> <p>太平老街是古城的核心地带,2000多年始终未变。</p><p>不仅保留了贾谊故居,长怀井,明吉藩王府西牌楼,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四正社旧址等文物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长沙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乾益升粮棧,利生盐号,洞庭春茶馆,宜春园茶楼,也是老街的主要文化古迹。</p> <p>去年,金秋10月漫游太平老街。</p> <p>由老街西门入口,步入街区,矗立的冲天式碑坊,仿民清风格。</p> <p>秋风习习,节后的太平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行走在老街,仿佛置身于历史的走廊之中。</p> <p>鱼骨状街区200年未变,鳞次栉比的清末民初古建筑,错落有致的民居店铺,高挂的红灯笼,飘逸的酒旌,茶旗,还有那小青瓦,坡屋顶,封火墙…尽显浓厚的湖湘文化。</p> <p class="ql-block">青瓦白墙,底色如旧,有着强烈的时代感。</p> <p>太平街有别于古街千篇一律的繁华,喧嚣,多处闹中取静的好地方,有着诸多人文景观,贾谊故居是整条街最大的看点。</p> <p>贾谊故居位于太平街太傅里,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住在这里,时任长沙王大傅。</p><p>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的源头”是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其历史之久,文化内涵之厚,为长沙之冠。每天前来故居参观,凭吊的游人络绎不绝。</p><p><br></p> <p>贾谊故居,历代毁建相继,然其基址未变。故居是民清建筑风格,采用“祠宅合一”的形制。</p> <p>庭院里,竹影交织与亭榭碑廊和古井,构成闲适怡然的画卷。置身其中,城市的喧嚣似乎一下,戛然而止。</p> <p>进入故居,迎面的照壁镌刻着贾谊简介。</p> <p>照壁背景图案和故居整体风貌,十分匹配。</p> <p>下图:长怀井</p><p>修竹数竿,簇拥方亭,内有一井相传为贾谊所凿,称贾谊井。</p> <p>因杜甫的“长怀贾谊井依然”一诗而得名,又称“长怀井”。</p> <p>下图:石床</p><p>院内有一床,传为贾谊故居当年原物。“文夕”大火后,石床不知下落,近年,经过长沙考古人员的努力,把它从地下“拱”出束,石床才重见天日。</p> <p>下图:古碑亭</p><p>古碑亭内存石碑两块,字迹剝蚀已不可辨认。</p> <p>石碑廊陈列《古今名人咏贾谊诗选刻》及明清历代重修故居碑文。</p><p>印象最深的是碑廊中杜甫诗作《发潭洲》那句“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千年的慨叹,尽于一语中,令人伤情。</p> <p>下图:贾太傅祠</p><p>故居为三进,第一进是贾太傅祠</p><p>盘膝而坐的贾谊铜像,依然可见贾谊当年诗书满腹,心怀天下的英年豪气。</p> <p>不少孩子喜欢摸贾谊手上的笔,希望带来文气。</p> <p>贾谊《吊屈原赋》《鹏乌赋》两篇千古名赋,高悬祠内,供人瞻仰。还展出了被誉为“西汉第一雄文”的《治安策》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居安思危。拜读名篇,吟咏汉赋,感触深深的历史余味。</p> <p>下图:祠墙上仿竹简分别为《吊屈原赋》和《鹏乌赋》。</p> <p>下图:第二进是太傅殿</p> <p>正厅陈列毛主席的《七绝》及另一首《七律-咏贾谊》主席对贾谊被贬忧郁而亡,表达深深的叹息。</p><p>一代文学家英年早逝,可悲兮可叹!</p> <p class="ql-block">下图:最为人知的贾谊散文代表作巜过秦论》至今仍是莘莘学子的敎材。值得庆幸的是,此次浏览他生平所用之物,除文章之外,找到贾谊生话的痕迹,依稀可见贾谊忧国忧民的历史背景。</p> <p>下图:太傅殿展品</p><p>展出的青花瓷片,瓦砾,历数了这片基址目赌的风雨飘摇。</p> <p>《补柑精》石盆为故居原物,用以灌足,浣水。</p> <p>下图:故居原物石柱础</p> <p>出了太傅殿,步入后花园。</p><p>满庭绿作浓似染,怡人秋色不逊春。</p> <p>下图:巜佩秋亭》晚清一些名士曾在亭内茶叙。</p> <p>下图:第三进是寻秋草堂</p><p>文人墨客凭吊贾谊,吟诗作画之处,游人亦在此饮茶,小憩淹留。</p> <p class="ql-block">走出贾谊故居,太平街人流如织,市声盈耳,民风民情尽在眼前。</p> <p>银坊一字排开,老远就听见铁锤,捶打银条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p> <p>下图:中国银都精心制作,精美别致的工艺品浓浓的人情味,自用或送礼都是品味之选。</p><p>这座银都以其工艺精细,成色十足而创下百年老字号的招牌。</p> <p class="ql-block">如今,太平街往昔岁月流风余韵仍在。三缘堂与贾谊故居紧邻相望,大门对联“贾谊邻居,羲之走狗”堂主自翊为贾谊的邻居,王羲之的走狗,足见堂主牛气。</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诗情墨意的书画作品,是店铺的点睛之笔,格外养眼,别有一番妙境。</p> <p>老街的文化味很浓,店里摆满了各种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一应俱全。</p> <p>店铺里竖着毛主席雕像,足见伟人在长沙人心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一条老街看尽千年变迁,多处窥见曾经的繁华。从数百年的老商号,可见当年太平街商贸兴旺之一斑。走街串巷,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湖湘风情。</p> <p class="ql-block">下图:宜春园古戏台</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年间,风靡长沙城的宜春园古戏台沿用至今。戏台戗角高翘,“如乌斯革,如翚斯飞”纤巧空灵,龙头雕饰,独有特色。</p><p class="ql-block">如今,仍保持着品茗看戏的“视听之娱”重温清末民初听戏的那份雅致。</p> <p class="ql-block">下图:乾益升粮栈(也称太平粮仓)</p><p class="ql-block">清未,太平街乾益升粮栈,曾是长沙米市的极盛之地。当年,“乾益升粮栈”是太平街粮栈中最著名的商号,这座中西合壁的建筑,仍然保持着中国建筑的那份凝重。</p> <p>从这座民国建筑中,也能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痕迹。</p> <p>封火墙上印刻着流水般的光阴,建筑上都有利生盐,老通义油漆,农民银行等老商号的名字,这些历史风貌的建筑,也仅是尚存一丝古迹了。</p> <p>下图:老通义旧址</p> <p>下图:利生盐旧址</p> <p>下图:农民银行旧址</p><p>它是欧州巴洛克建筑与中国民居传统门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现为美术馆,咖啡厅。</p> <p>下图:江西会馆</p><p>向游客传递着太平街古老的商业气息。</p> <p>下图:美孚洋行旧址</p><p>美孚洋行建于1916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p> <p>由美孚洋行旧址,修缮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风格复古,是长沙具有历史穿越感的小众景点。</p> <p>模似真人湘绣女,造型生动逼真,湘绣工艺博采众长。</p> <p>湘绣巜万马奔腾》气势如虹。</p> <p>展出的工艺品,各尽其妍,色彩丰盈,美观精巧。让人叹服釉下五彩瓷惊艳时光的美,也被传统手工艺的精美呈现,所深深折服。</p> <p>街上的店名也追时尚,稀奇古怪的名字,妙趣横生,为老街平添一景。</p> <p class="ql-block">风格迥异的商铺被艺术和设计改建成“诗和远方”徜徉其间,品味老时光。</p> <p>一条375米长的麻石路纵贯老街南北,主街两边老宅古巷,大小商铺,交错连通,各有风味,汇聚成源远流长的太平老街。</p> <p>下图:孚嘉巷</p><p>小巷狭窄,仅容得下两人并行。</p> <p class="ql-block">没有高大上的门面,五彩灯光招牌,闪烁动感。外面不动声色,店里生意火旺。巷内有鲁班庙旧址和民国时期的四正社旧址。</p> <p class="ql-block">跟孚嘉巷一墙之隔的是马家巷,凹凸不平的麻石路面被时光磨得锃亮。</p> <p>网红小吃店《胡记炸炸》就在与繁华都市格格不入的矮屋里。炸店的酥香裹酱里脊肉,口感比其它店更胜一筹。虽然,环境简陋,吃的却是那一份情怀。</p> <p>在马家巷有湖南共进会旧址还藏着一处民国时期老建筑,庭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百年老宅,不显山露水,走进去却自成天地。</p> <p>下图:太傅里</p><p>它是贾谊任长沙王太傅期间,居住于此而得名。与古街一脉相承,是历史的见证。</p> <p>西牌楼街因明代吉藩王府西门牌楼而得名,很古朴的一条街。</p> <p>下图:洞庭春茶馆</p><p>西牌楼附近的洞庭春茶馆,是长沙唯一以原有建筑为店铺的老字号。当年风采不减,多了些许沧桑。</p> <p class="ql-block">下图金线街(也称为金线巷)</p><p class="ql-block">金线街得名于呂洞宾点石成金的传说,是太平街历史街区,最宽的麻石街,林立的商铺很气派,古色古香中又渗透着现代时尚之美感。今天的金线街仍保持着清末明初的商业繁华气氛。</p> <p>太平里文化创意社区就在这不受外界纷扰,狭小的太平里巷内。</p> <p>四层楼内,潮店云集,超有文艺范儿的“前行美术馆”“时光之尘”就藏匿在这里。</p> <p>湘军巷曾是曾国藩的军队驻地,保留了较为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p> <p>随着人流,穿梭古巷,斑驳民宅,尽现岁月风霜,老人们三五成群闲侃,孩子们踩着小车,在麻石路上颠奔,成就了另一番风景。</p> <p class="ql-block">下图:云阳楼</p><p class="ql-block">老街繁华跃然墙上,沿着街巷里弄去融摸历史,感受老长沙的风貌。</p><p class="ql-block">小巷深处的“云阳楼”墙画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把老街具有时代记忆的街景,再次呈现出来。</p> <p>街巷木雕,影壁,融情于景,一凿一雕的手艺,展现老街另一种风情和文化。</p> <p>门前摇摇椅,居然是体重秤,百年秤杆是镇店之宝。一杆秤,一方坚守,文嗲嗲他的打磨时光,都浸染在太平街的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老长沙们津津乐道的太平街,是美食一条街。置身街区,诱人的香辣味,沁入五脏六腑,那怕你饱腹而来,都不禁味蕾绽放,胃口大开。</p> <p>下图: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馆</p><p>这是一家以臭豆腐为主题,全国最臭的博物馆。</p> <p>门上吉祥物“臭仔”萌萌丑,超可爱。在那里,一定要参加有趣的互动游戏。挑战闻“臭气”那气罐喷出的“上头”味道,绝对让你终身难忘。</p> <p>下图:茶颜悦色。</p><p>走中国风,一杯奶茶,带红一座城市的茶颜悦色,不同于流俗的网红品牌。茶如其名,满满中国风。喝一杯,感受地道的长沙“韵味”便能乐在其中。</p> <p>梅菜扣肉饼,虽然是江浙小吃,以其“肥而不腻,浓香醇厚”的特点,深受广大食客喜爱。</p> <p>太平巷牌匾上方,挂着的超大建筑香肠,很有视觉艺术。一根“肉肠”出色的“外表”让人垂涎三尺。</p> <p>长沙人对臭豆腐总是情有独钟,迄今为止,黑色经典已布局全国百城千店。在老街亦臭亦香的臭豆腐,吸引周边一众,闻臭而至。</p> <p>下图:文和里太平街美食城</p><p>主打一站式,品尝长沙各种特色美食。</p> <p>彩绘招牌,街头小店字符画的各种装饰,散发着浓浓怀旧风情,充满着老长沙市井烟火气息。</p> <p>太平街转角的星巴克咖啡厅,闹中取静独风雅。中式风格,融入空间。在此落座,静赏壁画水墨雨荷,尽享静谧美好时光。</p> <p>大门入口处地面石刻“天下太平”字迹清晰可见,天下大平何尝不是老百姓心中的期望。</p><p>太平街有四个入口处,这是其中的一个。</p> <p>每个店的装修风格截然不同,简约华美并存。</p> <p>玲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不觉驻足流连。</p> <p>汉装美眉都喜欢在这里拍照,留下美丽的倩影。</p> <p>下图:太平街入口处,修建了一组“月亮粑粑”群雕,活泼可爱的儿童,仰望着天空,勾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p> <p>湖南烟熏腊肉,历来就有着,味压群芳,舍我其谁的知名度。黝黑的腊肉,浓浓的土味乡情。</p> <p>网红太平街,长沙人趋之若鹜,外地人慕名而来。人声鼎沸,热闹非凡。</p> <p>店铺装饰亮眼,尽显古香古色,展示湖湘饮食文化,数不胜数的美味食品,令人回味无穷。</p> <p>麻石路璀璨的灯光,成了绝佳的夜景,一起来一饱眼福,看看大平街有多美!</p> <p>数千年的变迁,太平街却保留它千年不变的情怀。适合逛逛吃吃,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