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市嘉荫县是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龙江南岸的一座边陲小城。二十世纪初,古生物恐龙化石的重大发现使嘉荫走向了世界。 2020年9月19日我们自驾游到嘉荫,游览恐龙故乡,参观神州恐龙博物馆。 我们先进入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神州恐龙博物馆是其园中馆。 这里也是嘉荫恐龙化石的发现地和保护区。 2001年12月10日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公园内总面积很大,约有38.44平方公里,是一个融观赏性、科普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大型恐龙主题公园。 恐龙塔 总共七层,从低向高逐层模拟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七个时期,展示生物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恐龙4D演播厅,因疫情不开放。 园中园世界恐龙园 内有世界26个国家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恐龙雕塑246只。 所有恐龙模型都是按照1:1大小仿真制作的。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公园中,可亿万年前它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p> 走到了神州恐龙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 这里也是高校古生物教学与研究基地。 <p class="ql-block">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600万年前的巨型动物,以往我们对它很陌生,知之甚少。 </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观恐龙专题展览,也是一次对恐龙知识的扫盲。</p> 馆内大展厅,眼前大大小小的恐龙骨架和化石,把我们带入了嘉荫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 恐龙足迹 鸭嘴龙脚印化石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里,我们着重了解有关嘉荫恐龙发现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1902年,黑龙江沿江两岸的地层由于江水的长期侵蚀,埋藏的恐龙化石陆续暴露了出来。 在嘉荫的一个叫鱼亮子小渔村,当地渔民发现了这些化石,感到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粗大的动物骨骼。消息不胫而走,被对岸的俄国军官听到了。俄国上校马纳金在嘉荫渔民手中获得一些大化石骨头,并在《俄国地质和矿物年鉴》上发布了消息,首次报道了在嘉荫发现的恐龙化石。这一报道引起了俄国地质学家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1914 年俄罗斯古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维奇等前来嘉荫进一步采集到一些零散保存的骨骼化石。</p> <p class="ql-block"> 1916年俄国地质委员会派高级技师斯捷潘诺夫在嘉荫龙骨山组织大规模的考察和化石发掘工作。经过两年的挖掘,共获得近一吨重的恐龙化石并运送到了圣彼得堡。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这在中国第一次出土并经科学命名的恐龙化石以后再也没有回到中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25年这些化石被组装成一具高4.5米,长8米的完整恐龙化石骨架,陈列在圣彼得堡的全俄地质博物馆内至今。</p> 1930年经俄罗斯著名恐龙学家里亚宾宁研究,将嘉荫恐龙命名为“<b>黑龙江满洲龙</b>”。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p><p class="ql-block"> 嘉荫的黑龙江满洲龙是鸟脚亚目、鸭嘴龙科、满洲龙属的一个种,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推测生活在距今98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p> 鸭嘴龙的简介 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一大分支。 它的嘴巴扁阔,的确很像鸭子嘴。 <p class="ql-block"> 由于这是在中国最早发现和命名的恐龙,被世人称为"神州第一龙"。</p> 神州第一恐龙发掘地纪念碑 2018年6月中国古生物学会将嘉荫誉为“中国第一龙乡“。 1978-1992年黑龙江地质局、长春地质学院和黑龙江博物馆等几个单位联合考察,找到了当年俄国人发掘恐龙的地点,又获得了数千件恐龙化石,组装了十余架鸭嘴龙恐龙骨架,放在国内省内博物馆陈列。 与我国四川、山东、河南、云南、内蒙、新疆等多个恐龙发现地区相比,嘉荫恐龙的突出特点是:“一早一晚”,既是我国最早发现并经科学记录的恐龙化石发掘地,又是6000万年前我国恐龙最晚灭绝的地方。 由此嘉荫也成为研究与恐龙灭绝相关的白垩纪——古近纪地层(K-Pg)界限最理想的地点。 恐龙,这个曾经的地球霸主,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7亿年之久,于6600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div> </div><div> 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国际上说法有很多,其中“小行星撞击说”和"火山说“两个观点最引人关注。嘉荫恐龙灭绝更偏向于火山说,这些有待于科学家们不断地去探讨。</div> 对嘉荫恐龙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教授。 还有其他许多为嘉荫化石研究与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