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湘西龙山的红军—林子元(小传)

林立进

<p class="ql-block">林子元(1909.3—1991.7.13) ,1909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龙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为了反抗剥削压迫,于1924年10月年仅15岁时便投身革命,加入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历任勤务员、班长,并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因病回到家乡,从事农民斗争运动。1933年3月参加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19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湖南龙山独立团工作员<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红二军团保卫局特派干事、<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保卫局教导团特派员</span>。1935年参加了长征。1936年后历任红二方面军警备连战士、班长、排长、连长。1937年后历任八路军一二零师警备连连长,冀中军区民众抗日自卫军大队长,冀中警备旅营长、团长。1943年后历任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一支队支队长、“交文支队”支队长。1945年后任吕梁军区五十团团长。1948年任晋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1949年后历任汾阳军分区、榆次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任雁北军分区司令员。1957因病离职休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正军职离休。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山西省政协第四届常委。 </p> <p class="ql-block">参加北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4年10月,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15岁的林子元因不满地主压迫和生活所迫,带着报仇的情绪投身革命,参加了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经介绍来到贵州松桃县,补入步兵四团二营七连任勤务员。自从军开始,他便工作积极负责,但当时的连长军阀作风严重,稍不随意就打骂士兵,他也挨过一次打,感到穷人处处受压迫,并产生过悲观情绪。1925年,部队改编为独立十五师,他仍在二营七连当兵。因离开、负伤、逃跑而更换掉三个连长后,第四任连长在作风上稍有民主,军阀作风有所克服,上下级关系也比较密切,部队有了新的气象。希望之下,他干的很有劲。尽管没读过书,但由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军事训练和战斗表现都很出色</span>,被提升为班长。这个时期,虽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工作负责、战斗勇敢</span>,但政治目的并不明确,有盲干现象。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打倒列强,消灭吴佩孚。”但因年幼无知,虽然知道帝国主义军阀的凶恶,但还是亲身感受到的地主压迫更深刻,也不了解国共合作和共产党。此时部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北伐”战争做准备。1926年,林子元随部队参加了讨伐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与北洋军伐部队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并在战斗中第一次负伤,于1927年初,随医院和部队一起转移到湖北鄂城。在部队继续向江西转移的过程中,突发的打摆子病使他高烧不退,此时连长非要送他回家治病,没想到这一离开竟使他失去了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战斗,成为他军旅生涯中的一大憾事! </p> <p class="ql-block">参加红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7年后,在家乡的林子元听说红军经常在龙山县和桑植县交界一带活动,心里便惦念着希望红军早点来。红军向群众进行“打倒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消灭地主阶级、劳动人民起来掌权”的宣传,使林子元对红军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红军、共产党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对照自己的身世,不断加深了对红军的认识,认定红军是自己的队伍。1933年4月,林子元正式加入红军,在龙山独立团任工作员。主要任务是向群众作宣传动员扩兵工作,发动农民群众参加红军,镇压地主并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组织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并参加了湘鄂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由于工作积极负责、战斗勇敢,1934年6月,经乡主席刘少文和曾光华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坚定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信念。1935年林子元在红二军团保卫局受训后,任保卫局特派干事、保卫局教导团特派员,并随部队开始长征,转移至贵州、云南…。在长征路上的第一次战斗中,左手食指就被炸断,由于当时条件非常差,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忍着疼痛继续行军打仗,导致以后断指残废。在翻雪山的过程中,在高山缺氧和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坚持负重军需物资。目送倒下去再也无法站起来的战友,以顽强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把一座座雪山踩在脚下。1936年5月,到达西康甘孜县后,调西北保卫局再次受训。6月开始过草地,因草地粮食缺乏,在恶劣的环境下,林子元曾有三天没东西可吃,只靠喝盐水补充体力。但他想,只要死不了,有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刚走出草地,终因身体不支而得了重病,领导把他送到三十军医院治疗。医院走时自己不能行走,结果他被掉队了。在带领十几个战士追赶部队的途中,由于新战士经验不足,被国民党军队发现并围追。经过一夜的周旋,和紧随的两名战士于拂晓突围,拖着虚弱的身体每天只能走几里路追赶部队,最终艰难的碰到贺龙带领的的红二方面军军部警备连。由于证件丢失,在警备连从战士重新当起。经支部书记谈话并调查证明后,从此过上组织生活。这也是林子元在军旅生涯中,第二次因病而改变自己的行程。但他认为是红军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虽历尽千辛万苦,经受了生死磨难,他仍然义无反顾,用行动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由于他曾在北伐军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并有战斗经验,长征前已是干部并有带兵经历,凭着自己的能力在警备连当了一个月的战士后提升为班长,几个月后当排长、连长。1937年,国共合作时期,二方面军整编为八路军一二零师。在部队缩编、各级干部降职使用的情况下,他仍然任连长。这个时期的林子元在实际斗争中提拔的很快,并且从排长到营长从未任过副职,这与党的积极培养和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一二零师警备连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担负师部警卫任务,加强正规训练,严格制度,重视部队的思想教育。因他带兵有素,为巩固部队成绩显著,被评为模范红旗连。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八路军整编后的林子元</span></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林子元的120师警备连,随贺龙率领的师主力东渡黄河,挺进敌后,配合国民党军队对日军发起忻口战役,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等胜利。后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区,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进攻,接连收复岢岚、五寨等七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底120师奉命率部挺进冀中。贺龙指挥第120师和八路军第三纵队转战冀中平原,先后在大曹村、曹家庄、邢家庄、黑马张庄,四战四捷。贺龙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此时林子元的警卫连,在出色的担负了保卫师部和首长的任务过程中,努力在战斗中学习和提高军事素质,加强军事训练,不断提高战斗力。1939年4月,为了加强对冀中抗日的武装力量,贺龙师长亲自指派林子元任冀中抗日自卫军大队长,临行前贺龙对林子元说,“冀中抗日自卫军是旧军队改编的,你去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改造部队的作风,变成人民的军队;二是在冀中扩大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关向应政委还专门找林子元谈话,并做了调到冀中的意义和思想工作。林子元对关向应很敬重,认为他是我军真正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接到任务后,林子元便投入到冀中平原伟大的抗日游击战争。首先,在教导大队进行了两个月的干部集训,7月到二纵队三大队任大队长。10月,部队改编为冀中警备旅,任一团三营营长。39年冬季,正值国民党反共高潮,林子元立即参加了讨伐朱怀冰的反顽战斗。第一次在束鹿赵家、杨白、朱家庄与乔明礼部的战斗和第二次在武安磁县与朱怀斌部的战斗中,均取得了胜利。由于工作积极负责,战场上大胆勇敢,加上部队平素管理教育成绩突出,战斗力不断提高。后来的连续几次战斗都获得胜利,与参战的各部队一起最终取得了讨顽伐朱的胜利,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军扫清了障碍。在太行和兄弟部队配合与朱怀冰的97军战斗中,警备旅歼敌3000余人,缴获颇丰,旅长王长江派林子元给聂司令送去了30万发子弹,自己留下数倍,一直用到“五一反扫荡”。1940年秋收前,部队返回冀中时,与日军又进行了几次争夺与攻坚战。其中一次,由于上级在未掌握敌情和地形的情况下盲目进攻,部队遭受损失,他也在宁晋县大陆村战斗中头部和腿部多处中弹,身负重伤,经抢救住院(头部脑门右上方的弹伤凹陷,成了他日后战伤的明显貌征;腿部的断骨伤,竟成了他年老脑梗前兆引起腿部不适的误判)。(关于负伤,林子元曾在七十年代谈到,在冀中一次夜间与日军冲击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已经不能行动的他决定最后与鬼子同归于尽。这时被四个战士发现后坚持要奋力抢救他,整整背着他跑了一夜才脱离险境,其中有两名广西籍战士,虽然身体又瘦又小,但背他的时间最长。特别是还有一名是个卫生员,除了背他奔跑之外,白天还把他坚壁起来,晚上再抬出来疗伤。卫生员给他做手术取身体上的子弹时,没有麻药只能用鸦片代替,他疼出了一身大汗的同时,卫生员也紧张劳累到浑身大汗淋漓。虽然在残酷动荡的战争年代来不及儿女情长,但这些官兵和战友之间的生死之情使他永难忘怀。七十年代通过战友多方帮助打听,终于找到了这名卫生员,时任吉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的常学铭同志,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据常学铭回忆,林子元这次负伤其中有一块弹片被裤子上的两层布和一层棉花裹着嵌在腿骨缝中。当时常背着跑了5里多,幸亏遇上自己人,常累的昏了过去。疗伤过程中伤口老是不愈合,常学铭计划把伤口划开探查原因,于是把林子元的枪也拿上,带着两把枪去县城里搞麻药,他戏称自己和“肖飞”一样。药没搞上,最后是用钳子探进伤口夹住弹片硬拽出来的。弹片取出后,伤还没好,林子元就一条腿蹦着去追打野兔。常讲得很生动,留下的印象很深,尤其能感受到他对林子元的感情。但遗憾的是,两名广西籍战士再也没有打听到。)伤愈归队后,林子元继续组织部队边进行军事训练边打仗。在这个时期的斗争中,林子元同志以一个红军战士的榜样,在战斗中亲自率领部队冲锋陷阵,机智灵活,英勇果敢,组织了不少有利有节、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战斗,并被上级评为模范干部和建军骨干。此时的林子元任冀中警备旅一团二营营长。这些战斗经验和成绩,都为随之而来的“五一反扫荡”奠定了基础。但谁都没有想到“五一反扫荡”竟会如此惨烈,每一个八路军指战员正面临着生死考验。1942年春,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之冀中区进行全面蚕食,切断各区的联系,使冀中区陷于孤立。5月初至6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结三个师团、两个旅团等和伪军约五万人的兵力,配有三个飞机中队,数十辆装甲、坦克车,以现代化兵器装备,在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指挥下联合行动,对冀中平原进行“铁壁合围”式的残酷大“扫荡”。并以“精密扫荡”和“剔块清剿”相结合,企图在此消灭冀中区中国共产党政府军队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完全控制冀中地区。当时流行的谣谚俗语,“无村不戴孝,户户闻哭声”,“出门必过路,夜观岗楼灯”,“经过‘五一大扫荡’不死也得脱层皮”,“军民本是一家人,都在刺刀尖上打‘愣愣’”,“下了碾子上磨,过了筛子过箩”等等,亲历的老红军都说,“就是万里长征,也没有这次‘扫荡’残酷!”此时,冀中军区警备旅全部集中在深南根据地进行整训,在利用战斗间隙抓紧军政训练的同时,与战斗配合进行练兵。敌人出来就去打仗消灭敌人,敌人走了就继续练兵,不断提高战斗素养。42年4月中旬,练兵结束后,部队全部进行实地演习。经过战术考核评比,成绩最好的是林子元的一团二营,并给单位和个人发了奖章,林子元也获得了一枚奖章。并补齐了弹药,部队情绪旺盛,士气高昂。后来的“五一反扫荡”也充分证明,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一铁理,并于5月10日至6月9日的一个月里,驰骋近千里,在极度疲劳与困难的情况下,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连续进行了六次血战。其中5月23日的李家角战斗,堪称经典的村落保卫战;6月9日和冀中七分区二十二团一起,联合打了一场著名的“宋庄战斗”。“五一反扫荡”是残烈和艰苦卓绝的,是以我少敌多,我弱敌强的武器装备进行较量的,每个人都经历了生死考验。林子元在党的领导下,运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战友们一起,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八路军的英雄气概打击敌人,坚决完成了任务。 【1942年是中共抗战最困难的一年。5月间的‘五一大扫荡’,使冀中根据地大部沦为敌占区,部分变为游击区。部队减员将近一半,达46.8%。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日军袭击中牺牲。6月13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忧虑地写道:“华北华中斗争极紧张残酷,要熬今明两年须要极大牺牲,两年后如能保存现有军队(五十七万)的一半,全国则保存现有党员(八十万)的一半,便是胜利。《历史档案中的晋绥边区》】</p> <p class="ql-block">“五一反扫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敌当前,我冀中军区六分区(冀中警备旅)进行了紧急布署。当时副旅长张存实调到冀中军区任情报部长,他来到警备旅部队,旷伏兆政委、王长江旅长召集司、政、后营以上干部会议。张部长传达敌情说,"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了五万多日伪军到冀中根据地周围,企图对冀中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情况传达后,旅首长研究布置反扫荡准备工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军区疏散下来的干部分散到各部队去,各级领导机关和人员都要进行精简、下放,非战斗机构和人员一律疏散隐蔽,加强战斗分队。并</span>决定司、政、后分成两部,由王长江旅长和叶楚平参谋长直接指挥一团二营和四十区队留住在深南坚持反扫荡斗争。旷伏兆政委、马泽迎副旅长带一团一、三营和二团到石太线铁路以南保存力量,等有机会时狠狠打击敌人。林子元带领的一团二营,担任保卫旅部指挥机关和首长的任务,二营与旅部直属机关部分干部(包括政治部科长、干事、参谋等)、特务连、侦查连、通讯连一起行动。二营是个大营,配有五个连兵力和重机枪,上千人的队伍由林子元直接指挥。</p><p class="ql-block">在急难中打的第一仗,西河头战斗:发生在5月11日深南县护驾池西河头村。五月十日 下午,旅部侦察参谋王俊杰同志接到侦察员的情报说,石太线及沧 石公路沿线增加敌人。当晚王旅⻓、叶参谋⻓,召开紧急会议,参 加会议的有一团团⻓张致远,二营长林子元和四十区队队⻓张和。王旅⻓决定分兵行动,张团⻓带四十区队三个中队到深磨公路以⻄活动,张和带三个中队在深磨公路以东活动,王旅⻓带领二营和旅直行动。 五月十一日临晨,侦察员报告说“ 磨头、黎家桥、深县之敌出动了,老百姓向南逃难。” 王旅⻓命令部队赶快出发。二营走到先头,旅机关及直属连队在后面紧跟,向东面的武强县方向前进。 部队刚过了四个村子,前面发现敌人,后面也有敌人紧追着。 林子元问王旅⻓怎么办,前后左右都有敌人不能再走了,并提 出⻢上占领前面的⻄河头村,王旅⻓即刻命令林子元赶快占领村子。此时,四五千鬼子精兵,附坦克八辆,飞机三架,将我警备旅直属队及二营团团包围,他们是冲着警备旅来的,企图歼灭我军,预感到一场恶战即将来临!在旅长王长江、参谋长叶楚屏的掌握下,久经战阵的二营长林子元具体指挥,并迅速占领西河头村,准备还击敌人进攻。该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地势较高,村外只有西口一条交通沟通到村子里。林子元迅速将各连队布署开,八连(连长李永祥)守村东北,七连(连长姓李,指导员姓赵)守村东南,六连守村西北,五连(连长左学贤)和营部警卫排、通讯班、侦查班、重机枪排固守村西及村南。林子元给部队下达命令:为保存实力坚决消灭敌人,敌人进到村边几十米再开枪射击,如果敌人密集部队向我冲锋时,再使用机枪。特等射手打敌人的指挥官,一发子弹要消灭一个敌人,如果敌人离村较远,不准开枪。林子元亲率五连和营部警卫排、通讯班、侦查班、重机枪排控制村西道沟。部队向村子开进时,有两架敌机不断向我行军纵队俯冲扫射,然后在空中转了几圈侦察后向西飞去。部队刚布置好,又有两架敌机飞来在我上空开始疯狂投弹,顿时炸弹轰鸣,硝烟弥漫,弹片呼啸着四处飞溅。在敌机掩护下,敌人分三路向我进攻。这是部队建旅以来,第一次打这样被动的村落防御战,四面被绝对优势兵力的敌人包围,这是以一对十的战斗,部队正面临一场严重的考验!但部队打的很沉稳,有勇有谋沉着应战,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不久,敌人不甘心失败,又集中兵力从村西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四次进攻。敌人沿道沟两侧展开多路的散兵线,哇啦哇啦地嚎叫着,不间断地连续冲锋。当敌人冲到村西口二三十米时,我军集中起来五挺轻机枪和三挺重机枪、以及密集的手榴弹向敌人开火,打的敌人骨肉横飞死伤一大片,又狼狈地退了回去。敌人一架战斗机低空扫射助战时,我军集中步枪向敌机猛烈射击,打中其机翼,瞬间冒出一股黄烟逃之夭夭。大家高兴的喊,“命中了!”这个方法很有效,敌机很长时间没敢再来。这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看到敌人暂时不敢进攻,林子元命令各连抓紧战斗间隙,迅速在围墙上挖枪眼,房屋之间都打通,做好敌人冲进村内时进行巷战的准备。到中午十二点钟,敌人又分成三路进攻,和前几次一样,又被我军打退了。此时天气热得要死,村里老乡家的凉水都喝光了,既没有水喝,又找不到饭吃,部队从一大清早,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行军转移了数十里,战士们饿着肚子与敌人拼博。但为了防止炊烟暴露目标,避免敌机轰炸,敌炮轰击,必须坚持到天黑再想办法。由于部队打得既勇敢顽强又机动灵活,仅在上午敌人的飞机投弹时牺牲了两名战士,其他无伤亡。下午林子元观察到周围村子敌人有调动,特别是东河头的汽车好象从深县调来步兵,立即把情况汇报旅首长说,马上通知各连作好战斗准备,敌人可能在下午大举进攻。果真在下午三点半时,三架敌机由南向我上空飞来,地面有三辆坦克,并有几百名步兵跟在坦克的后尾向我阵地发起进攻。当敌军坦克、步兵开始向村西口行进时,我军一枪未发,当敌人接近村西口时,我警卫排长付宪清同志带领全排集中数十颗防守村镇的大手榴弹,用机枪和手榴弹一起向敌人猛烈开火,一口气投掷了三十多颗手榴弹。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被打了个七零八乱死伤一片,还有个别敌人倒在地上装死,地面的敌步兵狼狈而退。但敌坦克仍很疯狂,冲垮了路障,由于部队尚无打坦克的经验,未能阻止敌坦克的横行。冲进村子的敌人坦克由于无步兵增援,绕了一圈向西南逃去。紧接着三架敌机又开始在村子上空盘旋轰炸,我军早有准备,用重机枪向敌机猛烈射击。这时突然刮起大风,黄土满天飞,敌机投弹都投到了村外,把他们自己的人炸得死伤很多,大家说真是老天爷帮了我们忙。与日军火炮轰炸、坦克冲击、飞机投弹鏖战竟日。整整坚持了十五个钟头的恶仗,尽管毎个指战员体力消耗很大、饥渴难忍,但战土们战斗情绪仍然高昂,敌寇组织的波浪式连续冲锋都被我英勇的战士打退。夜晚,林子元亲自组织三十多人的突击组突围,并给敌人很大杀伤。整个战斗中,旅部侦察连的两个武装排据守在董西河头,和司令部失掉联系,与敌人单独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除董指导员一人负伤幸存,连长以下数十位同志壮烈牺牲。二营两名牺牲的战士暂时就地掩埋在战壕里,还有两名轻伤员随部队突出。据当地群众说,第二天日军从深县调来八辆汽车,从东河头村把敌人尸体拉回深县。最终,我军以击伤敌机一架、坦克一辆,敌伤亡三、四百人,我伤亡三十多人的代价,旅直和部队全部突围。这次战斗,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给了“扫荡”以来的日军从未遇到的当头一棒,粉碎了日冦企图歼灭我指挥机关的梦想,并以少胜多的取得了村落防御战的经验,为今后在不便转移的情况下增强了固守村落的信心。吕正操写到,“冀中军区的主力部队,表现了顽强的作战精神,给‘扫荡’之敌以沉重打击。我警备旅一团二营在深县护驾池,抗击敌人装甲车、飞机、坦克和四五千敌人之围,激战竞日,敌伤亡三百余人,我只伤亡四十多余人。”《纪念冀中军民“五一反扫荡”斗争·序》,吕正操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徐光耀在《滚在刺刀尖上的日子》写道:一仗下来,我伤亡60余人,却毙敌四百多名。入夜后安全突围。敌我力量如此悬殊,敌我伤亡也如此悬殊,难道不是非常难得的漂亮仗吗?然而,我们当时正处于被歼的命运,连续转战,极度紧张,“能突出来已算侥幸”的心理,使人们很难把它当作胜仗看待,以致一直沉没在大环境的凄怆中。</p> <p class="ql-block">紧接下来第二仗,大小伊村突围战:到了5月12日,从西河头突围出来后,部队一夜急行军近百里,来到了沧石路北饶阳县的大小尹村。却不料这里,正好是日军主力精心谋划的大包围圈,我七分区,八分区,冀中军区直属队,以及回民支队,骑兵团等等,都跑了进来在野地里冲跑,敌人已完成“铁壁合围”。现已查到敌人的部队番号有,野村、渊上、葛西、安江、堀内、佐伯、山田、田崎、岸井、竹长、大野、山崎、左左木、岸良、木场、酒井、田代、阪本,丹羽、吉野、山浦、广岗、石田、尾尻、南下等精锐部队两万余人,这些日军统归41师团指挥。转移来的部队很多,为避免混乱,增强战斗力,由冀中军区组织部长王奇才牵头,临时组织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公推王长江司令员统一指挥所有部队。王司令员概略的布暑了各部队的防御区域,并要求:若敌人立刻进攻,便各自坚守阵地,和敌人决战到底;若敌人沒有大的行动,就坚持到夜晚分头突围。这一天敌人仅仅是实施紧密的“铁桶合围”,在村周围不停的打枪打炮,并不强攻。其战役计划预定:于五月十三日拂晓为期,发动总攻击,企图将我部队一网打尽。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为保存自己,迅速摆脱敌人已是当务之急。王司令员当即决定部队在五月十二日上半夜,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当晚天特别的黑,伸手不见五指,又没有向导带路,部队迷失了方向。走了一个多小时还在村西南附近,天快亮了才走了十几里路,天刚亮就遇到敌人。此时突然刮起了漫天黄沙的大风,部队立刻分成小股,乘恶劣天气准备向深北的梨树林分散转移。谁知五月十三日正是敌人发动总攻的一天,这天日军华北总司令冈村宁茨亲自坐飞机在空中督战。这一带的部队全被冲散,我二营和旅直部队也未能如期按计划到达指定的集合地点。被兜住的还有几万名群众,他们随同部队一起,遭敌炮火轰、机枪扫,死伤、被掳,遭到敌人最惨重的大屠杀,可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敌人四面包围炮火很猛烈的情况下,根据前次作战经验,白天不能再转移了,部队迅速挖战壕以应战敌人进攻。我部队以疲惫之师(两天才吃到一顿饭)与日军在犬牙交错的混战中,撕皮剥肉,死打硬拼,进行了三天三夜的血战,顽强抗击了日军对我军民的血腥屠杀。林子元率领二营坚持到当晚十点,把部队化整为零按各连分头突围,自己带领警卫排一部分战士和通讯班紧跟司令员王长江,负责保卫他的安全。后除八连突到安平和深泽县一带活动没有返回外,与突围到深南地区的五、六、七连等会合,二营又重新恢复了战斗力。这一次日军对深南地区的“扫荡”,主要作战目标是对准分区的指挥机关,分区司令部和二营虽然被敌人合围住两次,由于坚持了白天固守村落,避免野战,不仅敌人没达到预期目的,反而给敌人以重创。我分区其他部队和地方政府机关、地方武装均未与敌人接触,无受到损失,深南的县委领导集中以后说,这次反“扫荡”我们又胜利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仗,李家角战斗:敌人没有给八路军喘息的机会。从19日开始,日军对石德、沧石二路之间的深南县,又组织了新一轮大“扫荡”。日伪军纠集一万八千人,汽车二百余辆,用一个骑兵联队将沧石路日夜卡死。5月23日清晨,旅长王长江带领旅直和二营到达李家角附近时,与突围到此的冀南五分区政治部主任张俊峰带领的两个连相遇,这时几千日军也包围过来。情急之下,双方商定各自迅速占领相距只有两里的李家角村和任家角村,彼此形成钳制之势。此时敌人骑兵已追到跟前,危机时刻,林子元带一个班一挺轻机枪先机将敌骑兵队压了下去,部队迅速抢占李家角村。林子元告诉副教导员张风义,让部队尽快占领阵地,并将部队布署开。王旅长和叶参谋长的指挥所设在村西北一个老财主家,团政治主任赵均一(他是前一天为加强二营工作来的)带领五连在村西北角,迅速将墙打出机枪和步枪射击口,林子元带领六连在东南角,七连在西南角,将部队布置成三角阵形,以形成夹击之势,互相配合成交叉火力网,一旦敌人密集进攻,可随时将机枪火力集中起来。用大车作为路障,将街口堵塞,民房院落之间打通,以利兵力机动。因为有以前的战斗经验,部队的应战准备很快就完成了。随后敌人开始从东南角分成三路向村边扑来,我军组织五挺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猛烈向敌人射击,打得敌人倒的倒爬的爬死伤甚多,最后敌人溃退了。这是一场双方都不摸底的遭遇战,而力量对比绝对悬殊,特别是子弹和手榴弹太少,轻易不能开枪。为了节约弹药,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林子元派供给员杨玉新传达各连,把敌人打退后不准乱放枪,敌人进到跟前才准许开枪,开一枪必须消灭一个敌人,这样才能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此时,赵均一指挥的五连在村口将敌人的猛烈进攻打退。打到中午,敌人已三面向我军进攻五次,全部被击退。敌仍不死心,依靠其优势火炮向村内发起报复式轰击。这时林子元发现村西坟地的敌炮兵阵地,便命令掷弹筒班一定要消灭这个火炮阵地。该班只剩下三发炮弹了,前两发都未打中,大家的心都集中到这个班上,期待着这最后一发炮弹,果然不负众望,最后一发炮弹把敌炮兵打哑了。后来敌人又连续冲锋了五次,也都被我打退。王旅长派干部来传达指示,让林子元要坚决守住,坚持到天黑就是我们的天下!这时,林子元发现西北角离王旅长指挥所三十多米地方的坟地里,一个日本军官拿着一架大望远镜总是在那里向我指挥所瞭望,林子元当即叫通讯员用刺刀把围墙捅了个口子,用六五马枪瞄准打倒了那个家伙。与此同时,敌人从此口也打进来一发子弹,将林子元左肩打伤,他迅速包扎好伤口继续指挥战斗。在异常激烈的一整天战斗中,林子元到各连阵地检查了三次,察看战情并激励部队,给了战士极大鼓舞。战士们说,“营长,我们这次给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你看寨门附近、围墙下面和道沟里,被我们的手榴弹、机枪打死的敌人密密麻麻一大片,敌人的死尸堆满了道沟。”林子元说,“你们沉着、勇敢、打的好,不要松劲,还要继续坚持打击敌人!下午三点左右,敌人的攻势开始减弱,任家角方向突然枪炮声大作,后来才知道敌人看李家角打不下来就把主攻转到任家角。当枪炮声安静下来后,敌人逼一个老乡送来劝降信,说任家角的八路军全部被消灭让我军投降,并限时一个小时答复。王旅长建议把送信的老百姓放走,林子元说暂时不放,这样可以拖延时间,并作好再战准备。拖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把送信的老乡放走,敌人觉得上了当脑羞成怒,集中大批兵力和火力从南面发起了猛攻。副教导员张凤仪带一挺机枪扼守一小阁楼,围墙被炮击毁身负重伤后摔到墙外村边,被敌人俘去。林子元营长和张奇教导员迅速都转到南边来助战,发挥手榴弹的威力将敌人打回去.。手榴弹快打光子弹也不多了,赵均一主任决定从守村北的部队抽调子弹,集中到机枪上使用,迎击敌人再次冲锋。黄昏时,战士们突然开始不住的流眼泪打喷涕,敌人开始灭绝人性的向我施放毒气弹!战士们找来大蒜堵鼻孔,没有大蒜的就将小便尿在手巾上堵,一直坚持到天黑。这次战斗敌人在李家角的损失是惨重的,他们的指挥官把部队集合起来哇哇大叫的训话,意思是损失大大的。晚上侦察员回来报告,任家角的部队因在天黑前急于突围最后全部阵亡。在旅首长的协调指挥下,在赵均一主任的协助下,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战士们英勇顽强,二营充分发挥协同阻击战术,给进攻之敌以猛烈杀伤。尽管敌人使尽花招甚至施放毒气弹,李家角阵地仍坚不可摧!直到深夜两点,我军成功突围。此役,我军歼敌寇精锐四百。我军除副教导员重伤摔到墙外被敌人抓走,另有九名轻伤员包括营部供给员杨玉兴都和部队一起突围。后来杨玉兴同志伤好后回部队说,第二天一早,敌人又集中了好几门炮向李家角轰击,整整打了一个多小时,看到村里没动静才进去搜查,结果连八路军的一个影子都没看到。战后王旅长看到日伪报写到,“中共王匪长江已被击毙”时哈哈大笑。<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战斗我伤亡23人,消灭日寇400余人,又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固守村落的光辉战例。</span>这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堪称经典的村落守卫战,</span>被六分区(冀中警备旅)认为是“全区在冀中‘五一反扫荡’中损失最小、最成功的一场战斗。”</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这个5月23日,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其实还同时爆发了几场大战。一场是相距仅两里的任家角战斗:冀南军区五分区政治部主任张俊峰,带领两个连和县大队一部分约三百人,在战前先与冀中警备旅直、二营相遇后,商定迅速分别占领李家角和任家角两个村落,形成犄角之势,并言定坚持到天黑再打出去。任家角同样遭到了日军的猛烈围攻,经数小时鏖战,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在迫不得已突围的过程中,与日军展开了野战和白刃搏斗。他们打的很英勇,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今天的任家角,当地群众为纪念抗战英烈,专门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园内安葬着三百名抗日忠骨。另一场是王家堡战斗:由警备旅一团副团长和一营营长徐月波带领的一营两个连及冀中区党委政卫连、深南八区小队在王家堡被日军紧紧包围。从早晨激战起,紧张搏斗13小时,击退敌人数次冲锋。最后,在敌大炮、毒气、坦克的猛攻下,阵地终被突破,重机枪子弹全部打光,两名战士怀抱集束手榴弹与两辆坦克同归于尽。营长徐月波带一个排,与敌人进行了肉博战冲锋突围,副团长兼参谋长郭慕汾同志牺牲。重机枪排四十余人在青年干事陈继禄率领下付出了牺牲后冲出突围,其余皆全部战死!同时发生的崔氏村战斗:是由警备旅一团政委陈德仁和军区宣传部部张仁槐带领的团直和一营二连,在与敌人边战边周旋的过程中,被敌人包围在村南的苜蓿地内,战斗异常激烈。除副政指霍耀祥率一个班,从敌人汽车缝隙中杀出外,其余也全部战死!一团政委陈德仁同志牺牲,军区宣传部长张仁槐突围途中被敌汽车追上,他宁死不当俘虏,用自己的手枪自击殉国!他们用鲜血谱写了八路军抗战的壮丽篇章。 </p> <p class="ql-block">任家角三百阵亡烈士墓地</p> <p class="ql-block">第四仗,中央村破围战:深夜,在李家角以突围队形,由一个班每人带四颗手榴弹走在前面,后面两挺机枪、一个步兵排上刺刀,分成三角形前进,突击组布置在两侧警戒突到道口边后,林子元告诉通讯员,问一下各连的伤员跟上来没有,通讯员赶上来说都跟上来了。沿路没有遇到敌人,走到距李家角十几里一个据说叫李家堡的小村,林子元建议将伤员掩蔽在该村,并根据突围前事先与王旅长和赵均一同志研究好的,为规避敌人的“梳篦清剿”战术减少损失,将部队化整为零,决定突围到深磨路至沧石路三角地区,并规定了几个集结村庄,同时由赵均一同志先把王旅长带到他的家乡掩蔽起来,情况好转时再到路南与旅政委旷伏兆会合。环境太险恶了,几乎沒有一个村庄沒有敌人,组织突围后的二营,迂回到莲花池一带。这时候,部队面临的情况是,经过十多天的连续作战,部队已经大量减员,而且奔驰近千里没有补给,早已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手里的枪也没有多少子弹了。在此情况下,部队只能化整为零,出没于敌人大网中。就是这支已经“支离破碎”的队伍,在与分区司令部和所有友军都失掉了联系的情况下,在老百姓的帮助下,经过两天的修整恢复了一些体力后马上又重新集中了起来,恢复了战斗力。部队在郝庄住了一天,林子元在郝庄养过伤并跟这里的老乡熟悉,一位老大娘告诉他,听他的女儿说中央村有八路军。5月26日晚,集中起来的部队在林子元的带领下,刚刚转移到中央村,天还没亮,他们又被三路日军包围了!敌人兵力很多,在此危急关头,林子元不慌不忙果断决定,集中火力杀开一条血路,全队突入了青纱帐,甩掉了敌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仗,高家庄突围战:5月27日下午,部队到达深泽县高家庄时,找到了失散的八连。然而,部队刚刚合兵一处,敌人又追上来了,数百人的部队目标明显,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仓促之间,乘敌人来不及调动大军之际,二营经过艰苦战斗终于打到了天黑,但敌人把村庄围的水泄不通。听老乡说有地道,才由老百姓带路从两个地道口冲了出去。二营又损失过半,仅余一百余人,剩下一个多连的兵力了。在此情况下,二营没有退缩,而是主动缩编为一个混合连,营长林子元自任连长,其余连长当排长,排长当班长,继续坚持战斗!</p> <p class="ql-block">第六仗,宋庄伏击阻击战:在与日军周旋的过程中,6月8日深夜到达西雷庄,遇到七分区于权申司令员和周小舟同志。林子元要了一份地图并说准备过平汉铁路到西山活动。于说西山不能去,敌人在那里扫荡很历害,你们最好和二十二团团长左叶同志一起活动,并给写了一封信。当天又在定县七级村,与晋深极县大队政委赵涛率领的一个中队相遇后,就找到左叶团长与二十二团会合。并于6月9日凌晨三点,林子元带领的一个多连兵力和深极县大队与左叶带领的两个连兵力分别驻守南、北宋庄,两支部队配合打了一场驰名中外的“宋庄之战”。我军以500多人的兵力,同逐渐增来的2500鬼子,血战14个小时,毙敌坂本旅团长以下1100名,最后破围而出,造就了又一束平原村落战的灿烂之花。“李家角战斗后,仍留在深南地区活动的一团二营营长林子元同志,在宋家庄与七分区二十二团相遇,帮助指挥了一个在冀中抗战史上有名的战斗。”《警一团团史编写组》,“这些战斗不是在六分区进行的,也应载入二营的战斗史册。”《六分区编写组》。左叶评价说,“下午三点,敌人把进攻重点转到南宋庄。村边围墙被摧毁以后,他们退到院落里利用房子和敌人展开肉搏战,又打退了敌人三次冲锋。警备旅那个连打的非常顽强!”《“五一反扫荡”六十周年祭—血色冀中》。时任冀中警备旅政治部干事,《小兵张嘎》和《平原烈火》作者,著名抗日作家徐光耀写道,“就是这样一支没有任何后勤补给的孤军,在30天内,历经西河头、大小尹村、李家角、中央村、高家庄、宋庄等六场恶战,完成了保卫分区指挥机关与首长的任务。勇敢的与日军展开平原游击战,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粉碎了再三再四的灭顶厄运。真可谓‘下了碾子上磨,过了筛子过箩’,却仍能巍然地英挺在冀中平原,表现了人民子弟兵战斗精神的极致。如此的千锤百炼,使他的每一成员,都成了打不垮、拖不烂、砸不扁、响当当的钢豆子,像这样的军队,哪怕活神仙下界,也是不可能打败的。”“二营是一支坚强的钢铁部队,在反‘扫荡’中胜利的保卫了分区指挥机关,连续六次抗击了超过他们数倍的凶恶敌人,最后虽然只剩一个多连,也不愧为我党培养的一支英雄部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六分区编写组》,“在战争中更证明了,一个部队的战斗力是以干部的作风决定的。好的干部、英勇的干部能带出勇敢的部队,否则就适得其反。在历次战斗中尤其是在一九四二年五月反‘扫荡’中的多次战斗中证明了它。当然在以后的历次战斗中也得到了证明。”《警一团编写组》。林子元在一九五二年的自传中写到,“在‘五一反扫荡’的连续突围中,我带领的五个连最后只剩下一个多连的兵力,损失很大。但二营在‘反扫荡’中的优秀表现,与’反扫荡‘前部队三个多月的整训,提高了部队的战斗意志和干部的指挥能力,表现了勇敢顽强的作战精神,保持了良好的纪律分不开。” 这些英雄事迹的片段,已被著名作家徐光耀记述在《滚在刺尖上的日子》一书【连番浴血】中,作为全国红色经典教育史料之一在全国发行。</p> <p class="ql-block">徐光耀著</p> <p class="ql-block">42年6月上旬,二营部队交给二十二团指挥(此后,二营在柳条等同志的带领下,东奔西突,转战数月,最后终于突破了敌人包围圈,归还了建制。),林子元回到旅部,并随部转移到鲁西范县。在“七一”大会上,吕正操司令员讲话,此时部队已经整编,林子元任冀中警备旅一团团长,政治委员赵均一,副团长乾云清,参谋长原金丰,政治主任李克忠。七月中旬,部队从汤阴过铁路,在一二九师两个团的掩护下,进入太行山。经任村到达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涉县,一团住在涉村。彭德怀看望了部队,罗瑞卿主任和腾代远副参谋长检阅了部队,与一二九师共五十个方队做了分列式。一团走在最前面,阅兵仪式完毕后,罗瑞卿表杨了一团部队动作整齐。边区主席杨秀峰请营以上干部会餐,一二九师参谋长李达指示一团在太行一分区昔阳东活动,并说这个地区特务活动很厉害,要提高警惕性,以防袭击遭受损失。在太行一分区驻地的赞皇、枣林地区,除了同样遭受日寇大扫荡的袭扰,生活也极其艰苦。42年冬季到43年5月间,日军在冀中的残酷扫荡切断了向太行山区的粮食供应,当地党、政、军、民都生活在糠菜半年粮的困苦中,部队体质日益下降,战斗力减员日益增加。为了克服眼前困难,开展声势浩大的生产自救,林子元和政委赵均一同志带头与部队一起开荒种地,鼓舞士气。习他爱兵如爱子,爱民如父母的优良品质。记得1942年</p><p class="ql-block">部队转战到太行山时,在战斗频繁生活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传颂着在枣林村团首长和战士们都含 着眼泪互让菜团子的故事。在艰苦的生活和频繁的战斗中,部队形成了首长关心战士,战士敬重首长,上下团结战斗的好作风,克服了苦难,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林子元还参加了太行区党委党校历时七个月的整风。与此同时,为解决昔阳日本军骚扰之敌,部队奉命翻过太行山,路经昔阳县皋乐镇,开到和顺库城地区。部队到达库城后,林子元曾亲自率领部队对昔阳出扰之敌进行过几次追袭战斗。在一次日军偷袭中,由于我坐探失职未发现敌人,敌又先我占领了山顶,我部队处于不利地形,至我一个排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团长林子元命令二连连长和指导员分头带领二、三排从侧后方火力打击掩护,自己亲自带领一排携机枪一挺,从正面发起冲锋解围,敌人弃尸数具被赶下了山头。正准备围歼逃敌时,昔东县大队从东面撒走,给溃退之敌留了个大口,没有全歼敌人。但这次战斗中,团长林子元又一次左胸部中弾负伤。林子元说,在昔东的七、八次战斗中,有三、四次打的非常好。林子元自参加革命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十次的战役战斗,他虽然多次负伤,身上弹痕累累,但每次战斗都亲临战场第一线指挥,身先士卒,英勇顽强,敢打必胜。部队只要说起林团长,战士们就士气百倍情绪高昂,只要林团长在,就成了部队的无声命令和力量。在库城打开局面后旳七月中旬,部队重返太行一分区根据地赞皇枣林一带对敌斗争,一团住在赵林村。此时,正值灾荒时期,部队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外,每人每天挖野菜十多斤,每星期打柴两担。同时,根据库城不熟悉山地作战的教训,部队进行了以团、营、连队组织的山地战斗战术的教科训练,进一步熟悉了山地作战的战术应用,提高了战斗力。九月份,二营也由晋察冀边区回到一团,还有冀中警备旅的干部归队回来的一个多连。除了战争伤亡外,其余部队都回来了!秋季,一团接到上级命令,调到大西北保卫延安。部队经过一系列动员,翻过太行山后,以一昼夜一百八十里的速度,越过晋中平原三道封锁线,跨同蒲。过汾河后,不断听到敌人阻击的枪声,部队迅速展开,先遣队边打边走。拂晓前,敌人阻击越来越近,但战士们个个精神焕发,左手紧握上了刺刀的步枪,右手拿着手榴弹,奋勇前进。敌人的阻击不断被冲垮,部队以雷霆之势,闯过太汾公路,并掩护纵深部队安全到达太徐边山。从而创造了一团建史上,一昼夜连续行军战斗一百八十里的纪录。此时,军委根据彭德怀为加强晋绥八分区武装力量,给八分区增派部队的建议,指示晋绥军区从冀中过来的部队抽调两个团到八分区。根据指示,林子元率领的一团和警备旅老战友林海清率领的二团留在了八分区,一团部队到达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交城县腹地南头村休整。从此,一团在晋绥八军分区开始了新的战斗里程。事实将证明贺龙说的,“从冀中回来的部队文化素质高,战斗力强”不无道理,因为它是由冀中抗日军民所孕育,并经过反“扫荡”洗礼走来的。 林子元曾说,“河北兵能打仗”,看来燕赵自古出豪杰,更何况是面对日本侵略者。</p> <p class="ql-block">战斗堡垒—抗战时期的警一团领导,二排中为林子元</p> <p class="ql-block">1943年底,警一团转移到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后,改称为一支队,林子元任支队长。当时环境很紧张,物质条件非常困难,任务繁重,对敌斗争有四个县的宽阔地区。在南头驻扎期间,和同住南头的交城县党政机关在一起工作。林子元除平日组织部队练兵外,还积极与地方政府配合,军政协作,打击敌人,巩固和开辟根据地工作。他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很好和信任的合作关系,此时也与当时在交城县政府工作的华国锋等同志,建立了很好的个人关系。林子元率领的一支队,不仅担负了对敌斗争,打击了敌人保护了人民利益。同时动员组织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扩大游击区,造成了将来反攻敌人的有利条件。同时还完成了部队的生产任务,保证了对敌斗争的物质基础。林子元曾在他的自传中写到,“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锻练了自己,从此认识到劳武结合的意义,并取得了生产与工作的胜利,渡过困难,带动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在对敌斗争中,认真研究毛主席的游击战术原则,开始体会和学习对敌伪军政策,并重视分析了敌伪矛盾,採用内线关系,瓦解伪军,孤立日军,组织与发动群众围困敌人,孤立据点,巩固根据地,扩大了游击区,保护了人民利益,安定了群众生活…。”林子元于1944年在南头村与武平(武林丹)举行了婚礼。南头村作为抗日红色堡垒和八分区机关驻地的关头村,很多民众都不惜流血牺牲积极支持抗战并参加八路军,为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p> <p class="ql-block">一支队和交城县委领导干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林子元与夫人武平在南头</p> <p class="ql-block">模范的白家庄战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太原西山脚下的白家庄煤矿,是侵华日军占领掠夺我煤碳能源的重要基地。一九四五年二月的一天,林子元到八分区向司令员罗贵波汇报工作后,罗贵波交待四点:一、要认真贯彻毛主席的指示,把敌人一步一步挤出去,二、要钳制住太原的敌人,不让敌人向晋西北增援,配合晋绥军区打胜春季战役,三、要巩固根据地不断扩大解放区,四、要开辟敌占区的游击战争并积极发展地下组织。林子元及时召开了支队党委会,在会上研究了如何落实罗贵波的指示精神,做出了拔掉太原外围白家庄据点的决定,并亲自组织指挥完成了一场远程夜袭白家庄的战斗。根据毛主席的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的军事原则,战前通过内线深入细致的侦查:日军白家庄据点,有敌煤矿公司,内有四个煤矿坑口,矿工近千人,月产煤一万五千吨左右。驻有日军三十多人,伪保安队六十多人,伪警备队三十多人。沿着矿区周围有工事碉堡五座,这五座碉堡除西面日军驻守的碉堡有一丈深外壕,其余的四座碉堡外壕都很浅由伪军驻守,主要是控制制高点。白家庄外围的据点有古交、河口、石千峰、王封、西铭、万柏林。其南面的南偃、太原县(今晋源)是日军的营盘,经常住日军一个大队。白家庄从未遭到过我军袭击,是日军所谓的模范治安区。自一九四四年交文支队攻打古交据点后,敌人就有了警惕,碉堡内值班放哨的警队过去是一周一换,后来改为三天一换,最后又由三天一换改为一天一换,重要的碉堡还配备了轻、重机枪。摸清了白家庄敌据点的情况之后,为了确有把握歼敌致胜,部队进行了周密的作战部暑和严格的针对性练兵。支队根据每个连的特长分配了战斗任务,并由支队领导分工负责。政委赵均一作战前政治动员,部队展开全面的战前演练。根据实战,演练在晚上进行。副支队长廖步云和参谋长原金丰带领三连、四连,在清太边山的石沟里演习,三连作为突击队主要演练小分队肃静隐蔽接近目标、摸岗哨、投掷手榴弹、刺杀冲锋等动作。四连担负攻克碉堡的任务,着重演练隐蔽接近碉堡、破铁丝网、穿越外壕和炸毁敌碉堡的战术动作。一连、二连、六连由支队长林子元负责,重点练习夜间伏击阻击动作,掌握地雷、手榴弹和各种武器的配合使用及突击要领。部队还演习了如果战斗失利时如何应对和防止敌兵增援,破坏敌通讯联络系统等等,并确立了我军在失利的情况下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方法和信号。在演练中,部队指战员们士气非常高昂,认真体会掌握每一个战术动作。演练结束后,大家还提出倡议开展抓俘虏竞赛,在白家庄战斗中看谁抓的俘虏多。二月二十七日上午,部队到达武家窳和安南沟一带后,对白家庄的情况再次进行了研究,作好临战前的准备。二月二十八日,在确定了袭击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连队的战斗任务后,于下午三点,林子元与副支队长廖步云、参谋长原金丰带领部队从武家窳冒雪急行军至晚十二点到达白家庄煤矿,按照战前计划下达的各分队突击任务布置好后,晚上十二点半开始突袭。战斗进行到到临晨三点多结束,共毙敌十七人,其中包括一名日本小队长,俘虏日、伪军九十人,缴获枪支九十二支、迫机炮一门,卜壳枪一支、手榴弹五十颗、子弹两千多发、电话机十二部、骡马四十余匹和一大批医疗药品等战备用品,摧毁敌碉堡四座、烧毁敌汽车一辆。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战斗!大大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此战斗,以我部队只伤一人,全歼日、伪军的战绩,在军区总结大会上受到了高度赞扬,成为晋缓军区夜袭的模范战例,受到晋绥军区的通报表扬和嘉奖,并以《模范的白家庄战斗》刊登在晋绥日报。同时作为晋绥军区的模范战例,被选入《晋绥军区抗日战争战绩选》第一篇,《模范的白家庄战斗》。 </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军队就开始蠢蠢欲动,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的军事部署可谓是来势汹汹,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出动七个军进占同蒲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飞抵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进行谈判,29日,贺龙专电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询问主席此行安全是否有保障,因为贺龙一开始就认为蒋介石是在耍阴谋诡计,并非真正想要和谈。次日贺龙收到回电:“主席前去重庆谈判完全必要,从国际国内情况看,安全是有保证的。”最后还交代贺龙,目前最能配合与帮助重庆谈判的就是在自卫原则的基础上打几个胜仗,以配合毛主席在谈判中取得主动。 当时,独三旅进攻仍由日伪军占领的汾阳城,因为计划和侦察不周,未能得手。贺龙当机立断,于1945年8月31日亲自指挥刚由陕甘宁边区赶来的独一旅和晋绥八分区一、二、六支队沿太汾公路进攻文水城。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大部队开始向预定阵地进发,士气高昂的一支队走在前面。然而天公不作美,行至半路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战士们顶风冒雨,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快速行进,终于按时抵达了文水城下。战斗开始,一支队不亏是一支有冀中反“扫荡”基因的部队,战士们英勇的攻在最前面。经过激战,三千守敌被迅速歼灭,文水城防司令以下500余人被俘,战斗以胜利攻下文水城而宣告结束。在随即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贺龙高度赞扬了八分区地方兵团的攻坚战,并当众表扬了林子元同志。会后,林子元去看望贺总,叙说了一九三九年四月离开贺总后的工作战斗情况,贺龙非常高兴。并说:“听你们王旅长说,你们那个二营,在冀中四二年五一反“扫荡”中几次被敌人包围在村子里,都坚持到天黑突围出来。”林子元说:“二营战斗是很顽强的。”“把你那个二营补充到野战军里去,你有什么意见?”贺龙郑重的征询林子元的意见。林子元回答:“贺总调二营我没意见,我也想去。”听他这样一说,贺龙语重心长的告诉林子元:“阎匪军很猖狂,还急待你们部队去消灭啊!”于是,一支队二营调入了野战军,即随贺龙率领的野战部队踏上了进军包头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贺总离开之后,刚成立的吕梁军区司令员彭绍辉、政委罗贵波指示八分区,将交城三大队和文水支队补充到一支队,组建交文支队。林子元任交文支队支队长,政治委员赵均一,参谋长原金丰,政治主任赵信林。支队按三四制,司令部设特务连。交文支队组建后,一边积极配合交城地方武工队、民兵及人民群众,扫清太汾沿线的敌据点,一边配合地方党委展开瓦解敌人的政治攻势。在党的政策及支队武装斗争的威力之下,陆续扫掉了单村、义望、安定、开栅、石千峰等据点,炸毁了文峪河桥歼敌六百多人。至此,太汾沿线的敌人据点全部肃清,为支队进驻开栅创造了有利条件。开栅,是吕梁山的咽喉要地,扼出入吕梁山区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开栅七年半。百度百科介绍,“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与晋军交战,双方为争夺开栅不惜付出惨重代价。”指的就是交文支队与国民党闫军的三次开栅争夺战。四五年十一月,林子元带领交文支队进驻开栅镇。驻守开栅,不仅对保卫广大山区根据地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又是我党政干部、武工队、民兵开辟平川工作必要的咽喉要道。因此,开栅就成了敌我双方拼命争夺的战略要地。它掌握在我军手中,就像一把利剑斩断了阎军向晋西南运送战争物资的供应线,阻敌于被动局面。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敌人在磨刀,我们也要磨刀”,“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指示,林子元在开栅迅速进行了守卫兵力布署。军地干部在开栅周边召开群众大会,揭露蒋介石和平谈判的阴谋,丢掉幻想,作好打大仗、打恶仗,随时粉碎蒋、阎军抢夺我解放区胜利果实的准备。支队对全体指战员进行了战前动员,讲明了支队的主要任务。全体指战员一致表示:我们还未和阎锡山的正规军进行过较大的较量,敌人胆敢来开栅,定叫他有来无回! </p> <p class="ql-block">一支队和交城县部分领导合影,右一为林子元</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开栅保卫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六年一月的一天,阎匪军用一个师的兵力从交城出发,并以文水四十四师的一个团配合,从拂晓开始向开栅发动攻击。敌首先用加农炮和山炮进行轰击,然后分三路进攻,企图三面围攻。当敌炮火把东门打破后,敌一路连续冲锋五次,都被我布防的两个连用交叉火力打退。敌人死伤数十个后,不敢再进攻。敌二路刚进到镇西公路前,即被我布防的一个连击退。北面敌三路进到西坡几十米处时,我布防的两个连突然发起攻击,打的敌人晕头转向乱成一团,仓慌溃逃,敌死伤近百人。无奈之下,敌又用大炮向我阵地轰击,因我军有防御工事并无伤亡。之后敌又将山炮拉到东南面离鸽子楼二百米处,向我守在楼上的一个连炮击,将鸽子楼二、三层打了六、七个洞,该连立即转移到最下一层楼坚守。我连长在围墙内用机枪一下打倒三名炮手后,吓得敌炮兵拉起炮向东逃窜。下午三点,林支队长突然接到贺龙急电:命令支队坚决守住开栅,切断太汾公路线,不让敌人的军用物资及兵员运送到晋西南地区。林子元估计贺总的野战部队已从晋绥、雁北返回,准备解放晋西南地区。此时支队已经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毙敌一百五十多人,敌军无任何进展,只好暂时停止进攻。我军乘机快速加固工事,以迎接敌人的再次进攻。下午四点钟,敌人果然集结了全部兵力,并调用了在交城被阎锡山收编的日军一个团上千人的兵力参加,向开栅镇以西的西坡村强攻。当敌人冲到离西坡村几十米远时,被我埋伏在该村作预备队的两个连集中全部机枪、手榴弹将敌人击退。敌人不死心,再次上来两个指挥官,一个手持狗皮膏药的旗子,一个握着小红旗向前指着。林子元发现这两个家伙,立即拿起一挺日本歪把子机枪射击,两个家伙当即倒地,其他敌人掉头就逃。这时,敌炮兵又向我西坡阵地开炮,我军立即进入掩体未受损失。紧接着从文水城出来的敌人,渡过文峪河进到开栅西门不远处。林支队长命令一连立即用机枪火力射击,打死很多敌人,被击退之敌向樊庄逃跑。这时,我八分区副司令员范忠祥在西峪口后山,集中民兵、担架队、民工一千多人向开栅前进。敌人错认为是我增援的部队赶到,立即发生动摇,乘天渐黑之际,急忙朝交城方向逃跑。我军见势即用三个连的兵力分三路边追边打,将逃跑之敌全部追击到交城、文水。随之民兵、民工进开栅抢救伤员,送饭送水,部队战斗十几个小时才吃到 东西。这次开栅保卫战打的很好,全体指战员非常勇敢,十分顽强。除在东城楼上牺牲了三名战士,一连一班长负伤外,其它阵地无伤亡。打扫战场,敌弃尸一百余人,伤几十人已拉走。这次敌人以五倍与我的兵力进攻,最终还是被我军击退。战斗结束后,总结战斗经验时,被评为英雄、模范,受表扬的干部、战士有一百多人。并受到晋绥军区表彰,晋绥日报专门发表了表扬文章。在春节时还开了军、政、民联欢会,庆祝开栅保卫战的胜利。 </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开栅保卫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月份,晋绥军区派三分区政委龙福才去太原与阎锡山谈判,八分区派政治部主任曹光琳去文水与敌人谈判,谈判未果,也未达成协议,尔后返回开栅。距第一次开栅保卫战仅仅几个月时间,阎匪军就迫不及待的第二次向开栅开来。一九四六年七月二日,从太原调来几千阎军向开栅展开了第二次争夺战。由于西坡村后修筑了更多工事,加上新修的两个碉堡,镇内工事也很坚固。因此,交文支队只留下了二营守卫开栅。二营营长老红军周正太,教导员刘贺,副营长黄耀州带领部队,由支队参谋长原金丰、政治部主任赵信林负责指挥这次战斗。敌人集结六千人,重炮三门,机枪数十挺,将开栅紧紧包围。周正太、刘贺、黄耀州带领部队勇敢的和敌人战斗三昼夜,杀伤大量敌人。在敌人已经伤亡五百多的情况下,但仍不甘心,继续炮击我西坡阵地,将碉堡工事击毁后围攻逼进开栅镇。当时二支队和六支队已改为团补充到王震的野战军,林子元和副支队长张九德带领一、三营到古交地区打击阎军工兵二十一师,分区已派不出增援部队。营长决定坚持到天黑撤退,教导员刘贺决心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终决定从开栅东南角撤出。于夜深后,乘敌不注意,全营安全撒出开栅,从大陈南西南坡渡过文峪河转移到文水西山。这次开栅保卫战,敌兵力大于我军十倍,但我二营打的坚决、顽强、沉着,消灭和杀伤敌军五百余名,以小的伤亡更大的打击了敌人。林子元带领的部队在古交俘虏敌工兵二十一师一百九十多人,完成收复了交城山区根据地的任务后,回到截岔沙沟村,召开庆功大会。地委书记甘一飞,军分区政委候俊岩分别讲话,高度评价交文支队打的勇猛顽强,消灭了好多敌人。 </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开栅战斗,诱敌出窝消灭二零五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七年五月下旬,林子元接吕梁军区彭绍辉司令员、罗贵波政委指示。命令交文支队将开栅这个钉子拔掉。不消灭开栅之敌,夺回开栅,对我截岔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开展平川工作威胁很大。当时支队的赵均一政委,原金丰参谋长、赵信林主任已经调走。林子元和新来的曲俊政委、张九德副支队长,立即研究上级指示精神,召开营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会上认真分析了敌情,决定派侦察参谋韩文彬同志带领两位对开栅边山比较熟悉,当地群众关系比较好的侦率员王二增等二同志去侦察情况,搞清敌人的装备、人数、和通往武陵村的道路。开栅驻阎军六十九师二零五团,配九个步兵连,一个炮连装备两门老虎炮,两挺重机枪,十八挺轻机枪(每连两挺)。同时安定驻守保安队一个连,城头住一个连,寨子住一个连,西营住一个连,都是交城保安三团的伪军。每连一百余人,配机枪一挺。仅在开栅周围布防的敌伪保安三团共计一千四百多人。根据我侦察员汇报的情况,通过进一步研究,支队召开了连排以上干部会。做到敌情明、决心大、计划周密,决定消灭敌人是有把握的。会上林子元支队长讲话,号召全体人员,“要为保卫截岔立功,只准打胜!”支队在五月底的一天,首先进到窑头,天黑后部队轻装,九点多出发经洪相、广兴到达武陵村,准备将敌二零五团诱到武陵村伏击消灭。一营埋伏在南水渠,二营埋伏在方元村北面的葡萄园,三营作为支队预备队。这个时候正是夜深人静,只听到几声狗叫,不见敌人动静。我埋伏部队等到次日凌晨五点左右,从大营碉堡出来两个伪军,他们以为平安无事,走到离我警戒部队七、八米处时,我侦察员将这两个家伙收拾,打死一名,活抓一名,缴枪两支。这时老乡们才知道有八路军。组织股赶紧派人通知老乡们不要出来。开栅的敌人在东门城楼上听到枪声,立即派了两个连的兵力向武陵村前进到我伏击圈内。路边我埋伏部队部队冲向敌人,将敌全部缴械。这一战斗一枪未放,两个连全部被俘。敌人估计有情况,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又派一个营的兵力向武陵村前进。当敌人进入我伏击圈后,还沒来的及开枪,再次被我堵击,除跑掉几个、打死五人、伤二人外,其他全部被我军俘虏。开栅东门城楼上站着很多敌人,听到有枪声,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已经警觉起来了。下午三点,敌团长也带了三百多阎军,配备重机枪、老虎炮,前面布尖兵又向武陵村我伏击圈靠近。敌人发现路边有死人,马上用战斗队形进攻。我支队早有准备,用机枪、步枪、手榴弹向敌人猛烈冲击扫射。敌团长 见势不妙,带部队调头往开栅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敌后路已被林子元派出的一营截住。敌人被我埋伏的部队几面冲击,我支队指战员勇猛杀敌,急起直追。除敌团长带几个人逃跑外,将大部敌人俘虏和击毙,战斗仅在一个小时内结束。下午四点钟,林支队长和副支队长张九德、组织股长李宪彬,作战参谋王福恒等同志立即研究布署了下一步的任务,主要是如何全部歼灭开栅之残敌。决定让李、王二同志给敌二零五团团长写信:交待我军政策,劝敌放下武器。如果再顽抗下去,就将他们全部消灭。信由武陵村一位老乡送进开栅镇,二零五团团长接到信不久,敌人紧关开栅城东门,城墙上也看不到敌人。林支队长估计敌人要逃离,立即命令一连连长崔延洪带一个连由俘虏兵带路到寨子,缴了该伪保安队的枪。李保全连长带二连急步,同样由俘虏兵带到西营去解决伪保安队一个连的兵力。这个据点的敌人同样没来得及放一枪就全部被缴械。另由副支队长张九德带领三营快速到洪相和上广兴,切断敌人向交城逃跑的公路。三营刚到洪相,敌人便从开栅出来顺着公路边跑边打。因为洪相有一片水地,只有一条路到洪相,所以从上广兴先派去一个连和敌人交火,其余三个连在洪相将敌人堵住,使大部分敌人被我军俘虏。敌团长带一小部分逃到交城,另一部分逃到山沟里后,爬上山到了窑村,又被我留守部队和民兵截住,俘虏八十多名,其中一名是敌老虎炮连连长。战斗结束后,我二营七连押着俘虏的敌人,当苏连长问那个炮兵连连长姓名时,敌炮兵连长开口骂苏连长共匪,两人对骂一顿,苏连长一发火,叫战士把敌连长拉出去给毙了。支队知道后立即向吕梁军区发电报告,彭、罗指示,苏连长违反了俘虏纪律,撤销连长职务。这次战斗是我军深入敌心脏,诱敌出窝消灭的战例。战斗打的很好,我军无伤亡,受到了吕梁军区彭绍辉司令员和罗贵波政委的表扬。交文支队这次诱敌伏击战中俘敌九百多人,缴获老虎炮一门,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十六挺,步枪五百多支,子弹三万余发…敌人伤亡四十余名。除敌团长带一小部分和安定、大营、城头的伪军保安队逃到交城外,其它据点的敌人全部被我军俘虏。这次伏击战持续了十几个小时。部队没有吃饭,没有喝水,但全体指战员的战斗情绪高涨。消灭了敌二零五团,收复了开栅、安定、大营、城头、寨子、西营六个据点。老乡们高兴的给部队送水送饭,当天晚上交文支队又进驻了开栅。接到二营营长宋兰报告,在敌人粮库搞到三千斤粮食。支队请示吕梁军区,彭、罗首长指示,把搞到的粮食交给八专署,再发给你们部队作为公粮使用,支队遵守了一切缴获要归公的纪律。这次歼灭敌人夺回开栅有几个有利条件:一是两名侦察员是本地人,他们熟人多、地形熟、群众关系好,对指挥员来说能做到,情况明、决心大、计划周,为消灭二零五团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当地老乡们深受敌人的迫害,如“三自传训”、“自白转生”乱棍打死很多无辜群众,百姓对敌人恨之入骨。三是我全体指战员的政治情绪高涨,作战勇敢,在战斗中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冲锋陷阵。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有交城县委及政府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群众主动用自己的牲口运送缴获的枪支、弹药,民兵、民工押送俘虏,部队每到一处,均受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老乡们高兴的说,你们打的好,为我们除了害…。开栅争夺战的胜利,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我们的战争是人民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战争的伟力最深厚之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p> <p class="ql-block">黄崖战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七年三月的一天,阎匪军七十二师由师长艾子谦向我交城截岔奔袭,妄想将我截岔党政机关一锅端掉。七十二师是阎军的主力师,号称“常胜军”。一大早,敌人从交城通往东社的山梁向东社压下来。他们万万没想到,在他们尚未到达东社之时,即被我西北野战军二、五旅的部队从大岩头、东社一线以猛烈的火力把他们压下去。这天又刮起了大风,敌人无法看清我部队的动向。艾子谦被阻击后,本以为可以安全的撤回交城,于是便带领部队顺东北山梁向交城撤退。可是他们又没想到,我交文支队由林子元亲自带领两个营的兵力早已运动到他撤退的山梁上,截断了他的退路。敌人退到我伏出阵地后,我军以猛烈的火力向敌人压去。敌人像疯狗一样,连续三次发动猛攻都被我击退。就这样把敌人装进了口袋,退不能退,攻不能攻,艾子谦只好另找出路,于是便向崖底对面的沟冲去,企图经西坡回交城。当时林子元支队长早已估计到,敌人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最后会从此地冲出去,预先早布置一个营和团机关在此等候。艾子谦不但没冲出去,我军从几面压下来,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我支队俘虏六百多。艾子谦见势不妙,除他化装逃跑外,全军覆没。这就是七十二师的下场。据俘虏说,“艾子谦非常傲慢的说,今天仗没打好是因为有怪风,是风大的原因,等天气好了再进入截岔。”这次战斗,交文支队打死敌人三百多,俘敌800人。这天天气虽然很冷,但战士们的心里非常温暖。部队一到崖底,就受到地方干部的欢迎。乡亲们送来开水,还有煮熟的鸡蛋和大饼,真是亲如一家。 </p> <p class="ql-block">抗敌三十个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八年初某天,交城和文水之敌集三十个团的兵力,向我八分区驻米家庄机关奔袭。交城之敌从西坡到崖底,占领崖底背后的山头,向西社前进,文水之敌沿城西顺山梁向米家庄背后大山奔袭。此时,林子元支队长带领的全支队,进驻在文水西山通往米家庄的大山中间的一个村庄担任警戒。拂晓,当占领崖底背后山头的交城之敌,和进入离崖底山不远处的文水之敌正向我警戒部队袭来时,因敌人内部联系不畅,双方自己打起来。天亮后,当敌人才发现自己在和自己打时,已白白死伤一百多人。此时,敌人才分路向我进攻。文水之敌沿山梁快到西社南面山梁时,被我交文支队阻击,再无法前进。交城之敌沿崖底向西社前进,企图包抄我军并占领西社东面沟内独立山头。我支队为了保卫截岔党政军民不受损失,早埋伏在此的一营进行阻击。战斗仅用一个小时,我支队就占领此山头,将敌人压下去并俘虏一百多人,其余之敌把尸体扔在沟里逃回崖底抵抗,相持到天黑,敌人才狼狈逃走。我支队胜利的完成了抗击敌人的任务,保卫了截岔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受到分区的表扬。李宪彬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林子元是我的老首长,他任交文支队长时我调到他部下工作。在这期间,他领导交文支队积极配合地方和主力部队,对盘据在交城之敌进行了困扰围歼的斗争。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为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交文支队在文水交城一带,是名望很高的一支部队,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多次受到晋绥军区和八分区的表彰。特别在开栅保卫战和黄崖战斗、消灭阎匪七十二师和抗击敌三十个团的战斗中,都受到了晋绥军区和八分区首长的表扬。群众也称这支部队是能打硬仗,宁死不屈的部队。这同林支队长经常讲的‘要沉着善战,英勇果敢,出敌不意,速战速决,只能打胜,不放走敌人‘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林子元曾在他的自传中写到,“在日本投降后,一部分部队坚持原有阵地,一部分部队联系实际战斗经验进行短期整训。我自己在研究部队战术方面,初步认识了正规战和运动战在不同环境下的作用。在很短的时期,自己战术思想稍有进步,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如:阎匪军结合日军向我根据地大举进攻,敌人确保平川伸向上山建立百里防线。但在上级领导下,打破了敌人进攻企图,取得了很大胜利,打垮了敌人一个多师。”“学习了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在每次战斗中都以少胜多,打击了阎匪军疯狂进攻,曾得到上级表扬。”随着局势的发展和一线战斗的实践经验,林子元敏锐的发现,现在已经到了可以集中兵力打规模仗和歼灭战的时机,并向分区及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事实证明,这一建议完全切和了毛主席对解放战争的战术原则,更验证了毛主席的一句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交文支队,是以交城和文水两个地名命名的,这支部队的基因,铸就在冀中反扫荡战场,被当地人民群众所蕴育。“交文支队,打死不退,”更是当地民众对这支部队英勇杀敌,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的赞誉。于是,文水人称之为“文交支队”,交城人称之为“交文支队”,都以自己家乡的地名放在前面而引以为豪。一九四八年一月,“交文支队”改为吕梁军区五十团,但人们仍习惯称其为交文支队,足见交文支队的名气之大,足以让阎匪军闻风丧胆。这支部队在汾孝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中,战功卓著、战果辉煌,后转为野战兵团,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晋绥网》对解放战争时期的交文支队有如下评价,“文交支队是解放战争初期,由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与文水、交城游击队联合组建的地方武装部队。在同蒋阎反动势力浴血奋战的斗争中,文交支队与文水、交城军民同呼吸、共命运,鏖战交山峪水,血洒晋中盆地,赢得了敢打敢拼,越战越勇的战绩和声誉。文交支队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晋西北调往冀中后组建的警备旅一团。这支队伍是以老红军、老八路为骨干,在抗日烽火中千里转战,千锤百炼的威武之师。团长林子元,湖南龙山人,14岁投奔贺龙部队,是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1937年10月在山西岢岚任贺龙特务连连长。1939春由贺龙率领前往冀中,任军区警备旅一团营长。1942年在冀中平原“五一反扫荡”中经受严峻考验,升任警一团团长。1943年该部队奉调晋绥八分区,战斗在文水、交城、清(源)太(原)徐(沟)边山,当时一团改为一支队。1945年8月底,在贺龙指挥的收复文水城战斗中,一支队配合主力部队攻克文水县城,取得晋绥抗战最后一仗的胜利。此后,一支队抽调两个营参加野战军独二旅保卫延安,抽调一个营加强十七支队,留下部队与文水支队(以文水二、三、四区基干队为基础组建)、交城县大队改编为文交支队。支队长林子元,副支队长张九德,政委曲俊。</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文交支队以交城山为依托,以文峪河和太(原)汾(阳)公路为主线,与阎锡山军展开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殊死斗争。</p><p class="ql-block">新组建的文交支队,将部队主力由边山伸向平川。在地方游击队和民兵组织的配合下,首先扫清太汾公路上单村、义望、安定、开栅等据点之敌,并将文峪河桥炸毁,切断敌人军运线。1945年11月,支队二营进驻太汾公路中心屏障开栅镇。</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6月,翌年5月,阎军为打通太汾线,封锁通往交城山晋绥八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联络要塞,先后以5倍、10倍于我的兵力和重火武器进攻开栅。坚守开栅重镇,不仅对保卫山区根据地,开辟平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卡住阎军向晋西南调遣军队、运送物资的咽喉要道,因此这里成为敌我双方拼命争夺的战略要地。文交支队在林子元支队长、原金丰参谋长的率领下,坚决果断,英勇顽强地扼守阵地。通过迂回作战,各个击破等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三次开栅保卫战的胜利。先后受到吕梁军区彭绍辉司令员,罗贵波政委的表扬,晋绥军区以“坚决、顽强、勇敢、沉着”的嘉奖予以通报表彰。</p><p class="ql-block">在开栅保卫战外围,文交支队展开交城古交、文水武陵、汾阳仁岩诱敌出窝伏击战,进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在仁岩伏击战中,文交支队与阎军208团展开激烈肉搏,五连一班班长刘英杰在搏斗中肠子掉出来仍继续战斗,直至光荣牺牲。这次战斗俘敌50余,缴获轻重机枪9挺,迫击炮9门,骡马45匹,毙伤敌百余人。</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文交支队在交城城头战斗中,活捉阎军40师营长郭省三。7月,部队袭击在贾家寨抢粮的敌人。我敌工科侦查员刘洪智负伤被俘后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将其遗体枭首示众。</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阎军72师向截岔进犯。文交支队配合我二、五旅主力部队在崖底、黄崖伏击。毙敌百余人,抓获俘虏1700余人。</p><p class="ql-block">1948年春,文交支队配合独二旅主力围歼向东社进犯的阎军三个师。此役歼灭敌72师大部,活捉师长艾子谦,俘敌两千余人。仅文交支队就俘敌九百多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p><p class="ql-block">在1946年底到1948年初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文交支队与文水、交城军民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得到八地委和两县县委的高度评价。当时的交城县委书记华国锋、县长周凤鸣,文水县委书记成克、县长徐光远等领导,在战斗部署、工作安排上与文交支队密切联系,协同配合,军地情同手足,军民亲如一家。战火中成长的文交支队作风过硬,威名四震,深受群众拥戴。当地群众顺口称赞:“文交支队,打死不退”。敌人却对它恨之入骨,闻风色变。阎锡山恼羞成怒地下令,活捉文交支队一人,加官晋级并奖白洋100元。但是,令敌人枉费心机的是,文交支队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不断壮大,并由地方武装转入野战部队序列。1948年1月文交支队改编为吕梁军区第八军分区第50团。9月改称晋中军区独二旅50团。1949年春该部队编为华北军区独五旅14团。改编后的部队先后投入汾孝战役、晋中战役、解放太原战役。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这支队伍依然不负众望,取得辉煌战果。</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部队改为7军21师62团,奉命进军甘肃天水,参加陇南战役,随后修筑天(水)兰(州)铁路。1950年10月改编为军委野战炮兵,跨过鸭绿江,开赴抗美援朝战场。” </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八年,林子元任晋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既原八分区改为的交城分区)副司令员。1949年3月底,太原城下,共集结了3个兵团、10个军、36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师,1300余门火炮,连同中央军委补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义部改编的4个师,25万人对太原形成合围之势。至1949年4月24日战役结束,全歼守敌13余万人、民团8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个多月,伤亡4.5万人,其中攻城战役、攻城后巷战伤亡3.6万,是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林子元以晋中军区部队序列参加了解放太原战役,他说兵临城下阎军已到穷途末路之际,仍疯狂的对围城部队进行反扑并用飞机轰炸,其中一颗炸弹投到院内他所站附近,气浪把他掀了个大跟头…。尽管敌人丧心病狂的防守,人民解放军最终攻下太原城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一九四九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子元先后任汾阳、榆次军分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任雁北军分区司令员。因战争年代遗留的伤病困扰,于一九五七年早早离开工作岗位,离职休养。之后,担任山西省政协常委至第四届。最有意思的是,太原解放后,他参与了与战场上的对手阎熙山的高级将领赵承受等战俘的坐谈,胜败双方面对面交流当时的战斗,相互是怎么打的,这无疑成为宝贵的军事战争史料。 </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的林子元与夫人武平</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五年</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子元同志,1909年3月,出生在湖南龙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二岁就给地主当长工,为了反对压迫,于1924年10月十五岁时,便投身革命,参加了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部队努力工作勇敢作战,1925年升任班长。1926年随部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战斗中负伤。1927年因重病离开部队,未能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这也成为他军旅生涯中的一大憾事。1933年3月,参加红军,任龙山独立团工作员。19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鄂西苏区艰苦的反“围剿”斗争。1935年随红二军团长征前,任军团保卫局特派干事、保卫局教导团特派员。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中,左手食指被打断,因当时条件太差,简单包扎后忍着疼痛继续行军打仗,致以后断指残废。1936年刚走出草地后,终因体力不支而得重病住院,医院转移时因实在无法行动而被掉队。在追赶部队的路上,遇到贺龙的警备连,又从战士重新当起。尽管他经受挫折,两次因身体重病而改变了他的命运,但他认为红军才是自己的军队。并坚定信念,努力工作,勇敢作战,一年时间就任班长、排长、连长。抗日战争爆发部队整编后,他担任贺龙领导的八路军一二〇师警备连长,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师部机关和首长的任务。1939年4月,贺龙和关向应亲自指派他到冀中民抗担任大队长。在抗战八年中,他转战晋、冀、鲁、豫战场,并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他先后参加了讨伐朱怀冰等反顽战斗、百团大战、和冀中反“扫荡”等数十次战斗。1940年秋季,在宁晋大陆村与日军的战斗中,不幸头部、腿部中弹,身负重伤。尤其在极其残酷的1942年五一反“扫荡”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率领二营纵横千里,连续六次与日军血战。在李家角反包围战斗中,在身负枪伤的情况下,仍带领部队坚持战斗,胜利完成了保卫六分区(冀中军区警备旅)指挥机关和首长的任务,被分区誉为“二营是一支坚强的钢铁部队”。同年7月,他任冀中警备旅一团团长,奉命转移到太行山。在参加太行军区的对敌斗争时期,一次为解围被日军包围的我一个排,情急之下,他亲自端起机关枪冲向敌人,胸部中弹负伤。根据彭德怀的指示,1943年秋,他带领警一团转战到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为当地的对敌武装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指挥并参加了夜袭白家庄、攻打文水城、开栅三次争夺战、三打古交、武陵村战斗、黄崖战斗、汾阳仁崔战斗、吕家山阻击战、交城王明寨等数十次战斗。参加了汾孝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他未能參加南下和抗美援朝战斗,但他一直心系疆场,关心战局,表现了一个军人的国家情怀。林子元同志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身先士卒,屡建战功。他指挥和参加的战斗,无不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通令嘉奖。他带领的“交文支队”,在当地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至今当地的老人提起“交文支队”无人不知。 1948年1月,“交文支队”更名为吕梁军区五十团,但上、下仍然习惯称“交文支队”,可见“交文支队”已深入人心,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1948年,林子元任晋中军区第二(交城)军分区副司令员并主持工作。以晋中军区部队的序列,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1949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子元先后任汾阳军分区、榆次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任雁北军分区司令员。林子元同志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他有很高的战斗素养和指挥才能。他身经百战,身上十一处负伤,被评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胸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7年,林子元同志终因伤病困扰(曾因急病突发,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抢救。常年的急行军和紧张作战,养成了走路快、吃饭快的习惯,也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曾在战争时期多次胃出血。解放后,在冀中与他结下生死之情的冀中警备旅王长江旅长,经常给他寄非常贵重的中药帮助他治疗胃病。王长江曾对其子女说,在翼中警备旅和这些老红军一起与日本鬼子战斗,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一生军旅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span>),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较早离开了工作岗位,离职休养。但他始终关心着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在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坚持参加学习、看文件,认真撰写回忆录,经常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教育。担任政协常委期间,积极参政议政。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老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林子元坚决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他珍惜荣誉,严格要求子女,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保持了革命晚节。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林子元同志始终忠于党、终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和人民军队事业;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一向顾全大局,坚决服从分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林子元同志从一九三九年四月离开120师主力部队,奔赴抗战前线、并直接与日军激烈战斗的冀中平原,到残酷的“五一反扫荡”的一九四二年七月,任了三年营长。从一九四二年七月,转战到环境艰苦的太行区山区,再到一九四三年因缺乏对敌武装斗争力量、根据地损失90%严峻形势下的晋绥八分区至一九四八年,任了六年团长,并且全部在一线战斗。这九年是林子元最艰难卓绝的九年,是他不停战斗的九年,是他与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的九年,也是林子元负伤最多的九年。他总是临危受命,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从无怨言。他想到的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放事业,鞠躬尽瘁,忘我战斗,消灭敌人。对他直接参加的两个区域战局,是这样评价的,【正是有了在冀中等平原地区发展游击战争的初步尝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华北日军主力南下进攻徐州、华北兵力空虚的形势下,有可能果断地作出向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大量发展游击战争的重大决策。它属于晋察冀根据地,为我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冀中抗战》。】【八分区军民的出色战斗,传到了延安。9月30日,毛泽东致电林枫、吕正操说:“请你们考虑,在其他分区也令他们开展八分区那样的战斗,打出威风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历史档案中的晋绥边区》。】【1942年,在一份日军的《华北方面军综合战果》中写道: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所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占一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军交战意识的昂扬…因此,华北皇军今后的任务是更增加其重要性了。只有对于为华北致命伤的中共军的绝灭作战,才是华北皇军今后的重要使命。】【1945年4月25日,朱德在会上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报告给出的统计数据是,“遍于华北、华中、华南十九省地区的解放区,解放人口共计九千五百五十万”,各解放区抗击的日军,占当时侵华日军(东北除外)总数的56%,抗击的伪军占95%。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中共实至名归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林子元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指挥员。林子元去世后,华国锋回到家乡,看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他在太原晋祠宾馆主动要见林子元的夫人武平同志,在请武平同志吃饭的饭桌上,当众夸“林子元同志是个好人,他打仗很厉害…”这是对林子元一生的中肯评价。林子元领导的交文支队,是八分区对敌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它的存在解决了当地党政机关的后顾之忧,为巩固和开展根据地工作提供了武装保障。他在当地享有的声望,足以说明他为当地武装斗争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从小没条件读书,文化水平制约了他,但他善于用脑,研究军事总结经验。他平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战时敢打必胜身先士卒,当团长也曾端起机枪亲自上阵。据他的老战友曲俊同志回忆,“林子元自参加革命以来,经历了大小无数次的战役和战斗。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每次战斗都要亲临战场第一线指挥,为稳定部队情绪起到重要作用。他没有读过书识字不多(林子元曾说,他的原名叫林志远,由于没有读过书,为了签名方便,就简化成了林子元),又是一个不太善于言辞的人,因此平时从不说教,直接用行动示范。战斗中,他既机智灵活,又沉着冷静,他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是鼓舞官兵士气的精神力量,战士们见到林子元就士气十足斗志昂扬。”凭着这些优秀品质,在最残酷的冀中反“扫荡”中,危机时刻他能沉住气,用顽强果敢的战斗意志和灵活机智的战术,化险为夷,既打了击了日军,又保卫了上级指挥机关。他在战斗指挥上很重视侦察掌握敌情和重视部队政治工作,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带领部队多次打出以少胜多的精彩战斗。他关爱部下,爱兵如爱子,爱民如父母。支队特派员刘贺回忆道,“记得1942年部队转战到太行山时,在战斗频繁生活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传颂着在枣林村团首长和战士们都含 着眼泪互让菜团子的故事。在团首长的教育影响下,支队开展了尊干爰兵运动,四连成为爱兵模范连,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军介绍推广,四连指导员刘凯还出席了晋绥军区群英会。与此同时,林子元还很重视拥政爱民工作,组织部队开荒生产,既改善了部队生活,又减轻了地方政府和人民负担,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这一切都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他尊重领导和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地方工作。他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服从命令,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带领的部队培养出许多能打硬仗的优秀指战员,诸如</span>晋绥边区授予摸范战斗连连长赵良佐,晋绥军区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庞全忠排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荣获晋绥军区特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郝保元</span>。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他的警卫员里其中就有两位都在战斗中腿部负伤,其中一个从大腿根部截肢断腿,另一个日后要靠柱拐杖才能行走,足见这些身边的战士是如何跟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虽然他战功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他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和生活中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赢得了上级领导、战友和部下的尊重,大家都愿意接近他,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去世后,很多老首长、老战友、老部下和他曾经战斗工作过的部队和地方政府都发来唁电并送了花圈表示哀悼,每一封信件都表达了失去一位好战友好同志的内心悲痛。从北京专程赶来与他遗体告别的冀中部队干部们说,林子元带领我们在冀中大地又进行了一次枪林弹雨下的长征。他熟悉的医院医务人员和身前好友,都前往含泪告别。甚至从未曾再见过的部队官兵和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政府、群众,一大早都远远赶来敬送花圈、参加告别仪式和追悼会,表达对他的缅怀。直至追悼会结束后,仍有许多他部队的官兵从很远陆续赶到现场向他的遗像三鞠躬,场面令人感动。给他发来唁电并送花圈的个人有:华国锋、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罗贵波、秦基伟、康世恩、康永和、王紫峰、张日清、李立功、和很多战友。毛主席说“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林子元参加过的大小战斗还有很多,这里仅记录了他本人、部队和战友们写下的部分战斗回忆,并尊重了他们的原述,以此刻画出他的战斗生涯。不忘初心,圆梦未来! </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八年林子元(左三)与夫人武平(左一)回湖南老家时瞻仰毛主席故居</p> <p class="ql-block">左起,原冀中军区警备旅一团政委赵均一、团长林子元、参谋长原金丰,八十年代在太原</p> <p class="ql-block">林子元和老战友林海清(原冀中军区警备旅二团团长),八十年代在太原</p> <p class="ql-block">林子元在太原家中,1940年秋在宁晋县大陆村战斗中头部和腿部多处中弹,身负重伤,<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中</span>脑门右侧的弹伤凹陷成了日后战伤的明显貌征</p> <p class="ql-block">在长征路上的第一次战斗中,左手食指就被炸断,由于当时条件非常差,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忍着疼痛继续行军打仗,导致以后断指致残</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林子元与夫人武平在太原晋祠</p> <p class="ql-block">山西日报利登的林子元同志逝世讣告</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军区为林子元同志举行的追悼会悼词</p> <p class="ql-block"> “交文”支队战斗在八分区—作者郝天昌 在八分区的对敌斗争中,林子元带领他的部队英勇奋战,打出了威风,战果累累,功绩卓著,为战胜日、伪、阎军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林子元的光辉名字也永远镌刻在老区人民的心中。至今,他指挥过的一些战例,不仅收录在相关文献中,还被老区人民津津乐道,广泛流传。 一、精心侦查,精准打击,是林子元一贯的指挥艺术</p><p class="ql-block">1.铁磨沟伏击战</p><p class="ql-block">1944年7月,我侦查员获悉,河口(今属古交市河口镇)日军据点一个班押运军用辎重送往古交据点。林子元命二连火速出击。二连指战员在河口至古交的必经之路铁磨沟(今属古交市东曲办事处)设伏。不一会儿,公路上10多个日本鬼子押送一串满载物资的骡马渐渐向我埋伏圈走来,当敌人距我设伏约50米处时,一排排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随后我军指战员猛扑过去,当场击毙日军9名,后又击毙了逃跑的2名,只有1名跳进汾河侥幸逃脱。这次战斗共打死日军11名,缴获三八式步枪11支,骡马数十匹及大部分军用物资及粮秣。我军只有两名战士受轻伤,受到八分区通令嘉奖。</p><p class="ql-block">2.御道川伏击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1日,太原及石千峰日伪军300余人经御道川骚扰大川一带,在草庄头遭一支队伏击。撤退时,一支队一部迅速赶至御道川两侧山头再次设伏,同时一部在弓家沟设伏。这次伏击战,毙伤日伪军20余名,夺回被抢走的毛驴4头。(御道川、草庄头、弓家沟今属古交市邢家社乡)。</p><p class="ql-block">3.白家庄奇袭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2月28日,一支队侦查参谋周斌,结识了一位白家庄煤矿(今属万柏林区白家庄办事处)的工人(姓周,住太原城内南街),他对白家庄日伪军火库的地形、环境、火力部署及库存情况比较了解。他把详细情况告诉了周斌,周斌立即报告了支队领导。经研究:决定在正月十五日利用敌人过节的空隙进行袭击。配合作战的部队有十八支队,交城三大队等地方武装。白家庄煤矿位于太原西山脚下,距阳曲县西南15公里的同浦铁路支线上,是侵华日军掠夺我煤炭资源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当日下午三点,支队长林子元、副队长廖步云(1944年10月,清太徐游击支队编入一支队,支队长廖步云出任一支队副支队长)、参谋长原金丰带领部队由武家洼、安南沟(今属古交市邢家社乡)冒着鹅毛大雪,急行军于晚上十二点到达白家庄煤矿,按照战前计划下达给各分队的战斗任务,晚上十二点半开始突袭,战斗进行到凌晨三点多结束。炸毁碉堡4座,捣毁警察所和敌煤矿公司,歼灭日伪军100余人,俘日军10人,伪军28人,我方仅伤1名。此战,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军用物资,使太原日伪钢铁厂、兵工厂因燃料发生严重困难,生产陷于停滞状态。在军区总结大会上受到高度赞扬,晋绥军区通报表彰与奖励。并以“模范的白家庄战斗”刊登在《抗战日报》上,同时作为晋绥军区的模范战斗范例被选入《晋绥军区抗日战争战绩选》第一篇“模范的白家庄战斗”。</p><p class="ql-block">4.枣园伏击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我方侦察到太原日军准备押送四辆军用汽车开往清源县城。一支队领导研究后确定在清源县的枣头村(今属晋源区姚村镇)设伏。指挥部设在洞儿沟,支队长林子元、副支队长廖步云,参谋长原金丰亲临指挥。按照作战分工,一连阻断开过来的汽车,四连警戒清源县之敌,七连警戒晋祠之敌,二连与八连担任主攻任务。当四辆满载军火武器的汽车进入我军伏击圈时,一连阻断了敌人的退路,二连与八连迅速冲到汽车前,开枪打死了司机,车上押运的敌人下车与我顽抗,激战半小时,除毙伤部分外,俘虏50余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撤退时,放火烧毁了四辆汽车。</p><p class="ql-block">5.王郭村伏击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6月25日,一支队一部奉命在太原汾阳公路牛家口至王郭村(今属晋源区晋祠镇)之间设伏,消灭了从太原至清源日伪军10余名,炸毁汽车1辆。28日,又深入晋中平川一举攻克了徐沟县以东5公里的集义镇(今属清徐县集义乡)敌据点,消灭日伪军20余名。</p><p class="ql-block">6.木家庄包围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支队奉命开赴到太原县(今晋源区)的风峪沟一带,与二支队、五支队、六支队、十八支队会合,统一由八分区司令员王长江指挥,准备接防太原城,但由于阎锡山早与日军勾结,所以日军拒不向我军受降。有一天,晋源城四门大开 ,估计是日军迎接阎锡山的部队受降,一支队四连战士很快赶到城门阻拦,结果遭日军与阎锡山军的袭击,四连指导员与一排的同志全部牺牲。为了给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一支队领导决定伺机报复敌人。第三天,一支队侦查获悉,阎锡山的一个团要沿汾河边进驻太原城,当他们行至清源县木家庄村(今属清徐县清源镇)外时,被我一支队全部包围,就地歼灭,除击毙的以外,生俘阎军500余名。</p> <p class="ql-block">二、靠前指挥、能攻善守,是林子元一贯的战斗作风</p><p class="ql-block">1.强攻孤孤山日伪军据点</p><p class="ql-block">自1943年我军拔除了草庄头日伪据点后,交城、阳曲及清徐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对盘踞在交城、清源、晋祠、晋源、白家庄、石千峰等敌据点构成直接威胁。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驻太原,清源,交城、古交的日伪军600余人,于1945年5月6日强行在草庄头以东孤孤山设下了据点。</p><p class="ql-block">孤孤山地形险要,它不仅是我解放区的纽带与制高点,而且是我大后方的天然屏障和重要门户。日军在此设下据点,对我后方造成直接威胁。为此,八分区决定趁敌立足未稳,拔掉这颗钉子,这项任务交由一支队承担。</p><p class="ql-block">在强攻之前,一支队领导对敌情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和分析,并通过抓来的6名警备队员和修筑工事的民夫进行核实。根据孤孤山南北西三面地形易守难攻的特点,强攻地点选择在东北角。任务分工是:三连与九连组成强攻突击队,七连与八连组成预备队,一连警戒古交之敌,四连警戒清源之敌,二、五、六连分别警戒晋祠,晋源,石千峰之敌。支队指挥部设在孤孤山东北角高地,直接指挥主攻部队的战斗。</p><p class="ql-block">在出发前,三连与九连在瓦屋沟村和上庄村(今属古交市邢家社乡)借了20把切草刀。5月13日,攻击部队于傍晚从上石沙村(今属古交市原相乡)、南头村(今属古交市常安乡)出发。战斗打响后,我指战员迅速攻入敌人阵地,同敌人扭打在一起,展开了一场肉搏战,切草刀发挥了巨大威力,把敌人杀的溃不成军,我部队一口气攻下了4座碉堡,正当夺取最后一座大碉堡的关键时刻,北山高地的守敌在九连的攻击下放弃了阵地,退至主峰向我攻打主峰的三连后侧猛攻过来,与此同时,被打散的日伪军听到敌人反扑的枪声又重新集聚反扑过来。三连在几面受敌的极度危险情况下,仍顽强地继续奋战,受伤的同志不愿下火线,忍着伤痛坚持战斗,由于指战员的英勇奋战,一次次地击退了敌人的反扑。当时连长赵良佐(晋绥边区模范战斗连连长),二排长庞全忠(晋绥军区一级战斗英雄),七班长赵树华等光荣牺牲,副连长赵福忠等多人受伤,因此撤出了战斗。这次强攻,因战场突发变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也重创了日伪军。</p><p class="ql-block">一支队总结经验教训,短暂休整后,又连续进攻了几次。截至5月19日,共毙伤日伪中队长以下217名,俘伪军15名,缴获步枪59支,3名朝鲜族翻译也携眷投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王答村反击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10日,一支队一连在王答村(今属清徐县王答乡),遭到徐沟据点70余名日伪军的袭击,战士们奋力反击,很快扭转了不利的局面。日伪军开始溃退。这次战斗击毙日军1名,伪军10余名,缴获步枪10支,我军无一伤亡。</p><p class="ql-block">3.大汶村反击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6月28日,河口据点日伪军50余人,企图袭击消灭在河口附近活动的一支队某部,该部发现后,反向日伪军发起冲锋,并乘胜追击,毙伤日伪军5名,另有一名伪军跌下悬崖毙命。战斗中排长张保国壮烈牺牲。(经考证,应为河口镇大汶村战斗,至今张保国排长仍埋葬在大汶村,他为陕西米脂县人,又名张保儿。)</p><p class="ql-block">4.攻打文水县城</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军向敌占领的城市大举进攻。驻文水县城的日军拒不向我投降,晋绥军区贺龙司令员下令八分区攻取文水城。由八分区司令员王长江与副参谋长吕怀忠指挥。一支队的任务是攻取北门,这个门的敌人设有暗堡,不断往出打冷枪。8月31日晚,部队冒雨攻城。时吕怀忠副参谋长在城西外壕指挥作战时,不幸被碉堡冷枪击中腹部壮烈牺牲,攻城受阻。林子元队长亲自打电话请示贺龙司令员,调来山炮摧毁了暗堡,紧接着用炸药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战士们喊着为吕怀忠报仇的口号,奋勇冲进城内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这次战斗,除打死打伤的外,还俘虏日伪军1500余名,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对晋中其它10多个县的敌人威慑很大。在战斗胜利后的总结会上,林子元的出色表现,受到贺龙司令员的当众表扬。这次战斗后,一支队一营、二营编入独一旅,北上参加张家口战役。剩下的部队在一支队常驻地南头村整编为“交文支队”与“十七支队”。</p><p class="ql-block">5.开栅保卫战</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6月,翌年5月,阎军为打通太汾线,封锁通往交城山晋绥八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联络要塞,先后以5倍、10倍于我的兵力和重火武器进攻开栅(今属文水县开栅镇)。坚守开栅重镇,不仅对保卫山区根据地,开辟平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卡住阎军向晋西南调遣军队、运送物资的咽喉要道,因此这里成为敌我双方拼命争夺的战略要地。交文支队在林子元支队长、原金丰参谋长的率领下,坚决果断,英勇顽强地扼守阵地。通过迂回作战,各个击破等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三次开栅保卫战的胜利。先后受到吕梁军区彭绍辉司令员,罗贵波政委的表扬,晋绥军区以“坚决、顽强、勇敢、沉着”的嘉奖予以通报表彰。值得一提的是,在开栅保卫战外围,交文支队展开诱敌出窝伏击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比如在汾阳仁岩伏击战中,交文支队与阎军208团展开激烈肉搏战,五连一班班长李英杰在搏斗中肠子掉出来仍继续战斗直至光荣牺牲。这次战斗俘敌50余名,缴获轻重型机枪9挺,迫击炮9门,骡马45匹,毙伤敌人100余名。</p><p class="ql-block">6.五里村歼灭战</p><p class="ql-block">1947年阴历正月,交城开栅镇的一股阎军,在广兴(今属交城县洪相镇)与五里村的太汾公路上与我交文支队相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人被我击溃。这一仗,共打死阎军20多人,俘敌220余名,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p><p class="ql-block">交文支队经过开栅保卫战和五里村歼灭战后,威名远扬,深受群众爱戴。交城人自豪地称这支部队为“交文支队”,而文水人也自豪地称这支部队为“文交支队”,群众中广泛流传着“交文支队,打死不退”的赞语,而敌人却对这支部队恨之入骨,闻风变色,阎锡山曾恼羞成怒地下令,“活捉交文支队一人,加官晋级并奖励白洋100元。”</p><p class="ql-block">7.黄崖围歼战</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日。阎军七十二师师长艾子谦率领二一四团、二一五团共3000余人。由峪口、窑儿头、广兴三路入山,袭击驻扎在岔口(今属交城县东坡底乡)一带的交文支队,妄图一举歼灭被他们视为眼中钉的这支部队。支队长林子元及时同刚刚到达的独二旅、独五旅领导共同商讨战略,并肩作战,围歼这股敌人。翌日,恰逢西北风大作,二旅、五旅占据有利地形顺风痛击,而敌人迎风睁不开眼,死伤惨重。溃退士兵又被交文支队截断后路,围困在黄崖沟底(今属交城县洪相乡),全军覆没。副师长王维祯被俘,师长艾子谦脱去军装,同仅有的10几名败卒从露雨沟逃脱。这次战斗,除死亡者外,生俘2000余名,仅交文支队就俘900余名。战斗打响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农村妇女老少都跑到战场上捉俘虏、收武器。黄崖村有位妇女赤手空拳俘虏了30多个敌人,受到政府与部队首长的表彰。此外还缴获轻重型机枪40多挺,步枪2700余支,还有大批弹药及军用物资。二旅、 五旅及交文支队无一伤亡。创下了歼敌3000,我方无一伤亡的光辉战利。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文支队抓获的俘虏中有阎军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副营长候雨寅,他是杀害刘胡兰等烈士的凶手之一,后经查实,予以镇压。文章图片10</p><p class="ql-block">古交市常安乡南头村一支队、交文支队队部驻地旧址</p><p class="ql-block">8.东岭战斗</p><p class="ql-block">1947年4月5日,交文支队奉命攻打古交东岭上(今属古交市桃园街道办事处)的阎军据点。该据点地形险要,三面环山峭壁,只能从一面发起进攻。敌人依据地形建筑了三道防御工事,驻防周边还埋设了地雷,架起了铁丝网。阎军驻扎有一个营的兵力,配备武器精良,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4月5日凌晨,总攻开始。主攻部队是一连,三连、五连是预备队,其他部队担负警戒。由于地形限制,我军火力施展不开,一连冲锋了几次都未奏效,三连也进攻了几次也未攻克,面对这样的形势,林子元支队长、张九德(1947年1月由十八支队队长调任一支队副支队长)副支队长、参谋长原金丰在阵地召开了紧急会议,重新部署了兵力,并由原金丰参谋长给独二旅首长写了一封信,派通讯员张二巧紧急送去,不久,二旅用山炮摧毁了敌碉堡,我军趁势冲上去,大部分敌人被击毙,俘虏了200余名,缴获军马5匹,驴7头,以及大批武器弹药,为古交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三、保护群众,适时反击,是林子元一贯坚守的基本原则</p><p class="ql-block">1.圪嘴崖突击战</p><p class="ql-block">1944年阴历三月25日,一支队一连奉命在圪嘴崖(今属古交市桃园办事处)庙会期间,打击古交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为民除害。当时敌人在圪嘴崖山顶上的和尚峁放了班哨,东、西两道庙门还站了岗,戏场里也布置了不少流动哨,可谓戒备森严。其实,我一连指战员早已化装成赶会的群众分散在各个角落里。正当日伪军官上戏台讲话起劲的时候,突然枪声四起,打死打伤不少日伪军,一部分敌人乘乱逃脱,战士们恐误伤群众,停止了射击。这次战斗后,敌人小股部队再也不敢轻易出来骚扰群众了,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p><p class="ql-block">2.乘虚攻入古交日伪据点</p><p class="ql-block">1944年10月5日,古交日伪军700余人外出扫荡。一支队在民兵的配合下,乘敌人出扰空虚之际进攻古交日伪据点。首先把敌人碉堡封锁控制起来,将伪保安第二中队、伪警察所及合作社全部解决。共俘伪警长、区长、所长以下32名,毙伤4名,缴获步枪13支,冲锋枪1支,子弹500余发,手榴弹50余枚,战刀4把,刺刀20把,粮秣和食盐各500斤,毛驴14头,牛2头、羊200余只,以及其他军用物资。凡是敌人抢劫群众的东西,我军当场归还物主。这次战斗,《抗战日报》进行了报道。</p><p class="ql-block">3.激战古交日伪军据点</p><p class="ql-block">1944年12月23日,一支队一个营和交城县大队围困古交日伪据点,经过4小时的激烈战斗,击退碉堡内100余名日军的两次反扑,打死打伤日伪军8名,掩护500余名群众夺回粮食10000余斤。</p><p class="ql-block">4.大峪山肉搏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2月13日,适逢春节之际,一支队三连在连长赵良佐的指挥下,在清源大峪山与300多名出扰的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敌溃不成军,逃回清源城。这次战斗,共毙伤敌人30余名,我军10余名战士受伤,牺牲一名班长,保护了群众的利益。</p><p class="ql-block">5.智取乔武据点</p><p class="ql-block">1944年初,日寇为了封锁汾河渡口,阻止我军通过,在清太徐平川腹地的乔武村(今属清徐县柳杜乡)设下据点,他们在渡口筑有吊桥,老百姓从这里过河,非得给驻守的日伪军送钱、送物,否则他们便搜身,明抢暗夺,有不少年轻妇女因过河而被他们欺辱,老百姓对他们早已恨之入骨。1945年2月26日,一支队三连奉命端掉这处据点。出发前,他们在附近借了一口棺材,把枪支、手榴弹等武器都装进去,战士们都化装成老百姓,有的抬着棺材,有的穿着孝服,俨然像出丧的一副样子,当行至吊桥跟前时,伪军伸手要过河礼,三连指战员迅速从棺材里取出武器,未放一枪将该据点的伪军全部解决。俘伪中队长、伪区长各1名,伪军士兵40余名,缴获步枪36支,手枪1支,子弹1000余发,手榴弹70余枚,战刀1把,电话机1部,自行车5辆。5月,这些俘虏的伪军在后方经过教育和短期培训后,成建制编为清太徐抗日独立排,在对敌斗争中做出了贡献。1945年3月11日,《抗战日报》在头版头条中用大幅标题报道了“我军威震清太徐、以神速动作攻克乔武据点”的战况。</p><p class="ql-block">6.城头战斗</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1日,驻扎在交城县城内的阎军四十师三十团团长郭省三率部去贾家寨、西营(今属交城县西营镇)一带抢粮。交文支队与驻军十二团,十五团协同作战,分别埋伏于城头村南,待机歼敌。当敌人返回途中,突遭袭击,敌死伤惨重,大部分被俘,团长郭省三涂血装死,被发现后生擒,夺回了敌人抢走的全部粮食,归还给群众。</p><p class="ql-block">7.袭击白岔沟自卫队</p><p class="ql-block">1946年12月,阎军在白岔沟(今属古交市邢家社乡)建立起伪区公所,并组织起30余人的“自卫队”,由阎家峪村李巨昌任队长。他们四处骚扰,残杀了宋家庄的“老干事”、关头村共产党员刘冬柱、下庄村民兵中队长张兰庆、民兵靳根根、农会干部杜保大等革命同志。为铲除这股邪恶势力,为民除害,交文支队一部由参谋长原金丰带领,袭击并捣毁了白岔沟伪区公所及“自卫队”,处决了自卫队员靳参地、张玉成、张来则等人,其余溃逃。不久在白岔沟抓获自卫队成员拐拉全等10余人,押至常安村(今属古交市常安乡)予以镇压。后来,逃走的自卫队员勾结驻扎在公鸡峁的阎军某营,分三路围攻交文支队,我军退至草庄头设伏,击毙阎军20余名,其余退回据点。</p><p class="ql-block">8.腊八战斗</p><p class="ql-block">1946年12月30日(阴历腊月初八),阎军集中了古交镇、东岭上、郑家庄等十多个据点的敌人以及“复仇奋斗团”等1000余人,串扰张家山、原相、上白泉、下白泉(今属古交市原相乡)等10余个村庄抓壮丁、抢粮食、抢牲畜。驻南头村的交文支队获悉情况后,支队长林子元、副支队长张九德、参谋长原金丰、政委曲俊带领部队迅速出击。到了羊圈沟后,与六区区委书记李立功一起召开了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兵分四路歼灭这伙敌人。第一路由林子元带领支队部和八连到达横梁沟山头上切断敌人从原相、下白泉等村庄的退路,并阻击胡家峪、张家山等村增援之敌;第二路由张九德和二营营长宋兰带领五、六连占领河口、兆峰两村的山头,以切断柳寺沟、上白泉之敌的退路;第三路由原金丰和一营营长王福恒带领一营攻打进犯原相、河口、下石沙之敌;第四路由曲俊和李立功带领五区、六区的武工队、游击队、民兵参战队、民兵担架队配合部队作战。</p><p class="ql-block">当敌人被围困在上白泉和柳寺沟山上后,我军勇猛地冲上去和敌人展开了交手战,其中还乡团队长安米元当场被击毙。当敌人从原相河滩向横梁沟逃跑时,林子元在横梁沟山上诱惑敌人,他大声呼喊:“这里已把共军打走,你们赶紧上山来吧。”敌奋斗团长康守贤信以为真,带领100多人昏头昏脑往上爬,当爬到半山腰时,察觉到不对劲,赶紧掉转头往下撤退,林子元带领部队猛冲下去,打垮了敌人,并击毙了康守贤。这次战斗,共毙伤敌人100余名,俘敌300余名,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狠煞了阎军和复仇奋斗团的气焰,基本上扭转了原平川、屯兰川对敌斗争的局面。</p><p class="ql-block">9.“汾孝战役”和“晋中战役”阻击战</p><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8日,林子元率领部队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汾孝战役”。在战役中,他指挥两个连打垮了敌人一个团。</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他率领部队参加了“晋中战役”,以一个团的兵力阻击敌人五个团,激战两天,将敌击溃。俘敌400余人,为主力部队攻城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战后,晋绥军区授予交文支队锦旗一面。</p> <p class="ql-block">“交文”支队部分领导合影,左二为林子元同志</p> <p class="ql-block">古交市常安乡南头村一支队、“交文”支队队部驻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毛泽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