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台山

只是一叶红(拒私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的侯官村,有一座美丽的龙台山,与赤塘山并峙,是福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名山保护对象。传说山后曾有一座“凌梅庵”(后因年久失修倒塌),与华棣山后的珈蓝寺遥遥相望,因此本地人又称龙台山为“凌梅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龙台山不高,海拔仅46.6米,并不见危岩峭壁,山道幽静,林荫蓊郁。小径常有松鼠蹿出,枝头总有小鸟啼鸣。林中不仅花草摇曳,也生长着药材野菜。春天到来时,舒缓的东南山坡上,一片杂树生春色草木含碧岚的韵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登临山顶,山风猎猎,千年沧桑扑面。这里曾有过一座远近闻名的千年石塔,名曰“龙台山塔”。据《闽都记》记载:“侯官市里社巍峨,有石塔临于江滨,其山龙台”。民国林其蓉先生的《闽江金山志》中《闽江金山左近疆域全图》也描绘有“龙台山”和“龙台石塔”。老先生还曾为它赋诗一首:“侯官江上古龙台,唐代浮图尚未颓。秋晚雨晴云破处,林梢添送一峰来。”据村中老人介绍,龙台石塔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年),六角七层,壮观华丽,几经修复,后毁于日寇炮火,石塔遗址尚存。1981 年文物普查记载:“龙台石塔”四个大字在龙台山塔旁,塔身西面刻铭“皇唐贞观五年八月吉旦”;东面刻铭“旗阳十方大众募建”;北向刻铭“大宋淳熙八年九月吉旦”,南向刻铭“兴乐里信士林居广重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居广是唐末五代开闽都统使、六桥林始祖林硕德的六世孙。他家中通过世代积累,富甲一方。但他没有因权势而盛气凌人、称霸乡里,却乐于仗义助人。乡中贫穷的人常常得到他的赈济。除重修龙台石塔外,他还捐资兴建超山禅寺、十四门桥、坐椅桥、濡沁桥、上方桥等,福荫乡闾,功德无量。因此,林居广深受乡人敬重称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世纪70 年代,龙台宝塔遗址被盗墓者破坏,塔基四周被挖掘出2 米宽、l 米多深的深沟,宝塔内的文物绝大部分已经散失,唯有“阿育王铜塔”一座被追回,现被省博物院收藏。此塔形似方座烛斗,高约20 公分,塔身刻有“吴越”二字,塔底座浮印覆莲瓣纹,塔座四侧五人盘腿坐状支撑座顶。塔中心凹拱形门内有五人作战场面,门外浮印花纹。四边角各自突起呈仰莲叶瓣形,叶瓣饰有人物图案。正中刹杆为圆柱形,套有七圈圆盘,杆尖雕饰宝珠一颗。此塔造形精巧,纹饰繁缛,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从龙台宝塔遗址所遗留文物分析可知:该塔始建年间应为盛唐时期,其后经五代闽国,南宋时期重新修葺而绵延后世。而如今,我们在现场所看到的,只是塔基的残骸,被漫长时光侵袭腐蚀的碎片。那些散落的石块,粗糙暗淡,静默无声,袒露在阳光下,向现代人悄然展示着远古的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塔旁有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樟树,浓荫匝地,数丈方圆。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据乡贤谢宝春老人回忆,他小学毕业那年,和两个玩伴到龙台山游玩。来到这棵大樟树旁,发现它的树干特别的粗壮,他们三人环抱都合不拢。树干到分枝有一人高的距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貌似相连的两棵树,其实是主干的两大杈,而主干則植根于地层深处。由于根深叶茂,它的枝端才亭亭玉立着青翠的羽状叶片,一年一度春色。它古老又古老的生命才得以延续,飒然弄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龙台山不高,但因其地势而成了村里的制高点。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千里闽江如驰骋的马匹,浩浩汤汤,飞驰而来,奔流到海。白龙江、乌龙江与邱阳河在此相遇,悄然融合成一派水阔天高的气象。茂密青山隐去了江上涛声,却掩不住那种大江自南而北的气象。赤塘山清晰可见,远处的旗山依稀仿佛,在树林的掩映里,整个侯官村的美景尽收眼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侯官村人对龙台山情有独钟。早年山上满是松树柏树,随处是松涛贯耳,修篁滴翠,飞禽婉转鸣唱,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山中景色,百看不厌,每看愈新。即使在今天,这里也依然是一个林木幽深、喧嚣远遁的所在。人们喜欢在这里观日出,看夕阳,坐在山顶的那几块天然大石头上,细数江帆点点,往来熙熙。村里擅长丹青书画的长者,在完成自己的得意作品时,习惯了在落款处署上“龙台山人”的字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许是看中了这里的山川秀色,也许是青睐于这里的好风水,后人集资在古樟树旁建造了一座齐天大圣庙,庙内供奉孙、黑、白三位大圣,并在山脚下建造一座山门及水泥登山小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众所周知,齐天大圣孙行者、孙悟空,出自《西游记》。《闽都别记)则说:福州有一雄性猴精,全身红毛,被称为丹霞大圣。因其为非作歹被陈靖姑收服,安顿在乌石山宿猿洞,受过敕封;又在洞内修炼,法术无边,显应佑民,城市乡村皆有齐天府,俗呼猴王庙。《闽都别记》第二九一回又对孙悟空与丹霞大圣作一番分辨;但实际上自明清时期以来,福州人信奉丹霞大圣与《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日益混同起来,大多无法区别二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福州齐天府(猴王庙)在国内很有名,诸多明清时期文献都提到福州齐天府。尤西堂《艮斋杂说》曰:“福州人皆祀孙行者为家堂,又立齐天大圣庙,甚壮丽。” 又说,“福州有齐天大圣庙,香火甚盛。” 蒲松龄《聊斋志异》也说:福州齐天大圣庙,“殿阁连蔓,穷极弘丽”。侯官村在龙台山和下市都有齐天大圣庙,上市将军庙内也设有齐天大圣殿,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其实,齐天大圣究竟是何方神圣已不重要,老百姓更看重的是内心的那份祈愿,希望它能像门口对联写的那样:“除妖降魔功显赫,祈灵求应保无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龙台山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近几年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整治,草木荒芜,人烟寥落。好在近悉村里已将它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有意在这里打造一个龙台山生态公园。未来可期,历经风雨的龙台山,有望再次走进公众视野,重绽芳华。</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