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日,久违的集中培训时光再度开启,巴蜀新星们在经历了第一天的学习唤醒与激发后,神采奕奕地走进了今日的学习现场。</p> <p class="ql-block"> 今日清晨,讲台上的第一个声音是来自于巴蜀园的徐婷婷老师,徐老师以“一副眼镜”、“宽容”两个故事为触发与我们分享了发生在她和学生之间生动有趣的教育故事。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倾听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产生真正的对话与交流。徐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新教师对工作的热爱,对教育的热忱,对学生的用心与无私!巴蜀人,真心做,做至真!</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数学名师王红梅老师为我们开展了以“走向有效的观课、议课”为主题的精彩分享。这个主题全程收割了在场所有老师的注意力,为什么?因为“需要”。观课议课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更有利于我们的专业进步和有效教研。</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以和我们明晰“观课”、“议课”的概念界定说起,分析了观、议课的现状,系统而全面地与我们分享了观课的维度与角度,呈现、分享了国内外前沿的课堂观察记录手段。学会观课、议课与我们授课更是相辅相成,王老师也以陶行之老先生的话告诫我们“教育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的要为之;“不要因为效率而牺牲了孩子的兴趣,不要为了统一而牺牲了个性,不要因为技能而牺牲了孩子的素养…”的不为之,这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也令我们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来自巴蜀书院的郑毅老师代言巴蜀新教师发声。郑老师以巴蜀小学丰富多彩的项目式学习为主题,分享了和孩子们一起呵护生命宝宝的教育故事,引导班级孩子如何做好“爸爸妈妈”。有趣的事例充分体现出孩子们的责任与担当,更是看到了父母养育的不易,学会感恩、获得成长!在陪伴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和孩子的脉搏一起律动,共同经历,彼此滋养!</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几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就自身的成长历程做了精彩分享。首先,中华路小学的七年期教师陈静带来了她的故事—“遇见更好的自己”,陈老师以初涉教学岗位从“为人生”到“为人师”的角色转变,以自己从迷茫、模仿到成长、反思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如何完成从零点开始到博采众长的优秀的音乐教师,专注课堂组织教学策略研究,深挖教学设计的背后价值,从而提升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化学教研员张仁波老师,以幽默的开场白引出教师教育领悟专业价值的力量,为我们一扫困意。关于“如何成为一名被需要的教师”,张老师提出丰富自我的三个途径,分别是从阅读、阅人、历事中善于思考与挖掘。关于“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张老师让我们回忆学生生涯最难忘的好老师,告诉我们以靠近那名好老师的特质去努力,就会无限接近于一名好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渝中区实验幼儿园的敖雪老师,告诉我们在幼儿的世界里,她是如何通过在对小朋友的细致观察和对课堂任务的探索解读中,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课堂组织做到扎实有效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名优秀学前教育老师的成长历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人和街小学的优秀青年语文教师董庭菲,为我们分享她充实、丰富的的四年成长经历,是来自于她的自我思考—“我,要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她克服教学环境艰难,不放过自我生长的每次契机,珍惜和专家对话的机会,逐渐拥有了独立思考和判别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重庆二十九中的英语教师许丹,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从一节公开课的备课与展示分享开始,解惑新教师如何把握备课的心态,为上好一堂课做好“给课堂注入灵魂”、“发现隐形玩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充沛准备,自然可以从容应对。</p> <p class="ql-block"> 听了众多优秀教师的蜕变历程,相信今天的每一位巴蜀新教师或多或少都能从中寻得一些自己的影子,而当下所面临的所有困惑也终究会找到答案,一切迷茫只是开始,一切经历都是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