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古镇一日游

王慧

<p class="ql-block">  朋友,你去过那个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清代一条街,一脚踏三省"而著称的荊紫关古镇吗?前几日,我跟随颜京利老师到此一游,受益匪浅再次扫盲了!下面我将到此一游所了解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拍摄到的一些图片,与没来过此地的朋友们分享。</p><p class="ql-block"> 荊紫关古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著名历史文化古镇。古镇形成于唐,兴盛于明清,是清代方圆百里的货物集散地。南北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商业十分繁荣。古镇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秦暮楚"充分说明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古称"豫之屏障"。</p><p class="ql-block"> 古镇脊倚群山,面临丹江,西接秦晋,南通鄂蜀,据权威人士讲,中国版图上三省交接之地有40余处,唯独此地三省均设有地方政府。2010年9月9日,三省集资在古镇西部的白浪街中心建成一个三角形的界碑亭。界碑方圆5米,界心立一个三角形的大理石界桩,三面分别写有豫、鄂、秦字,三根雕龙的石柱上搭建着三角形屋檐,屋檐下刻有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的名字,屋檐上则是各省的碑文,内容虽不相同但阅后对各省所辖区域一目了然。"碑心五米圆内正南方属鄂管辖,西北为陕,东北归豫,三省人民会居于此地形成三省一条白浪街。白浪古镇西南一部谓湖北郧县白浪镇,西北属陕西商南刘洞镇(原来也叫白浪填),东北夹角一百零五度属河南淅川县荊紫关镇管辖。"碑亭周围有三省饭店、三省客栈、湖北农家小屋商店、三省小吃、陕西风味饭店等店铺。经询问都是河南户口。</p><p class="ql-block"> 大家在碑亭周围尽情地拍照、录视频玩得不亦乐。站在亭中,手扶雕龙石柱,脚踩三角界桩,心中自然升起"一脚踏三省舒心满志"的豪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熊眼看世界老师拍的,弥补我没拍的陕西一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颜京利老师录的视频,很全面地介绍了三省界碑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录制的碑亭全貌,加上点界桩和各省碑文的特写就更好了。事后诸葛亮!</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是京利夫人桃桃录制的,让你请楚地看清界桩,对面三省客栈大门旁的对联非常贴切,两旁墙上的书法、文字均出自名家。</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荷谐摄汇老师拍的三省界碑、界桩</p> <p class="ql-block">两块碑文因不是专门拍的,从大照片上剪裁的不够清晰,但能看明白。</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的碑文,阐述较明白。</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的碑文,稍微放大还算清楚。</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拍的手机片</p> <p class="ql-block">荷谐摄汇老师牺牲自己为大家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还差三只脚</p> <p class="ql-block">一脚踏三省舒心满志,豪气顿生!感觉老太太各种姿势都不美,留作纪念!若干年后自然就变美了。自娱自乐!</p> <p class="ql-block">熊眼看世界老师的两幅照片,别以为重复,它反映了河南省、湖北省的两个侧面。</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是彭西楠老师拍的</p> <p class="ql-block">  荊紫关古镇的誉名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公元前304年,楚王派太子荊来此镇守,于是此地叫“荊籽口"。明朝中叶改为荆子堡,清朝时改为荊子关,民国初,因这里漫山遍野盛开着紫色荆花,取其吉祥之意故改子为紫称荆紫关。</p><p class="ql-block"> 荆紫关古镇响誉全国的还是“清代一条街"的独特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该街形成于公元1772年前后,全长五华里,南北走向,分南、中、北三段,该街依山傍水,容南北建筑风格和自然特点为一体。街道两旁房舍楼阁2200多间,1500多间门面房均为清代建筑,房屋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古街现今还有保存完好的“山陕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平浪宫"等典型建筑和刘家大院、陈家大院等富商住宅;古码头、古关门、古朴的吊脚楼与其它建筑群错落有致,相映成辉。</p><p class="ql-block"> 2001年,古镇“明清一条街"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以下两图是荷谐摄汇老师拍的荆紫关门</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手机拍的荆紫关门。</p> <p class="ql-block">  荊紫关古街道上的房舍,一般临街的都是门面房,木板嵌成门面,昼抽夜闭,便于做生意。里面多是一进几院落,两侧有对称的厢房,厢房一般是后墙高,前墙低,一个坡面,屋深很浅,便于利用狭窄的空地搞对称建筑,使其布局严谨,结构合理,每一院落的门面房两侧前坡都有两米长的封火山高叠,意在阻断意外火势,实际也增添了房舍的美观程度,古街道上的建筑群很多座落有致,陪衬生辉。</p> <p class="ql-block">荷谐摄汇老师拍的清代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彭西楠老师拍的清代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的清代一条街景</p> <p class="ql-block">我手机拍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下面图片是彭西楠老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下面的图片是荷谐摄汇老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熊眼看世界老师拍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  平浪宫,位于荊紫关南街东侧面,始建于清代。当荊子关码头极盛时期,船商们建帮会,取"风平浪静”之意,筹建了平浪宫,成为船工娱乐、集会之地。该宫坐东向西,面向丹江,中轴线上现存大门楼、中宫、后宫及配房数间。另存钟鼓楼各一座。现有房舍22间,面积460平方米。大门楼面阔3间,进深2间,均为硬山式建筑,灰色瓦顶,门楣上方嵌大理石匾额,横书“平浪宫"3字。</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的平浪宫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荷谐社会老师拍的平浪宫</p> <p class="ql-block">熊眼看世界老师的作品,光影真好!</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拍的手机片</p> <p class="ql-block">手机原片未做任何调整</p> <p class="ql-block">剪裁了一下简单后期是否好一些呢?</p> <p class="ql-block">荷谐摄汇老师很勤奋,腿脚快,每次外出采风他总能拍到别人沒拍到的东西。美篇中采用了他拍摄的河南会馆、博物馆、禹王宫、山峡会馆、平浪宮等图片。</p> <p class="ql-block">禹王宫,又名湖广会馆,位于荊紫关古街道东侧,坐东向西,面江而建,清代建筑,是专门为治水有功的禹王而建造的。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规模庞大,具有浓厚的请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山陕会馆,位于荊紫关古街东侧面,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建于清道光年间,面积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临丹江。现存建筑6座,房屋9间,皆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大门楼3间,门前有青石阶,门两侧各伏一个选型奇特的石狮子,门楣与檐间有两层石雕图案,庄重威严。戏楼3间两层硬山式建筑,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北间为乐队室,南间为化妆室。楼的前后檐有6组雕绘精良的"唐僧取经“木雕组画。</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熊眼看世界老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手机拍的几个小景</p> <p class="ql-block">  下午返回襄阳,途经武当镇,坐车绕城转了一圈,印象非常好,小镇干净整洁,人民生活安逸恬静,小镇确有小县城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我在小镇湖边用手机拍的几幅图片</p> <p class="ql-block">熊眼看世界老师的作品。后期了得!</p> <p class="ql-block">因南水北调工程,加高了丹江水库大坝,淹沒了很多地方,形成了一些湖泊。离武当镇不远的太极湖就是此工程后形成的。因毗邻道教名山武当山而得名太极湖。它为武当镇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虽然是冬季,天气不太好,但太极湖浩渺的湖光山色和落日余辉仍让人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幅作品是熊眼看世界老师的,前期后期功夫了得!</p> <p class="ql-block">这两幅作品是彭西楠老师的,功夫深够我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古镇一日游,收获满满,学习了知识,涨了见识,赏了美景,购买了年货。因我手机里下载相机照片的软件被删除了,故美篇中我的图片均为手机片。年纪大水平差又不会后期只起个记录的作用。相机的图片以后再加入进吧。谢谢熊眼看世界、彭西楠老师、荷谐摄汇三位老师在群里分享的佳作。美篇中的许多文字百度下载的,做此美篇为了向京利老师汇报扫盲学习的成果,交作业并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