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颐和园 古塔藏山间

过客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大、最美的古代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楼阁遍布的万寿山,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宛如仙境,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不过说到颐和园的塔,也许不少人就感到陌生了。从一碧万倾的昆明湖向西远望,会看到两座塔,不过那是玉泉山的塔,颐和园只是巧妙的借景而已。玉泉山南峰顶有座八角七层楼阁式塔,名为玉峰塔。北峰顶的是金刚宝座式塔,叫做妙高塔。南北两塔遥相呼应,相映成趣。从颐和园西眺,在昆明湖水映衬下,玉泉塔影尤为秀美。</p> 从万寿山上拍摄玉泉双塔 从颐和园西边的两山公园拍摄玉泉山上的塔会更清楚。 由于玉泉山不开放,只能从山下远拍 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乾隆爷当初本打算仿杭州六和塔在此建座九层宝塔,建到第八层,又改变主意,拆掉重建了佛香阁。今天看来,佛香阁或许比塔更加巍峨壮观。 那么颐和园的塔在哪里呢?<br>  很多人都去过颐和园,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园内的塔,这是因为颐和园的塔都建在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br>  在万寿山后的一个山坡,茂密的树丛中隐藏着一座多宝琉璃塔。这是乾隆皇帝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而建的,名为多宝佛塔,并亲笔撰写《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此石碑至今还立在塔前。<div><br></div> 乾隆御碑。字迹已不清。 <p class="ql-block">  多宝琉璃塔是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塔,上下分为七级,通高16米,塔身由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砖镶嵌而成,为北京现存造型最优美,颜色最丰富的琉璃塔。堪称琉璃塔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p> 琉璃塔塔身 塔身上的小佛像 塔顶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在万寿山后还有一组四座藏传佛塔。从现在的北宫门跨越后湖的石桥,沿万寿山北面而上有仿照西藏桑耶寺而建的须弥灵境,这是一座集藏汉建筑风格于一身的皇家寺院。在其建筑中心乌策殿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角上分别建有一座造型各异、颜色不同的佛塔,这四座塔的结构均由基座、塔身、相轮和塔刹4部分组成。因为塔均建在四方形建筑的顶上,和普通的塔不太一样,又混在众多的建筑之中,所以人们并不留意这几座塔。</p> <p class="ql-block">从此照片上可隐约见到3座塔</p> 这四座藏式塔,造型别致,塔身小巧,分别代表佛教密宗中的“四智”。<div>  东南角为白色塔,俗称天洁塔,有两个鼓式塔身。</div> 西南角是黑色塔,俗称吉祥塔,是两个相叠的覆钵式塔身。由于年代久远,黑色已脱落变浅。 东北角是绿色塔,俗称地灵塔,为两个相叠的“亚”字形塔身。 西北角是红色塔,俗称皆莲塔,是两个相叠的仰钵式塔身。 四座塔在塔身之上都是圆锥形相轮,共有十三圈,在佛教中也称为“十三天”。 塔刹的顶端,四座塔都是相同的。均在相轮顶部装有仰覆式金属天盘,悬挂一圈塔铃。在天盘上托着由仰月、太阳和火焰宝珠组成的刹顶。 仿照西藏桑耶寺而建的寺庙,以及这种形式的塔,在北京的寺院建筑中是惟一的。据说承德的普宁寺也是仿桑耶寺而建,现在坐高铁北京到承德只需一个小时,以后一定要去承德的外八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