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决定着社会的进步。<div>寒假第二周,伴着冬日的暖阳,我们踏上了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走进了一座汇聚着智慧与创意的科技城。<div><br></div><div> 看,这就是他的样子。</div></div> 这里的“城名”是大同小学学生张亦韩书写的,彰显了大科城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如今,这里虽然是80、90后的创新主战场,但未来,这里将是我们00后、10后们的“寻梦天堂”。 <div><div>步入正门,我们观看了大科城宣传片。从深厚的历史底蕴到千年的文脉传承,从丰富的科创资源到可喜的创新成果,一段光影的述说在我们的脑海中绘就了大科城的整体形象。<br></div></div> “我们最喜欢历史印记展厅,这里老照片饱含着情怀,名校发展史中的故事,毛主席与橘子洲的不解情缘,都让我们‘流连忘返’。”大家纷纷感叹。 在这里,我们通过沉浸式的碗幕,看到了最美大学城里的一年四季;在这里,我们通过院士墙,认识了40余位专家院士,感受到了大科城里强大的“智囊力量”;在这里,我们通过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的研究成果——机械臂,观看了一段科技感十足的舞蹈,体验了一把科创的独特魅力。 下面这片红砖贴就的墙面,据说有着很长一段历史。<div><br><div>大科城保留了这面墙的原貌,并将这栋珍贵办公楼留给了全国各高校湖南校友会的同志们,希望他们能与这里“手牵手”,一起助力大科城、圆梦大科城。</div></div> <div>“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校友会楼里,有一面贴满名校校徽的白墙,走到这里我们十分激动,期待未来的我们也会成为这里的一份子。<br></div> 结束大科城的参观,对于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我们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展望未来,我们也要和大科城一样,以创新的干劲、创业的姿态拼搏未来,展现自己的别样风采。 我们的第二站是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这里是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立的第三家、中西部唯一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它立足湖南、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融合创新服务。 这里占地面积约43.25亩,由“0”号超算大楼、“1”号研发楼及天河广场三大主体建筑构成,拥有“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以及“天河·天马”人工智能计算集群。 那么,问题来了——“超算”有哪些本领与你我相关?<div><br><div>我们乘坐的高铁,有几千个零部件,超级计算机不到1秒钟就能全部识别,并能判断出是否有裂缝等故障;国产大飞机,过去做全机风洞试验,不仅成本高,还要耗费两年时间,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仿真,6天就完成相关工作……<br></div></div> 原来,超级计算机在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和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学习可真是让大家受益匪浅!<br>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亦是学习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万丈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学习,走向成功。<div><br><div>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为美好的未来奋斗吧!</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