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提升】《零门槛写作课》学习心得

剑胆琴心

<p class="ql-block"> 《零门槛写作课》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一年可以阅读200本书籍你信不?两天之内能将10万字的书籍压缩为一张纸或100字的内容你信不?我也觉得有点太不可思议了的事,居然在有书平台《零门槛写作课》五天打卡学习中找到的答案。我学到了初步的快速阅读法与有路可循的写作技巧,为自己今后进行大量阅读与随笔写作按图索骥。学习永远在路上,这样的方法技巧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大家刻意去地练习,不断地精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诚感谢有书平台提供的学习机会!当偶然翻到有书平台这个零门槛写作营销培训课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没想着要投稿变现,只是希望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需要的文稿类写作和对指导孩子有所帮助。短短五天的学习,既然加入,就得坚持,天天做到自律。每天怀着虔诚听音频,完成打卡,用心完成每日写作任务,及时参与加餐学习,小结感悟,每晚用思维导图精心记录学习笔记。时间紧迫,任务满当,仿佛回到了自己求学的读书时代。虽然短短几天只学到写拆书稿的皮毛(基础知识),但课程还是物超所值,收获还真不少。其中,快速读书法和如何写好一篇合格的拆书稿这两项技能是我最最感兴趣的。</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在知识日益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阅读和吸收知识是时代对全民的要求。身为教育者的我非常清楚它的重要意义。在闲暇时,我也利用碎片化时间阅去读一些专业书籍,但是由于是个性化行为,比较随意,也没有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与目标,导致从未在规定时间内认真阅读完一本书,零零拉拉,断断续续,总是好长时间才读完一本书,做笔记也比较零散,从未尝试过用思维导图很快地将书的主题与要点罗列出来。阅读存在漫无目的现象,可见收效甚微。前天,在聆听了刘主编如何快速读懂一本书的音频后,为了完成《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个写作任务,我将手边《人性的弱点全集》重新拿起来,刻意用上刘主编所讲解方法尝试练习快速阅读。从目录入手大体了解整本书结构,然后集中注意力试着用扫描阅读法(竖式阅读法)阅读此书内容,用思维导图记录精华内容,我大概用了5个小时多才大体读完此书。接下来开始试着借助拆书稿的模式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写下来。期间,少不了前前后后不断翻书寻找写作的素材,最终按时交办了写作任务。终于能在有限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籍,并将自己喜欢此书的原因呈现给大家。虽然用了将近一白天的时光,心中不免窃喜,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过的挑战。这让我想到班班加餐中讲到的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坚持不懈地持续下去,每日进步一点点,自己或许会实现一年200本书的阅读量!(自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初步进行快速阅读法学习,我掌握了些许快速阅读的技巧,阅读有目标,阅读要专注,在扫描阅读中找关键词并将词语在脑海中串联起来,读懂句、段的意思,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来读懂整本书,读懂作者的思想,获取能解决问题的智慧,这些技巧已深刻脑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如何选书?如何拆书?培训中我也掌握了些许技巧。选择自己心爱的书籍,书店翻书法,主题书单法,关联法,网友推荐法都是帮助自己选书的不错方法。选好书,读懂书是写一篇合格拆书稿的必要前提,接下来如何写拆书稿?三步骤:第一步坡道即开头。开头用问题、例子、故事等引入和概括所要介绍的书籍,引发作者的共鸣,让读者觉得听或读这本书对他是有帮助的,激发读下去的欲望。第二步阐述即内容主体。要在读懂书的基础上提炼文本“一主题三要点”,要点做到完整,概括。准确;解读内容最好将自己感触较深的,眼前一亮的东西,把能吸引人的点尽可能讲出来影响听众和读者。第三步拔高即升华。将书中的精华与自己生活结合,吸收书中营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把整本书读懂,把书中要点和找出来,再结合自己理解把要点和精华给读者和听众介绍清楚。这些理论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可不容易,这可不是五天之功码就要实现,这些技巧运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脚踏实地花费大量时间,坚持不懈刻意练习才能达成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次《零门槛写作课》培训,本意是想让参与学习者迈向读书变现之路,但我觉得对工作繁忙的我来说可能是一件奢侈之事。不过,我将借这次契机,咬定青山不放松,将快速阅读法在读书中实践起来,将写拆书稿的结构在平时的练笔中运用起来,勇猛精进,多读书,读好书,从学识,思想上有改变,影响自己,影响家人,影响周边人,做个正能量的人,遇见全新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梁志琴书于2021.1.29日下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