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陵路是商业繁华和文物密集的街道,街道两侧随处可寻找到历史的建筑和时代的印痕。其中有263号的“二分明月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贾氏盐商住宅”的后花园,347号的“周扶久住宅小洋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扶久盐商住宅”的东路北段。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9号卞宝第故居、269号的“四岸公所楠木厅”。另有203号的百年茶水炉旧址,253号的民国第一食品店旧址,广陵路救火会旧址,民国时期的邮电大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扬州第一副食品商店、新扬饭店等。</p> <p class="ql-block"><b> 二分明月楼:</b>位于广陵路263号。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东西宽约25米,南北长约45米,占地约1100平方米。原系员氏家园。光绪年间为盐商贾颂购得,为贾氏盐商宅第的后花园。民国37年(1948)此楼又转售于徐氏。旧时,二分明月楼的大门原为西向(原广陵小学校址,已恢复),今大门北向,面临广陵路。门楣上悬挂黑底金色隶书“二分明月楼”园名匾额,取唐代诗人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意而得名。进园迎面为南北向长廊,东有“伴月”亭,两侧抱柱悬挂“留云笼竹叶,邀月伴梅花”楹联;西有“邀月”圆形洞门。墙壁嵌有古城当代书法家钱永毅、阮亦云的手书石刻。园北建有面南长楼二层七楹,可凭栏赏月,长楼正中悬挂“二分明月楼”匾额,据说原匾额为楠木制作,清钱泳所书。楼下两旁抱柱为元代赵子昂楹联:“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庭园小巧精致,因旱景水做而享有盛誉。园中部原有的一座蝴蝶厅,是古城现存住宅园林“旱园水做”之孤例,1959年移建于瘦西湖“水云胜概”景区,改名“小南屏”方厅。现小院正中改为一方清水池塘,池上跨有月牙式汉白玉小桥。周边众多姿态各异的月形桥、月形门、月形窗、月形池遍布其中,独显扬州得月之势。北侧池旁原有一口水井,白石井栏上面镌刻着“道光七年(1827)杏月员置”字样。南侧临池建有一座扇形榭亭,曲桥贯串东西两侧。园东临池也有一座小榭,登上黄石假山即到 “夕照”楼阁。西侧南隅是二层馆阁三间,翠竹掩面,沿坡道即上“迎月”楼。楼前楹联为“朗抱开晓月,高又激颓波”。园中的匾额楹联都是“扬州八怪”金农、郑板桥等名家的手迹。园的东南处建有一座男女公共厕所。</p> <p class="ql-block"><b> 周扶九盐商住宅小洋楼:</b>南大门位于青莲巷19号,北门位于广陵路347号。建筑主体分东、中、西三路。东路一、二进为楼房,西式建筑。主体由两幢红砖泮楼组成,原有大门为花饰铸铁件,两旁各有一座西式平房。楼房均为二层,北边的建筑面积为506.7平方米,南边的为242平方米。解放后,周扶九住宅的中式建筑被政府没收公管,西式红砖洋楼曾为市邮电局办公场所,现为民居。</p> <p class="ql-block"><b> 卞宝第故居:</b>位于广陵路219号,清代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的宅第,市文物保护单位。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咸丰举人,捐纳为刑部主事,历官礼科给事中,福建、湖南巡抚,湖广、闽浙总督,兼管福建船政。咸丰、同治中,屡上疏言时政,参劾不职官员,以敢言著名。中法战争时,筹治长江防务。卞宝第在清光绪年间有“手绾七印,昭垂国史”之称,光绪十八年(1892)因病解职,卒于家中。 </p><p class="ql-block"> 卞宝第宅第是其父卞士云(清时曾任浙江巡抚兼管盐政)在清道光年间购建。盛时占地面积约有6000余平米,其范围东从广陵路195号今消防队驻地,西至219号,南至丁家湾86-4小武城巷以北,北至今广陵路沿街。与对面梅花书院及原汇昌永钱庄相望。原来的卞氏府第,组群主房有四路并列,中夹火巷两道。中路住宅与主大门即在今新扬饭店旅社位置,主房前后共有七进。前有门厅、轿厅,中有正厅,后有室楼,南端还设置洋书房;东路住宅(现在是扬州市广陵消防大队广陵路消防中队驻地)以花园为主,住宅为辅,园内除山石鱼池,花木竹园,曲桥长廊,还有绿荫堂、凝香馆、松隐阁;西路住宅,原有主房前后五进。现存二层楼房三进,呈“日”字型格局,面阔五间(不同于盐商住宅胆怯的“明三暗五”,为扬州豪宅中少见)。楼与楼之间旁置厢楼互连相串。第三进楼房上世纪90年代,遭火烧残。另有半亭一座,水井一口。另有后建的新式楼房2幢。抗战时期,卞宝第府第被日本人征用为日本银行。新中国成立后,卞宝第府第又先后成为苏北分行、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单位的办公地。市文物保护专家赵立昌认为,卞宝第府第可以说是“扬州近代银行变迁缩影地”。经其考证,“当年卞氏府第主大门,在今广陵路219号东侧今新扬饭店旅社位置;在新中国成立初,此门牌号为广陵路37号,而新中国成立前民国期间为左卫街91号。”</p> <p class="ql-block"><b> 四岸公所楠木厅与广陵小学旧址:广陵小学</b>位于广陵路269号。由原安徽旅扬公学、花园巷小学、丁家湾小学合并而成。丁家湾小学原大门为四岸公所大门,1957年与广陵路小学合并为城中中心小学,校门设在广陵路。先后更名为广陵公社中心小学、广陵小学,1979年正式定名为广陵小学。广陵小学被誉为体育冠军的摇篮,先后培养出世界跳水冠军吕伟、世界四人技巧冠军赵杰、运动健将洪水平等世界级运动员。学校跳水训练馆就设在校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岸公所楠木厅”。2015年左右,广陵小学由广陵路269号迁至244号(梅花书院东侧)。</p> <p class="ql-block"><b> 民国南货店旧址:</b>位于广陵路259号二层楼店铺。曾经盛极一时的民国南货店,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解放后经过公私合营,店铺主人肖先生最终将店铺献给国家,成为扬州食品一店的原始店。上世纪80年代,店铺房改给店内5户职工居住。经历百年风雨,此楼房曾成了危房。据现住户之一的丁先生介绍,由于没有独立的土地证,直至2015年后才获准拆除重建。现为家俱经营商铺。</p> <p class="ql-block"><b> 百年茶水炉旧址:</b>位于广陵路203号。建于清代,50.12平方米。茶炉为大锅加木蒸子烧水,仍为传统的烧水锅灶。房屋上下两层,坐南朝北,炉灶位在楼下临街的一间,大门朝北邻街,底部铺闼门,第二层楼上有木栏杆扶手。屋面为四面坡顶,屋面盖小瓦。为传统旧式的烧水炉灶之一。2010年后歇业,成为古城茶水炉业的百年绝唱。今旧址已改建为服饰经营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