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石”天工—阿拉善天眼石

博古古玩

<h3>宝石即使落入泥潭</h3></br><h3>仍然弥足珍贵</h3></br><h3>尘土纵然扬到天上</h3></br><h3>还是没有价</h3></br><h3><strong>阿拉善天眼石</strong></h3></br><h3><strong>自然瑰宝</strong></h3></br><h3>阿拉善天眼石,又称阿拉善眼睛石,因原石上有一颗或数颗类似眼睛一样的图纹而得名。天眼石通常分为两类,一种是玛瑙质地天眼石,另一种是碧玉质地天眼石。天眼石的图纹非人工雕琢,乃自然形成,因此,显得格外神秘,可谓沉积在地下神灵的眼睛。</h3></br><h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天眼石的花纹变化多端,犹如每个人的眼睛一样无有相同,所以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极其稀有的自然资源。天眼图案吉祥如意,又极富传承、美学价值;天眼形成于一亿年之前,佩戴它更有一种“福自天地,长命百岁”的寓意。因此,天眼石贵在稀有,更值得拥有。</h3></br> <h3>图片仅供参考<br></br></h3></br><h3>天眼石的体积一般都较小,超过10公分的较为罕见,天眼石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石头上的眼睛形象,不同天眼石眼睛中的同心圈层多少也不一,有的只有四五圈,有的多达十几圈,构成眼睛的成分更是复杂。此外,天眼石的厚度也不同,有的眼睛厚度大,眼睛能深入母体五六毫米,有的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层。</h3></br><h3>极品天眼石的眼睛不仅极其形象逼真,而且眼睛的瞳孔纹路十分清晰,抛光后更呈现出一种诱人的光泽,让人赏心悦目。</h3></br><h3><strong>天眼石</strong></h3></br><h3>孕育在戈壁上</h3></br><h3>由火山熔岩浇筑冷却而成</h3></br><h3>历经亿万年风霜</h3></br><h3>吸日月灵气</h3></br><h3>集天地精华</h3></br><h3>时间 风雨 地质变迁</h3></br><h3>给了它绚丽多彩的外衣</h3></br><h3>以多变的造型</h3></br><h3>沧桑的质感</h3></br><h3>给人们大自然的馈赠</h3></br> <h3>图片仅供参考<br></br></h3></br><h3><strong>阿拉善天眼石</strong></h3></br><h3><strong>出生背景</strong></h3></br><h3>阿拉善眼天眼石对成矿过程要求非常苛刻,首先火山熔岩流二氧化硅的含量必须在45%到52%之间,只有这个浓度的熔岩流才能在地表缓慢流动;其次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流动熔岩遇到水急速冷却,固热水汽迅速蒸发散溢,在阿拉善玉石内外形成大小不一的气孔,在气孔裂隙逐渐沉淀填充各种次生矿,吸附较同属性的矿物质,一层层地收附形成同心圆的天眼石;再者母体玄武岩的孔壁必须光滑;最后形成天眼石的地质结构要十分稳定。只有同时达到这几个条件,才可能形成天眼石,这就是天眼石非常稀有罕见的原因。</h3></br><h3>天眼石按出产的位置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两种。次生矿的天眼石在地表经过亿万年的风沙磨砺和日晒风化作用,眼睛大都模糊残缺,大部分眼睛没有眼仁,精品的出产量极其稀少。</h3></br> <h3>图片仅供参考<br></br></h3></br><h3>地下出产的原生矿虽然没有那层老皮包浆,但将眼睛完整清晰地保留了下来,天眼石更是出名的“十有九裂”,精品极难获得。</h3></br><h3>美是什么?</h3></br><h3>美是生命!</h3></br><h3>每个人见到的所有都是美</h3></br><h3>只是美的标准不同</h3></br> <h3>图片仅供参考<br></br></h3></br><h3><strong>后续文章中继续介绍钱币杂项相关内容,帮大家更好的学习,敬请关注!</strong></h3></br> <h3><strong>专注钱币杂项收藏,能学知识,更能捡漏!</strong></h3></br><h3>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kzc5fyjXj7CbfRC4qYdW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