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年头儿,疫情封村不让进,防火封山不让爬,想出去活动下筋骨也得大费周章。</p><p class="ql-block"> 24日,山野巅峰户外探路小队出行,我有幸也成了“探路”的一员。我们一行5人(我、惜缘、刘亚楠、天石、十月),天石驾车,约06:30由徐庄子出发,一路向北。本来计划轨迹以闪坡岭为登山起点,因村口有绳索拦阻,便继续往前开了一段路,约08:00到了二十里铺村。找到合适的停车位,下车、整理好行装,掉头行约百多米,来到二十里铺进村的路口。一路过来,看似逢村路口均有防疫值班,并设有绳索阻路。当我们走到村口时,由简易板房出来一位中年女性盘查。好在问过我们从哪儿来、看过健康吗、测过体温、登记好个人信息就放行了,但也说了些疫情封山的话。看样子这是人少,如果人多结果也就很难说了。</p><p class="ql-block"> 穿过二十里铺村,路两侧多为酸梨树,有些树上还悬挂着黑黑的酸梨,不知还能吃否。</p><p class="ql-block"> 行约20分钟,我们左切离开水泥路,此地位置与闪坡岭相齐,只是隔着一条公路、一条较为宽阔的沟谷。据说闪坡岭<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村有一道长2000米的山沟,山沟里种满各种果树。春天开满山花,有雪白的梨花,一团团,有粉嘟嘟的杏花,一簇簇,还有小巧精致的李子花,点缀其中;夏秋果实累累,进入六月满山的香白杏,香甜多汁;李子、栗子、梨相续成熟。 </span> </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一段路上升较缓,行走起来是比较轻松的,行不远我们就切上了计划中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 约08:50,爬升一点点显现出来,而且一峰高过一峰。</p> <p class="ql-block"> 约09:20,举目远眺,一座高高的峰顶上矗立着铁塔,太阳的光芒从那边映射过来。据说这是闪坡岭上最高点,信号铁塔是用于防火安全监控的。当我们爬上一座山峰发现,原来铁塔还在一个更高的山峰之上,只是峰峰相连并在一条直线上视觉误差的因素。行走在丛山峻岭时常会有这种情况,<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只有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含义。</span></p> <p class="ql-block"> 约10:20,我们迎面遇到一个六七人的小团队,这也是全程中的唯一。</p> <p class="ql-block"> 10:50左右,我们一连穿过数座山峰,经过了反复地爬升下降,又到了一个较为平坦之地。这里是一个岔路口,据说直行是“铁岭云横”线路,山下有个铁岭村。远远望去,云雾弥漫,如此“铁岭云横”的由来也就不难想象了,不过这名字也一定是由驴友慢慢叫起来的。据说从铁塔下来就已经是“铁岭云横”线路,原来只是听说,而今无意间却体验了一段。</p><p class="ql-block"> 我们由此向左而行,这一段路也是高低起伏、爬升下降,只是比前面较为平缓。</p> <p class="ql-block"> 约11:15,我们开始了下行。整个下降路段比较平常,只有个别地方较陡、较滑,因不慎滑倒坐地也有发生。遗憾的是没能拍下“精彩”的一瞬,是不是有点幸灾乐祸呢?哈哈!</p> <p class="ql-block"> 约11:50,我们下撤到一条公路上,路对面的平台上矗立着三块石头,中间的雕刻着美丽乡村磨盘峪。但我想这应该是地名的标志,有资料说除了磨盘峪村还有两个叫磨盘峪的地名。</p><p class="ql-block"> 穿过公路我们右切,直接由一处栽满果树的梯田上山,慢慢长坡虽然不是很陡,但连续的爬升也不禁气喘。据说这就是雾迷山,而且望向远山,确也轻雾弥漫,示人以朦胧。</p><p class="ql-block"> 约12:30,我们择地午餐、小憩。这段地势平缓、朝阳,地面松针铺地,亚楠支起炉灶为大家煮了一锅咖啡暖胃、提神。</p><p class="ql-block"> 约13:00,我们继续前行,在我们行走的山脊左侧谷地,一条公路蜿蜒着远去。行约十数分钟,又一陡坡呈现眼前,但见陡坡上乱石密布,这应该就是驴友称之为的乱石岭了。</p> <p class="ql-block"> 爬过乱石岭,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远远望着向左延伸的山脊,山脊上的“石长城”清晰可见。我们没有走过不熟悉,亚楠就纳闷了,这是什么长城?我还自作聪明地说,感觉北齐长城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从没有见过一块砖头儿。</span> </p><p class="ql-block"> 走过十数分钟较为平缓的路段后,我们沿着山脊向左拐了一个弯,依然缓缓上行。</p> <p class="ql-block"> 约13:50来到一岔路口,据亚楠说往右是去娘娘顶、神秘谷的路,那也是计划30日来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我们向左而行,以乱石路为主,有的路段起伏变化较大。原来我们曾经看到的并非石长城,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山脊上的乱石,在光线的作用下让我们产生了视觉误差。 </span></p> <p class="ql-block"> 约15:00,我们进入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一路走过,发现这里的很多石头确实不同于前面所见。</p><p class="ql-block"> 原来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记录着距今18.5亿年至8亿年间的地质演化史,贮存着反映当时的古地理、古生物、古气候、古构造、古地磁等大量自然信息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被誉为“世之瑰宝”。1984年10月2日,天津市蓟州区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立碑揭幕仪式在剖面起点常州村举行,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类自然保护区的诞生。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前有7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对蓟县剖面进行了科学考察,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对蓟州区剖面的重要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约15:40,我们在一个垭口左切下撤。</p><p class="ql-block"> 伫立斜坡远望,山下的磨盘峪村和层层梯田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约16:00,我们出山到了磨盘峪村。小山村幽静、自然,处处有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每当活动走进山区,便想起京、津、冀来,山区的发展建设也是这么一个排序,京为皇家之地,无可比拟,就天津而言,河北的山区发展建设也差了很多,当然这只是个人所见。</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这一段走得最为轻松愉悦,玩的最疯、最嗨。一个小小的发现,带来了一路狂“吹”,直吹的空中“飞雪”、直吹的遍地白絮,一个个童心乍现、一个个“得意忘形”,哈哈!</p> <p class="ql-block"> 约17:00我们返回到二十里铺村,全天行程约18公里,累计爬升980米。随后我们到苦梨峪附近探路、蓟州城区聚餐并顺利返回。</p><p class="ql-block"> 天石老弟的小视频选片讲究,动静结合,技、艺俱佳,堪称大片,便以其结束此篇,在此也谢谢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