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远翠</h3> 我有幸读了儒风君的《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这篇含有哲理性的文章,我受益匪浅。人这一生,面对大千世界有三种心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知足是一种态度,知不足是觉悟,不知足是境界。在知足中感受幸福,在知不足中找到方向,在不知足中获取动力。 知足就是知足常乐,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膜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赞同消极的态度,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当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而令人烦恼时,千万不能冲动和失去理智,不能去做那些不明智的蠢事。最好是用知足常乐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平衡点,这时知足常乐的心理状态会帮助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放下包袱重拾信心,以力再战。<br>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掉了享受自己的生活。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与他人作无谓的比较。若没有知足的心态,又怎能快乐得起来呢?不羡慕比自己幸福的,不嫉妒比自己优秀的,懂得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个人能知足,才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对自己拥有的一切,永远心怀感激。生命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最多最好的,而在于你是否将自己所拥有的化为最好的。知足方能知乐,学会满足方能懂得快乐,我们不必去窥探他人所得,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br> 而知不足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人会活得更通透。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放平自己的心态,才能想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楼外有楼,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害怕它,回避它,它就永远是你的硬伤;只有正视它,克服它,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与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自己,总会在某些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个人要想继续进步和发展,就要学会知不足,善于知不足,就要有自知之明,就要正确评估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只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或欠缺,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明确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做到取人之长,补己所短,使自己得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创造出新成绩。 不知足是与知足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知足与不知足,两者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知足还是不知足,都是一种人生的心态。知足,能使人安祥、平静、达观,洒脱、超然;不知足,能使人渴望、激情、拼搏、奋进、攀登。知足者,贵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者,智在知可行而必行。如果知不可行而强行,必无功而返;如果知可行而不行,则会错失良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够知足地对待名利,又能不知足地对待事业、对待学习、对待知识,知足就会成为不知足的辅助和铺垫,不知足就成了知足的凝聚,这是人生境界升华。如果对待事业不知足,这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不同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追求。有人视之为事业甚至生命,但也有人做“公事”懒洋洋,干私活打冲锋;对工作马马虎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人刚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有一股子劲,时间一久便开始懈怠,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和失败,更是变得无精打采起来。做事不知足,需要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扑下身子想干事。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既快速发展,又矛盾集中的新阶段,有大量的事情要去破题、破解,迫切需要一大批对工作有热情,对事业有激情的人去推动,迫切需要一大批做事情,不知足,做工作不满足的人去开拓,齐心协力的攻坚克难,打开新局面。如果我们能做到做事知不足,知识不知足这样的境界,科学何愁不发展,事业何愁不腾飞。因此,我们只有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充分用好自己岗位上的每一天,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才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才能获得人生的最大成就。送大家一句话,“唯有不知足,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动去实践,一个人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做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人生则会更精彩,更美丽,事业则会更顺利,更辉煌。<br> 知足者乐,知不足者勇,不知足者进,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才会内心和谐快乐,个人成长进步,事业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