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起北京故宫,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外游客到北京旅游的必打卡的地方。但你知道吗,在沈阳也有一座清代的故宫,虽然在规模上比北京故宫小很多,但它有自己的特色,有看点。</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建成于1636年,用了十一年时间,是清朝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创建并使用的宫殿。也是清朝迁都北京后皇帝到东北地区巡幸和祭祀祖陵时的行宫。它是中国现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面积一万八千九百余平方米,建筑物一百余座,房屋五百余间。它代表了满族早期皇宫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分为三部分:东路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的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西路的文溯阁、戏台等。</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沈阳故宫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就进入沈阳故宫,从东路开始参观吧!</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的东路建筑,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其主体建筑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和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构成一组视野开阔的庭院,其帐幄式建筑造型及其布局,是满族人从狩猎组织发展而来的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十王亭的其中一座。其它九座亭子没有一一列出。</p> <p class="ql-block"> 建于1625年的大政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均为“斧头眼”式隔扇门。殿前的两根大柱上雕刻着两条蟠龙,殿内有精致的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气势雄伟。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p><p class="ql-block"> 皇太极在大政殿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1644年,顺治皇帝福临在大政殿登基继位。</p> <p class="ql-block"> 大政殿内环绕着龙椅并支撑着大殿屋顶的几根琉璃柱,华美且具有象征性图案,是典型的满族风格。大政殿门前的两根高大、刻有巨龙的红漆木柱是汉族的建筑风格。中国古代有‘以龙为天’的说法,所以在两根擎天柱上分别刻上一条巨龙。大政殿门前汉白玉台阶和栏杆上的花纹,就是藏传佛教的图案了。大政殿的结构远看有点像蒙古包,这也是民族元素。总而言之,大政殿既有满汉之风,又有藏式花纹,还有蒙古族元素。我们不禁赞叹,古代的人们所掌握的技术如此高超,并应用如此纯熟,真是难得!</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为清世宗皇太极所建。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纹饰为突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大清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俨然一体,显得十分协调。</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崇政殿举行。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p> <p class="ql-block"> 崇政殿的进殿台阶是往下修建的,前高后底,因为是满族人的风俗。金碧辉煌的宝座,正前整齐地摆放着君王的办公桌,眼前面对群臣,好不威风。朱红的宫墙、金黄的砖瓦,更显现出一派威武的气质。</p><p class="ql-block"> 据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改女真为满,因二字都有三点水,而“明”的“日月”皆为“火”,水灭火,表示清灭明。</p> <p class="ql-block"> 西掖门,是正殿通往西路的边门。东掖门,是正殿通往东路的边门。</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凤凰楼。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的中路,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凤凰楼共三层,高22米,一层楼身为砖墙围护,两侧廊下有扶手明楼梯,南侧明间辟门,下设24级台阶,里通高台寝宫区域。二、三层为木围护。</p><p class="ql-block"> 在300多年前,凤凰楼可是沈阳第一“高楼”,<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入关后列帝东巡都要在此楼观景、赋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凤凰楼</span>是当时盛京城内的最高建筑,登楼可饱览盛京全貌。</p> <p class="ql-block"> 悬挂于凤凰楼正门的金漆九龙斗匾——“紫气东来”匾为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二次东巡亲笔御题。</p> <p class="ql-block"> 清宁宫是皇太极大内宫阙中轴线上的第四进院落中一正四厢五个寝宫中的中宫,位于高台院落的最北端,坐北朝南,是皇太极和皇后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的西路建筑是乾隆所建。主体建筑为文溯阁和戏台等。 </p> <p class="ql-block"> 下述文溯阁题联:</p><p class="ql-block"> 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探大本</p><p class="ql-block"> 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p><p class="ql-block">是乾隆写的。是说文溯阁是《四库全书》的收藏之地。《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结构严谨,是我国古典文献中的珍贵遗产,对于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库全书》分七部,其中 的一部就收藏在“文溯阁”。</p> <p class="ql-block"> 戏台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在清宫建筑中属于中型规模。公元1829年以后,这个戏台就再也没有使用过。沈阳故宫是皇帝东巡期间使用的行宫,乾隆皇帝是借修建文溯阁之机,增建了这样一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的后门——后宰门。是下人们出入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清沈阳故宫里,清朝的历史不由自主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p><p class="ql-block"> 1625年,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在首领努尔哈赤的率领下,从辽阳东京城迁徙到了今天的沈阳。</p> <p class="ql-block"> 在沈阳努尔哈赤招募能工巧匠,在原来明代中卫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经过十一年时间,努尔哈赤和他儿子皇太极两代,建造好了新都城。</p> <p class="ql-block"> 女真人勤劳智慧,骁勇善战,他们建立的金国,曾经推翻过北宋王朝。</p><p class="ql-block">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也就是今天辽宁新宾县建立了后金政权并称汗。</p> <p class="ql-block"> 后金建立后,女真人一直在觊觎明朝政权。5年后,迁都辽阳,不到4年,又迁都沈阳,并在沈阳改称“大清”,进而入关逐鹿中原,最终取得明朝的天下。</p> <p class="ql-block"> 我想,大清能够夺取天下,除了明朝末期的腐败外,女真人聪慧勇敢,能骑善射,八旗制度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是重要原因。当然,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p> <p class="ql-block"> 早期的八旗制雏形与女真人狩猎有关。女真人出门狩猎,常以10人为一组集体行动。相当于我们现在部队的一个班。这种组织形式,平时打猎,战时打仗。后来逐渐发展成八旗制度,每旗兵力有7500人。开始是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p> <p class="ql-block"> 沈阳故宫大政殿与十王亭的八字形建筑格局,也就是东路建筑,反映的正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清朝军政体制。</p> <p class="ql-block"> 我们汉民族虽然几千年来,文化传承一直没有中断。但是唐宋元明清(我们国家56个少数民族是一家人)以来两次政权丢失,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有着深刻沉痛的教训。</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既要崇文,又要尚武。要吸取“夺取政权时能征善战,夺取政权后只会提着鸟笼子”的教训。不能到处充斥着“小鲜肉、奶油小生”。这也是我们参观沈阳故宫,得到的又一课件。</p> <p class="ql-block"> 注:在沈阳故宫游览,由于各方面条件有限,只是浏览了主要大概内容。另,景点描述参照了有关介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