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岛的“奔牛节”——印尼巴东之所见。(苹果姐姐拍摄制作)

苹果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中旬,圆满结束马来西亚仙本那的拍摄,接下来直接前往印度尼西亚巴东,期盼下一个向往已久的拍摄主题——《奔牛》。</p> <p class="ql-block">此行8位团友与马来西亚摄影指导老师林健鼎先生(上一张坐在小朋友中间的那个“蒙面大盗”😃。)一个团结有爱集体,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次给老师和影友留下美好回忆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我已多次到仙本那拍摄,仙本那的游记文章已写过几篇,此行就把重点放在后半程。从仙本那飞到吉隆坡,当晚在吉隆坡机场附近的酒店小住一夜,一行人在机场那个超大的商场买买买(主要采购马来西亚白咖啡☕)😁,第二天飞往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巴东市。</p> <p class="ql-block">巴东是印尼苏门答腊省的省会,当地居民是以农业为第一生产力。吉隆坡到巴东,飞机飞行不用一个小时,下了飞机✈️,巴东的专车就直接将我们送往拍摄奔牛的地方。眼前的巴东没看出城市的模样,更无法想象还是个省会城市。沿途都是田野村庄,且都是破破烂烂。</p> <p class="ql-block">据说,印尼出口到我国的“巴东烈焰红龙鱼”原产地就是这里,上个世纪当地很多居民靠出口美丽的龙鱼而发家致富。</p> <p class="ql-block">沿着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我就想,别人到印尼奔着美丽的巴厘岛,我们放着近在咫尺的巴厘岛不去,却一头扎进穷乡僻壤的异国山村。痴迷于摄影的我们在旁人看来是不是有点傻傻的。😂😂😂</p> <p class="ql-block">这样一个小瀑布,是途中武吉丁宜市(苏门答腊省的一个旅游城市)的一处风景区,也算知名景点。我们停车休息,拍张“到此一游”纪念照 ,我要不说,谁能想到这是在外国?😓😓😓</p> <p class="ql-block">很接地气的印尼少女,对我的拍摄给予很好的配合。</p> <p class="ql-block">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90%的人信奉伊斯兰教),除了传统的服饰,就是各类建筑风格的独特造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途中,来到一个类似公园的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种“牛角屋顶”。林老师给我们介绍:在马来西亚,屋顶的牛角越多,证明房主的财富越多, 社会地位也越高。我脑子里冒出一个比喻:就像我们北京胡同里,大宅院看门墩知几品官位。😁😁😁</p> <p class="ql-block">好漂亮的传统民族服饰,这母女俩也算是当地的达官贵人之家眷吧。</p> <p class="ql-block">很有民族风情的窗户,素面朝天,素衣一袭的我们姐俩也应个景吧。</p> <p class="ql-block">这位当地姑娘也是到这里游玩的,我们看她模样特别“上镜”,林老师和她沟通后 ,请来给我们做一会儿“模特”。这个手势是伊斯兰教祷告祈福的意思,小姑娘的神态举止十分自然朴实。</p> <p class="ql-block">光影效果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姑娘温文尔雅,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我和同行影友林芳妹和她合个影,表示谢意。</p> <p class="ql-block">入乡随俗 ,也和当地游客一样 ,坐一坐,沾沾“福气”。</p> <p class="ql-block">繁华过处皆如烟,淡淡人生静静过。中途我们来到一个村庄游览拍摄。</p> <p class="ql-block">给我的印象这个村子很干净,人们的生活很安逸。妇女的穿着颜色十分艳丽。</p> <p class="ql-block">看到我们拍照,她们也会开心的伸出手,来个“剪刀✂️”指。😁</p> <p class="ql-block">村民的穿戴十分整洁,对我们的到来也很友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祖孙三代。</p> <p class="ql-block">这位年长者是村里的老寿星了,面相很是和善。</p> <p class="ql-block">这是村里的织布房,难怪村里人都穿的那么鲜亮体面。这位妇女特意来到织布房,为我们演示织布的过程, 也让我们尽情拍下不同角度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沿途经过一个小学校,正在课间休息的孩子们跑过来和我们打招呼,看到我们给他们拍的照片很是开心。橘黄配墨绿的校服,明亮而时尚。</p> <p class="ql-block">跟着马来西亚著名摄影师林健鼎老师,不仅能得到他精心的摄影指导,被他激情四射摄影热情的感染,还能吃上当地特色的美味佳肴。在仙本那,海鲜大餐天天换着花样敞开肚子品尝,今天在印尼吃中餐,来到当地数的上一家有特色比较高档的“酒店”,首先让我长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这似乎是个长桌宴,几十个小碗菜肴不重样摆满一条长桌,图片右下角那个小伙子是“跑堂伙计”,他的绝活就是一条胳膊上可以放一、二十个碗。拿着手机拍“长桌宴”的就是林老师,沿途的这些纪实图片,他会做成宣传片给更多的影友观看了解。</p> <p class="ql-block">今天恰逢是中秋佳节,晚餐我们在离今晚驻地不远的一个类似中国“农家乐”的地方用餐。除了当地丰盛的特色餐,让我们感到温馨的是桌子上的月饼。那传统的“广式月饼”是细心的林老师从吉隆坡带来的,那白色的“苏式月饼”是团里公认的“暖男”——浙江的翁老师特意带来的家乡当地传统的手工月饼。(在仙本那,我们刚给他过了生日🌷🌷🌷)在苏门答腊岛,我们度过一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难忘中秋。</p> <p class="ql-block">吃完月饼走到室外,原本阴沉的天空突然升起红红圆圆的大月亮,赶紧拿出相机拍下异国他乡偏僻山村的红月亮。</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赶夜路,去离明天拍奔牛那个村子很近的一个住宿地方。车行途中,林老师对我们说:“这里是农村,今晚住的条件很差的,你们带手电筒了吗?箱子能不拿下去就不要拿。”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只是想到:农村还想有什么好条件,估计是没有电,也不能洗洗漱漱。来了就要做好吃苦受罪的准备。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用愉快的心情去面对拍奔牛前夜的艰苦。</p> <p class="ql-block">然而拐个弯,车开进一个金碧辉煌的楼前,林老师说:今晚住宿地到了!我们惊了,恍然大悟,原来林老师是考验我们的。今夜是这些天住的最豪华的一个酒店,大概就是为了满足世界日益增多的前来拍奔牛摄影人的需要而新建的。准备吃苦转为即刻享福,真的好幸福哦。。</p> <p class="ql-block">事后林老师说:“你们是我见到最坦然的一个团队。告诉大家住宿条件不好,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问题,连问都没问一句。”是呀,出门就要有个好心态,随遇而安。在我看来,大家都是奔着明天的“牛🐮”来的,今天辛苦点都不会理会。为我们这个团结“敬业”,善解人意,顾全大局的小团队点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美的睡了一觉,早早起床在酒店美丽的园林里转了一圈,吃过早餐 ,我们立即来到今天奔牛比赛的村里。并不知道赛场上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但类似图片的画面已让我们憧憬已久。——这是此行我拍下的一张图片,这个画面对我心灵的冲击很强烈。</span></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今天来拍奔牛的摄影人有多少?狭窄的跑道也放不了几个三脚架,先来自然先占机位,我们8人一字排开。</p> <p class="ql-block">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打扮的漂漂亮亮,结伴来到赛牛场。</p> <p class="ql-block">不断有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从我们眼前的田埂上经过。</p> <p class="ql-block">奔牛赛,是印尼苏门答腊岛一项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相传很久以前,生活在巴东地区的米南加保族人与异族发生冲突,最后双方以斗牛决定胜负。聪明的米南加保族人将一头吃奶的小牛🐂头绑尖刀打败了对方的大母牛获得胜利,因此尊牛为“圣”,自称为“胜利水牛族”。</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数百年来,每当在稻米收割季节结束后,都举办数次赛牛的传统活动。</p> <p class="ql-block">每到这天,村民都会兴高采烈的倾家出动参与活动。</p> <p class="ql-block">沿路走来,我们看到各个村都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穿着盛装,牵着圣牛,敲着锣,拿着粮食,排着长长的队伍,从村里走到赛牛的地方,热闹极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节日,对他们来说似乎很重要,很看重。村民都是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早早等在这里,等候那个看了几十年,或许一辈子都还没有看厌的奔牛比赛。</p> <p class="ql-block">查看有关资料得知:这里奔牛比赛既是为了 庆祝丰收而举办的重大活动,也是参赛者展示自家牛的机会,来往的人群中有些是牛的买家。</p> <p class="ql-block">据说,参赛胜出的人,其牛可以卖个好价钱。可以是原价的2倍,或是更高的价格卖出。在苏门答腊岛,平时耕地用的普通牛价格大约是470万——720万印尼盾/头(约合人民币2200元——3400元),但一头参加奔牛比赛的牛价格至少是普通牛的2倍。而获得比赛前几名的“明星牛”,可以卖到每头3000多万印尼盾,约合1.7万元人民币。“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奔牛比赛竞争激烈,大概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吧。</p> <p class="ql-block">比赛久久还不开始,我们穿梭于人群中,走累了也在地头坐一会,在“地球村”的一个犄角旮旯里,和印尼的老乡一起坐在泥巴地上,看着挺接地气的。</p> <p class="ql-block">这位小伙子可是这里的大明星!他是赛牛高手,获得过奔牛比赛的前几名,最主要的是在一次奔牛比赛上,他出众的驾驭姿势被一个前来拍摄的外国摄影师抓拍,那幅作品在”荷兰国际影赛赛”人文组获得金奖。于是这个小伙子也出名了,那张获奖图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那天赛场上,只有我们中国几个摄影人外加一位日本的年轻摄影人,也就免了摄影拥挤的尴尬。后来拍摄的实际情况是,三脚架根本用不上,奔跑的牛直接冲到我们站立拍摄的地方很危险。而且拍摄比赛场面也不能固定位置,需要到处找角度,三脚架成了“累赘”,都摔到旁边的菜地里。</p> <p class="ql-block">中午了,比赛仍未开始,我们在赛场边的一个小店休息。选手进来吃饭的画面让我目瞪口呆。</p> <p class="ql-block">他们吃的是真正的“手抓饭”,😂用手在饭盆里捏一团饭送进嘴里,一会功夫,三大盆饭就这样吃完了。</p> <p class="ql-block">这位骑手,吃了手抓饭还吃了几个饼,赛牛是个重体力活,必须吃的多才行。</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个小店,卫生条件差极了,污水,苍蝇,碗筷……,有点不敢直视。我们的中餐是在酒店打包带来的,但说句心里话,坐在这里真的吃不下去。</p> <p class="ql-block">还是到田里去转转吧,外面毕竟空旷敞亮。人家是“奔牛”,我这个年龄这么大了的人也只能去“牵牵牛”了😂😂😂,这可是一头要上“战场”决一胜负的比赛牛哦,和它合个影吧,说不定它还会成为“明星牛”呢。😛😛😛</p> <p class="ql-block">比赛在下午2点开始,参赛的选手和牛都按顺序陆续到位。这是比赛的地点,远看画面挺壮观的。</p> <p class="ql-block">有的选手上去试一下,牛不听指挥,先给他一个“下马威”,(似乎应该改为“下牛威”😂)。</p> <p class="ql-block">随着这位赛手的一声吼叫,一场惊心动魄的奔牛比赛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比赛中,牛是全副武装,选手要拉住牛的尾巴,在泥泞的田里快速奔跑。</p> <p class="ql-block">每头牛身上都装有一块薄木架,用来掌握方向,如果让牛任意狂奔,那参赛者不得被弄得“人仰牛翻”吗?!</p> <p class="ql-block">飞溅的泥水,满身的泥污,参赛者全然不顾,安全问题似乎也没有考虑的时间,他们的注意力都在飞奔的牛身上,随着牛奔跑的走向设法保持身体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听老师介绍:这里赛牛的规则也很特殊,快是原则,但牛必须在田间跑的又快,线路又直,骑手的姿态又美才能取胜。</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牛跑的更快,能取得好名次,赛手就要想法子催促牛更快的奔跑。而他们的方法让我感到震惊。他们在起跑后,抓住牛的尾巴,放进自己的嘴里,用牙齿使劲咬着,让牛负痛后,发狂的奔跑。——这位骑手已经把牛的尾巴抓住,用牙在咬。</p> <p class="ql-block">这位赛手正在把牛的尾巴往自己的嘴里放。我简直无法想象他们咬又脏又臭的牛尾巴是什么样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这位赛手就是那位我和他合影的明星骑士。他的出场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要比对手强, 就一定要有比对手强的本事。奔牛,就是骑手和牛之间力量的抗衡。在比赛中意想不到的不可控的事时有发生。——这两头牛各自向外用力,导致这位明星赛手失败。</p> <p class="ql-block">摔倒的瞬间还是那么霸气。</p> <p class="ql-block">失败了,还有几次重来的机会,只要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就一定会赢。</p> <p class="ql-block">泥浆飞溅,气势恢宏,激情四射。</p> <p class="ql-block">他还是个孩子,却已经是个小骑手。在近三个多小时的奔牛比赛中,他驾驭着他家的牛在赛场上奔跑了好几次。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他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跟霸气让我佩服。</p> <p class="ql-block">你看他,只要上到赛场,驾驭他家的两头牛,他就用稚嫩的童声大喊着为自己助威,拼着全力用牙去咬牛的尾巴,那种气势已经赢了观众的心!</p> <p class="ql-block">我看过国内影友在巴东拍的奔牛图片,好像和今天这个赛场不是一个地方。今天这个赛场有点小,奔牛的跑道也很短,如果赛手起跑瞬间没有控制好奔跑的方向,那这一局就失败了,因为距离短,没有调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牛起跑的对面,牛是向我们站立的地方狂奔而来。我设好参数对着奔跑而来的牛一通高速连拍,然后赶紧靠边躲闪,往往都是还没来得及躲开,庞大的牛已从身边冲过去了,心里真的很紧张,也很刺激。</p> <p class="ql-block">据说,被赛手咬着尾巴的牛十分疼痛,发了疯似的跑偏冲出田埂,会伤及观众。对于摄影的人来说,既要集中精力拍摄,又要注意观察牛跑的方向,往往会显得手忙脚乱。这场奔牛比赛拍下来,我觉得好累,主要是神经上紧张的累。苏门答腊岛的奔牛比赛真的是一个摄影的绝佳题材,又是检验我们综合反应能力的考场。😂😂😂</p> <p class="ql-block">赛场上的牛在奔跑,刚刚跑完比赛的牛也在往回跑,有时场面很是混乱。这张图片是我对着奔牛连拍时拍到的,后面那头模糊的牛冲到观众席前,观众奔走躲闪的影子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林老师现场教我们一个招数:牛奔过来时,如来不及躲闪,就做出一个绅士“你请”的手势,让牛从你身边的过道过去,它就不会撞到你。这一招我试了几次,好像有点用,这种“对牛弹琴”的把戏,牛还真听懂了。😄</p> <p class="ql-block">这头牛刚一开跑就挣脱束缚,把它的主人摔在泥巴田里,朝着“旁门左道”跑到赛场外面扬长而去。</p> <p class="ql-block">这位赛手已经被牛甩下来了,他在泥泞的水里还奔跑几步,想追上他的牛,可是牛已经冲过了终点。</p> <p class="ql-block">这位赛手结局更“悲惨”,我拍到他仰面摔下来的瞬间,溅起的黑泥水几乎将他淹没。——您看到赛手的影子了吗?😓</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我们从小就知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古训。牛在我们心目中是最温顺善良的动物,是无怨无悔,忠厚老实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而在印尼巴东,似乎牛是狂野,勇敢,力量的象征。再回想他们建筑屋顶的牛角或多或少的含义,是否与这传统的奔牛比赛有关联呢?</p> <p class="ql-block">与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西班牙斗牛士相比,我觉得这里的斗牛更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三个半小时,几十组的奔跑,一个劲的按快门,高速连拍的节奏,让我在比赛快结束时连最后一张备用卡拍满了。关键时刻另一部相机还出了问题,只好提前了一点点“收工”。</p> <p class="ql-block">比赛结束了,谁获得冠军🏆,谁获得亚军?我们不得而知。奖品听说分别获一头牛🐮和一只羊🐏。而且获名次赛手的牛可以卖个好价钱。</p> <p class="ql-block">获奖是赛手们的喜悦,而我们的喜悦是记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事,见识了别开生面勇敢者之间的较量。拍下这些照片,在别人眼里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第一次拍这个题材,尽管拍的不尽人意,却已是得来不易。</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奔牛比赛落下帷幕 ,意犹未尽的我们恋恋不舍收起器材,准备行驶四个多小时的山路,连夜赶回到巴东市区。</p> <p class="ql-block">望着村民回家的背影 ,心中有些留恋这样的画面。那淼淼烟雾好像要把我的视线引向这些人家深处,去欣赏那池塘、鸭子、牛犊、挂满枝头肥而阔的芭蕉,还有远处田野里还在劳作的人们,鲜艳服饰斑斓的色彩衬托出小村庄似画如梦。叹息我们没有时间了,否则,我会跟着他们走进那个村庄去探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从巴东飞到吉隆坡,在机场稍作休息,就转机飞回中国南京。这位马来西亚姑娘叫赛芳,是林老师公司的助理,她特意赶到机场来送我们。几年的交往,我们已成为好朋友,她和我来张“自拍照”留个纪念 ,被她后期一美化,就成了这个样子,我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这种“童趣”形象的照片,似乎有点“矫情”之嫌,但毕竟是那快乐一刻的纪念,😂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在机场临别之际,林老师出于职业的需要,请我们影友谈谈此行的体会,也是他总结一次行程的一个环节。从林老师的身上,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摄影其实很简单,也很纯粹,如果喜欢,你就去爱,就去探索,不需要背上追求名利的包袱。攝影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从心灵深处流淌的那份割舍不下的爱………。</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摄影之旅结束了,影友们又一次挥手告别,说声:再见!这也是我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出国拍摄。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 , 隔断了我们远行的计划,让我们每个人都真切体会到,世事真的太难料,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 。曾经的旅行就是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到老了才后悔,风景确实一直都在,但那颗“说走就走”的轻狂心终究会消失。人生就是荒芜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无论是苦心找寻,还是途中偶遇,那些美好的人与事,都要倍加珍惜。别奢望下一站还有原样的风景,错过的东西或许就是无期。</p>